綏化市第二中學

綏化市第二中學

綏化市第二中學坐落於享有”黑土明珠“之稱的黑龍江省綏化市。該校始建於1919年,至今已有近百年的歷史。2005年9月被評為黑龍江省“省級示範性高中” 。現有教學班54個,是一所規模較大的學校,具有較好的辦學條件和發展空間。二中正迎來嶄新的氣象,邁入蓬勃而高速的發展時期。 連續多年校園綠化率居全市第一。

基本信息

辦學條件

綏化市第二中學是一所市直高中。始建於1919年(民國八年)7月,由綏化縣知事趙蘭亭主持創辦“黑龍江省第二中學”,自此得名“二中”,是綏化歷史最久的中學,也是綏化境內第一所中學。

歷史上二中曾經有過輝煌,但由於多種因素,學校也出現了思想滑坡、工作滑坡、教學質量滑坡的局面。2007年以來,在市局的親切關懷和正確領導下,經過全校師生的共同努力,學校的各項工作已步入正軌,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具備而且應該在全市發揮帶頭、帶領、帶動作用。

自恢復高考以來,已向各類高等院校輸送人才近萬名,升學率和市高中排名逐升,學校地位明顯提高。

校區占地面積72680平方米(2014年數據),有學生近三千人。學校配備現代化教學器材,每個班級配有電子白板等多功能展示平台。學校設有物理試驗室、化學試驗室、生物試驗室、語音室、美術教室、音樂教室、微機教室等。建有圖書館、體育館、400米標準環形塑膠跑道、籃球場、書馨園、學生公寓、餐廳、超市等設施。校園綠化水平高,綠蔭環繞,並邀請庭院綠化專家指導工作,至2005年校園綠化面積達到3.8萬平方米。

校歌

《向著宏偉的目標-攀登》 李茂貴 詞 張偉 曲

遼闊的天空,

美麗的小城,

這裡有可愛的二中,可愛的二中。

陳雷同志為二中題詞 陳雷同志為二中題詞

滿園春色,柳綠花紅,

幽雅整潔,宜人佳境,

幽雅整潔,宜人佳境,

莘莘學子,樂在其中。

為了多彩的世界,

我們伴著時代的旋律飛騰,

為了多彩的世界,

我們伴著時代的旋律,

飛騰。攀登攀登!

胸懷四化大業,

理想之樹長青,

育人的搖籃是前進的二中,前進的二中。

周文華為二中題詞 周文華為二中題詞

校史悠久,桃李芬芳,

五育競進尊師愛生,五育競進尊師愛生,

八字校風,牢記心中。

為了祖國的明天,

我們向著宏偉的目標攀登,

為了祖國的明天,

我們向著宏偉的目標,

飛騰。攀登攀登!

教學樓

教學樓A占地面積8648平方米,共6層,位於二中校園南側,校門東部,二中的主教學樓,北隔學子亭與教學樓B相望,南部是校園綠地。是綏化市第二中學校管理部門所在地。設36個班級,另設物理試驗室、化學試驗室、生物試驗室、美術教室、考試指揮中心、以及各年組教師辦公室、會議室和黨員活動室等。

教學樓B占地面積6713平方米,共5層,位於二中校園中部。北部臨近體育館、圖書館,西側靠近宿舍樓和餐廳,是二中校團委所在地。設18個教學班、3個高考補習班、美術教室、音樂教室以及會議室等。

圖書館

綏化二中圖書館 綏化二中圖書館

綏化二中圖書館占地面積為4000平方米,是一所造型美觀、材質優良的全市中學一流的圖書館。館內藏書10萬餘冊,其內設有電子閱覽室、微機室、學生閱覽室、教師閱覽室、科技製作室、學生書畫室、音樂室、體育器材室等。

圖書館的建成,使二中的辦學水平和辦學環境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為學校進一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實現現代化教學手段和管理,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師資力量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共有一線教師130多人,其中,高級教師72人,碩士研究生17人,2010~2012年通過考試招聘教師44人,都是一表本科或研究生學歷,今後還將繼續招聘新教師。同時,立足校本培訓,並將積極派出教師到教育發達地區學習研培,促進教師隊伍的整體最佳化,先後派112名中青年教師到北京師範大學、哈爾濱師範大學進修。學校還把一批有豐富畢業班工作經驗的教師安排到起始年級(高一)任教。

綏化市第二中學是全市區唯一一所擁有外籍教師的中學,曾聘請澳大利亞、南非、美國等國的專職外籍教師加強學生口語訓練。

藝體辦學

綏化二中體育館 綏化二中體育館

綏化二中體育事業發展悠久,早在1921年(民國十年)就開設了體育課。自1994年被省教育廳批准為 首批藝體特長生獨立招生學校以來,堅持把藝體教育作為學校辦學特色之一。2007年以來共為上級體育院校輸送優秀體育人才百餘人。投入大量資金用於購置音美教具和體育設施,並堅持常年訓練與文化課學習兼顧。二中體育生連續多年獲綏化市春季長跑賽團體總分第一名,單項囊括各組冠軍,並保持和打破多項市區紀錄。藝術類學生有30餘人考入清華美院、魯迅美院、北京傳媒大學、浙江傳媒大學等。2007年獲全省蒲公英藝術新人選拔賽綏化賽區團體一等獎,全國推新人大賽黑龍江賽區團體一等獎。

教學成果

繼2012年、2013年高考取得豐碩成果,2014年高考成績再創歷史新高,共有報考人數為866人。其中,一表錄取50人,理科生錄取36人,文科生錄取14人,一表錄取率10.1%;二表錄取282人,理科生錄取174人,文科生錄取108人,二表錄取率57.2%,榮膺市區普通高中第一名。

2017年,高考再次取得喜人成績。一本進段29人(重點高中的90.6%),二本進段233人(分別相當於另兩所普通高中56%和122%);理科應屆567分,往屆570分均為市區普通高中最高分;理綜222分,文綜206分,英語138分(並列)均為市區普通高中最高分。市區普通高中理科前十名4人,文科前十名3人。

校園文化

校訓 重德守紀 求實創新

教風 敬業 嚴謹 探究 爭先

學風 誠實 合作 樂學 善思

校園活動

綏化二中第二十五屆運動會會場 綏化二中第二十五屆運動會會場

學校運動會 每年的新學期開學初(8月)上午舉辦“綏化市第二中學運動大會”,高一至高三年組學生和在校教師職工參與比賽和觀賽。設學生項11項,教師4項,共15個體育項目。

春季越野長跑賽 每年的4月舉辦。旨在進一步開展好學校的民眾體育活動,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培養學生堅韌不拔、勇往直前的品質和關心班級、熱愛集體的精神。高一至高二年組參加比賽(高三參加表演)。比賽分團體賽和個人賽,適時個人賽中的前若干名將參加綏化市春季越野賽。

校園藝術節 運動會下午舉辦“綏化二中校園藝術節”。有歌曲、小品、相聲、音樂舞蹈、樂器演奏、創意表演等節目。

校設機構

校長辦公室

協助校長處理對外聯繫、對內協調的工作;負責人事、檔案的收發、公章的管理使用、報表統計、文書檔案、材料列印,幫助校長了解、分析反饋反饋信息;教職工的考勤考核工作;學校的車輛管理和使用;學校相關會議的組織、籌備、通知;學校日常工作的安排、有關攝像、照相、材料的存檔;有關材料的起草、綜合工作;信訪工作。

教務處科研處

主要負責學校的教學管理工作、教研工作、電教工作和教師的業務培訓。為學校教師提供理論、課題等方面的諮詢指導,推動學校教科研工作。

政教處

主抓學校德育工作,組織開展各項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等大型活動,負責學校大型文體活動和體育教學工作、安全工作。

總務處

主要負責後勤保障、設施維修、校園綠化工作,勞動工資管理、勞動保險管理,負責學校財務管理。

工會

在校黨總支領導下,抓好教職工的思想建設,加強普法教育,提高業務能力,充分調動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為學校發展獻計出力,積極為教職工辦福利,積極開展文體活動,豐富教職工文化生活。

團委

負責共青團工作。負責團員的考核及優秀團員、團幹部,先進團支部的評選表彰工作。負責發展入黨積極分子工作並推優入黨,協助黨總支書記做好黨務工作。協助政教處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歷任校長

時間姓名校名
第一任1919-1925趙蘭亭黑龍江省第二中學
第二任1925-1932范大中
第三任1932-1935金鼎銘
第四任1935-1937趙廷貞
第五任1937-1945曲振華綏化男高、綏化女高
第六任1945-1946李又罘綏化男中、綏化女中
第七任1946-1947梁志超黑龍江省綏化中學
第八任1948-1949李又罘
第九任1950-1951劉明
第十任1952-1954賈岑
第十一任1954-1956張克明綏化縣第二中學
第十二任1957-1958張紫雲
第十三任1958-1959孫玉生
第十四任1959-1962丁連成
第十五任1963-1968王昌文
第十六任1968-1977金載憲
第十七任1977-1978石俊生
第十八任1978-1982陳常一
第十九任1982-1984劉庚田綏化市第二中學
第二十任1985-1986高國人
第二十一任1986-1988崔岩
第二十二任1988-1994張岩
第二十三任1994-2006李茂貴
第二十四任2006-2016楊振波
第二十五任2016-至今苗麗萍

校大事年表

(1919~2016)

•1919年(民國八年)

•縣知事趙蘭亭在綏化縣城內西大街北永發成院內設立黑龍江省第二中學,簡稱“省立二中”(詳見《綏化縣誌》)

•1938年(民國二十七年·偽滿康德五年)

•將省立綏化中學與省立綏化師範學校合併為綏化縣男子國民高等學校,遷校於養正門(南城門名)外今人民公園西側

•1945年

•綏化縣男子國民高等學校改名為綏化男子中學

•1946年

•綏化男中和綏化女中合併為綏化初級中學,校址在今朝中廣場處

•1949年

•綏化初級中學遷至現二中址

•1951年

•初級中學改名為黑龍江省綏化中學、初級師範學校

•1954年

•綏化中學改為綏化縣第二中學

•1962年

•設定20個國中班,原高中班轉交綏化縣一中

•1963年

•在二中院內成立綏化縣職業中學(後遷走)

•1981年

•作為完全中學,執行六年制學制

•1982年

•綏化縣第二中學更名為綏化市第二中學

•1992年

•原黑龍江省省長陳雷到二中視察並題詞“桃李滿天下”

•1994年

•被省教育廳批准為首批藝體特長生獨立招生學校

•1998年

•黑龍江省政協主席周文華視察母校,並題詞“尊師重教”,並發表講話

•2001年

•學校投資45萬元建成校園網

•2003年

•市長於莎燕到二中視察圖書館和宿舍樓建設

•市二中在全市率先開發校本課程

•2004年

•市委書記胡世英到二中調研

•參加黑龍江省首屆中學生運動會獲團體總分第四名

•省教育廳研評組到二中進行研評

•綏鐵一中與二中合併

•2005年

•被省教育廳評為“省級示範性高中”

•瀋陽軍區政治部在綏化市第二中學舉行“瀋陽軍區國防生生源基地”成立揭牌儀式

•2007年

•獲全省蒲公英藝術新人選拔賽綏化賽區團體一等獎

•獲全國推新人大賽黑龍江賽區團體一等獎

•二中國中部遷出二中,成立綏化市第二中學國中分校

•2008年

•省老領導周文華回訪母校

•2011年

•綏化二中國中分校與市七中國中部和市十中合併 為新的綏化市第十中學,二中從此成為高級中學

•2013年

•市區高考總結匯報會在二中召開

•省教育廳調研組到二中調研

•二中與中國傳大南廣學院合作建立生源基地

•2014年

•省教育廳長徐梅到二中走訪調研

•副省長孫東生視察二中高考考點

•2015年

•二中取消擇校生招生制度

•2016年

•大美綏化團隊到二中進行校園景色VR360全景航拍

教學管理

科學反思定位,明確發展目標

富有朝氣的二中校門——校名為周文華題寫 富有朝氣的二中校門——校名為周文華題寫

校領導班子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本著既高瞻遠矚又實事求是的原則,認真反思,精心研究,制定了學校發展的總體目標: 爭取二中成為市直高中的第二名,十縣(市)區第五名,把二中辦成一所規範加特色的地方性名校。所謂”規範“和”特色“,就是辦學要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嚴格遵循國家政策法規的要求,開拓打造出二中的品牌。堅持以學生髮展為本,以服務為導向開展教育教學工作。因此,學校正在探索“分層教學、分類推進”的教學模式的科學內涵,去挖掘實驗教學內在的創新實踐潛力,去擴展音、體、美特長生的無限發展空間。

突出教學中心,努力提高質量

1、向領導抓教學要質量。一所學校的領導對教學方向的引領,對教學管理指揮權的把握,走入教學第一線進行調研、分析的能力和由此表現出來的熱情、態度,是促進教學工作深入發展的重要內容。只有領導對課感興趣,對教學過程進行深思熟慮的分析,課堂教學才能得到不斷改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學校為此制定了教學的常規管理辦法,進一步明確了領導責任。

2、向教研科研要質量。真正有生命力的教研科研應該在最常態下的課堂教學、教育活動中,為課堂教學服務。要求教師要實實在在地去研究一些教學現象,記下點點滴滴的教學感悟,分析一些教學的共性規律,抓住轉瞬即逝的思想火花,達到在教中開展研,在研中促進教。校領導們提出圍繞10個方面開展教研活動,圍繞11個方面開展教育科研活動。提升教科研質量。

3、向教學管理要質量。建立、健全教學管理規章制度,細化和量化教學工作要求,完善教學評估體系,明確教師在教學管理中的職責,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措施。通過強化管理,使其工作制度化、規範化、標準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

4、向校風、班風要質量。沒有好的校風不會有好的班風,沒有好的班風不會有好的學風,沒有好的學風不會有好的教學質量。校風校紀是提高質量的保證。因此,校領導提出從嚴治校、從嚴管校,從嚴理校、規範學生日常行為,淨化校園的氛圍,保證教育教學的順利進行。

5、向45分鐘要質量。引導教師遵循教育教學規律,最佳化課堂環境,不斷走向“省時高效”的教育教學境界。遵循學生生理成長、身心發展和認識的特點,開展45分鐘教學,合理安排“講、練、思、疑”的時間,增加信息涵蓋量,把精力和智慧投放到45分鐘的課堂。

二中風景圖冊 二中風景圖冊

6、向教學改革要質量。要求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珍惜每一次培訓,及時的反思總結 ,才能使教學與時俱進,得心應手,不斷的豐富,從而使教學質量得以真正提高。結合新課改,不斷更新教學理念,對教學模式、教學內容、考試方式、評價制度等進行全面改革,向改革要質量、要效益。

7、向教師的責任心要質量。教師要認真做好本職工作,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充分發揮學生學習和創造的潛能。教師不僅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還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是學生和家長的服務者,這就要求教師要有極高的責任心和敬業精神,以自己的敬業、奉獻去感染學生,達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境界。

8、向夯實基礎要質量。素質教育也好,課程改革也罷,必須最佳化雙基教學,努力夯實學生的基礎。掌握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同時注重教學的常規管理,從師生最基礎的細節上下功夫、做文章,確保教學質量的提升。

9、向分層教學、分類推進要質量。我們實行五分層的教學模式,即教學目標分層、教學內容分層、教學方法分層、作業分層、考試分層,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學習的自信心,又提高整體的教學水平。

10、向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套用要質量。 “大力普及信息化教學,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加大用現代教學技術改革傳統的教學模式的力度,多媒體教學套用進入課堂,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促進新的教育教學結構的形成。

11、向實驗教學要質量。為適應新一輪高中課改的要求,要進一步在實驗教學上下功夫,既抓常規實驗教學,努力做好演示實驗和分組實驗,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實踐能力,又積極開展實驗科研,利用已有的豐富的教學資源,生成和開發新的教學資源,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強化全面管理,營造和諧氛圍

1、加強教師隊伍的管理。必須強化三個意識,即責任意識、服務意識、創新意識,發揮示範作用和榜樣作用,形成一支勤政、廉潔、團結、務實的領導集體。為了強化管理,制定和完善了《教職工考勤制度》、《班主任管理制度》、《高考獎勵制度》等,明確了教師的教育行為與年終第十三個月工資掛鈎的要求,同時,注重人文關懷和人情關愛,“領導把老師放在心上,教師才能把工作放在心上”。

2、加強校風校紀的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二中制定了《學生違紀處罰制度》、《門衛管理制度》、《學校安全管理制度》等,從學習、生活、道德等各方面對學生行為進行了規範。同時,加大了違紀處罰力度,加強校規建設,狠剎了歪風邪氣,弘揚了校園正氣,使學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了全新的改觀,得到了教師、家長的肯定,在社會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學校的社會聲譽正在迅速的提高。

3、加強校園文化的管理。校園文化是學校的靈魂。學校是向青少年傳播人類文化和文明成果的專門機構,學校不抓文化建設,就等於放棄了學校的職責。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從物質文化建設、制度文化建設、精神文化建設抓起,校園文化體現辦學理念、辦學思想,反映領導的責任心、辦學水平和精神文明建設程度。

4、 加強社會化服務的管理。後勤管理的質量,直接關係到服務質量,也直接影響到學校的形象。我校加強了全方位管理,創設了“五和諧”的工作氛圍,即領導與民眾的和諧、教師與教師之間的和諧、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人與校園環境的和諧,學校與社會家長的和諧。

重視專業發展,加強隊伍建設

1、要增強專業責任感。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一個永恆的主題。教師職業的特點需要教師少一些功利,多一些責任和人文關懷的品質。提高師德水平,更新教育理念,增強工作的責任心,使教師既認識到自己職業的神聖偉大,又感到肩上責任的厚重。

2、 要有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學校著重營造教師成長和專業發展的良好環境,讓教師精心研究備課、說課、上課、聽課、評課等環節,並提出七總結:講一個問題要總結、做一個題目要總結、上一堂課要總結、一次失敗要總結、一次成功要總結、一個單元學完要總結、一個時間段結束要總結。教訓在總結中吸取,經驗在總結中弘揚,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在總結中提升。

3、要有終身發展的意識。教師資源是學校的第一資源,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紮實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我們將在教師隊伍建設上進一步探索,力爭使老教師成為專家型、智慧型的教學“帶頭人”;中年教師成為愛崗敬業、有獨特教學藝術的骨幹;青年教師成為有朝氣,勇創新,符合新時代要求的教育教學新秀。

校園之星

綏化二中部分優秀考生
姓名錄取年份科類錄取院校
楊賀*2013文史中央美術學院
錢聞達2013文史中國人民大學
馬堉鎮**2012理工吉林大學
宋宇寰 ***2012文史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賈楠2012文史黑龍江大學
王亮亮2012藝術中央音樂學院
孫菲****2009文史 上海大學
王玉明2007理工南京理工大學
田廣維2005藝術東北農業大學
陸文亮2005體育東北林業大學
朱建迪2005體育東北林業大學
李寶2003理工哈爾濱工業大學

*楊賀是2013年全省藝術類考生第一名,市政府獎勵10萬元

**宋寰宇是2012年北林考區文科狀元

***馬堉鎮是2012年北林考區理科狀元

****孫菲是2009年北林考區文科狀元

知名校友

著名畫家楊角、原國務院宗教事務局顧問李時雨、原黑龍江省政協主席周文華、影視演員孟瑞、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董事長兼總經理(社長)吳長安 、黑龍江省司法廳副廳長齊作禮 、國際馬拉松運動員侯艷民 、廣維傳媒教育集團董事長董事長田廣維等都畢業於綏化二中。

學校榮譽

綏化二中歷史圖冊 綏化二中歷史圖冊

曾被評為省級示範性高中、省級文明單位標兵、省級“雙全”學校、省級課程改革先進單位、省級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級教育科研先進單位、團中央社會實踐合格單位、省級衛生先進單位、省級現代信息技術教育實驗學校、省級庭院綠化甲級單位、省級民主管理先進單位、全國民眾體育工作先進單位、省級體育傳統項目學校、省級培養優秀藝體後備人才基點校、省級上冰雪活動先進單位、全國體育傳統項目學校先進集體。

此外,原黑龍江省副省長陳雷、原黑龍江省政協主席周文華和綏化地區行署專員孫泉洗都曾為綏化二中題詞。

外部合作

與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簽約 與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簽約

綏化二中與“綏化黑土綠之源有限公司”合作創建“綏化二中農業科技園區”,引進四大類八十餘種品種的種植,為師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

2005年,瀋陽軍區政治部在綏化市第二中學舉行了“瀋陽軍區國防生生源基地”成立揭牌儀式。瀋陽軍區政治部選培辦首長與綏化市第一中學、第二中學的領導簽訂了《瀋陽軍區國防生生源基地協定書》。

綏化學院文學與傳媒學院在綏化二中等學校、單位建立漢語言文學專業見習基地。

2013年8月中國傳媒大學南廣學院副校長馬增良率隊赴綏化市考察調研生源基地工作,最終決定與綏化二中合作建立生源基地 。

暢想未來

悠悠學子亭 悠悠學子亭

在新時期,綏化市第二中學將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進一步拓展工作思路,積極實施管理強校、質量立校、名師興校的戰略,堅持以“尊重學生、注重基礎、師生互動、激活思維、分層教學、講究實效”為主題的課堂教學,進一步解放思想,開拓創新,打造精品工程,建設一流學校,真正起到帶頭、帶領、帶動的作用,團結、智慧的二中人正以嶄新的面貌群策群智群力,為使綏化二中成為規範加特色的 地方性名校而不懈努力,重現二中昔日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