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赫拉萬之戰

納赫拉萬之戰(Ghazwah Nahrawan) 是658年伊斯蘭教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同哈瓦利吉派之間發生的一次戰鬥,又譯“拿赫魯宛之戰”,亦稱伊斯蘭教史上的第三次內戰。納赫拉萬之戰後,激起了哈瓦利吉派的復仇情緒,其殘部在各地積蓄力量繼續進行反對阿里的活動。在阿里征討哈瓦利吉派的同時,穆阿維葉於659年擊敗阿里在埃及的軍隊,並任命阿慕爾為埃及總督,使阿里的力量遭到極大削弱。

納赫拉萬之戰(Ghazwah Nahrawan)
658年伊斯蘭教第四任哈里發阿里同哈瓦利吉派之間發生的一次戰鬥。一譯“拿赫魯宛之戰”。亦稱伊斯蘭教史上的第三次內戰。657年經過隋芬之戰(參見隋芬之戰),阿里決定與穆阿維葉停戰和談後,軍隊的主戰派中先後有1.2萬人因不滿和談而退出阿里軍營,從隋芬出走到庫法附近的哈魯拉村,推舉阿卜杜拉·瓦哈卜·拉西比為首領,宣布不承認阿里的哈里發地位,故被稱為“哈瓦利吉派”。阿里起初對哈瓦利吉派採取懷柔政策,並親自到哈魯拉去勸說他們歸隊,但未成功。後來當阿里率軍6萬向敘利亞進軍時,獲悉哈瓦利吉派殺死了支持阿里的麥達因總督和阿里的使者,從而激怒了阿里,遂於途中改變路線,向伊拉克境內的納赫拉萬進軍征討哈瓦利吉派。在發起進攻之前,阿里曾與哈瓦利吉派談判。當時哈瓦利吉派內部雖發生分化,不少人紛紛離隊,但該派首領仍拒不接受阿里的和談要求。
658年(一說659年初)7月17日,阿里下令發起進攻,致使拉西比陣亡,並使固守營地的哈瓦利吉派1800餘人幾乎全被消滅。納赫拉萬之戰後,激起了哈瓦利吉派的復仇情緒,其殘部在各地積蓄力量繼續進行反對阿里的活動。在阿里征討哈瓦利吉派的同時,穆阿維葉於659年擊敗阿里在埃及的軍隊,並任命阿慕爾為埃及總督,使阿里的力量遭到極大削弱。
(楊克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