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靜的頓河》[蘇聯小說]

《靜靜的頓河》[蘇聯小說]
《靜靜的頓河》[蘇聯小說]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靜靜的頓河》(俄文:ТихийДон)是蘇聯著名作家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中一部很有影響的重要作品。它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表現蘇維埃政權在哥薩克地區建立和鞏固的艱苦過程及其強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動落後勢力必然失敗滅亡的命運。此書共分為四部,從1926年開始直至1940年,共用了14年的時間才創作完成。肖洛霍夫這部處女作一經問世,立刻受到國內外的矚目,被人稱作“令人驚奇的佳作”。此書於1941年獲史達林獎金,1965年肖洛霍夫因此書獲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三位獲此殊榮的蘇聯作家。

基本信息

作品簡介

《靜靜的頓河》是蘇聯時期最著名的作家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的代表作,它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表現蘇維埃政權在哥薩克地區建立和鞏固的艱苦過程及其強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動落後勢力必然失敗滅亡的命運。作家因這本書獲得了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

作者簡介

米哈依爾·亞歷山大維奇·肖洛霍夫(Sholokhov,MikhailAleksandrovich)1905年5月24日出生在頓河維申斯克鎮附近的克魯日林村,他的一生中絕大部分時間在那裡度過。父親當過店員和磨坊經理,業餘好讀書,訂閱多種文藝報刊和書籍,培養了他自幼對文學的愛好。他僅受過4年教育,靠自學成才,是頓河哥薩克地區多姿多彩的生活給予了後來成為作家的肖洛霍夫取之不盡的創作素材。上中學時因1918年爆發的國內戰爭蔓延到學校所在的縣城而休學。國內革命戰爭時期,頓河地區的鬥爭十分激烈和殘酷。少年時代的肖洛霍夫不僅是這場鬥爭的目擊者,而且直接參與了紅色政權組建時的一些工作,1920年頓河地區建立蘇維埃政權後,他熱情投身新生活的建設,先後當過鎮革命委員會辦事員、掃盲教師、業餘劇團的編劇兼演員、武裝征糧隊員等。1922年秋到莫斯科謀生。1923年發表第一篇習作小品文,從此以寫作為生,不斷在各級報刊發表小品文、特寫和小說。1924年12月加入俄羅斯無產階級作家聯合會(即拉普)。

1914年肖洛霍夫先是被送往莫斯科,後來又回到哥薩克村里上學。十三歲時,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戰,德軍對烏克蘭的入侵中斷了他的學業。1919年至1922年這段時間裡,年輕的肖洛霍夫為紅軍做過各種工作,其中一項是在頓河地區徵集軍糧,大部分哥薩克人卻竭力抵制布爾什維克的“橫徵暴斂”。

1922年,肖洛霍夫來到莫斯科,開始從事文學活動,並參加了文學團體“青年近衛軍”,成為年輕的無產階級作家組織的一員。1923年,肖洛霍夫與一位哥薩克的女教師瑪麗姬·格羅斯拉夫斯卡婭結婚。1923—1924年間在《青年真理報》上登載了他的三篇雜文《考驗》、《三》、《欽差》和他的第一部短篇小說《胎記》。

1925年他們回到了頓河地區定居。《靜靜的頓河》第一部的巨大成功使肖洛霍夫聲名鵲起,經過14年的時間終於全部聞名於世1926年,他出版小說集《頓河故事》和《淺藍的原野》(後合為一集),受到文壇的關注。在集子的20多篇小說中,作家把嚴峻而複雜的社會鬥爭濃縮到家庭中間和個人關係之間展開,在哥薩克內部尖銳的階級衝突的背景中展示了觸目驚心的悲劇情景和眾多的悲劇人物。早期作品特色鮮明,但藝術上還欠成熟。1940年,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完成。小說引起了極大的反響。

1930年肖洛霍夫見到了史達林,1932年肖洛霍夫成為一名正式的蘇共黨員。根據後來發表的檔案,肖洛霍夫曾兩次在史達林的親自過問下,於30年代救助過遭受饑荒和政治清洗的頓河人民。1938年肖洛霍夫本人受到人民內務委員會的迫害,但由於史達林的幫助而幸免於難。在30年代,肖洛霍夫的國際聲譽逐漸上升,他在文學界為黨所做的政治工作使他得以崛起。

《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
在創作《靜靜的頓河》期間,肖洛霍夫又完成了反映農業集體化運動的長篇小說《被開墾的處女地》(又譯《新墾地》)第一部(1932,第二部於1960年完成)。小說以頓河格列米雅其村集體農莊的建立、發展和鞏固為背景,寫出了鬥爭的複雜和尖銳。儘管對這一運動本身和作家的評價態度有不同見解,但是小說中達維多夫、拉古爾洛夫和梅譚尼可夫等形象鮮明生動,戲劇性的情節緊張感人。小說前後兩部的風格有明顯差異。

衛國戰爭時期,肖洛霍夫上過前線,寫了許多通訊、特寫和短篇小說。1943年開始發表反映衛國戰爭的長篇小說《他們為祖國而戰》(未完成,1943—1944年,以連載形式發表,這部小說早就構思好了,但卻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地推遲脫稿)。1957年發表的短篇小說《一個人的遭遇》 (又譯《人的命運》)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稱為當代蘇聯軍事文學新浪潮的開篇之作。作家通過主人公索科洛夫在戰爭中的不幸遭遇和所表現出的堅韌品格,深刻地反映了法西斯的侵略戰爭給千百萬蘇聯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以及蘇聯人民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博大的胸懷和不可推摧的意志。作家沒有拔高人物的行為和塗抹理想主義的色彩,真實地描寫了主人公的家庭悲劇、精神痛苦和心靈創傷,作品散發著強烈的人道主義氣息。英雄主義品格凡人化是這部作品的一個重要特徵。小說採用的是故事套故事的形式,主人公的自述與作者的旁白相交融,作品的感情色彩和抒情氛圍得以強化。小說發表後很受歡迎,而且像其他幾部作品一樣,成功地搬上了銀幕。

史達林死後,肖洛霍夫逐漸成為蘇聯文學界的元老,他接受過各種獎勵,給文學社團和學校團體作過報告,向年輕人提出種種建議,但與此後湧現出的作家的接觸卻越來越少。肖洛霍夫為戰後文學史上日丹諾夫的高壓政策辯護,並對在國外發表作品的蘇聯作家進行攻擊,結果招致了許多蘇聯嚴肅作家的憎惡。他還成為反美宣傳的代言人。然而,他在民眾中的威望仍然很高,他的描寫頓河哥薩克人的小說也一直被列為學校的教科書。1937年,收有肖洛霍夫的演講、應時散文和對青年人的講話和建議的一部選集譯成英語,題為《心靈的召喚:散文、札記、演講和論文集》。1956年到1960年,肖洛霍夫的八卷本全集在蘇聯出版,此後的各卷也陸續發行。1984年肖洛霍夫全集的英譯新版本問世。

肖洛霍夫的筆始終與頓河哥薩克的命運相連。他的作品反映了處於歷史轉折時期的哥薩克人民的生活變遷,塑造了許多個性鮮明的哥薩克形象,並開創了獨特的悲劇史詩的藝術風格。1965年,肖洛霍夫因其“在描寫俄國人民生活各歷史階段的頓河史詩中所表現出來的藝術力量和正直品格”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肖洛霍夫兩次被授予“社會主義勞動英雄”的稱號,1939年他獲得列寧勳章,1941年獲得史達林獎金,1960年獲得列寧文學獎金,並獲其他多種榮譽。他支持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至史達林死後解凍時期的蘇聯文學界的高壓政策,因而聲譽下降,但在人民中間仍受崇敬。1984年肖洛霍夫在他的出生地克魯齊林諾村去世。

作品背景

否《靜靜的頓河》電影海報
有一個出身哥薩克的作家,他使得頓河赫然出現在文學的地圖上,因為有了他才有了世界文學上輝映一代的頓河故事。蘇聯著名作家米哈伊爾·亞歷山大羅維奇·肖洛霍夫就是頓河故事的作者,他貢獻於人類的最珍貴的東西就是他的作品,他在自己的作品裡展示自己的生活世界,他也在自己的作品裡滲入他的愛憎和希望。作家生活中那許多驚心動魄的事件和他的深刻感受,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有力的表現。他是在俄國革命的暴風雨中誕生的,1905年,他來到這個世界,正是俄國的工人階級第一次舉行罷工起義的一年,在以後他的生活里,俄國以及整個世界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自己也身不由己地加入了這個歷史的進程,經過了國內戰爭、農業合作化運動、衛國戰爭這些重大的歷史階段,他遇見了那么多的驚濤駭浪、艱難險阻,他體味過革命鬥爭勝利的歡樂,也對俄國人民和整個人類所經受的苦難憂心不已。

肖洛霍夫出生在頓河地區,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這裡。肖洛霍夫的一生是和哺育他成長的頓河分不開的;每當提起頓河的時候,自然要想起它的歌者肖洛霍夫,而在談到作家肖洛霍夫的時候,我們的眼前也會浮現靜靜的頓河。頓河的兩岸居住著自由的哥薩克。哥薩克本是俄國內地的農奴,他們不堪沙皇的剝削和壓迫,逃到了頓河流域落戶。他們是性格粗獷、酷愛自由、崇尚正義的一群。頓河兩岸流傳著許多悲壯的英雄史詩、起義者的傳說以及瑰麗的哥薩克民間歌曲。這種英雄主義的傳奇色彩和異域的情調可以在這位哥薩克作家作品中找到。在他那些舉世聞名的小說里,描繪了哥薩克在革命和戰爭中的激烈沸騰的鬥爭生活,他們“脫胎換骨”的苦難,以及他們最後走向新道路、建設新生活的歷史進程。哥薩克的那塊天地里的世世代代人的生活組成了一幅史詩般的、充滿泥土氣息的、生動綺麗的畫卷。

《靜靜的頓河》是他創作中的一部史詩性的力作,從1925年開始,15年的艱辛筆耕終於完成了這部巨作。肖洛霍夫說他想在小說中“表現革命中的哥薩克”。小說開頭有一首歌唱哥薩克血淚歷史的古老民歌:“我們光榮的土地不是用犁來翻耕……我們的土地用馬蹄來翻耕,光榮的土地上種的是哥薩克的頭顱,靜靜的頓河到處裝點著年輕的寡婦,我們的父親,靜靜的頓河上到處是孤兒,靜靜的頓河的滾滾波濤是爹娘的眼淚。”

《靜靜的頓河》通過描寫頓河邊幾個哥薩克家庭的悲歡離合,再現了20世紀初俄國社會動盪變革的歷程,描繪了這場歷史進程中人們的思想、感情、意識、風習等的震盪衝突。哥薩克獨特的風土人情、哥薩克各個階層的變化、廣大哥薩克人在複雜的歷史轉折關頭所經歷的曲折道路,以及捲入歷史事件強大漩渦中的主人公葛利高里的悲劇命運,都得到了很好的表現。

內容梗概

《靜靜的頓河》是肖洛霍夫的代表作,也是20世紀世界文學中一部很有影響的重要作品。它生動地描寫了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結束這個動盪的歷史年代頓河哥薩克人的生活和鬥爭,表現蘇維埃政權在哥薩克地區建立和鞏固的艱苦過程及其強大生命力,揭示一切反動落後勢力必然失敗滅亡的命運。

哥薩克麥列霍夫家是一個自足和富裕的家庭。—家之主潘苔萊·普羅珂菲耶維奇已殘年晚景,他有兩兒一女:大兒子彼得羅已經娶親,媳婦叫妲麗亞;小兒子葛利高里長得像父親,比哥哥高半個頭,生著下垂的鷹鼻子和一雙有些發藍的扁桃形的熱情的眼睛,高顴骨上有一層棕紅色的皮膚,笑起來帶有一種粗野的表情;愛女杜妮亞希珈是個大眼睛的姑娘。

葛利高里愛著鄰居司契潘的妻子婀克西妮亞。婀克西妮亞十七歲那年嫁給了司契潘,新婚第二天司契潘就兇狠地把她打了一頓,從此每夜都出去酗酒,搞女人,把婀克西妮亞關在倉房或內室,夫妻間沒有愛情可言。因此,當葛利高里執著而又滿懷希望地向她表示愛情,頑固地追求她時,婀克西妮亞在理智上盡力抵抗,而在心理上又感到溫暖和愉快。司契潘進了哥薩克軍營,聖靈節那天,全村都開始割草,半夜裡他們終於找到了親近的機會。自那以後,婀克西妮亞完全換了個樣子,她直言不諱地承認自己愛葛利高里。在軍營里知道一切的司契潘回來狠命地揍婀克西妮亞,葛利高里跳過籬笆,和司契潘廝打。潘苔萊決定給葛利高里娶親。他們去了靼韃村的首富珂爾叔諾夫家。他家的長女娜塔莉亞長得很漂亮,她有—對灰色的勇敢的眼睛,身軀結實而美麗,還有一雙會幹活的大手。她喜歡葛利高里,葛利高里也下決心要和婀克西妮亞結束舊情,而婀克西妮亞卻決心把葛利高里從娜塔莉亞手裡奪回來。

這年10月底,一個聲稱從羅斯托夫來的頭戴黑帽的人來到韃靼村,他叫施托克曼,是布爾什維克派來的。他對哥薩克們說:“我們都是俄羅斯人。古時候有些農奴從地主那裡逃跑了,移到頓河沿岸落了戶,就管他們叫哥薩克。”他經過長期的淘汰和挑選,組成了有磅秤工人“丁鉤兒”碾面工人達維德加、機械師伊萬·阿列克塞耶維奇、年輕的哥薩克珂曬伏依等十個哥薩克參加的核心小組。施托克曼向他們慢慢地灌輸著一些簡單的概念和政治修養,使他們對現存的制度發生厭惡和憎恨。

娜塔莉亞吃苦耐勞,可性格冷淡,對丈夫的愛意只會窘急的順從,這就使葛利高里依戀起婀克西妮亞那種狂熱的愛。他對娜塔莉亞說:“你簡直象一個陌生人……你就象這個月亮一樣:既不冷又不熱。我不愛你……”於是他和婀克西妮亞的舊情重又復甦。這使娜塔莉亞非常傷心,她要回娘家去。對媳婦十分滿意的潘苔萊氣得哆嗦地對葛利高里說:“你要是不願意和娜塔莉亞同住——你就給我從家裡滾出去!”葛利高里一氣之下從家裡出走。他找了婀克西妮亞,一起去亞果得諾葉的貴族李斯特尼次基家,葛利高里當了他家的馬車夫,婀克西妮亞在廚房打雜。婀克西妮亞生了一個女孩。娜塔莉亞在痛苦、恥辱和絕望中用鐮刀自殺,但她沒有死,只是脖子變歪了。1914年3月,她回到公婆家裡,受到全家的熱情歡迎。小姑杜妮亞希珈尤其和娜塔莉亞親熱,她告訴娜塔莉亞自己和珂曬伏依相好了。潘苔萊希望兒子和媳婦言歸於好,葛利高里卻不予理睬。

葛利高里參軍入伍,分在第四連。軍隊生活寂寞無聊,哥薩克們懷念起家鄉來。葛利高里看不慣軍隊里的人的作風,軍官對士兵殘酷無情,士兵們強姦婦女,這些都使他憤慨。第一世界大戰爆發,葛利高里所在的連隊向前線開發。在戰場上,他遇到一個奧地利兵,便用長矛刺進了他身上,可殺人的行為卻使他的腳步變得又亂又沉,內心感到異常痛苦。後來排里一個綽號叫“鍋圈兒”的哥薩克對葛利高里說:“你不要去想這是怎么回事和為了什麼,你是哥薩克,你的天職——就是不問青紅皂白砍下去。在打仗的時候殺敵人,這是神聖的天職……”在爭奪城市的—次戰鬥中,葛利高里受了傷,因為他帶傷救了一個受傷的中校軍官,得了喬治十字勳章。潘苔萊幸福得發了昏,拿著信到處給人看,因為葛利高里是村里第一個得喬治十字勳章的人。

娜塔莉亞去找婀克西妮亞,懇求她把葛利高里放回來。婀克西妮亞現在把對葛利高里的全部的愛都放在女兒身上。她聽說娜塔莉亞要求她把葛利高里還給她時,露出激烈的憎恨神情,發瘋似地保護著自己的地位。娜塔莉亞被說不出的痛苦壓迫著,離開了婀克西妮亞。然而不久,婀克西妮亞的女兒患猩紅熱死了,她痛苦極了。這時,回家養傷的李斯特尼次基中尉趁虛而入,對她表示憐憫和親熱。被失望折磨著的婀克西妮亞順從地委身於他。葛利高里出院歸來,聽說了婀克西妮亞的事。他借給李斯特尼次基趕車的時機,在一塊窪地里,用鞭子狠狠地抽了李斯特尼次基一頓,又給了婀克西妮亞一鞭子,便離開莊園。婀克西妮亞追上去請求他原諒。他頭也不回,徑直回到自己家裡。

在家鄉,他這個喬治勳章獲得者受到家人的關心和村里人的尊敬,他漸漸把對的厭惡忘卻了,而以一個出色的哥薩克的身份重新回到前線。他心裡一面不肯和戰爭的荒謬性妥協,一面又忠實地保留著哥薩克的光榮,一得到機會就表現出忘我的勇敢,瘋狂地進行冒險。戰爭初期那種對人類的同情、憐憫的心情消失了,心腸變硬了,他冷談而蔑視地玩弄著別人和自己的生命,因此又得到四枚喬治十字勳章和四枚獎章。而此時,他的妻子給他生了一對孿生子,娜塔莉亞把全部心思都放到孩子身上。

國家的形勢也在急劇地變化著。日俄戰爭產生了1905年革命,這次革命有促成新的革命,還要爆發國內戰爭。1916年3月,村里傳來推翻專制政體的訊息,這使村里人惶惶不安,不知道沒有皇帝的日子該怎樣過。而此時在前線,哥薩克士兵們也在新舊兩種思想的交替影響下無所適從。1917年月,葛利高里加入布爾什維克軍隊,不久因戰功而被提升為少尉,十月革命後他又當了連長。他時而認為應該建立人民政權,時而又認為頓河哥薩克應自治。當白軍政權來襲擊蘇維埃軍隊時,他受了傷,對一切都感到心灰意冷,他不想參與任何黨派爭鬥,只有和平的勞動才讓他感到溫暖。

1918年初,頓河地區的形勢逐漸有利於蘇維埃政權。村里組織志願兵,向赤衛隊進攻。葛利高里也支持志願兵的行動,他不明白自己為什麼要殺紅軍,至隱隱約約覺得他們奪走了自己平靜的生活,但由於他不贊成白軍對紅軍家屬的搶劫而被降了官。秋天,紅軍開始反攻,進駐韃靼村。肅反委員會和軍事法庭對在白軍軍隊中服務過的人進行簡單而不公平的審判和處決。葛利高里因為執行運輸任務僥倖逃過死亡,他一回村就逃走了。珂賽伏依親手殺死了葛利高里的哥哥彼德羅,葛利高里出於對紅軍的仇恨加入了叛軍月申斯克軍隊並很快因作戰勇敢而成為師長。可是革命形勢讓他認識到長期以這種形式保衛家鄉是做不到的,他意識到:“咱們或是靠攏紅軍,或是靠攏白軍,站在當中是不成的。”他偶然遇到婀克西妮亞後,兩人又重修舊好。

戰爭改變著麥列霍夫一家人的關係。女兒杜妮亞希珈因父母剝奪了她嫁給珂賽伏依的希望而痛恨父母,大媳婦妲麗亞因守寡而開始和公婆爭吵,後來投水自殺。娜塔莉亞意識到丈夫又和婀克西妮亞在一起了,決心流掉正在懷著的孩子,不幸因失血過多而死去。

頓河哥薩克的軍隊被紅軍打垮,葛利高里又加入了紅軍布瓊尼的十四師,指揮一個騎兵連。為了贖罪,他勇敢地作戰,一直乾到團長,但終因歷史問題而被復員。1920年他回到家鄉,本想利用現在已是他的妹夫的村委會主席珂賽伏依的關係,在村里過平靜生活,不料,後者毫不徇情。一天夜裡,妹妹來報信,說村里要抓他,於是葛利高里連夜逃走。走投無路的情況下,他加入了佛明匪幫。但在紅軍的打擊下,佛明匪幫很快解散。葛利高里離開了軍隊,偷偷回到村里,帶上婀克西尼婭逃走。路上,婀克西尼亞被征糧隊哨兵打死,葛利高里萬念俱灰。他失去了一切寶貴的東西。1922年春,他結束了漂流的生活,回到家鄉,把槍枝彈藥全都扔進河裡。他看到了自己的兒子,這是生活殘留給他的全部東西,是他和大地能夠發生聯繫的惟一的東西。

人物介紹

小說主人公葛利高里·麥列霍夫是一個十分複雜而又很有個性的人物,他在動盪的歷史年代走著一條獨特、坎坷的人生道路。

葛利高里原是個熱情、英俊、勇敢、勤勞的哥薩克青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應徵入伍,在沙皇軍隊里,他看不慣軍官的飛揚跋扈,看不慣兵痞的奸淫擄掠。他在作戰中第一次砍死奧地利士兵的時候,內心十分痛苦,他對人們在戰爭中互相殘殺,感到憤恨。革命士兵賈蘭沙向他尖銳揭露帝國主義戰爭的荒謬和專制政體的腐敗,更使他“對沙皇、祖國和他的哥薩克軍人天職的全部概念”一下子“化為飛灰”。然而,從前線回到家鄉養傷以後,葛利高里作為韃靼村“第一個得到十字勳章的人”,處處受到人們的諂媚和尊敬,這些落後的哥薩克意識“漸漸地把賈蘭沙在他心裡種下的真理的種子給毀滅掉了”。於是,他又以“一個出色的哥薩克的身分重新回到前線”。這以後,“葛利高里牢牢地保持著哥薩克的光榮,一得到機會就表現出忘我的精神,瘋狂的冒險”。他連連立功受獎,由一個普通士兵晉升為少尉排長。

十月革命的時候,政治上幼稚的葛利高里沒有積極站在蘇維埃政權一邊,而是接受資產階級自治派的影響,擁護哥薩克脫離俄國而獨立,成了一個“在草原上的大風雪裡迷了路”的人。不久,葛利高里結識了頓河地區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波得捷爾珂夫,經過短短的動搖之後,從前的真理又在他心裡占了上風。葛利高里參加紅軍,擔任連長,英勇地同白匪作戰。不過,葛利高里不是一個堅定的無產階級革命戰士,只是蘇維埃政權短暫的同路人,他對殘酷的階級鬥爭缺乏正確認識,在看到波得捷爾珂夫槍殺白軍俘虜之後,他那曾經嚮往過布爾什維克的心冷掉了,“在頓河建立蘇維埃政權鬥爭的最高潮里離開了自己的隊伍”,幻想“逃避開這整個的、沸騰著仇恨的和難以理解的世界”。

1918年春天,反革命叛亂席捲頓河流域,葛利高里在父親和哥哥的影響下,加入叛軍隊伍,從此踏上反革命犯罪道路。在同紅軍作戰過程中,葛利高里雙手沾滿革命者的鮮血,他“漸漸地也憎恨起布爾什維克來了”,他把布爾什維克看成“他的生活上的敵人”。但葛利高里在感情上仍然和白匪軍格格不入,在察里津戰役失敗以後,他又“自動地離開了團隊”,回到家鄉。

紅軍占領韃靼村的時候,葛利高里公開咒罵蘇維埃政權“除了使哥薩克破產以外,什麼都得不到。這是莊稼佬的政權,莊稼佬才需要它”。蘇維埃政權要把他當作“危險的敵人”逮捕法辦,葛利高里不得不倉惶潛逃。這時頓河流域又爆發第二次叛亂,葛利高里“感覺到一種非常強烈的愉快,感覺到無比強大的力量和決心……從現在起,他的道路很清楚了,就象月亮照耀著的一條大道”。他克服以往的徘徊動搖,自覺投身到反革命狂潮中去。特別是他的哥哥彼得羅被紅軍殺死以後,葛利高里懷著瘋狂仇恨和野蠻報復心理,殘酷殺害大批紅軍戰士。他由一個叛軍連長逐步晉升為師長,在反革命泥坑中越陷越深,以至無力自拔。他酗酒、放蕩,內心極端苦悶,幾乎到了神經錯亂的地步,他的整個精神狀態面臨著崩潰。

《靜靜的頓河》領獎時的肖洛霍夫
葛利高里雖然是反革命的重要骨幹,但在白軍軍官眼裡,他不過是“一隻白老鴰”,“一個粗野的哥薩克”,處處受到歧視和排擠,這使他心裡很委屈。當白軍乘船向克里米亞潰逃的時候,葛利高里象喪家犬一樣被拋棄。於是他懷著“把過去的罪過都贖過來”的心情,參加紅軍騎兵隊。他在同白軍作戰中同樣表現得很英勇,因而立功受獎,晉升為副團長。由於嚴重的“歷史問題”,葛利高里在紅軍隊伍中也得不到信任,到了國內戰爭後期就被“徹底復員”了。

葛利高里回到家鄉,他的妹夫、韃靼村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珂曬沃依明確宣布要追究他的反革命罪行,強令他到革命法庭和肅反委員會登記自首。為了逃避革命政權的懲罰,葛利高里加入了佛明匪幫。然而,國內戰爭已接近尾聲,佛明匪幫的覆滅已為時不遠,葛利高里看清形勢,和佛明匪幫不辭而別,帶著情人阿克西妮亞遠走他鄉。半路上遇到蘇維埃征糧隊的襲擊,阿克西妮亞被打死,葛利高里象幽靈一樣在森林村野遊盪,最後,懷著痛苦絕望的心情回到家鄉。

葛利高里既不是死硬的反革命分子,也不是堅定的革命派,而是動搖於革命與反革命之間的複雜人物。他在回顧自己所走過的道路時無限感慨地說:“我從1917年起走的就是一條彎路,我象醉漢一樣搖搖晃晃……從白軍里逃了出來,但是也沒有靠攏紅軍,我就象冰窟里的糞球一樣漂來漂去……我懷著很大的熱情為蘇維埃政權服務,可是後來這一切都變了樣子……在白軍的司令部里,我是一個陌生的人,他們始終對我懷疑……可是後來在紅軍里也是這種樣子。”在短短四五年間,葛利高里兩次參加紅軍,三次投身反革命叛亂,其徘徊動搖是非常明顯的。然而,革命與反革命兩軍對壘,涇渭分明,中間道路是不存在的。葛利高里徘徊動搖的結果,最後還是陷入反革命深淵而毀滅。小說通過葛利高里的悲劇,從反面指出了哥薩克應當走什麼樣的道路,不應當走什麼樣的道路,這無疑是有積極教育意義的。

葛利高里的徘徊動搖有著深刻的社會歷史根源和個人的主觀原因。葛利高里出身於中農家庭,就其經濟狀況和社會地位來說,既是勞動者,又是私有者,其政治特點是左右搖擺。葛利高里作為一個哥薩克軍官,他的左右搖擺則以更加特殊的形式表現出來。中農的私有觀念和哥薩克軍官的特權思想,在他和無產階級革命事業之間橫著一條深溝,使他把蘇維埃政權看成異己的政權;而勞動者的樸素感情和平等意識又使他同白匪軍格格不入。他本能地從自己的階級利益出發,企圖尋找一條超越革命與反革命的中間道路;落後愚昧的哥薩克傳統生活習慣和中農的小生產方式造成他目光短淺,政治幼稚,使他在激烈的階級搏鬥中分不清是非善惡,他懷著哥薩克軍人的僱傭思想時而為蘇維埃政權服務,時而為反動勢力效勞。他以資產階級庸人觀點看待你死我活的階級搏鬥,把十月革命和國內戰爭看成毫無意義的仇殺,既無法理解革命政權對反動勢力的無情鎮壓,也厭惡反動勢力對革命戰士的野蠻摧殘,他天真地認為革命和反革命可以“和平共處”;哥薩克軍官的狂妄自信、粗野任性和冒險精神使他在動盪的年代不甘寂寞,頑固拒絕接受生活的真理,直到碰得頭破血流才肯罷休。葛利高里的藝術形象真實地概括了哥薩克中農的本質特徵,同時又具有獨特的個性,它在特定的歷史年代和社會環境中有著深刻的典型意義。

作家對他的主人公的偏愛也是明顯的。在小說中,作家雖然否定葛利高里的道路,卻讚賞他英勇豪放的性格、非凡的軍事才能和正直善良的人性,對他坎坷一生的悲劇結局寄予深切的同情。作家甚至把葛利高里參加反革命叛亂的主要原因歸咎於蘇維埃政權對他的不公正態度,從而為葛利高里的反動立場開脫。對比之下,作家對無產階級革命戰士的一些偏激情緒和過火行為多加指責,這就暴露了作家本人的哥薩克偏見。

評論鑑賞

主題

相對於波瀾壯闊的革命而言,個人不過是鏇渦中的一滴水。滾滾向前的時代車輪在行進的路上,不可避免地要碾碎許多個人的美夢。在《靜靜的頓河》中,肖洛霍夫正是以悲憫的情懷,通過描寫主人公葛利高里與時代的複雜關係,從普通人的角度反觀大時代里的大變動,從而唱出了一首人道主義的悲歌。

《靜靜的頓河》全書四部八卷,140餘萬字,據統計共寫了434人。而在這樣宏大的篇幅中,主人公葛利高里的命運始終處於小說的中心位置。

葛利高里有兩大追求,一是愛情與婚姻,二是作為哥薩克的名譽。而在這兩個方面,葛利高里的結局都是悲慘的。在個人生活中,他動搖於妻子娜塔莉亞與情人婀克西妮亞之間,兩次回到妻子身邊,三次投入情人懷抱,使這兩個都深愛他的女人為他死得異常悲慘--娜塔莉亞痛恨丈夫的不忠,私自墮胎身亡;婀克西妮亞在與葛利高里逃亡途中,被槍打死。在哥薩克視為天職的戰士生涯中,葛利高里徘徊於白軍與紅軍之間,兩次參加紅軍,三次加入白軍,最後成了身處絕境的散兵游勇,年紀不到30卻已鬢髮斑白。窮途末路之際,他把武器丟進頓河的冰水之中,回到家破人亡的故居,此時,他與巨大的、冰冷的世界的唯一聯繫只是他倖存的兒子了。

造成葛利高里悲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他的哥薩克身份。哥薩克是俄國歷史上形成的一個特殊的社會階層。“哥薩克”一詞源於突厥語,意為“自由人”。原指從中亞突厥國家逃到黑海北部從事遊牧的人,後來泛指15-17世紀俄國從農奴制壓迫下逃亡出來,遷移到邊遠各地的農奴、僕從和市民。南方頓河兩岸的大草原是這些“自由人”聚居的地方之一。從16世紀開始,哥薩克因替沙皇政府鎮守邊疆,被免除勞役和賦稅,並獲得一定的奉祿和土地,同時哥薩克形成了帶有相對自治性質的組織,他們是沙皇兵力的主要來源,18世紀開始成為特殊的軍人階層。特殊的歷史一方面使哥薩克保留了許多封建思想,另一方面又使他們酷愛自由,粗獷善戰。可以說,哥薩克最大的矛盾是:內心嚮往自由,身份上又是沙皇鎮壓自由的工具。葛利高里就是在矛盾的哥薩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一個青年哥薩克的代表,他有責任感、有良心,有哥薩克特有的群體歸屬意識,也有自己桀驁不馴的性格。哥薩克自身的矛盾性決定了葛利高里的迷惘:是擁護布爾什維克,因為他們許諾給受壓迫者以自由;還是選擇哥薩克,因為自己世世代代身為哥薩克。就這樣,葛利高里是千百萬在紅軍和白軍猶豫不決的哥薩克的縮影。正如葛利高里所屬的那個白軍師的師參謀長考佩洛夫所說:“一方面你是一個擁護舊時代的戰士,另一方面--請原諒我說話尖刻,又有點象個布爾什維克。”

造成葛利高里的悲劇的第二個原因是他又不僅僅是個哥薩克,而是一個善良的、有良知的人。與他那些甘心被白軍挾裹的親戚朋友不同,葛利高里除了哥薩克效忠沙皇的原則之外,還有自己的原則--良心,還有自己的獨立意志--珍惜人類生命。所以,當他第一次看白軍濫殺俘虜,就勃然大怒,幾乎殺了兇手“鍋圈兒”。此後的戰役中,葛利高里目睹了雙方的殘酷行徑,雖然為了生存,自己也要不斷地殺人,並且獲得過白軍頒發的四個喬治勳章和四個獎章,升為白軍師長,但在他的內心世界,他一直痛恨殺人、特別是無緣無故地濫殺俘虜--無論是對紅軍還是對白軍。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對戰爭漸生厭倦,幾次想放下武器。但是社會與時代的具體環境又迫使他一次次重新拿起武器。於是,葛利高里的心靈運動始終建立在內心的矛盾與鬥爭之中:他厭惡白軍的腐朽反動,又對紅軍的過激行為不能容忍。而在具體行動中又始終處於無可奈何、無法選擇的狀態:在克里摩甫斯基戰役中,他勇猛地揮刀砍殺,之後又趴在地上大哭起來:“我殺死的是什麼人呀?為了上帝,砍死我吧。”在1920年他回到家鄉,卻因為遭到紅軍政權的懷疑而再次當上了叛軍。--一個獨立、渴望自由與真理的人生活在一個無法找到獨立和孤傲的世界裡,這便是葛利高里的悲劇之所在。

肖洛霍夫對葛利高里的毀滅表示了無限惋惜和同情,也對導致葛利高里毀滅的紅軍的錯誤政策和過激行為進行了揭露和批判。在某種意義上,葛利高里的悲劇既是他個人的悲劇,也是革命的悲劇和歷史的悲劇。

敘事特徵

《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作品
《靜靜的頓河》是一部史詩性小說。所謂史詩,是指比較全面地反映一個歷史時期的社會面貌和人民生活,具有結構複雜、畫面廣闊、內容豐富、意義深刻等特徵的優秀長篇敘事作品。這部作品所涵蓋的時間從1912年延續到1922年,歷經第一次世界大戰、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國內戰爭等重大歷史時期,所觸及的空間從平靜的頓河的農莊到硝煙瀰漫的戰場,從混亂的白軍司令部到小村子裡的革命委員會,從列強伺機侵入的邊疆到中心地帶的城市。而這種廣闊的時空性質又不同於其他的史詩性作品。

專家指出:“同樣是規模宏偉、氣象萬千的長篇巨著,與《戰爭與和平》的開放性結構不同,《靜靜的頓河》具有的是一種紡錘性的網路結構,其紡錘的中軸乃是支配作品情節發展和人物命運的歷史潮流。歷史與人物命運的勾連處則是戰火紛飛、狼煙遍地的國內戰爭,其主要網路體系乃是主人公葛利高里馳騁疆場的足跡。”簡單而言,作者沒有如托爾斯泰一樣,高屋建瓴地給歷史的來龍去脈以高度理智的分析;也不象一般的史詩性作品,把故事放在大事年表上,猶如在寫什麼歷史的編年體講義。肖洛霍夫本人隱退在敘事之後,隱退在主人公之中,這樣一來,作者與作品中的人物同命運、共呼吸,就象實際生活中一樣,每個人都置身歷史之中,而又未必理解歷史的走向、原因與意義。比如在作品中,對於俄國人民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劃時代的十月革命,作者“令人驚訝地”並沒有正面描述,而僅僅是用一個段落中的寥寥數語,從哥薩克所聽到的“傳聞”這一側面來略作說明。關於這個時代的著名偉人列寧,全書也只有兩處一筆帶過。

作者的視角與主人公的視角一致,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藝術視角,也是一種人道主義的視角。因為從真實的角度來衡量,人活在歷史之中,但歷史事件只有與個人命運相交織,方才顯現出歷史對於個人的真實面貌。簡而言之,《靜靜的頓河》之所以是現實主義傑作,一個重要原因,在於其史詩性與獨特個人視角相結合的藝術特色。

藝術貢獻

《靜靜的頓河》肖洛霍夫作品
藝術特色

1.篇幅宏大,人物眾多,《靜靜的頓河》在反映生活的深度和廣度上,都稱得上是史詩性作品。小說全面概括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到國內戰爭的整個時代風雲變幻,既描寫重大的政治歷史事件,也描寫硝煙瀰漫的戰場廝殺,同時還描寫具有濃厚鄉土氣息的哥薩克人的勞動、愛情和日常生活。

2.人物上至將軍統帥,下至一般民眾,都塑造得很有個性,其中幾個主要人物的形象尤為鮮明生動。沉著幹練的施托克曼,對革命忠心耿耿的彭楚克,勇敢樂觀而又魯莽偏激的珂曬沃依,令人掩卷難忘。彼得羅的頑固粗野,米琪喀的下流殘暴,李斯特尼茨基的陰險狡滑,也都鞭辟入裡。妲麗亞骯髒無恥,阿克西尼亞熱情放蕩,娜塔莉亞善良莊重,杜妮亞希珈天真活潑,這幾個哥薩克婦女則描寫得各具特色。

3.小說對頓河草原的壯麗景色的描繪,對哥薩克人幽默風趣的語言運用,非常出色。所有這些都顯示了作家深厚的生活積累和堅實的藝術功力。

價值貢獻

小說場景宏偉,畫面生動;宏大的戰爭和革命場面與細膩的日常生活場面相互轉換,風景描寫與人物心理變化彼此襯托;眾多人物及其命運在歷史事件的錯綜複雜中得到了深刻表現。正如肖洛霍夫寫給高爾基的信中所言,他在《靜靜的頓河》中所寫的“都是嚴酷的真實”,這一點是其最大的成就之一。本書另一成就是塑造了葛利高里的複雜形象。小說整個複雜而曲折的故事以他生氣勃勃的登場開始,以他痛苦、孤寂的下場結束。小說全部重大而多方面的內容都是通過他坎坷、艱難和最後毀滅的一生經歷而聯結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他的形象得到小說里最多方面深人細緻的描寫,在他身上傾注著作者的全部思想和藝術激情。小說開拓和創新了史詩小說這一體裁。作者善於通過描寫人的心靈活動來寫“人的魅力”,他在俄國文學史上第一次把哥薩克農民放在文學描寫的中心,真實再現了他們的感情世界,顯示出這一特殊階層的“人格魅力”。在小說結構上作者匠心獨運,整部書的情節發展騰挪跌宕,故事演變曲折自然,頭緒紛繁而線條分明,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靜靜的頓河》作為頓河故事中最傑出的一部,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小說引用了許多民歌民謠,盡現了頓河兩岸的自然風光、鄉土風情。

美學追求

蘇聯20年代以國內戰爭與革命為題材的作品,層出不窮,但大多是以無產階級英雄人物為主人公,歌頌他們高尚的品質、為革命獻身的英雄主義精神和艱苦奮鬥的英雄事跡。這樣一批文學,多有“應命”文學的痕跡,塑造人物上有“高、大、全”式的弊病,雖然自稱“革命現實主義”,但都具有粉飾和拔高的不“現實”的通病。而肖洛霍夫的《靜靜的頓河》卻是一個例外,這是“一部使世界為之驚異的書”,其最大的特點,就在於肖洛霍夫從另外一個美學視角展現了戰爭與革命,偉大之處在於--如他自己所言,他是寫“白軍對紅軍的鬥爭,而不是紅軍對白軍的鬥爭”,也就是說,是從“人”的角度來審視革命,而不是從革命的角度來批評“人”。在這裡,他的現實主義與人道主義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肖洛霍夫繼承並發展了托爾斯泰那種把道德意識與審美意識相結合的美學傳統,以一個藝術家全部的良知,直面現實,懷著深厚的人道主義同情,譜寫了一曲悲劇主題的偉大史詩。為了實踐這種人道主義追求,在《靜靜的頓河》中,作者運用了一種不同於“革命現實主義”的真正的現實主義原則,即:不粉飾現實、不拔高人物、還原歷史的本來面目。這幾點說起來雖然簡單,但在當時萬馬齊喑的蘇聯文壇卻是非常勇敢和難能可貴的。

肖洛霍夫一貫堅持藝術真實要遵循生活真實的原則,他曾告誡年輕的作家:“作家在小事情上違背真實,便會引起讀者的懷疑,讀者會想,在大的問題上可能他也會撒謊。”敢於面對現實,敢於秉筆直書生活中的矛盾與衝突,這是肖洛霍夫藝術的良知,也是他在現實主義美學上的獨創性。

創作歷程

《靜靜的頓河》是肖洛霍夫開始構思於一九二六年,經過十四年時間完成,四卷本分別於一九二八、一九二九、一九三三、一九四○年出版。該作品和小說主人公在蘇聯引起多次爭論。第一卷在一九二八年面世後,很快便完成第二及第三卷,但隨即就被不少蘇聯文藝評論家批判,作者甚至被指為是“異見分子”、“布爾喬亞的同路人”,宣揚“富農思想”。但由於它在蘇聯文學史上,別開生面地反映了廣闊的歷史畫面,生動真實地表現了哥薩克民族在一九一二至一九二二年的動盪歲月中的歷史,這部小說仍然獲得了廣泛的聲譽,並於一九四一年獲得史達林獎金。這部長篇巨製以俄國頓河地區哥薩克多彩多姿的生活為背景,極富鄉土色彩。

電影[2006年版]

基本資料

《靜靜的頓河》電影海報
導演:
謝爾蓋·格拉西莫夫Sergei Gerasimov

編劇:
謝爾蓋·格拉西莫夫Sergei Gerasimov

肖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 .....novel Tikhij Don

主演:
Pyotr Glebov .....Grigori Melekhov

Elina Bystritskaya .....Aksiniya

Zinaida Kiriyenko .....Natalya

影片類型:劇情 / 戰爭

片長:Soviet Union:340 min / USA:107 min

國家/地區:蘇聯

劇情介紹

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革命、內戰大約十年間的動亂時代為背景,透過哥薩克青年格里戈里與少女阿克西尼亞的悲劇命運,以及格里戈里一家在動盪年代中的變遷,呈現頓河地區哥薩克人的日常生活與戰爭時期展現的個人命運

故事描述在緊靠頓河邊上的韃靼村,有幾百戶哥薩克人。麥列霍夫家大兒子彼得和媳婦旭妲麗亞已有一個孩子;愛女杜妮亞美麗善良;小兒子格里戈里愛上了鄰居斯傑潘的妻子阿克西尼亞,但經父母高壓被迫跟米倫的女兒娜塔莉雅結婚。格里戈里發現妻子與地主家少爺勾搭成奸,打鬧後兩人言歸於好。一戰爆發,格里戈里等人應徵入伍。他勇敢殺敵,被授予十字勳章。在一次戰鬥中他救了情敵斯傑潘,兩人和好。經過一番思想啟蒙,他重返戰場,保持了哥薩克傳統,瘋狂地冒險並繼續投身戰鬥行列之中。

導演介紹

蘇聯電影編劇、導演,蘇聯人民藝術家。1928年畢業於列寧格勒戲劇藝術學院。格拉西莫夫早在1924年即開始電影演員創作活動,作為“奇異演員養成所”的成員,參加過《米什卡反對尤登尼奇》(1925)等影片的演出。1930年開始導演影片,首部作品為《二十二個不幸》 ,1932年又導演了《所羅門的心》。在他導演的影片中,格拉西莫夫塑造了三十年代蘇聯先進青年的形象,在當時產生了很大影響。二戰期間,他除了拍攝一些反映戰鬥事跡的新聞片外,還拍攝了《不可戰勝的人們》(1943)和《大地》(1944)兩部反映蘇聯人民抗敵鬥爭的故事片。戰後格拉西莫夫在電影學院教學同時繼續進行創作活動。他在電影學院培養了一批又一批電影創作人員,對蘇聯電影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貢獻。他的論著有《論電影藝術》、《導演的培養》以及多種論文。此外,他還把法國小說《紅與黑》搬上了電視熒幕。

相關版本

《靜靜的頓河》中文譯本:

1930年,《靜靜的頓河》(第一部),賀非譯,魯迅後記,上海神州國光社

1936年,《靜靜的頓河》(第一部、第二部),趙洵、黃一然譯,上海光明書局出版社

1930~1949年,《靜靜的頓河》(八卷本),金人譯,光明書局出版社

1958年,《靜靜的頓河》,金人譯,人民文學出版社

1983年,《靜靜的頓河》,王兆徽譯,台北遠景出版社

1986年,《靜靜的頓河》,力岡譯,灕江出版社、譯林出版社(2010)

1988年,《靜靜的頓河》(修訂版),金人譯、賈剛校正,人民文學出版社

2003年,《靜靜的頓河》,李志剛、張蘇敏、王麗美譯,中國致公出版社

影片評價

蘇聯電影經典作之一,本片根據前蘇聯著名作家、196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米哈伊爾·肖洛霍夫的原著改編攝製而成。《靜靜的頓河》是肖洛霍夫構思於1926年,經過了長達14年時間寫就的巨著,但他被不少蘇聯文藝評論家批判為“異見分子”、“布爾喬亞的同路人”,說他是在宣揚“富農思想”。但由於這部巨著在蘇聯文學史上別開生面地反映了廣闊的歷史畫面,生動真實地表現了哥薩克民族在1912至1922年所經歷的動盪歲月,這部小說仍然獲得了廣泛的聲譽,並於1941年獲得史達林獎金。

本片改編自肖洛霍夫的名著,最早的版本很長,分為幾部發行。影片描寫動盪不安的時代對普通人民的影響,具有史詩般格局。此片曾獲得1958年全蘇電影節一等獎和最佳導演獎,1958年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大獎,1960年美國導演工會最佳改編影片榮譽獎。

該片的中文版本是由長春電影製片廠於1958年譯製的。

其他

影片信息

片名:靜靜的頓河

英文名:AndQuietFlowstheDon

導演: 謝爾蓋·格拉西莫夫SergeiGerasimov

編劇: 謝爾蓋·格拉西莫夫SergeiGerasimov

肖洛霍夫MikhailSholokhov....novelTikhijDon

主演: 皮約特·格勒博PyotrGlebov....GrigoriMelekhov

ElinaBystritskaya....Aksiniya

濟娜伊達·基里延科ZinaidaKiriyenko....Natalya

影片類型: 劇情/戰爭

片長: SovietUnion:340min/USA:107min

國家/地區: 蘇聯

對白語言: 俄語

色彩: 彩色

混音: 單聲道

級別: Finland:K-16

攝製格式: 35mm

洗印格式: 35mm

影片劇情

影片以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夕、革命、內戰大約十年間的動亂時代為背景,透過哥薩克青年格里戈里與少女阿克西尼亞的悲劇命運,以及格里戈里一家在動盪年代中的變遷,呈現頓河地區哥薩克人的日常生活與戰爭時期展現的個人命運。

故事描述在緊靠頓河邊上的韃靼村,有幾百戶哥薩克人。麥列霍夫家大兒子彼得和媳婦旭妲麗亞已有一個孩子;愛女杜妮亞美麗善良;小兒子格里戈里愛上了鄰居斯傑潘的妻子阿克西尼亞,但經父母高壓被迫跟米倫的女兒娜塔莉雅結婚。葛利高里發現妻子與地主家少爺勾搭成奸,打鬧後兩人言歸於好。一戰爆發,葛利高里等人應徵入伍。他勇敢殺敵,被授予十字勳章。在一次戰鬥中他救了情敵斯傑潘,兩人和好。經過一番思想啟蒙,他重返戰場,保持了哥薩克傳統,瘋狂地冒險並繼續投身戰鬥行列之中。

幕後花絮

蘇聯電影經典作之一,改編自肖洛霍夫的名著,最早的版本很長,分為幾部發行。影片描寫動盪不安的時代對普通人民的影響,具有史詩般格局。

發行情況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芬蘭Finland 1958年10月31日
瑞典 Sweden1958年11月3日
丹麥Denmark1959年2月20日
美國 USA 1960年1月1日
丹麥Denmark1966年1月10日......(re-release)
芬蘭Finland 1970年6月26日......(re-release)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