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Sholokhov,MikhailAleksandrovich,1905~1984)是前蘇聯最有名望的作家,他因長篇小說巨著《靜靜的頓河》於196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給他帶來了世界性聲譽。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肖洛霍夫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Sholokhov,MikhailAleksandrovich,1905~1984)是前蘇聯最有名望的作家,他因長篇小說巨著《靜靜的頓河》於1965年獲諾貝爾文學獎,給他帶來了世界性聲譽。由於他生活在國內戰爭時期,因此肖洛霍夫沒有上過大學,連中學也沒能讀完。他18歲開始文學創作,早期作品有《看瓜田的人》、《死敵》、《胎記》等。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作家生平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Sholokhov,MikhailAleksandrovich)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頓河維申斯克鎮附近的克魯日林村,他的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在那裡度過。父親當過店員和磨坊經理,業餘好讀書,訂閱多種文藝報刊和書籍,培養了他自幼對文學的愛好。他僅受過4年教育,靠自學成才,是頓河哥薩克地區多姿多彩的生活給予了後來成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上中學時因1918年爆發的國內戰爭蔓延到學校所在的縣城而休學。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頓河地區的鬥爭十分激烈和殘酷。少年時代的肖洛霍夫不僅是這場鬥爭的目擊者,而且直接參與了紅色政權組建時的一些工作,1920年頓河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後,他熱情投身新生活的建設,先後當過鎮革命委員會辦事員、掃盲教師、業餘劇團的編劇兼演員、武裝征糧隊員等。1922年秋到莫斯科謀生。1923年發表第一篇習作小品文,從此以寫作為生,不斷在各級報刊發表小品文、特寫和小說。1924年12月加入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合會(即拉普)。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後來又回到哥薩克村里上學。十三歲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對烏克蘭的入侵中斷了他的學業。1919年至1922年這段時間裡,年輕的肖洛霍夫為紅軍做過各種工作,其中一項是在頓河地區徵集軍糧,大部分哥薩克人卻竭力抵制布爾什維克的“橫徵暴斂”。

1922年,肖洛霍夫去莫斯科,加入了“青年近衛軍”,成為年輕的無產階級作家組織的一員。

1922年,肖洛霍夫來到莫斯科,開始從事文學活動,並參加了文學團體“青年近衛軍”。1923年,肖洛霍夫與一位哥薩克的女教師瑪麗姬·格羅斯拉夫斯卡婭結婚。1923—1924年間在《青年真理報》上登載了他的三篇雜文《考驗》、《三》、《欽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胎記》

1925年他們回到了頓河地區定居。《靜靜的頓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聲名鵲起,經過14年的時間終於全部聞名於世1926年,他出版小說集《頓河故事》和《淺藍的原野》(後合為一集),受到文壇的關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說中,作家把嚴峻而複雜的社會鬥爭濃縮到家庭中間和個人關係之間展開,在哥薩克內部尖銳的階級衝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觸目驚心的悲劇情景和眾多的悲劇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鮮明,但藝術上還欠成熟。1940年,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完成。小說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1930年肖洛霍夫見到了史達林,1932年肖洛霍夫成為一名正式的蘇共黨員。根據後來發表的檔案,肖洛霍夫曾兩次在史達林的親自過問下,於30年代救助過遭受饑荒和政治清洗的頓河人民。1938年肖洛霍夫本人受到人民內務委員會的迫害,但由於史達林的幫助而幸免於難。在30年代,肖洛霍夫的國際聲譽逐漸上升,他在文學界為黨所做的政治工作使他得以崛起。

在創作《靜靜的頓河》期間,肖洛霍夫又完成了反映農業集體化運動的長篇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 (又譯《新墾地》)第一部(1932,第二部於1960年完成)。小說以頓河格列米雅其村集體農莊的建立、發展和鞏固為背景,寫出了鬥爭的複雜和尖銳。儘管對這一運動本身和作家的評價態度有不同見解,但是小說中達維多夫、拉古爾洛夫和梅譚尼可夫等形象鮮明生動,戲劇性的情節緊張感人。小說前後兩部的風格有明顯差異。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肖洛霍夫作品
衛國戰爭時期,肖洛霍夫上過前線,寫了許多通訊、特寫和短篇小說。1943年開始發表反映衛國戰爭的長篇小說《他們為祖國而戰》 (未完成,1943—1944年,以連載形式發表,這部小說早就構思好了,但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遲脫稿)。195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 (又譯《人的命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稱為當代蘇聯軍事文學新浪潮的開篇之作。作家通過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戰爭中的不幸遭遇和所表現出的堅韌品格,深刻地反映了法西斯的侵略戰爭給千百萬蘇聯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以及蘇聯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博大的胸懷和不可推摧的意志。作家沒有拔高人物的行為和塗抹理想主義的色彩,真實地描寫了主人公的家庭悲劇、精神痛苦和心靈創傷,作品散發著強烈的人道主義氣息。英雄主義品格凡人化是這部作品的一個重要特徵。小說採用的是故事套故事的形式,主人公的自述與作者的旁白相交融,作品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氛圍得以強化。小說發表後很受歡迎,而且像其他幾部作品一樣,成功地搬上了銀幕。

史達林死後,肖洛霍夫逐漸成為蘇聯文學界的元老,他接受過各種獎勵,給文學社團和學校團體作過報告,向年輕人提出種種建議,但與此後湧現出的作家的接觸卻越來越少。肖洛霍夫為戰後文學史上日丹諾夫的高壓政策辯護,並對在國外發表作品的蘇聯作家進行攻擊,結果招致了許多蘇聯嚴肅作家的憎惡。他還成為反美宣傳的代言人。然而,他在民眾中的威望仍然很高,他的描寫頓河哥薩克人的小說也一直被列為學校的教科書。1937年,收有肖洛霍夫的演講、應時散文和對青年人的講話和建議的一部選集譯成英語,題為《心靈的召喚:散文、札記、演講和論文集》。1956年到1960年,肖洛霍夫的八卷本全集在蘇聯出版,此後的各卷也陸續發行。1984年肖洛霍夫全集的英譯新版本問世。

肖洛霍夫的筆始終與頓河哥薩克的命運相連。他的作品反映了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哥薩克人民的生活變遷,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哥薩克形象,並開創了獨特的悲劇史詩的藝術風格。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寫俄國人民生活各歷史階段的頓河史詩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力量和正直品格”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肖洛霍夫兩次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稱號,1939年他獲得列寧勳章,1941年獲得史達林獎金,1960年獲得列寧文學獎金,並獲其他多種榮譽。他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史達林死後解凍時期的蘇聯文學界的高壓政策,因而聲譽下降,但在人民中間仍受崇敬。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魯齊林諾村去世。

流派背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肖洛霍夫作品
肖洛霍夫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代表作家,這個術語及其定義是在1932至1934年蘇聯文藝界關於創作方法問題討論過程中,由作家和理論家提出、經史達林同意後確定下來的。關於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定義,在1934年全蘇第一次作家代表大會通過的蘇聯作家協會章程里作了如下的表述:“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作為蘇聯文學與蘇聯文學批評的基本方法,要求藝術家從現實的革命發展中真實地、歷史具體地去描寫現實;同時,藝術描寫的真實性和歷史具體性必須與用社會主義精神從思想上改造和教育勞動人民的任務結合起來。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保證藝術創作有特殊的可能性去發揮創造的主動性,去選擇各種各樣的形式、風格和體裁。”

與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直接相關的是無產階級文學。自從無產階級成為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世界歷史舞台起,無產階級文學運動就開始了。英國憲章派詩歌、德國無產階級詩歌及法國巴黎公社文學就是無產階級文學的開端。而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一般認為形成於20世紀初,即俄國1905年革命之後,是從高爾基《母親》和《敵人》的創作開始的。19世紀無產階級詩歌,包括鮑狄埃等的巴黎公社文學,只是無產階級文學的萌芽,不能看作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文學。雖然科學社會主義在19世紀中期已經形成,它能夠從理論上科學地論證社會主義必然要獲得勝利的歷史規律性,但是,這個時期的工人運動還剛剛開始。那些與工人運動有聯繫的作家、藝術家由於工人運動本身尚不成熟,他們還不能描繪出與工人運動有聯繫的整個時代和社會生活的廣闊的現實主義圖畫。要做到這一點,只有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為社會主義思想團結一致的千百萬人民民眾行動起來之後。換句話說,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同無產階級革命的成熟階段相聯繫的。只有到了第一次俄國革命時期,才具有這種革命的形勢和特點。

50至60年代,蘇聯文藝界圍繞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問題又展開過一場廣泛而持久的爭論。一部分人繼續堅持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是蘇聯文學和文學批評的基本原則,另一部分人則攻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已成了“公式”、“教條”、“僵死的規則”等,並把問題同史達林“個人崇拜”聯繫起來,要求重新審議這一原則。從這個時期起,蘇聯文藝界出現了創作方法多元論局面。有的提倡批判現實主義,有的贊成自然主義,也有的要求在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之外增加一個“社會主義文學”的概念,認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範圍太狹小,概括不了全部蘇聯作家的創作實質。

經過長期的反覆的爭論後,一種新的觀點(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新解釋)逐漸形成,這就是文藝理論家德·馬爾科夫提出的把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看作是“真實地描寫生活的歷史地開放的體系”的觀點。他指出,過去(30至50年代)蘇聯文藝理論界對現實主義,包括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有一種庸俗化的教條主義的解釋,即把它當作假設的總和、標準和法則的法典。後來這種觀點逐漸被擯棄。許多作家、理論家都指出了這種解釋的狹隘性質,認為應該賦予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以更大的思想容量,更廣闊的美學天地,但又產生了另一個極端,即有人企圖“取消社會主義藝術的思想基礎”。“開放體系”理論就是在否定對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兩種極端的觀點後提出的。他認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能只局限於一種表現生活的形式,即以生活本身的形式表現生活,而應當以“廣泛的真實性”為準則,除了以生活本身的形式表現生活外,還應容許以浪漫主義的形式,假設幻想的形式,甚至怪誕的形式來表現生活;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不僅可以從古典藝術遺產里吸收養料,也可以從現代一切藝術流派中得到有用的東西。當然,這要經過改造,使之能“與新體系的要求相適應”。社會主義現實主義應當是“開放的美學體系”,“它對客觀地認識不斷發展的現實生活來說是沒有止境的,題材的選擇是沒有限制的”。不過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開放性”也不是無邊的,它的邊界就是“廣泛真實性的標準”。馬爾科夫的“開放體系”理論,現在已為蘇聯多數作家、批評家所接受。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首先是在蘇聯確立的,後來得到其他國家許多作家的贊成和擁護,已成了國際的文學現象。巴比塞、阿拉貢、貝希爾、安娜·西格斯、布萊希特、布雷德爾、伏契克、尼克索以及聶魯達等都被認為是社會主義現實主義的作家。

代表著作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肖洛霍夫作品
《靜靜的頓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中一部很有影響的重要作品。它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表現蘇維埃政權在哥薩克地區建立和鞏固的艱苦過程及其強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動落後勢力必然失敗滅亡的命運。

作品梗概

哥薩克麥列霍夫家是一個自足和富裕的家庭。—家之主潘苔萊·普羅珂菲耶維奇已殘年晚景,他有兩兒一女:大兒子彼得羅已經娶親,媳婦叫妲麗亞;小兒子葛利高里長得像父親,比哥哥高半個頭,生著下垂的鷹鼻子和一雙有些發藍的扁桃形的熱情的眼睛,高顴骨上有一層棕紅色的皮膚,笑起來帶有一種粗野的表情;愛女杜妮亞希珈是個大眼睛的姑娘。

葛利高里愛著鄰居司契潘的妻子婀克西妮亞。婀克西妮亞十七歲那年嫁給了司契潘,新婚第二天司契潘就兇狠地把她打了一頓,從此每夜都出去酗酒,搞女人,把婀克西妮亞關在倉房或內室,夫妻間沒有愛情可言。因此,當葛利高里執著而又滿懷希望地向她表示愛情,頑固地追求她時,婀克西妮亞在理智上盡力抵抗,而在心理上又感到溫暖和愉快。司契潘進了哥薩克軍營,聖靈節那天,全村都開始割草,半夜裡他們終於找到了親近的機會。自那以後,婀克西妮亞完全換了個樣子,她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愛葛利高里。在軍營里知道一切的司契潘回來狠命地揍婀克西妮亞,葛利高里跳過籬笆,和司契潘廝打。潘苔萊決定給葛利高里娶親。他們去了靼韃村的首富珂爾叔諾夫家。他家的長女娜塔莉亞長得很漂亮,她有—對灰色的勇敢的眼睛,身軀結實而美麗,還有一雙會幹活的大手。她喜歡葛利高里,葛利高里也下決心要和婀克西妮亞結束舊情,而婀克西妮亞卻決心把葛利高里從娜塔莉亞手裡奪回來。 

這年10月底,一個聲稱從羅斯托夫來的頭戴黑帽的人來到韃靼村,他叫施托克曼,是布爾什維克派來的。他對哥薩克們說:“我們都是俄羅斯人。古時候有些農奴從地主那裡逃跑了,移到頓河沿岸落了戶,就管他們叫哥薩克。”他經過長期的淘汰和挑選,組成了有磅秤工人“丁鉤兒”碾面工人達維德加、機械師伊萬·阿列克塞耶維奇、年輕的哥薩克珂曬伏依等十個哥薩克參加的核心小組。施托克曼向他們慢慢地灌輸著一些簡單的概念和政治修養,使他們對現存的制度發生厭惡和憎恨。

娜塔莉亞吃苦耐勞,可性格冷淡,對丈夫的愛意只會窘急的順從,這就使葛利高里依戀起婀克西妮亞那種狂熱的愛。他對娜塔莉亞說:“你簡直象一個陌生人……你就象這個月亮一樣:既不冷又不熱。我不愛你……”於是他和婀克西妮亞的舊情重又復甦。這使娜塔莉亞非常傷心,她要回娘家去。對媳婦十分滿意的潘苔萊氣得哆嗦地對葛利高里說:“你要是不願意和娜塔莉亞同住——你就給我從家裡滾出去!”葛利高里一氣之下從家裡出走。他找了婀克西妮亞,一起去亞果得諾葉的貴族李斯特尼次基家,葛利高里當了他家的馬車夫,婀克西妮亞在廚房打雜。婀克西妮亞生了一個女孩。娜塔莉亞在痛苦、恥辱和絕望中用鐮刀自殺,但她沒有死,只是脖子變歪了。1914年3月,她回到公婆家裡,受到全家的熱情歡迎。小姑杜妮亞希珈尤其和娜塔莉亞親熱,她告訴娜塔莉亞自己和珂曬伏依相好了。潘苔萊希望兒子和媳婦言歸於好,葛利高里卻不予理睬。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
葛利高里參軍入伍,分在第四連。軍隊生活寂寞無聊,哥薩克們懷念起家鄉來。葛利高里看不慣軍隊里的人的作風,軍官對士兵殘酷無情,士兵們強姦婦女,這些都使他憤慨。第一世界大戰爆發,葛利高里所在的連隊向前線開發。在戰場上,他遇到一個奧地利兵,便用長矛刺進了他身上,可殺人的行為卻使他的腳步變得又亂又沉,內心感到異常痛苦。後來排里一個綽號叫“鍋圈兒”的哥薩克對葛利高里說:“你不要去想這是怎么回事和為了什麼,你是哥薩克,你的天職——就是不問青紅皂白砍下去。在打仗的時候殺敵人,這是神聖的天職……”在爭奪城市的—次戰鬥中,葛利高里受了傷,因為他帶傷救了一個受傷的中校軍官,得了喬治十字勳章。潘苔萊幸福得發了昏,拿著信到處給人看,因為葛利高里是村里第一個得喬治十字勳章的人。

娜塔莉亞去找婀克西妮亞,懇求她把葛利高里放回來。婀克西妮亞現在把對葛利高里的全部的愛都放在女兒身上。她聽說娜塔莉亞要求她把葛利高里還給她時,露出激烈的憎恨神情,發瘋似地保護著自己的地位。娜塔莉亞被說不出的痛苦壓迫著,離開了婀克西妮亞。然而不久,婀克西妮亞的女兒患猩紅熱死了,她痛苦極了。這時,回家養傷的李斯特尼次基中尉趁虛而入,對她表示憐憫和親熱。被失望折磨著的婀克西妮亞順從地委身於他。葛利高里出院歸來,聽說了婀克西妮亞的事。他借給李斯特尼次基趕車的時機,在一塊窪地里,用鞭子狠狠地抽了李斯特尼次基一頓,又給了婀克西妮亞一鞭子,便離開莊園。婀克西妮亞追上去請求他原諒。他頭也不回,徑直回到自己家裡。

在家鄉,他這個喬治勳章獲得者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村里人的尊敬,他漸漸把對的厭惡忘卻了,而以一個出色的哥薩克的身份重新回到前線。他心裡一面不肯和戰爭的荒謬性妥協,一面又忠實地保留著哥薩克的光榮,一得到機會就表現出忘我的勇敢,瘋狂地進行冒險。戰爭初期那種對人類的同情、憐憫的心情消失了,心腸變硬了,他冷談而蔑視地玩弄著別人和自己的生命,因此又得到四枚喬治十字勳章和四枚獎章。而此時,他的妻子給他生了一對孿生子,娜塔莉亞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

國家的形勢也在急劇地變化著。日俄戰爭產生了1905年革命,這次革命有促成新的革命,還要爆發國內戰爭。1916年3月,村里傳來推翻專制政體的訊息,這使村里人惶惶不安,不知道沒有皇帝的日子該怎樣過。而此時在前線,哥薩克士兵們也在新舊兩種思想的交替影響下無所適從。1917年月,葛利高里加入布爾什維克軍隊,不久因戰功而被提升為少尉,十月革命後他又當了連長。他時而認為應該建立人民政權,時而又認為頓河哥薩克應自治。當白軍政權來襲擊蘇維埃軍隊時,他受了傷,對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他不想參與任何黨派爭鬥,只有和平的勞動才讓他感到溫暖。

1918年初,頓河地區的形勢逐漸有利於蘇維埃政權。村里組織志願兵,向赤衛隊進攻。葛利高里也支持志願兵的行動,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殺紅軍,至隱隱約約覺得他們奪走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但由於他不贊成白軍對紅軍家屬的搶劫而被降了官。秋天,紅軍開始反攻,進駐韃靼村。肅反委員會和軍事法庭對在白軍軍隊中服務過的人進行簡單而不公平的審判和處決。葛利高里因為執行運輸任務僥倖逃過死亡,他一回村就逃走了。珂賽伏依親手殺死了葛利高里的哥哥彼德羅,葛利高里出於對紅軍的仇恨加入了叛軍月申斯克軍隊並很快因作戰勇敢而成為師長。可是革命形勢讓他認識到長期以這種形式保衛家鄉是做不到的,他意識到:“咱們或是靠攏紅軍,或是靠攏白軍,站在當中是不成的。”他偶然遇到婀克西妮亞後,兩人又重修舊好。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
戰爭改變著麥列霍夫一家人的關係。女兒杜妮亞希珈因父母剝奪了她嫁給珂賽伏依的希望而痛恨父母,大媳婦妲麗亞因守寡而開始和公婆爭吵,後來投水自殺。娜塔莉亞意識到丈夫又和婀克西妮亞在一起了,決心流掉正在懷著的孩子,不幸因失血過多而死去。

頓河哥薩克的軍隊被紅軍打垮,葛利高里又加入了紅軍布瓊尼的十四師,指揮一個騎兵連。為了贖罪,他勇敢地作戰,一直乾到團長,但終因歷史問題而被復員。1920年他回到家鄉,本想利用現在已是他的妹夫的村委會主席珂賽伏依的關係,在村里過平靜生活,不料,後者毫不徇情。一天夜裡,妹妹來報信,說村里要抓他,於是葛利高里連夜逃走。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加入了佛明匪幫。但在紅軍的打擊下,佛明匪幫很快解散。葛利高里離開了軍隊,偷偷回到村里,帶上婀克西尼婭逃走。路上,婀克西尼亞被征糧隊哨兵打死,葛利高里萬念俱灰。他失去了一切寶貴的東西。1922年春,他結束了漂流的生活,回到家鄉,把槍枝彈藥全都扔進河裡。他看到了自己的兒子,這是生活殘留給他的全部東西,是他和大地能夠發生聯繫的惟一的東西。

價值貢獻

小說場景宏偉,畫面生動;宏大的戰爭和革命場面與細膩的日常生活場面相互轉換,風景描寫與人物心理變化彼此襯托;眾多人物及其命運在歷史事件的錯綜複雜中得到了深刻表現。正如肖洛霍夫寫給高爾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靜靜的頓河》中所寫的“都是嚴酷的真實”,這一點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本書另一成就是塑造了葛利高里的複雜形象。小說整個複雜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氣勃勃的登場開始,以他痛苦、孤寂的下場結束。小說全部重大而多方面的內容都是通過他坎坷、艱難和最後毀滅的一生經歷而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他的形象得到小說里最多方面深人細緻的描寫,在他身上傾注著作者的全部思想和藝術激情。小說開拓和創新了史詩小說這一體裁。作者善於通過描寫人的心靈活動來寫“人的魅力”,他在俄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把哥薩克農民放在文學描寫的中心,真實再現了他們的感情世界,顯示出這一特殊階層的“人格魅力”。在小說結構上作者匠心獨運,整部書的情節發展騰挪跌宕,故事演變曲折自然,頭緒紛繁而線條分明,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靜靜的頓河》作為頓河故事中最傑出的一部,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小說引用了許多民歌民謠,盡現了頓河兩岸的自然風光、鄉土風情。

藝術特色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肖洛霍夫作品
1。篇幅宏大,人物眾多,肖洛霍夫的小說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都稱得上是史詩性作品。小說全面概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的整個時代風雲變幻,既描寫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也描寫硝煙瀰漫的戰場廝殺,同時還描寫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哥薩克人的勞動、愛情和日常生活。

2.人物上至將軍統帥,下至一般民眾,都塑造得很有個性,其中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尤為鮮明生動。沉著幹練的施托克曼,對革命忠心耿耿的彭楚克,勇敢樂觀而又魯莽偏激的珂曬沃依,令人掩卷難忘。彼得羅的頑固粗野,米琪喀的下流殘暴,李斯特尼茨基的陰險狡滑,也都鞭辟入裡。妲麗亞骯髒無恥,阿克西尼亞熱情放蕩,娜塔莉亞善良莊重,杜妮亞希珈天真活潑,這幾個哥薩克婦女則描寫得各具特色。

3.小說對頓河草原的壯麗景色的描繪,對哥薩克人幽默風趣的語言運用,非常出色。所有這些都顯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積累和堅實的藝術功力。

美學追求

蘇聯20年代以國內戰爭與革命為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但大多是以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為主人公,歌頌他們高尚的品質、為革命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和艱苦奮鬥的英雄事跡。這樣一批文學,多有“應命”文學的痕跡,塑造人物上有“高、大、全”式的弊病,雖然自稱“革命現實主義”,但都具有粉飾和拔高的不“現實”的通病。而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卻是一個例外,這是“一部使世界為之驚異的書”,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肖洛霍夫從另外一個美學視角展現了戰爭與革命,偉大之處在於--如他自己所言,他是寫“白軍對紅軍的鬥爭,而不是紅軍對白軍的鬥爭”,也就是說,是從“人”的角度來審視革命,而不是從革命的角度來批評“人”。在這裡,他的現實主義與人道主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肖洛霍夫繼承並發展了托爾斯泰那種把道德意識與審美意識相結合的美學傳統,以一個藝術家全部的良知,直面現實,懷著深厚的人道主義同情,譜寫了一曲悲劇主題的偉大史詩。為了實踐這種人道主義追求,在《靜靜的頓河》中,作者運用了一種不同於“革命現實主義”的真正的現實主義原則,即:不粉飾現實、不拔高人物、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這幾點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在當時萬馬齊喑的蘇聯文壇卻是非常勇敢和難能可貴的。

肖洛霍夫一貫堅持藝術真實要遵循生活真實的原則,他曾告誡年輕的作家:“作家在小事情上違背真實,便會引起讀者的懷疑,讀者會想,在大的問題上可能他也會撒謊。”敢於面對現實,敢於秉筆直書生活中的矛盾與衝突,這是肖洛霍夫藝術的良知,也是他在現實主義美學上的獨創性。

對中國的影響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也是我國讀者十分熟悉且至今仍給予特殊關注的作家。這不僅僅因為他給世界人民留下了《靜靜的頓河》、《新墾地》(舊譯《被開墾的處女地》)、《一個人的遭遇》等珍貴的文學遺產,還因為他一生的創作和文學活動與我國文化事業的發展始終存在著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繫,並產生了一定影響。

二十年代末,我國新文學奠基人魯迅首先注意到肖洛霍夫的作品。1928年《靜靜的頓河》第一部在《十月》雜誌上發表,第二年魯迅先生便約請賀非翻譯,並親自校訂,還撰寫了後記。1931年《靜靜的頓河》中譯本作為魯迅編輯的“現代文藝叢書”之一,由上海神州國光社出版。從此,肖洛霍夫的作品幾乎每發表一部,都很快介紹到中國來。尤其是《一個人的遭遇》在《真理報》上剛一刊出,當月就譯成了中文,而且有兩個不同的譯本,先後在《解放軍文藝》《譯文》上發表。這在中國翻譯史上是難尋之事。

肖洛霍夫對中國作家影響頗深。具體而言,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客觀真實的創作原則、關注普通人命運的創作立場、魅力無窮的人性刻畫以及魂牽夢縈的鄉土情結。中國作家在吸收和借鑑肖洛霍夫創作經驗的基礎上,還繼承了本國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進而形成他們自己獨具特色的創作風格。

影視資料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一個人的遭遇》海報
片 名:DESTINY OF A MAN

年代:1959
地區:原蘇聯
片長:103min/Germany:94min
導演:謝爾蓋邦達爾丘克(SergeiBondarchuk)
編劇:FyodorShakhmagonov/MikhailSholokhov/YuriLukin
類型:劇情/戰爭
別名:一個人的遭遇(中)
主要演員:
謝爾蓋·邦達爾丘克
出品公司:其他
色彩:黑白
評級:芬蘭:K-16

影片簡介:

蘇聯電影藝術家謝爾蓋·邦達爾丘克根據肖洛霍夫的同名小說拍攝的《一個人的遭遇》 (1959)獲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大獎,並獲1960年的列寧獎金。影片忠實地表現了肖洛霍夫的一個哲理思想:任何事物也不能阻止萬物蘇生。影片的故事內容已被它的片名所概括了,它表現了一個普通的人在衛國戰爭中所經歷的家破人亡的悲慘遭遇。戰爭剛爆發,木工索闊洛夫就上了前線,在戰爭中,他走過了一條苦難的艱巨道路:他被浮過;在集中營里做過受盡折磨的苦工;又機智地駕車回到了蘇軍陣地,還俘獲了一個德冠少校,帶來了重要的情報。戰爭使索闊洛夫失去了人間所有的親人和溫暖的家,但他並沒有變得冷酷無情,並沒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他不僅自己要堅強地活下去,而且還要以破碎的心靈中的全部的愛去溫暖一個無依無靠的弱小生命。影片結尾索闊洛夫把同樣在戰爭中失去一切親人、露宿街頭的小男孩凡尼亞認作兒子這場戲充分地闡明了作品的主題思想:一個遭受戰爭創傷的人,沒有理由永久地為自己的痛楚而哭泣,只要他還活著,他就應該不吝惜自己的愛,去溫暖比他更弱小的生命。索闊洛夫終於在生活中找到了精神支柱,這支柱就是人道主義的力量。索闊洛夫是以人道主義的精神來醫治自己心靈的創傷的。他在撫慰這顆幼小的心靈的過程中,忘卻了自己的傷痕。

影片作者自始至終遵循的一個基本創作原則就是真實,這真實是嚴峻而殘酷的。戰爭剛爆發,木工索闊洛夫就上了前線,在戰爭中,他走過了一條苦難的艱巨道路:他被俘過;在集中營里做過受盡折磨的苦工;又機智地駕車回到了蘇軍陣地,還俘獲了一個德軍少校,帶來了重要的情報。戰爭使索闊洛夫失去了人間所有的親人和溫暖的家,但他並沒有變得冷酷無情,並沒有被痛苦折磨得失去生存的意志。他不僅自己要堅強地活下去,而且還要以破碎的心靈中的全部的愛去溫暖一個無依無靠的弱小生命。這是一部獨白式的影片,對話簡約,主人公以思考為主。影片表現了主人公鋼鐵般的意志和人道主義精神,在當時的蘇聯影片中帶有普遍性。整部電影處理得氣勢恢弘,場面浩大,讓人難以相信這是邦達爾丘克的處女作。

影響貢獻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一個人的遭遇》海報
圍繞著肖洛霍夫的作品,在俄羅斯,乃至在世界許多國家,一直頗多爭議。儘管他曾因《靜靜的頓河》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但事前事後這些爭議始終沒有平息。關於肖洛霍夫本人作為一個歷史人物,也評價不一,特別是在蘇聯解體後,分歧更大:有人指責說,他實際上在各重要歷史階段,曾經為許多錯誤政策張目;有人則維護說,他先知先覺,大智大勇,從二、三十年代起就是反對錯誤路線的英雄。

肖洛霍夫是二十世紀蘇聯文學的傑出代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肖洛霍夫兩次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稱號,1939年他獲得列寧勳章,1941年獲得史達林獎金,1960年獲得列寧文學獎金,1965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並獲其他多種榮譽。

肖洛霍夫認為小說是能使藝術家“描繪出現實世界最廣闊的圖景,並能以此反映自己對現實世界及其重大問題的看法的文學形式”。然而這樣一來,現實主義就融進了現代特徵,於是肖洛霍夫稱其為社會主義現實主義,即“傳播革新生活,並為了人類利益去重建生活理想的現實主義”。

但是,肖洛霍夫的小說不同於早期現實主義作家作品的突出之處,不在於他對社會主義的強調,而在於他的寫作風格。在他的作品中,這種風格體現為豐富新鮮而又有鄉土氣息的比喻,表現故事人物的敘事文體(反映出20年代特有的對故事的興趣)和對句法的改革實驗,以及小說內部各種文體的交替使用(如描寫自然的濃郁的抒情文體與人物的簡潔、極連線埠語化的對話文體相對照)。評論家愛德華·J·布朗在評論肖洛霍夫將著意修飾的華麗文體用於史詩主題時,認為他創作了一種既有魅力又有獨創性的作品,僅憑這一點,肖洛霍夫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也是當之無愧的!

相關詞條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二十世紀現實主義文學 《靜靜的頓河》《一個人的遭遇》拉普文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