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陽無極功

純陽無極功

武當純陽無極功是道家功法之精華[漢語辭彙],由武當派創派祖師張三豐所所創,此功法是武當派最高內功心法,也是護體防身必須修煉的功法。此功內外雙修,動靜結合,內練五臟六腑,外練筋骨皮, 通過長期吸運、閉、噴氣,並配合身體外部、軀幹、四肢的一系列特定動作的鍛鍊和排打,達到卻邪扶正,治傷除病,外可抗擊承打之功效。

基本信息

注意事項

純陽無極功純陽無極

(1)修練者面朝東方或南方,勿亂改方向;練功時間,早上(5-7時)和夜間(12-1時)為最佳,三四月份至秋分為練功最佳季節。農曆九月九以後為收功期。

(2)選擇空氣新鮮或樹林、湖泊邊為宜,靜功練習可以在室內或空氣新鮮環境。

(3)修練者以年滿17~25歲未婚男子為主要對象。習練者必須尊師重道,團結功友,不能大聲喧譁。

(4)修練者在習練前寬衣帶,使氣血舒暢,不要使身體受到約束和阻礙。

(5)已婚人在修練期間應禁止房事,同時忌辛辣刺激食物。

(6)修練此功法須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不能貪多求快。 純陽無極功總訣:吸氣鶴飛起,呼氣深海底,氣形合為一,丹田是吾依。

動作分式

五指推腹

預備式:面朝東方,兩腳並立,身體中正,舌頂上齶,呼吸自然,氣神定正,氣沉丹田,目視前方。

1、左腳向左橫移一步與肩同寬,十趾抓地,腳尖內扣,肩肘松沉。兩手從身體兩側向前抬臂伸起手掌,同時兩掌向外翻掌,由前往兩側主兩腰劃弧,將兩掌抱至兩腰胯,同時兩腳跟離地,力達腳尖,用鼻吸氣,沉入丹田,雙腿微曲,提肛,含胸拔背。

2、接上式,右掌由肋處緊貼腹部往左肚角處斜推,同時下沉用鼻噴氣,然後順著原線路 收至右肋處,用同樣的方法左右推腹六次,全身放鬆。

註:劃手為呼氣,推腹為噴氣,日久丹田內氣充實,可用拳或棍排打,增強抵抗能力。

力劈華山

1以右腳跟和左腳前掌為軸,身體往右鏇轉180度,同時吸氣,目視右方,轉身時右手向外平擺至右後下方往右肋處挽掌,握拳屈肘夾肘,拳心朝上貼在右肋處,懸按在右拳上,肘部外*%,掌尖朝後,上身儘量後擰。

2接上式,上身略往左擺,右肩下沉,右手同時從肋處往下擺至左側,至左上方往右前方掄臂劈掌。同時吸氣,上身隨掄臂時往右轉,左掌不動,眼睛隨右手看,然後再掄臂掌,吸氣一次後身體原地轉體還原,調息後用同樣方法做一遍。

註:此功法左右各練36次,使兩肋堅實無比,可承受擊打。

霸王脫袍

1左腿屈膝半蹲,右腳虛步,足尖點地於左腳旁,右手在屈膝半蹲的同時向外平擺至右後下方往右肋處挽掌,屈肘夾肋,拳心向上,屈膝半蹲的同時吸氣。

2接上式,右腳往右前方上一步,足尖外擺,左腳隨後往右腳前上一步腿伸直,身體隨步法向右轉體,右臂也隨之下擺至左,經上方往上方往右前方掄臂擺掌呼氣,腿右弓。

3接上式,右臂由右前方往下同右肩一起左擺,同時腿右弓步,當右臂擺至左側時下沉,使右背肋部繃緊,右掌用勁左下懸按,肘部微曲外繃,右掌懸按在右肋處不動,上身稍往前撲。

4接上式不停,右臂同身體一起由左往右掄臂砍掌呼氣,掄臂時肘部不要伸屈,腿部由左弓步變右弓步,雙足不動,足尖向前。

霸王舉鼎

1左腳往左橫移一步成弓步,左弓上身面向左彎腰,右手同時從上經左足前抓握拳,左臂後擺上翹成反鉤手同時吸氣,右手握拳屈肘回收,拳心朝上,貼在右肋處,左手同時由後往前平擺按在右拳上,掌尖朝後,肘臂向外懸*%,雙手收回肋處,同時向前鏟腿,足尖上勾離地一尺。

2接上式,右腳收回往左腳旁迅速跺地,重心隨即移至右腿,左腳隨後前跨一步成弓步,右肋部前挺,同時左臂向上翻掌上頂,肘微曲,掌尖朝右,右手後翹勾手。

3接上式數秒種後,步法不變,上身和左臂同時往右擺,左肋部儘量擴張。然後右手不變,左臂由上往前掄臂砍掌,同時呼氣一次。然後再隨上身右擺往左掄臂砍掌呼氣一次。

註:此功法左右各做36次。

蘇秦背劍

1兩腳分開與肩同寬,上體向左鏇擰轉體,面朝左方,同時右手從下經左向右上方擺臂勾拳,懸肘小臂和拳往外鏇擰,右手同時握拳後擺至右肘部微曲,拳背對腰懸離身體,在身體向左鏇擰的同時吸氣,重心下墜。兩腿微曲略往左弓步,全身上下有一股擰拗勁,眼看右手。

2身體迅速由左往右鏇擰轉體,雙足不變動,兩腿由左弓步變右弓步,同時右手由前上方往右後擺臂,仰掌上翹懸離身體,左拳同時由前上方變掌托起懸臂,肘略曲,掌心朝面部,後擺臂和上托掌同時噴氣看左掌。

金龜亮背

1以兩腳為軸心,蹲身向右鏇轉90度,同時兩掌由前向兩側往下分掌,兩掌置於左右兩側,屈肘與肩同高,目視前方。

2右腳跟著地踏實,左腳向前進步半蹲身,兩掌由兩側向下至兩肋處成仰掌,兩腳形成虛步目視左腳。

3兩仰掌向內轉腕,向前向下螺鏇伸出,同時左腳踏實,右腳向前上步,兩掌交*成俯掌,同時噴氣。

滴水穿石

1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直立迅速往左轉體,兩腿屈膝左弓,左腳尖內扣,轉體時呼氣,收丹下沉,含胸拔背,雙手同時後擺變勾手。

2接上式,身體迅速向右轉成右弓步,轉身的同時左手從後向右前上方擺掌、立掌,掌心朝右,右手從右後往左後下方擺掌,掌心向後,擺掌的同時呼氣一次。

註:擺掌時不能貼心,轉體時藉助腰部和兩肩的擺力,使身體加速鏇擰轉體吸氣。

蝸牛挖地

1雙手十指分開,掌心懸空,支撐地面與肩同寬,右腿屈膝前弓,腳前掌著地。左腿屈膝後翹,腳掌朝上,抬頭目視前方,身體前撲。 2接上式,身體由前往後縮,同時吸氣,低頭內勾,雙手伸直,兩腿屈膝。

3接上式,身體慢慢往前伸展,頭由下向前慢慢用勁頂,意念頭頂前頂過程中,間隔呼氣三次,同時雙手將身體上撐,頭往上仰,右腳用勁蹬伸。同時左腳往上蹬,然後縮身吸氣慢慢前伸,噴氣時身體兩頭儘量往上翹,雙手十指和前掌用力撐地,調息後換腿練習。

註:做此動作可增強指力,以及喉部抗擊性。

蛤蟆乘涼

1身體爬臥地面,雙手用力將身體撐起,與肩同寬,雙腿併攏伸直,身體懸於空中停數秒鐘,同時吸氣,目視前方。

2接上式,身體瞬間騰空,四肢脫離地面,兩手向前伸直,兩腳向上翹起,使腹部落地,同時吸氣,目視前方。

鯉魚板籽

1身體仰臥地面,雙腿屈膝弓起,腳掌撐地,雙臂握拳於兩側,肘尖頂地。

2接上式,兩腳和頭同時用力往上挺起,同時吸氣,腹部挺起數秒鐘後,猛然下沉使身體騰空落地,落地時雙掌往上推,使背部落地,同時噴氣。反覆做36次。

蟒蛇出洞

1身體俯臥地面,雙手從兩側往外分開向前圍合,掌心向上,隨後繼續收至兩肩處再向前平推,小臂用力貼地,屈肘將身體向前牽引,當屈肘至90度時,雙手同時向前伸展,掌心朝下,伸臂的同時噴氣一次。

2接上式,雙臂同時再次屈肘,身體擦地向前牽引,雙掌向前伸,同時呼氣一次,然後又屈肘,身體向前,同時呼氣。呼氣時雙臂儘量前伸,使胸腹部儘量伸展。

猿猴進洞

1身體右側臥於地面,雙臂屈肘併攏縮收在胸部,兩拳握緊貼在面部,低頭,左腿屈膝上縮,大腿貼在兩肘處,右腿微曲側貼在地面。

2全身同時用勁往內縮卷吸氣,使腰腎部鼓氣緊繃,主要是右邊。

3接上式,上身動作不變,就地翻身滾向左邊,使左側貼地。翻滾的同時右腿屈膝上縮,膝關節壓在雙拳上,左腿往下伸直,翻滾到左側時呼氣一次。

4接上式呼氣後,再向右翻滾縮卷噴氣數秒後左翻滾呼氣,練習數遍後,換成左邊噴氣右邊呼氣。

註:此動作左右各做36次,可增強腰部抗擊打。

純陽躺覺

1坐在地上兩腿併攏伸直,足前上勾。兩手從兩側向前圍合,握拳交*合抱在胸前,上身隨兩手圍合時前撲,將胸內含拔背貼時肘貼膝,兩手圍合吸氣。

2接上式數秒後,上身往後仰臥,雙手同時向兩邊分掌擴胸,噴氣。

註:做此動作使心臟和腹部得到鬆緊,鍛鍊了心肌的彈性和腹肌的韌性,以及背部和腰腎。

銅牆鐵壁

1背對牆,雙足提跟蹲起,兩掌置兩肋處,提跟時吸氣。如對牆壁練時,後頭前伸,雙 手用力前撐。

2接上式,雙腳跟同時迅速落地,背部略弓撞靠牆,雙掌同時向前撐。在撞牆壁噴氣時丹田的驚榨勁和人體的下沉後靠力聚集一起呼氣撞牆。撞牆的力量由輕到重,離牆由近到遠逐步練習。

風吹楊柳

1兩腿張開直立,兩臂伸肘微曲。以腰為軸,由上往左經後向右下大幅度翻轉鏇擺上身一周時,間歇、呼氣數次後長噴氣一次。吸氣由自己選擇方位。雙掌隨身翻轉時變換,當身體和雙臂朝上翻頂,擺至左右兩側時掌心朝外。雙腿上下方時直立,擺至左方時右腿弓,左腿伸直,眼看雙掌。翻轉一周后再向相反方向翻轉。

註:此動作可治療在排打中造成的傷痛。

金庸作品中出現過的武功

周公劍| 一陽指 | 五羅輕煙掌 | 六脈神劍 | 降龍十八掌 | 心意氣混元功 | 伏虎拳 | 伏魔劍 | 普門杖法 | 枯榮禪功 | 獅子吼 | 羽衣刀 | 回打軟鞭十三式 | 袖裡乾坤 | 一拍兩散 | 大金剛拳 | 大金剛掌 | 大韋陀杵 | 大智無定指 | 如來千手式 | 天竺佛指 | 少林長拳 | 去煩惱指 | 伏魔杖法 | 因陀羅抓 | 多羅葉指 | 拈花指 | 易筋經 | 金剛指 | 降魔刀法 | 降魔禪杖 | 韋陀杵 | 韋陀掌 | 般若掌 | 寂滅爪 | 袈裟伏魔功 | 無相劫指 | 達摩掌 | 摩訶指 | 擒龍功 | 燃木刀法 | 龍爪手 | 鷹爪功 | 少林擒拿十八打 | 羅漢拳 | 如影隨形腿 | 漁叟鉤法 | 盤根錯節十八斧 | 釋迦擲象功 | 纏絲擒拿手 | 百勝軟鞭 | 哀牢山三十六劍 | 書法武學 | 迴風拂柳刀 | 彈腿 | 奇門三才刀 | 太祖長拳 | 太祖棒 | 斗轉星移 | 參合指 | 袖中指 | 柳絮劍法 | 游龍引鳳 | 奪魄指 | 青字九打 | 城字十八破 | 摧心掌 | 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 采燕功 | 鎖喉擒拿手 | 八荒六合唯我獨尊功 | 小無相功 | 天山六陽掌 | 天山折梅手 | 北冥神功 | 生死符 | 凌波微步 | 冰蠶掌 | 八十一路三節棍 | 無量劍法 | 奈何功 | 鶴蛇八打 | 五虎斷門刀 | 後山三絕招 | 火焰刀 | 控鶴功 | 慈悲刀 | 五斗米神功 | 地火功 | 柴刀十八路 | 羅漢拳 | 打狗棒法 | 降龍十八掌 | 黃沙萬里鞭法 | 先天功 | 天羅地網勢 | 玉女心經 | 玉女素心劍法 | 玉女劍法 | 拂塵拂法 | 開山掌 | 三花聚頂掌法 | 天罡北斗陣 | 全真劍法 | 同歸劍法 | 金雁功 | 分筋錯骨手 | 陰陽寶扇打穴功夫 | 空明拳 | 雙手互搏 | 南山掌法 | 伏魔杖法 | 混天功 | 逍遙遊 | 銅錘手 | 蓮花掌 | 鐵帚腿法 | 掃葉腿法 | 落英神劍掌 | 落英劍法 | 劈空掌 | 蘭花拂穴手 | 靈鰲步 | 毒龍鞭法 | 九陰真經 | 九陰白骨爪 | 摧心掌 | 楊家槍 | 泥鰍功 | 白駝雪山掌 | 逆行經脈 | 蛤蟆功 | 靈蛇拳 | 透骨打穴 | 燕青拳 | 越女劍法 | 金龍鞭法 | 鐵掌 | 五輪大轉 | 移宮易穴 | 龍象般若功 | 混天功 | 玉簫劍法 | 奇門五轉 | 掃葉腿法 | 落英神劍掌 | 落英劍法 | 劈空掌 | 彈指神通 | 蘭花拂穴手 | 閉穴功 | 陰陽倒亂刃法 | 漁網陣 | 黯然銷魂掌 | 大剪刀刀法 | 四言詩劍 | 蛤蟆功 | 鐵掌 | 玉女素心劍法 | 九陽神功 | 二十四手降魔掌 | 大力金剛指 | 大韋陀掌 | 少林九陽功 | 如影隨形腿 | 金剛伏魔圈 | 韋陀伏魔劍 | 神掌八打 | 須彌山掌 | 達摩劍法 | 龍爪手 | 闖少林 | 羅漢拳 | 玄冥神掌 | 幻陰指 | 霹靂拳 | 乾坤大挪移 | 聖火令武功 | 八卦游龍掌 | 太極拳 | 太極劍 | 武當長拳 | 神門十三劍 | 純陽無極功 | 梯雲縱 | 綿掌 | 震天鐵掌 | 繞指柔劍 | 金剛般若掌 | 寒冰綿掌 | 陰風刀 | 峨嵋九陽功 | 截手九式 | 飄雪穿雲掌 | 鷹爪擒拿手 | 千蛛萬毒手 | 七傷拳 | 寒梅劍陣 | 落雁拳 | 雨打飛花劍法 | 迴風拂柳拳 | 獅子吼 | 點蒼劍法 | 沾衣十八跌 | 三分劍術 | 玄玄刀法 | 霹靂掌 | 黑砂掌 | 子母鐵膽 | 柔雲劍術 | 無極玄功拳 | 取經棍法 | 醉拳 | 鐵琵琶手 | 百花錯拳 | 八卦游身掌 | 分筋錯骨手 | 庖丁解牛掌 | 金剛伏虎刀法 | 追魂奪命劍 | 上清拳 | 上清劍 | 八卦陣 | 五行陣 | 金蛇游身掌 | 金蛇劍法 | 斬蛟拳 | 混元掌 | 點蒼劍法 | 葵花寶典 | 沖靈劍法 | 寒冰神掌 | 辟邪劍法 | 恆山劍法 | 恆山劍陣 | 萬花劍法 | 五大夫劍 | 希夷劍(法) | 淑女劍(法) | 紫霞功 | 嵩山劍法 | 獨孤九劍 | 迴風落雁劍法 | 狂風刀法 | 千葉手 | 大擒拿手 | 小擒拿手 | 伏虎拳 | 拈花擒拿手 | 韋陀掌 | 散花掌 | 沐家拳 | 沐家劍 | 五行六合掌 | 金烏刀法 | 飛天神行 | 四象步法 | 胡家刀法 | 龍爪擒拿手 | 苗家劍 | 九龍鞭法 | 八仙劍法 | 八卦刀 | 八卦掌 | 八極拳 | 雲手 | 六合刀 | 六合拳 | 六合槍 | 天罡梅花樁 | 雁行刀 | 鷹爪力 | 孔雀開屏 | 神照經 | 呼延十八鞭 | 夫妻刀法 | 混元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