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家塔

紀家塔

建於清嘉慶五年(1800年),塔高僅約10米,被作為世界上最小的塔載入世界吉尼斯紀錄。

簡介

紀家塔紀家塔

紀家塔位於安徽省利辛縣孫集鎮栗寨子村紀大莊。

紀家塔是仿木結構磚塔,塔體七層六面,塔基平面呈正六邊形,塔高約10米。塔旁原有一寺廟,已毀。此塔系仿木結構磚塔。第一層高約2.2米,其他各層高度自下而上逐層遞減。二、三層外檐口及六角轉變處,均砌一磚挑檐和一磚挑出飛檐。第二層一方向正中嵌青石匾額一塊,鐫刻隸書“芳名永垂”四字。第三層至第七層東南方向,每層正中均砌有拱形佛龕。塔身無窗,塔內中空,無塔心柱,每層只有“十”字形橫木交叉支撐。塔頂為綠紅彩釉葫蘆形按尖,中心以鐵釺貫穿鞏固。

來歷

至於紀家塔的來歷,現在已無從考證,只是在當地流傳著這樣一個傳說。相傳紀九公、紀九圖兄弟二人,生活在明朝中期,屬鄉里巨富,即使顆粒無收,存糧也可供三代人享用。正德年間,水旱災害接踵而至,盜賊四起,民不聊生,九公、九圖兄弟二人看在眼裡,急在心上,決心說服家人,把自己家的存錢、存糧借給饑民。訊息披露後,一傳十、十傳百,渦河以南、淝河以北,四鄰八鄉的饑民都來借糧借錢。三年期限過去了,天公不作美,仍是歉收,饑民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甚至賣兒賣女。九公、九圖看在眼裡,痛在心上,對來還錢的,總是說“現在沒時間收,請回去吧”。對來還糧的,總是說“現在沒有糧倉存放,請回去吧,來年豐收了再說”。

轉眼十年過去了,借出去的糧未收回一粒,借出去的錢未收回一分。然而,紀家二翁已屆古稀之年。一天,九公、九圖把兒女們叫在一起說:“我們快不行了,十年前我們借出去的錢、糧,鄉親們到現在都沒有過上好日子,我們哥倆商量,打算都不要了,你們說說,好不好呀!”兒女們在二位老人的精神感召下,都表示同意。二翁遂命兒子召來鄉里六十位村民代表,當眾把厚厚的七本賬本全部燒掉了,以示永不索還之意。

鄉親們感謝九公、九圖二人恩德,在他們去世後,一人一塊磚集資興建了這座六角七層的紀家塔,六角寓六十個民眾代表見證之意,七層為永志紀念被燒掉的七本賬本之情。

亳州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