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綠色貝雷帽”是美國陸軍中一支規模最大的特種部隊,也是最受美國總統寵愛的一支部隊。這支部隊裝備有各種步兵武器和運輸直升機,擁有十分先進的通信器材,包括衛星通信和通信距離達3200公里的輕型通信裝備。“綠色貝雷帽”經常被派往世界上許多國家,執行各種使命。

簡介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美國陸軍特種部隊被廣泛地稱為“綠色貝雷帽”。他們在越戰期間曾被廣泛介紹,因此當美國在東南亞一帶遭受到被擊敗的命運後,單位就被解散,土氣水準降低,直到1970年代末期恐怖分子的威脅導致三角洲部隊創立為止。從80年代早期起,陸軍對非傳統戰鬥的興趣開始復甦,這使得綠色貝雷帽得以重組。特種部隊在1991年的海灣戰爭期間再次證明了他們自己,而且陸軍似乎也吸取了它的教訓。當華沙公約組織結束後的全面國防預算刪減時,特種部隊不但未削減一一事實上他們甚至擴充了。自從1991年,特種作戰指揮部開始控制他們自己的預算,並剛完成了對90年代的非傳統戰鬥戰術之主要評估。五角大廈之特種作戰與低強度軍事衝突辦公室,1991年的預算有23億1千萬美金,並在1992年要求達3O億美金。

背景

自美國開始對阿富汗空中打擊以來,國際媒體一直密切關注美國特種部隊的行蹤。《華盛頓郵報》先是報導了美軍在坎大哈附近的“綠色貝雷帽”行動,後又報導了美特種部隊在阿幾個地區同時出現的訊息。對此,美國當局一直未置可否。到了2001年10月19日,五角大樓才向媒體證實,美特種部隊確已進入阿富汗。眾所周知,特種部隊的行蹤異常詭秘。專家們毫不懷疑,美國特種部隊早就開始在阿富汗執行任務。

歷史發展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特種部隊”一詞源自於二次大戰期間,系用來指英國的特種作戰執行人員)和美國戰略事務局人員於敵線後方工作者,組織和支援地方性的反抗運動。"瘋狂比爾"多諾凡將軍之OSS在二次大戰後立刻遣散,在大筆一揮之下一舉摧毀了美國實行非傳統戰鬥的能力。當時正值美國陸軍中的"大營"、核子彈和充斥著反精英分子心態的年代。希臘內戰、菲律賓暴動等一系列事件,導致了特種部隊單位的復興一一儘管許多的"人力資源的空隙"皆以裁撤14個獨立的遊騎兵連來填補。在1952年6月,第一批志願者被分配至北卡羅來那州布拉格堡的煙霧彈高地,以成立第10特種部隊群。在經過一年的訓練後被部署至德國,準備在前蘇聯和其華沙公約組織聯盟國交戰時,於東歐實行游擊戰。

特種部隊迅速擴充。第77特種部隊群(空降)是以第1O特種部隊群(空降)的基本訓練軍士官組成的,並且被送往寮國訓練那裡的當地部隊。第5特種部隊隊群(空降)在1961年興起,第3、第7和第8隊接著相繼於1963年興起。

在越南綠色貝雷帽領導大量的當地部隊,包括各式各樣的越南軍事組織、山地部落高棉人。他們必須學習當地語言,行動範圍遠超過正規陸軍單位所能支援的地方,他們將戰事帶向敵人,挑戰越共統治下的鄉村地區。許多綠色貝雷帽的行動都經由軍事援助越南指揮部,事務與行動群協同,通常解釋為特種作戰群。

特種部隊特點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裝備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裝備

美國特種部隊的特點還表現在軍服的式樣和徽章的區別。在美國武裝力量中,特種兵頭戴“燈塔”標誌的貝雷帽,特種部隊分隊的番號不同,其貝雷帽的顏色也不同。據統計,一共有32種“燈塔”標誌,分別代表著特種部隊不同的小分隊、個別連隊和獨立分隊。
美國特種部隊中以箭與匕首交叉的“燈塔”圖案貝雷帽格外引人注目:圖案用拉丁字母“從壓迫中解放出來”組成,軍人左肩上是用英語“特種部隊”和“空降兵”寫成的肩章。畢業於別動隊訓練班的軍人在胸章上的“特別行動部隊”和“空降兵”字樣之間還有特殊符號。美特種部隊軍服的標誌是繡有藍色矛與盾的肩章,一般都縫製在左肩上。在盾牌上繡著一個黃色的矛,下面是閃電圖案,具有可在海、陸、空實施行動的寓意。圖案上還繡有拉丁文“無敵”字樣。此外,每個特種兵小分隊還都有自己的徽章和座右銘。比如,第10分隊的徽章是特洛伊木馬,下面是帶有輪子和翅膀的圖案,標誌著該分隊人員經過了空降訓練。
美國五角大樓已將特種部佇列入戰略部隊序列,並準備賦予其特別地位。

組織介紹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組織和許多世上的特種作戰單位不同,綠色貝雷帽是以群為行動單位,其訓練與裝備是以在不連續的戰區中戰鬥為依據。組成今日美國陸軍特種部隊的單位是:

第一特種部隊群(空降)專門於東北亞和太平洋地作戰。包括位於韓國漢城的一個分遣隊基地,在那裡通行許多不同的亞洲語言。

第3特種部隊群(空降)基地於布拉格堡。每個sfg由3個營組成,每個營有3個連,每連有6個A隊。

第5特種部隊群(空降)是自越戰中生存下來的SFG(A)之一,曾於1980年代初期參與閃亮之星部署至埃及,現在專供印度洋與東南亞的行動需要。第5特種部隊群(空降)被派往沙烏地阿拉伯,在1991年沙漠風暴行動剛開始時,即於科威特伊拉克內部從事作戰。

第7特種部隊群(空降)於中南美洲行動,第7特種部隊群(空降)支持尼加拉瓜的堪查斯,並訓練宏都拉斯和薩爾瓦多部隊。該群中有一營的基地是位於巴拿馬。

第10特種部隊群(空降)是為了在華沙條約組織一旦攻擊北約時,突擊前蘇聯與東歐的通訊線路。它的第二戰場是在非洲,第1O特種部隊群(空降)曾在埃及、蘇丹和南非等國家工作過。

裝備豪華

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美國“綠色貝雷帽”特種部隊

美特種部隊由海陸空三軍的特種士兵共同組成,其中陸軍特種部隊人數最多,他們也將成為對阿地面戰爭的主要力量。
陸軍特種部隊大約有2.5萬人,包括美軍第10山地師、綠色貝雷帽部隊、陸軍遊騎兵(也叫陸軍突擊隊)、三角洲部隊和美軍160特種作戰航空營(即所謂的夜行者部隊)。
美軍第10山地師——適應傳統戰鬥,將為其他特種部隊充當馬前卒的角色。這個師編制有4個牽引榴彈炮營,可在各種氣候和地形條件下為全師提供常規火力支援。每個榴彈炮營,一次最多可以向27個集團目標進行打擊,攻擊範圍的半徑可達19.5公里。如果採用集中射擊的方法,每個榴彈炮營可以在5分鐘內發射810發炮彈,部分摧毀敵軍的地面部隊。該師還配有反裝甲、反坦克部隊,但是在阿富汗的戰爭中,這兩個部隊將沒有什麼用武之地。
綠色貝雷帽部隊——分成多個小組,每組中有12名士兵。在和平時期,他們為其他國家培訓特種部隊;在戰爭時期,綠色貝雷帽部隊會潛入敵後,進行長期的情報偵察活動,蒐集敵方的軍事目標信息。由於任務的特殊性,每一個綠色貝雷帽士兵都要求掌握至少一門外語。
三角洲部隊——這是一支連美國軍方官員都很少提及的力量,因為這是一支專門用來對付恐怖分子的秘密特種部隊,其成員都是從綠色貝雷帽部隊中挑選出來的精英分子,接受過特殊訓練,專門應付恐怖分子可能進行的自殺式爆炸、施放生化武器等行動。他們還配備有最先進的武器裝備,如移動衛星通訊系統等。
陸軍遊騎兵部隊——空降兵部隊,大約有7500人。為了適應不同地理環境下的戰鬥,遊騎兵部隊曾經分別在北極、叢林、沙漠和山區接受過特殊訓練。類似阿富汗地理環境的深山老林也曾經是他們訓練課程的一部分。他們配備有夜視鏡、紅外線熱能探測器等高科技裝備,可以在夜間行動,並很容易發現埋伏在叢林深處的敵人。

美軍160特種作戰航空營——特種飛行員部隊。他們主要駕駛經過改裝的“黑鷹”運兵直升機和經過特殊改良的武裝直升機,與遊騎兵空降部隊配合作戰。該部隊曾經成功地完成了多次軍事任務。
心理戰部隊——這支部隊接受過設計、製造和散發傳單、對敵廣播的訓練,專門負責對敵攻心戰,在戰爭期間瓦解敵軍軍心。這支部隊在海灣戰爭時曾立下赫赫戰功,在他們的努力下,數千名伊拉克士兵繳械投降。
海豹特種部隊——這是美國海軍特種部隊的王牌師,擅長在水下實施破壞活動,能夠在艱難的條件下、在敵方毫無察覺時完成多項軍事任務。但是由於對阿戰爭將在山區展開,海豹特種部隊也只能作壁上觀。
美國空軍特種部隊——人數1.25萬,主要負責運載陸軍與海軍的特種作戰部隊。他們適應各種作戰環境,能夠迅速而隱蔽地完成任務。這支部隊中還有專門受過訓練的營救兵,他們可以迅速從天而降,幫助尋找失蹤的士兵。空軍部隊配備有AC-130、CH-53、CH-60等機種。其中,AC-130“武裝飛船”被稱作“幽靈”,曾在各大戰役中屢立戰功。該部隊還配有一些專門用於夜間飛行的直升機,主要用於空投快速反應部隊。

肩負重要使命

美國《戰時憲章》規定,特種部隊可在戰時、軍事衝突時期與和平時期發揮作用,特種兵戰鬥小組可採用各種手段進入敵國領土。最常用的手段是利用合法證件,作為諜報人員派出。戰時越過國境或開赴前線的手段包括:徒步、空降、從潛艇登入、劃橡皮艇登入或其他方式。
特種行動的最基本戰鬥單位是類似於俄羅斯“阿爾法”的行動小分隊,通常由12人組成,單獨執行特別任務。“阿爾法”小分隊下面不再分小組,而以12個人為基本戰鬥單位行動。人員的組成是:一名大尉任指揮員,另一名軍官任副手和10名軍士——他們都是各軍兵種的專家。

實戰演習

特種部隊軍事訓練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是每年要在特種部隊小分隊進行一個月的實戰演習。他們可在美本土進行實習,也可在小分隊未來分管國家與地區進行實習。
在為期30晝夜的學習訓練階段,部分小分隊成員要著便裝來到軍事行動地區,通過海關和邊防檢查。此時小分隊要接受以下任務:詳細研究他們將實施行動地區的地形地貌;尋找基本和備用的接收與空降的場地;秘密隱藏武器彈藥、糧食、補給;研究進行破壞活動的目標和接近這些目標及其保衛系統、確定所有進入和撤出攻擊目標的路線以及改變自己營地的方法;尋找當地的同謀者,與當地居民建立友好關係;秘密租房(房主不應知道租房目的),努力結識協助實施破壞目標工作的人員;發展當地能夠提供情報的人員;解決交通問題。
一般來說,一支訓練有素的小分隊要完成以上任務需3周時間。軍人們要學習喬裝打扮成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和鳥類學家的樣子,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在所在地區自由行動。
小分隊還應該利用諜報人員和同謀者進行策略偵察(弄清楚所在地區敵軍的番號、他們的戰鬥任務和狀況)、醫學偵察和工程偵察(蒐集該地區設施有關情報、自然和氣候條件、當地居民的信仰與習慣、地區之間和宗教團體之間的矛盾)。

特種作戰航空營

特種作戰航空營是對特種部隊提供空中支援的協同作戰部隊,操作AH6、MH-6、OH-6、MH-60和MH-47。它也與遊騎兵共同作戰:一架AH-6在支援巴拿馬里歐海吐的攻擊時損失了。1987年一個已知為特遣部隊16O的秘密單位在陸軍的直升機攻擊一艘位於波斯灣的布雷船時被發現。這就是160航空營,包括了和MH-60與MH-47一樣為特種部隊提供空中機動攻擊的AH-1眼鏡蛇武裝直升機。第16O航空營的直升機載著第5特種部??動,攻擊戰略目標和呼叫空中轟炸。當伊拉克軍隊圍往第5特種部隊群(空降)8人的偵察隊時,在長達6小時的槍戰後,只有幾個"優秀"分子逃出,他們立即呼叫空中攻擊,結果造成超過1oo名的敵軍死亡。

“黑”單位是說特種部隊包括的一些秘密編制,其工作經常維持在神秘的籍口外表之下。這些包括Seapary--聯合了陸軍和CIA的單位,成立於1981年,以運送特種部隊等單位,主要是三角洲部隊到世界各地;情報支援活動和"黃色水果"/快速反應小組。後者在傳說中是被賦予反Spetsnaz行動的任務,並在偽裝的假商業團體--"國際商業保全"一一下活動。它在1980年代中期結束,並為其中腐敗的財政管理辯解。

挑選與訓練

綠色貝雷帽有“三重的志願者”:他們有來自陸軍的志願者、空降訓練的志願者和現今專供特種部隊的志願者。訓練開始於布拉格堡,由三個階段組成:第一階段:教導特種部隊的基本技巧,關於偵察、生存、航海術與肉體耐力。綠色貝雷帽裁定那些通過這階段的人皆為候選人。第二階段:包括教育程式、戰鬥工程、外國武器的使用和專家化職務如醫療和通訊訓練。自從綠色貝雷帽須照顧他們自己之後,戰鬥醫療課程就須特別的訓練--並對外國人提供實質的醫療照顧。第三階段:將理論付諸實行,最終為一項於北卡羅來那州的烏威利國家森林的游擊戰演習,在那裡練習小組須領尋當地的反抗軍。堪達北卡羅來那州的居民,亦在這整個訓練過程中參與其中的活動,扮演"松地"的人民與游擊隊士兵們為將來在真實戰鬥中實際所要面對的一切,舉行一次非常逼真的逃亡演習。

武器與裝備

處於敵方境內時,除了標準的美國陸軍步兵武器外,特種部隊總是使用那些他們的潛在敵人或"無從辨識"的武器。其範圍包括古斯塔夫麥德森甚至前德國納粹陸軍的MP40衝鋒鎗也曾在越南使用過,另外還有前蘇聯的武器。現在已擱置的史泰爾GB 9mm手槍在1980年代期間曾大受歡迎,因為它對劣質彈藥有極大的寬容度一一這可能是所有的綠色貝雷帽在遠離交戰線時唯一能得到的彈藥。特種部隊總有許多武器是專為他們而發明的,如內含消音器的高標準點22手槍。

獨特單位徽章

在特種部隊內部有一系列的獨特單位徽章,包括貝雷帽上的部隊標誌和肩章。前者是由雅伯洛夫將軍於1961年發明,並戴於左眼上方。士兵戴著他們部隊的標誌紋章,軍官則戴上他們的軍銜章。自從1984年起,非特種部隊的合格人員而附屬於特種部隊者,也被許可戴上綠扁帽和所有的特種部隊徽章--一個不受人喜歡的決定,因為那些人是如此艱苦才獲得此一殊榮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