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

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

《經濟學與消費者行為》是經濟學領域的一本經典著作,由2005年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作者是安格斯·迪頓和約翰·米爾鮑爾。本書從1984-1999年先後重印13次,在經濟學界受到普遍歡迎。兩位作者長期從事消費者行為的研究,從理論模型到實際套用都有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在本書中他們對相關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範式和相關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綜述和總結,對模型的建立和實證檢驗都力求做出合理的解釋,對各種方法的理論背景,套用範圍及其缺陷做了富有啟發的評述。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的前四章提供了一個關於計量經濟學的基本理論及其套用的自完備的表述。這些章還包含該理論到勞動力供給、耐用商品、消費函式、配給等方面的初步擴展。本書的其餘部分分為三個部分。在其中的第一部分,作者討論了在選擇和加總問題上的限制。第二部分的章節討論消費者指數、家庭特徵、需求和福利比較,以及社會福利與不公平問題。第三部分擴展了消費者行為的範圍,使之包含商品的品質與家庭生產理論,勞動力供給與人力資本理論,消費函式與跨期選擇,耐用商品需求,以及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

作者簡介

安格斯·迪頓安格斯·迪頓

作者:(英國)安格斯·迪頓,約翰·米爾鮑爾

安格斯·迪頓,英國人。

早期在劍橋大學和布里斯托大學(LIniversityofBrist01)任教。他目前是美國藝術與科學協會成員,計量經濟學協會成員,並且是1978年該協會首屆弗里希獎(FrischMedaI)的獲得者。

錄安格斯·迪頓現在是普林斯頓大學德懷特·D·艾森豪(DwigFltD.Eisenhower)國際事務教授,伍德羅·威爾森公共和國際事務學校及經濟系的經濟學和國際事務教授。目前他的主要研究領域是健康、經濟發展及家庭行為分析,特別是微觀層面上的研究。

他現在的研究集中在富裕與貧窮國家健康的決定因素,以及印度和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貧窮的度量問題。他對家庭調查分析保持著長期的興趣。

編輯推薦

本書是經濟學領域的一本經典著作,從1984-1999年先後重印13次,在經濟學界受到普遍歡迎。兩位作者長期從事消費者行為的研究,從理論模型到實際套用都有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在本書中他們對相關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範式和相關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綜述和總結,對模型的建空和實證檢驗都力求做出合理的解釋,對各種方法的理論背景,套用範圍及其缺陷做了富有啟發的評述。

對偶思想被證明是消費行為經濟學的現代研究中一個強有力的工具。作者利用對偶方法對這個課題提供了一個完整且易於理解的處理。本書著重討論該理論在福利經濟學與計量分析中的套用。

媒體推薦

書評:

本書是經濟學領域的一本經典著作,1980年出版,1981、1982年重印,1983年修訂後重印。從1984-1999年又先後重印13次。在經濟學界受到普遍歡迎。對於學習經濟學的高年級學生和研究生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參考書。兩位作者長期從事消費者行為的研究,從理論模型到實際套用都有深入而廣泛的研究。在本書中他們對相關領域的研究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對消費者行為的研究範式和相關問題進行了全面的綜述和總結,對模型的建立和實證檢驗都力求作出合理的解釋,對各種方法的理論背景、套用範式及其缺陷做了富有啟發性的評述。作者提供了大量的參考文獻,可以幫助我們了解消費經濟學研究的歷史和現狀,他們的評述能使我們更好的理解問題的背景和進一步研究的方向。關於消費者行為方面的研究,國內外的參考書都不多,這是一本難得的好書。

圖書目錄

安格斯·迪頓安格斯·迪頓
安格斯·迪頓安格斯·迪頓

第一部分、消費者需求分析

第1章、選擇限制

1.1機會集的性質

1.2線性預算約束的含義

第2章、偏好需求

2.1公理與效用

2.2效用和需求

2.3成本最小化與成本函式

2.4需求性質

2.5需求對偶理論

2.6顯示性偏好理論

2.7距離函式

第3章、理論與實踐

3.1斯通的分析

3.2線性支出系統

3.3理論檢驗

3.4一個新的需求模型

3.5一個評估

第4章、基本模型的擴展

4.1勞動供給的簡單新古典模型

4.2跨期擴展,消費函式和耐用品

4.3購買和配給約束

第二部、分可分離性與加總

第5章、對偏好的限制

5.1商品組和可分離性:一個基本概覽

5.2可分離性和兩期預算:進一步的結果

5.3強分離性和可加性偏好

5.4位似和擬位似

第6章、市場需求理論

6.1精確的線性加總

6.2精確的非線性加總

6.3存在外生勞動供給的加總

6.4有條件限制的加總

第三部分、福利與消費者行為

第7章、消費者價格指數

7.1實際生活成本指數

7.2數量指數和實際消費指數

7.3生活成本分指數

7.4消費者剩餘

第8章、家庭特徵、家庭需求與家庭福利比較

8.1恩格爾的方法

8.2恩格爾模型對特定商品的推廣

8.3實證套用

8.4等價尺度的回顧與透視

第9章、社會福利和不公平

9.1社會福利函式及其自變數

9.2社會福利和不公平

第四部分、擴展與套用

第10章、商品質量與家庭生產理論

10.1家庭生產理論

10.2家庭生產理論與質量測度的相關性

10.3認識質量的另一視角

10.4質量的其他方面

第1l章、勞動供給

11.1參與決定

11.2非線性約束和工作時間限制

11.3長期勞動供給

第12章、消費函式和跨期選擇

12.1跨期計畫和生命周期

12.2收入消費的動態學

12.3信息

12.4跨期選擇中的一致性

第13章、耐用品需求

13.1新古典主義模型

13.2存量調整模型和成本調整

13.3相機重置模型

13.4銷售約束和借入約束

13.5離散選擇、擴散和截面分析

13.6習慣和滯後

第14章、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

14.1不確定性的特徵描述

14.2不確定條件下的選擇公理和期望值效用最大化

14.3一些標準套用:風險規避和財富配置

14.4不確定條件下的跨期消費決策

14.5其他套用:搜尋理論

參考文獻

符號目錄

人名對照

主題索引

譯後記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