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齒冷水花

粗齒冷水花

粗齒冷水花,屬於蕁麻科冷水花屬。為多汁草本,高30—60厘米;莖不分枝,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花雌雄異株或同株,成團集的圓錐花序;瘦果卵形,稍扁,淡黃色,光滑。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生於山坡林下,溝谷或溝邊等陰濕處。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粗齒冷水花粗齒冷水花
種中文名:粗齒冷水花
種拉丁名:PileasinofasciataC.J.Chen
科中文名:蕁麻科
科拉丁名:Urticaceae
屬中文名:冷水花屬
屬拉丁名:Pilea
國內分布:產浙江安徽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貴州雲南
海拔:700-2500
中國植物志:23(2):114
英文植物志:5:110
最低海拔:580
最高海拔:1900
生境:山坡林下,溝谷或溝邊等陰濕處
藥用部位:全草(粗齒冷水花)
藥用功能:能散瘀,止痛,活血

形態特徵

粗齒冷水花粗齒冷水花
草本。肉質,高25-100厘米,有時上部有短柔毛,幾乎不分枝。
同對近等大,橢圓形、卵形、橢圓狀或長圓狀披針形、稀卵形,長(2-)4-17厘米,寬(1-5-)2-7厘米,先端常長尾狀漸尖,稀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圓形,邊緣在基部以上有粗大的牙齒或牙齒狀鋸齒;下部的葉常漸變小,倒卵形或扇形,先端銳尖或近圓形,有數枚粗鈍齒,上面沿著中脈常有2條白斑帶,疏生透明短毛,後漸脫落,下面近無毛或有時在脈上有短柔毛,鍾乳體蠕蟲形,長0.2-0.3毫米,不明顯,.常在下面圍著細脈增大的結節點排成星狀,基出脈3條,其側生的二條與中脈成20-30°的夾角並伸達上部與鄰近側脈環結,側脈下部的數對不明顯,上部的3-4對明顯增粗結成網狀;葉柄長(0.5)1-5厘米,在其上部常有短毛,有時整個葉柄生短柔毛;托葉小,膜質,三角形,長約2毫米,宿存。花雌雄異株或同株;花序聚傘圓錐狀,具短梗,長不過葉柄。雄花具短梗,在芽時長1-1.5毫米;花被片4,合生至中下部,橢圓形,內凹,先端鈍圓,其中二枚在外面近先端處有不明顯的短角狀突起,有時(尤其在花芽時),有較明顯的短角;雄蕊4;退化雌蕊小,圓錐狀。雌花小,長約0.5毫米;花被片3,近等大。
瘦果圓卵形,頂端歪斜,長約0.7毫米,熟時外面常有細疣點,宿存花被片在下部合生,寬卵形,先端鈍圓,邊緣膜質,長及果的約一半;退化雄蕊長圓形,長約0.4毫米。花期6-7月,果期8-10月。

分布

宜興,生於山谷林下陰濕地;分布於雲南四川貴州、湖南、湖北、江西、浙江、安徽等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