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廢除奴隸制

美國廢除奴隸制,是指在北美殖民地時期,對非洲黑人奴隸的販賣和奴役構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內容。黑人奴隸制在北美殖民地發展的直接原因是殖民地急需大批勞動力。

在北美殖民地時期,對非洲黑人奴隸的販賣和奴役構成了資本原始積累的重要內容。黑人奴隸制在北美殖民地發展的直接原因是殖民地急需大批勞動力。從1686—1786年的100年間,約有25萬非洲黑人被販賣到英屬北美殖民地。黑人奴隸在北美殖民地的地位極其悲慘,特別是那些在田間終日勞動的黑奴,被當作“耕畜”使用,每天被迫勞動18—19個小時。美利堅合眾國成立後,制定了聯邦憲法。但憲法保留了奴隸制,維護了奴隸貿易。到1860年,美國黑人奴隸已達到400萬。
19世紀上半期,美國人民開展了廣泛的反對奴隸制運動。30年代起,廢奴主義在美國廣為流行。廢奴主義者加里森和納普編輯出版《解放者》周刊,宣布“為我國的被奴役的人們的立即解放而鬥爭”。加里森創建了新英格蘭反對奴隸制協會,並領導成立了全國性廢奴主義組織——美國反對奴隸制協會。到40年代,廢奴團體已達2000個,形成了聲勢浩大的民眾運動。雖然反動勢力多方壓制和迫害,但廢奴主義者仍堅持開展多種活動。他們出版書籍、報刊並散發傳單,到各地宣傳演講,控訴奴隸主的罪行,揭露和抨擊奴隸制的罪惡。廢奴主義者還組織“地下鐵路”,通過隱蔽的方式,經由秘密的路線和食宿站,指引和協助大批黑人奴隸逃離南方。女奴出身的女英雄塔布曼冒著生命危險19次隻身潛回南方,協助數百名奴隸逃出南方,獲得自由。這種組織奴隸逃亡的活動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奴隸制度的基礎。
19世紀40年代,一些廢奴主義者開始主張採取政治鬥爭。道格拉斯和塔潘兄弟等人組織成立了自由黨,推行廢奴主義。有人竭力主張開展武裝鬥爭,但加里森等人堅持只用道德說教的方式,反對組織廢奴政黨和武裝鬥爭。雖然在鬥爭手段上存在分歧,但整個廢奴運動仍在不同道路上取得進展。
1852年,斯托夫人的小說《湯姆叔叔的小屋》出版,書中對黑人奴隸的悲慘生活作了動人的描述和揭露,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有力地推動了廢奴運動的發展。1859年,廢奴主義者約翰·布朗率領21名白人和黑人起義,把廢奴運動推向高潮。
1861年,美國南北戰爭爆發。1862年,美國總統林肯發表《解放黑奴宣言》,宣布黑人奴隸獲得自由,從而從根本上瓦解了南方叛亂各州的戰鬥力,扭轉了戰局。1865年1月,美國國會通過了《憲法第13條修正案》,規定奴隸制或強迫奴役制,不得在合眾國境內和管轄範圍記憶體在。1865年12月18日,《憲法第13條修正案》正式生效,從此,奴隸制在美國被廢除。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