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斑夜蛾

粉斑夜蛾

粉斑夜,拉丁學名: Plusia ni(Hübner) 昆蟲綱。分布在陝西、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廣東、雲南、台灣等。主要危害作物白菜、芥藍、青花菜、甘藍等。

基本信息

地理分布

分布在陝西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福建湖北廣東雲南台灣

主要危害作物

白菜、芥藍、青花菜、甘藍等十字花科蔬菜和萵苣、甜菜、豌豆芹菜香菜番茄馬鈴薯香石竹等。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14~16毫米,翅展28~33毫米。頭、胸、腹灰褐色,頸板中部具黑橫線1條。前翅淡褐色至暗灰褐色,上有黑色細點,略具金屬閃光;基橫線白色帶黑,亞中褶處向外伸出黑紋1條;雙內橫線黑色波浪形外彎,線間白色;環形紋白色斜,中間稍褐,後端連著銀白斜斑1個、扁圓斑1個.外橫線褐色雙線波浪狀,線間白色;亞端線黑褐色,呈鋸齒狀;翅外緣有白線1條;後翅黃白色帶褐色,端區暗褐色具黃閃光。卵乳白色,饅頭型。幼蟲淺綠色,體由頭部到腹部末端漸變粗,氣門上線白色,近背中線具2條細線,胸足細長,第1、2對腹足退化。爬行時似尺蠖狀弓起。蛹淺綠色至淺褐色,外具一層薄絲繭。

生活習性

該蟲是一種分布很廣的雜食性害蟲。以蛹在寄主上越冬,卵散產在葉子正面,每雌平均產卵300~350粒,成蟲夜出活動有趨光性。

發生規律

1種植密度大,株、行間郁敝,通風透光不好,易發生蟲害;氮肥施用太多,生長過嫩,易發生蟲害。
2重茬地,田間病殘體多;肥力不足、雜草從生的田塊,肥料未充分腐熟的田塊易發生蟲害。
3地勢低洼積水、排水不良、土壤潮濕、栽培過密、株行間通風透光差易發生蟲害。
4頭年秋、冬,溫暖、雨雪少,易發生蟲害。
5乾旱、少雨,氣溫適宜(20—30攝氏度),有利於蟲害的發生與發展。

防治方法

(1)收穫後及時清潔田園,滅蛹和幼蟲,以減少蟲源。

(2)合理布局,適時播種。 

(3)成蟲產卵高峰後7~8天,3齡幼蟲達50%,氣溫20℃以上,選用青蟲菌6號1000倍液或Bt乳劑或8401、8010等600~800倍液噴霧;也可選用25%滅幼脲3號懸浮劑500倍液,在卵孵化高峰期用藥,使幼蟲不能正常蛻皮、變態而死亡。使用蘇雲金桿菌製劑最好選用低容量噴霧,此外還可與低劑量的化學農藥混用,如馬拉松、殺滅菊酯、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混用。如在青蟲菌6號液中加入10%氯氰菊酯3000~4000倍液對菜青蟲、小菜蛾、棉蚜、甘藍蚜、甘藍夜蛾等均具增效作用。

(4)提倡施用苦參素500~800倍液。

(5)噴灑90%滅多威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2000~2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2.5%功夫菊酯乳油2000倍液、2.5%天王星乳油3000~4000倍液、5%銳勁特懸浮劑,每667m250~100毫升。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

主要天敵

粉蝶金小蜂等

節肢動物門(十九)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節肢動物門(一)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