綿竹市南軒中學

綿竹市南軒中學

綿竹市南軒中學,四川省示範學校。座落在綿竹市南軒路和育賢路交匯處,為宋代理學家張南軒之故祠,創辦於1930年2月。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南軒祠南軒祠

綿竹市南軒中學座落在綿竹市南軒路和育賢路交匯處,為宋代理學家張南軒之故祠。學校創辦於1930年2月,迄今已有80年的辦學歷史。

校園內有古蹟南軒祠,又名南軒故里,創建於鹹豐三年(1853),是當時知縣江西鹿門人呂華賓倡修,以此紀念南宋理學家鄉賢張栻。清末綿竹縣衙門口有斗方大字對聯“忠臣孝子綱常地,大將真儒父母邦”。“忠臣孝子”是指三國時戰死綿竹關的諸葛瞻諸葛尚父子,“大將真儒”即指南宋抗金名將張浚及其子理學家張栻(號南軒)。綿竹人常以南軒故里為榮。

學校先後被命名為“四川省校風示範學校”,“德陽市藝術特色學校”,“四川省實驗教學示範學校”,“四川省示範性高中”,曾被共青團中央評為“活躍中學生生活先進學校”,連續五次榮獲全國音樂知識大賽集體一等獎,被評為省、市、縣各級“綠化示範學校”、“文明單位”、“衛生先進單位”、“園林式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民主管理先進單位”、“模範職工之家”……

學校成功地探索出了尊重個性、發展特長的藝體特色教育之路,鑄就了一支高素質藝體教師隊伍,營造濃厚的藝體教育氛圍。開展包括藝術周、文學節、英語角、南軒之夏等各類特色活動,組建了各種學生藝術社團,培養和提升學生多方面的技能。藝體教育成效顯著,捷報頻傳,近年來,學校為各級大專院校輸送藝體合格新生近300人,培養一級運動員20餘人,飛行員6人(2004年,杜義儒同學成為綿竹市近年來第一名女飛行員學員)。同時學校還是國家曲棍球奧林匹克後備人才基地單位。南軒中學女子曲棍球隊作為唯一一支“5.12”大地震重災區的代表隊參加了09年2月國家曲棍球奧林匹克後備人才基地冬令營比賽,最終獲得少年甲組第四名、綜合成績第五名的好成績。

“5.12”大地震將南軒美麗的校園傾覆在無盡的哀痛之中,鳥語花香的校園已成一片廢墟,所幸的是無一人死亡。在社會各界的無私援助下,學校於2008年8月1日板房校區全面複課。一年多來,學校板房校區教育教學秩序運轉正常。現在,投資達1.7億元由江蘇援建的原校園重建工作也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2010年春季全校將從板房校區回遷。在不久的將來,一個嶄新的充滿活力的南軒校園將呈現在世人面前。

學校領導

教學樓教學樓

蔣光述,男,漢族,1964年9月出生,1982年參加工作,大學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德陽市英語學科帶頭人。2004年10月被任命為南軒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法人代表)。曾獲2008年四川省體育傳統項目示範學校先進個人、德陽市教學管理先進個人、德陽市模範校長、德陽市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個人、綿竹市優秀青年教師、綿竹市教育系統優秀共產黨員、綿竹市優秀教師等多種榮譽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