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撥雲堂

老撥雲堂

老撥雲堂藥業於1728年由沈育柏創建,是一個有近300年歷史的“中華老字號”製藥企業。老撥雲堂藥業以“撥雲”系列產品享譽中國,與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杭州胡慶余堂並稱為中國四大名堂。以弘揚傳統中藥文明為宗旨,開發雲南天然藥用資源為已任,昆明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將秉承老撥雲堂近三百年的製藥傳統,立足於“良藥民造”,將“撥雲”文化發揚光大。

起源

據《雲南通志》、《雲南衛生志》載,“老撥雲堂首開雲南製藥之先河”創建於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至今憶有近三百年的歷史,是與北京同仁堂、天津達仁堂、杭州胡慶余堂齊名的中華老字號中藥企業。它發祥於“秀甲南滇”,有“禮樂名邦”之稱的文化古城雲南通海。至今滇中民間尚流傳著,沈氏創始人沈育柏為扶危濟世廣求良方,至誠驚天,終遇神丐(實為大理雞足山高僧),賜給神藥“撥雲錠”並秘授神方、神技及研藥用神缽的傳說。

《雲南通志》、《通海縣誌》均有載,光緒元年,開化總兵夏豹伯進京面聖,以“撥雲錠”為貢品敬呈皇室,倍受嘉獎,回贈楹聯“撥雲抽絲眼光若電,雲開霧散醫道神通”。歷史上,老撥雲堂曾在昆明武成路開設藥店五十餘年,並靠著行商和馬幫遠銷到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各國。至清末民初,“撥雲錠”已蜚聲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民間曾有“身帶撥雲錠,走遍天下不受窮”的說法。

藥廠成立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
改革開放以來,應廣大患者的要求,在社會各界的呼籲和支持下,1985年,老撥雲堂第十代傳人沈永鋼先生毅然獻方,創辦現代化藥廠。

“為求得傳統、傳統工藝現代科技、現代管理的有機結合,不吝惜智力投資;為求得真實可靠的原料,不吝惜成本投資;為求得炮製手段的精湛、科學,不吝惜設備和工時投資”的“三求三投資”原則為治廠方針,以“理解、平等、成就和自我實現”為“撥雲精神”實施“人才戰略、科技戰略、傳統戰略和市場戰略”,廣結有識之士,在研究父祖輩方藥,改進生產工藝的同時,注重研製和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使老撥雲堂煥發了青春

目前老撥雲堂已發展成為擁有雲南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昆明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兩家骨幹企業,生產撥雲眼藥、心血管藥、普藥等三大系列中西藥品的企業集團,是雲南省唯一的一家連續七年全省藥品質量社會抽檢合格率為100%的企業。在國內外天然藥物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品種優勢。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
老撥雲堂曾在昆明武成路開設藥店五十餘年,並靠著行商馬幫遠銷到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各國。至清末民初,“撥雲錠”已蜚聲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民間曾有“身帶撥雲錠,走遍天下不受窮”的說法。改革開放以來,應廣大患者的要求,在社會各界的呼籲和支持下,1985年,老撥雲堂第十代傳人沈永鋼先生毅然獻方,創辦現代化藥廠。“為求得傳統、傳統工藝與現代科技、現代管理的有機結合,不吝惜智力投資;為求得真實可靠的原料,不吝惜成本投資;為求得炮製手段的精湛、科學,不吝惜設備和工時投資”的“三求三投資”原則為治廠方針,以“理解、平等、成就和自我實現”為“撥雲精神”實施“人才戰略、科技戰略、傳統戰略和市場戰略”,廣結有識之士,在研究父祖輩方藥,改進生產工藝的同時,注重研製和開發適合市場需求的新產品,使老撥雲堂煥發了青春目前老撥雲堂已發展成為擁有雲南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昆明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兩家骨幹企業,生產撥雲眼藥、心血管藥、普藥等三大系列中西藥品的企業集團,是雲南省唯一的一家連續七年全省藥品質量社會抽檢合格率為100%的企業。在國內外天然藥物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品種優勢。

產品簡介

老撥雲堂錠子眼藥
“撥雲見青天,名傳數百年”這是人們對“錠子眼藥”下的一句評語。現在四十歲以上的雲南人,絕大多數都聽說過這種療效獨特的眼藥通海縣文廟街私營的“老撥雲堂”藥店炮製”錠子眼藥”,至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此藥為沈育柏所創製,清道光《通海縣誌》載:”沈育柏,天性軒朗,書法爽健,壯遊省會。謂可以利人濟物者,莫如醫術。於是廣求良方得眼藥秘傳,歸來益加研製,加工維精,逐以眼科名世。一傳子寬、再傳厥孫學文、在文,與濟其美。凡所醫者,無不應手奏效。”

“錠子眼藥”的功能是清熱解毒、消炎鎮痛,對暴發火眼、目赤腫痛、飛塵入目、風癢流淚等眼疾療效顯著,同時兼治無名腫痛,內外痔漏、牙齒疼痛等。“老撥雲堂”曾經在昆明武成路開設藥店經營有五十年之久。過去“錠子眼藥”行商和馬幫帶到全省各地,並遠銷東南亞各國。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
新中國建立後,人民政府對“老撥雲堂”生產的”錠子眼藥”很重視,對藥品進行了科學化驗和試驗,證實藥品療效屬實。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給“錠子眼藥”發了註冊商標證書,支持“老撥雲堂”按祖傳秘方發展生產。現在“錠子眼藥”又傳到沈育柏的十一世孫沈永剛手裡。並辦起了通海縣老撥雲堂製藥廠,產品遠銷國外。人們高興地看到,馳名中外的“錠子眼藥”將永葆青春,廣為世人服務。

孔憲斌有聯贊撥雲堂云:撥開障礙豁雙眼,雲散光明回萬春。

五香鹵粉也是通海老撥雲堂食品調味廠生產,初創於清朝雍正六年。本品選用砂仁、波扣、丁香玉桂等精製而成,是調味之佳品。可用以滷製各種肉類、豆製品及蔬菜,油炸食品,涼拌食品。是製作五香花生瓜子、五香豆等食品的主要配料。暢銷全國27個省市自治區,遠銷新加坡等國家,深受消費者喜愛。

神奇傳說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神仙
雍正年間,雲南通海秀山腳下,有戶沈姓人家。沈家一個兒子名叫育柏,一身醫術,每日治病濟人,若遇窮苦者,不但不收錢,還拿錢財資助,頗得百姓稱讚。

關於“撥雲錠”的來歷,還有一段神奇傳說。一日,沈育柏路過通海城中,看到一衫襤褸,形似乞丐的老人,身染重病,蜷縮在地,命在旦夕。大驚,沈育柏將老人背回家中,又是藥醫,又是調理飲食。不幾日,老人居然活了過來。老人痊癒臨別時,順手抓起沈家花壇里的一撮泥土,幾撮幾捏,竟成一個圓撥。又在上留藥方一張,對沈育柏說:“先生人品高尚,樂善好施,今後可用此撥按方炮製眼藥,普度眾生。”說罷出,轉瞬不見蹤影。

沈育柏按此眼藥秘方精心研究,研製出效果異常靈驗的眼疾良藥:撥雲錠。“撥雲錠”能解毒散結、消止痛,患者取少許滴入眼內,立刻感到內清涼舒適,髒物驅散、紅腫漸消。憑此神效,“撥雲錠”深得當地百姓喜愛。清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通海縣令為沈家藥店題名“撥雲堂”(後改為“老撥雲堂”)。沈育柏亦成“老撥雲堂”創始人。

百年坎坷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
老撥雲堂名震天下後,順勢而進,於1900年北上昆明,在武成路開設了一家藥鋪,借茶馬古道中的迤東幹線、迤南幹線和迤西幹線,把“撥雲系列”藥品源源不斷地銷往各地。短短几年時間,藥店規模擴大數倍。時任雲貴總督唐繼堯對“老撥雲堂”也大加讚賞,親自頒發獎狀一張以示鼓勵。

但好景不長,20世紀上半葉的中華大地,國遭難民受苦,銷路不通,老撥雲堂的發展受到重創,但沈家後人不忘祖訓,毅然堅守“老撥雲堂”的老牌。解放後,老撥雲堂迎來春天,並成功以老撥雲堂為商標向中央人民政府註冊。但在“文化大革命”時期,老撥雲堂慘遭厄運,“撥雲錠”被迫停止生產,沈家第九代傳人慘遭毒打,時局的變化,差點讓“撥雲錠”失傳。直到1984年,老撥雲堂才又現人間,重新生產“撥雲錠”。

老撥雲堂得以重生,與沈育柏十世子孫沈永鋼的努力分不開。文革結束後,出生於1940年的沈永鋼多方奔走,終在1984年7月,組織11名員工,借款2萬元,租倉庫7間,自治碾槽,重新掛出老撥雲堂的牌子。

再創輝煌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
老撥雲堂重建了,人們奔走相告,售視窗排起了長隊。老撥雲堂不僅規模化生產“撥雲錠”,還同時研發撥雲膏藥、撥雲水劑等產品。1989年全廠職工達226人,完成工業產值706萬元,實現利稅60萬元,撥雲錠獲“雲南省優質產品”稱號,另一產品五香鹵粉獲“省優質產品”和“1988年全國食品博覽會銅牌”獎,並榮獲雲南省“出口創匯先進單位”獎。

1990年6月23日,雲南老撥雲堂創建262周年暨老撥雲堂製藥廠建廠6周年紀念會,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楊得志將軍、楊成武將軍、雲南省人大副主任楊明等同志到場祝賀,楊得志、楊成武分別親筆題寫“歷盡滄桑老字號後繼有人,勵精圖治撥雲堂又增新輝”、“中華精粹更光輝”贈送給沈永鋼。老撥雲堂的名聲是越來越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
大了,沈永鋼也在這年獲得了雲南省有突出貢獻的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二等獎。1999年12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授予老撥雲堂“中華老字號”稱號。2000年11月,雲南省科技廳又把老撥雲堂評定為“高新技術企業”。

目前,老撥雲堂已發展成為擁有雲南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昆明老撥雲堂藥業有限公司兩家骨幹企業,生產撥雲眼藥、心血管藥、普藥等三大系列中西藥品的企業集團,是雲南省唯一的一家連續七年全省藥品質量社會抽檢合格率為100%的企業。其在國內外天然藥物領域形成了獨特的品牌優勢、品種優勢。

發展歷程

老撥雲堂老撥雲堂廠
1728年(清雍正六年)沈育柏創建“撥雲堂”。
1875年(清光緒元年)開化總兵夏豹伯以撥雲錠為貢品敬呈皇室,倍受嘉獎,回贈楹聯“撥翳抽絲眼光若電,雲開霧散醫道通神”。
1900年老撥雲堂在昆明武成路開設藥店。
1962年8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工商行政管理總局給老撥雲堂頒發商標註冊證。
1985年雲南省通海老撥雲堂製藥廠批准建立。
1990年6月23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雲南老撥雲堂創建262周年,製藥廠建廠6周年紀念會。
1997年12月老撥雲堂由集體所有制企業改為股份合作制企業。
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內貿易部向撥雲堂藥業頒發“中華老字號”證書。
2000年9月老撥雲堂由股份合作制企業改為民營企業。
2002年8月雲南菸草興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股東斥巨資重組老撥雲堂。
2004年4月老撥雲堂GMP生產基地通過認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