胡筠[烈士]

胡筠[烈士]

胡筠,文武雙全的女戰士。胡筠是中國共產黨紅軍時期著名的女將,是中國有影響的大烈士。她的革命事跡在湘、鄂、贛革命老區廣為傳頌。平江縣大坪鄉是胡筠烈士的家鄉,是她曾經革命戰鬥過的地方。胡筠出身詩書世家,北伐時與喻傑等隨軍到了汀泗橋,並且正式加入國民革命軍,後進入黃埔軍校女生隊。雖然自幼時纏腳,卻以“神槍手”之名勇冠黃埔四女傑之首(其他是:廣州起義游曦、民族英雄趙一曼、少將胡蘭畦)。

基本信息

(圖)胡筠胡筠

基本資料

(圖)作品作品

姓 名: 胡筠
學 籍: 黃埔軍校六期
黨 派: 中國共產黨
籍 貫: 湖南省平江
生 卒: 1898—1934
軍 職: 葉挺獨立團政治處宣傳員/紅16軍獨立團團長
胡筠,湖南平江人。
1925年加入中共。
1926年胡筠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即黃埔6期學員。
胡筠北伐時任葉挺獨立團政治處宣傳員。
1928年7月,彭德懷發動“平江起義”,胡筠率領游擊隊協助作戰,勝利後首任平江縣蘇維埃政府主席。
此後,又相繼任紅16軍獨立團團長、中共湘鄂贛省委書記、紅軍學校5分校女生團政委等職。
1934年1月,這位“革命堅決,打仗勇敢”的“難得的女將”竟然被王明左傾路線執行者以“反革命”的罪名秘密殺害。
1945年,中共七大追認其為革命烈士。

生平簡介

(圖)平江縣天岳書院平江起義舊址平江縣天岳書院平江起義舊址

出生於一個全縣有名的商人家庭。小時曾受當地名師教誨,飽讀詩書,頗有文才。同時酷愛武學,每年冬閒時拜師習武,練就了一身好武藝

1924年春,考入平江啟明女子師範學校,開始接受新思想。1925年,積極投身於“五卅”反帝愛國運動。年底,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6年8月,組織和發動民眾,支援北伐葉挺獨立團入平江作戰。同年冬,由中共平江縣委推薦進入武漢國民政府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武漢分校)女生隊學習軍事和政治理論。

1927年7月底,受黨組織派遣回平江領導武裝鬥爭,在平江北鄉迅速組織了一支50餘人的游擊隊,自任隊長,在湘鄂贛三省邊界的幕阜山下,燃起了武裝鬥爭的烈火,並逐步開闢了6個小塊游擊區

1928年2月,任中共平江縣北鄉特委書記、暴動委員會主任,併兼平(江)湘(陰)岳(陽)游擊總隊第三大隊黨代表。同年3月16日,率部參加平江著名的“二月(農曆)撲城(縣城)”戰鬥。撲城之戰失敗後,參與恢復中共平江縣委的工作。同時,率部分游擊武裝隨縣委深入各地開展游擊鬥爭,四處打擊反動地主武裝,被平江蘇區民眾俗稱“胡筠部隊”。同年7月,“平江起義”爆發後,立即與縣委負責同志帶領游擊隊和工農民眾抬豬挑菜,從四面八方湧入縣城,慰問紅五軍。隨後,相繼任平江縣工農兵蘇維埃政府審判委員、縣蘇維埃政府主席、縣游擊司令指揮部總指揮和中共湘鄂贛邊特委委員,參與領導平江全縣懲治土豪劣紳鬥爭和蘇區建設工作,並參與開創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鬥爭。在開創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歲月里,經常騎著一匹大白馬率部轉戰於幕阜山連雲山等大山區,多次成功地襲擊反動團防武裝和擊潰進犯之敵,成為聞名湘鄂贛蘇區極富傳奇色彩女游擊隊長

1929年春,率部編入黃公略領導的湘鄂贛邊紅軍游擊支隊,任第一縱隊黨代表,仍率所部三、四大隊轉戰於平江、修水、銅鼓等縣邊界山區。

1930年先後任平江縣暴動委員會黨代表、贛北暴動委員會總指揮、湖南省蘇維埃政府委員、中共贛北特委常委、副書記兼宣傳部長、紅軍贛北獨立團團長等職。曾參與領導湘鄂贛邊“紅五月大暴動”。同年7月率平江赤衛軍22個團配合紅三軍團參加攻克長沙的戰鬥。還曾於同年底,率紅軍贛北獨立團協同通城農民赤衛隊一舉攻克通城縣城,殲滅守敵近一個團,繳獲槍枝1300餘枝。

1931年先後任中共湘鄂贛邊特區委(後稱省委)常委,婦女部長,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委員等職。曾先後在平江、瀏陽、修水、銅鼓、萬載等10多個縣普遍建立縣、區、鄉各級婦女組織,動員廣大婦女積極投身蘇區建設、支援紅軍,為紅軍醫院、被服廠,蘇區銀行、貿易局等單位培養輸送了大批婦女幹部

1932年3月,因受奉行王明“左”傾錯誤的新省委領導人的排擠,被降職為湘鄂贛互濟會副主任和省委黨校教務主任。

1933年10月,在蘇區肅反擴大化運動中被誣為“AB團”分子停職審查。

1934年4月,隨湘鄂贛省黨政機關由萬載小源向平江轉移途中被錯殺。

1945年中共中央在延安為其平反昭雪,並追認為革命烈士。

榮譽成就

(圖)作品作品

胡筠曾指揮的著名戰鬥, 並為父老所傳頌的有聲東擊西的木瓜鄉“石壁之戰”、用辣椒煙燻岑川鄉“碉堡之戰”、利用地形殺回馬槍的“泉水之戰”、擾敵致疲然後主力遠程奔襲的修水縣"朱溪之戰”,用棉絮綁在桌子上令戰士頂著桌子衝鋒的"武寧之戰”等。又《通城人民革命史》載,一九三0年十二月二十三日率紅八師及赤衛軍一千餘人採用內應外合的戰術,一舉攻克了通城,繳槍一千三百七十餘支,長機槍五挺,手槍三十餘支,子彈十餘擔,其他軍器無數。胡筠在擔任紅軍學校女生團政委時,她運用武漢軍校學得的軍事知識,指導女生們的軍事學習和訓練。一次敵人進犯省委會,胡筠率領女生團和省委機關的女同志參加反擊戰。這次戰鬥數她所率領的娘子軍打得最出色,省委嘉獎了她們。胡筠每次戰鬥中身先士卒,兩次負傷,堅持指揮,她從實踐中總結出“攔腰截尾,打敵消殘,敵進山,我下段,敵分散,我集中,敵去河東,我往河西,我忽東忽西,時隱時現,積小勝為大勝”等游擊戰術。據當時報載:"彭德懷與胡筠的部隊互相呼應,聲勢浩大,赤焰所播,如火燎源。”

胡筠愛好文藝,治軍之餘,曾創作大量宣傳作品,其最著稱者《李更探監》和《魯胖子哭夫》等,前者反映羅納川夫人李更探監,感人至深,後者形容魯滌平哭張輝瓚,淋漓盡致,兩劇至今流傳在萬載小源等地,刊載於《中國民族民間舞蹈,萬載資料分冊中》,胡筠寫詩抒發自己的戰鬥豪情:
綠陰深處無暑炎,席地看報也談天。
男女穿上軍裝服,革命陣容意志堅。
保衛後方有責任,支援前線毋遲延。
三鎮基地金湯固,快聽戰友奏凱旋。

胡筠在遭受非難期間,依然積極工作,在黨校培養了大批幹部,親自慰問傷病員,看望女兵,鼓勵大家努力生產,支援前線。她還編寫過一些歌曲,如《婦女當紅軍》“艱苦的戰友們戰爭開始,拋開你們的家庭,勇敢向前進,不怕流血犧牲,消滅敵人。”一九三三年胡筠受誣被捕,有獄中自述的“犧牲換人間幸福,奮鬥乃吾輩生涯。”句永昭青史。胡筠所創作的歌劇舞蹈,現收入《湘鄂贛蘇區文化史資料》,亦文亦武,蒙其憂,任其勞。

共和國成立後,當年曾和她共同戰鬥過的同志,非常懷念胡筠,彭德懷元帥稱她"多好的的一位同志啊!她革命堅定,打仗勇敢,是個難得的女將”;王首道將軍稱她是“湘鄂贛女共產黨員首領”;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常委何長工說她是"在鬥爭中成長起來的民眾領袖,很有水平,很有基層工作經驗,民眾威信很高,她是平江縣和湘、鄂、贛傑出的領導者和創始人之一”;甘渭漢、張令彬兩將軍說:"就革命動機之純正這一點說,胡筠是平江首屈一指的”;張平凱少將著文:《幕阜山前女司令》;鍾偉少將佩服她"雙槍殲敵,單騎突圍”;方強中將題詞:"偉大烈士”;劉志堅中將題詞:"浩氣長存”;歐陽文中將題詩讚她:"胡筠烈士,巾幗英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裴周玉少將題詩讚她:"雙槍戰敵軍,生死不求名,智殺敵團總,隻身入賊營”;原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李銳題詩:"當年烽火鼓咚咚,幕阜山前一女雄,動地驚天生與死,至今仍愛說芙蓉”;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張震上將認為她是:"胡筠是一位很有影響的革命烈士,為中國革命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值得後人永遠懷念她,學習她”;黃吉民大校題詩讚她:“平江一女雄,革命打先鋒,焚舍從軍去,雙槍建偉功,獻身加入黨,矢志為工農,冤屈終昭雪,英名貫碧穹”;省政協楊第甫主席稱她是:"平江女傑數胡筠,參加革命是先行,堅持真理以身殉,典型足式育群英”;邊區父老鄉親當年親切地稱其部隊為"胡筠部隊”,還流傳著“上打咚咚響,下打鼓咚咚,兩邊齊打起,中間接芙蓉”的兒歌等等。平江虹橋鎮和大坪鄉都建有胡筠學校,原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委員李銳為這兩所學校分別題寫了校牌、門聯。大坪鄉還修建了胡筠橋和紀念室。平江縣原普愛醫院牆上至今保存有胡筠手書每個字二尺見方的標語,剛勁挺拔,有如其人。

北京軍事博物館有胡筠與彭德懷元帥平江起義時的油畫湖南烈士公園、湘鄂贛革命紀念館、平江起義紀念館、平江烈士陵園及江西修水、銅鼓、萬載等縣革命紀念館都有胡筠遺像。《中共黨史人物傳》、《中共岳陽市歷史大事記》、《解放軍將領傳》、《中華女英烈》、《三湘英烈傳》、《平江縣誌》、《平江英烈傳》、方強將軍所著《世紀風流》、李銳所著《我心中的人放》、伊明所著《將軍淚,英雄血》南海艦隊李伯海所寫《硝煙中的芙蓉》等小說、裴周玉將軍所寫《回憶錄》、《炎黃春秋》、《湘潮》等三十多種書刊,以及電視劇《平江起義》、《中國有個平江縣》都有胡筠傳記和劇情。

民國16年(1927)9月,原在武漢中央軍事政治學院學習的共產黨員胡筠根據黨組織決定回到了平江虹橋,擔任了北鄉暴動委員會主任,秘密組織民眾配合秋收起義開展武裝鬥爭,經過艱苦努力建立了一支50多人的游擊隊,活躍在幕阜山下。

2004年3月在省、市、縣領導的直接關懷下,胡筠烈士塑像在平江縣大坪中學校園內建成(其塑像由西安美術學院李亮東教授親自製作)。塑像安置台正面大理石上刻有原中央軍委張震副主席的題詞:"胡筠烈士像”,後面是由湖南大學李時中教授所寫的《胡筠烈士的生平簡介》,左右兩側石刻著方強李銳劉志堅歐陽文裴周玉等老首長的題詞。四周環境優雅、莊嚴,是中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的好教材。為了今後能做到定期、定點向中小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平江革命鬥爭史教育,上級已批准平江縣大坪中學"胡筠烈士像台”定為德育教育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