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南蛇起義

符南蛇起義

明朝海南島以符南蛇為首的黎族人民起義。明弘治十四年(1501)夏。海南島儋州七方峒(今白沙縣)黎民,不滿官府徵求額糧的壓榨,在符南蛇領導下爆發起義。他們刻箭傳約,三州十縣黎民聞風回響,遍及大半個海南島。義軍先後圍儋州、昌化、臨高,聲勢大振。明廷調兵兩萬進剿,被義軍擊斃三千餘人,起義軍勢力擴大至十萬之眾。翌年,朝廷調軍十萬進攻,經多次苦戰,符南蛇中箭犧牲,起義失敗。

主要人物

符南蛇祖居今光村鎮瓦屋山,公元1470年2月,其母王氏夢見蟒蛇(儋州俗稱南蛇)投懷而生。其七歲啟蒙從師,善讀能誦,卻愛好玩拳弄棍,尤其對降伏蟒蛇很有辦法。青年時代,為避官府的迫害,舉家搬遷,兄弟三人,一搬簿沙峒(今白沙縣七坊鎮),以搬馮墟峒(今大成大星地區),符南蛇搬遷往七坊峒(今海頭)。

起因及背景

明代在海南實施“以峒管黎”政策,把府縣官吏委之流官,黎峒由“峒首”治理。永樂三年起授諸峒首土官職事,或州佐、縣正至典吏、土舍、土巡檢、土主簿等。造成土官、流官狼狽為奸,官吏貪酷,里老侵漁,土舍剝削,“以致熟黎失所,逃入生黎,日積月盛,藩籬敝毀”。尤其儋州知府張桓、余濬更是“貪殘苛政”;同知(州官的府職)陳珉與七坊峒首符那月勾結,強迫峒民年納“額糧八百餘擔”,土民“困於徵求”,饑寒交迫,沒有活路。

明朝弘治13年(公元1500年)春,瓊州大旱,8月瓊州又遭大水災,“水浮民房”,糧食欠收,瘟疫流行,屍骨遍野,瓊州遍地一派慘象。而官府還照樣橫徵暴斂,還是照樣加上猛如虎的苛捐雜稅。知府張桓貪婪成性,民眾怨憤,被調換他處。接任知府余浚也是黑狗一條心,一個比一個黑心。他們強迫符南蛇所在地的七坊峒黎民一年交納“額糧”800餘石,令剛剛遭遇大天災的黎民百眾無法忍受,一年800餘石的額糧,實在遠遠超過他們的承受能力。民不畏死,何以死懼之。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30歲的符南蛇決定率領當地民眾起義。他先派人聯絡各黎族峒首共商起義大計,與附近名流符那攬、陳公、謝公一道醞釀向官府發難,會師七坊峒,動員黎民積極加入義軍。同年10月,義軍人數發展到6000人。同時,發動民眾廣集糧草,打造兵器,行軍操練,擬定攻城方案,繪製作戰地圖。

起義過程

智斬貪官

弘治十四年,符南蛇年已三十餘一,練就一身武藝,熟悉兵書韜略。為救民於水火,他以“不甘隨地老,立志破天荒”的誓言,聯絡了儋州地區的陳六公、張公、丁公、謝公、麥公、潘公等人,策劃舉行起義。

海南的七月,驕陽似火。七坊峒首符那月又要借“鬼節”期間為第三亡妻“做齋”斂財,下令家家戶戶納糧貢銀。符南蛇經過一番考察,選定在符那月“做齋”時起義。

“起齋”那天,圍著“齋幡”,七坊山人山人海,周圍百里都趕來“看齋”。中午時分,只見符南蛇手持一節“絲皮棍”,引來一對蟒蛇進齋場玩耍,時而全身被蛇纏繞,時而人蛇相撲,招惹了成千上萬的人群。忽然間,只見符南蛇全身抖動,眼睛翻上,口吐唾沫,一時說“吾乃南蛇王下凡救蒼生”,一時說:“伏波將軍、冼夫人、黎母仙姑下令斬貪官符那月”。早已雜在人群間的義軍高呼“聽令南王,斬符那月”,眾人一擁而上,把高座“齋壇”的府那月等一批峒首達官職事及前來看齋的州府官僚,全部斬頭示眾,並以“南王”號令刻箭傳給各黎峒宣布起義。

南蛇把關

符南蛇在七坊峒起義震動了官府。海南衛在儋州安海(今海頭鎮)設定的巡司、配弓兵13名,海招募民壯2195名,巡司奉令進攻義軍,被打得落花流水,不少民壯海歸附了義軍。9月間,廣東按察司僉事方良永統兵兩萬餘人分五路圍剿七坊峒。開始義軍由於輕敵,組織比較鬆散,在蝙蝠洞(飛獅洞)被殲千餘人,主力只好退守稱雞嶺。

稱雞嶺高二十多丈,古樹參天,山藤繞纏;嶺下有一石洞與七坊洞相通。符南蛇召集義軍首領議事,制定了“南蛇把關”的殲敵計。進入稱雞嶺的三條路,兩條易進,從皇帝村進的那條,甚為險惡。儋州指揮何清,參議劉善率三路先頭隊伍偷襲稱雞嶺。符南蛇預先在易進的兩條山路擺滿了南蛇皮、鱗,又選了幾個精良的義軍披上南蛇皮,裝著南蛇經常出沒在這兩條山路,而把主力埋伏在險惡路邊。不出所料,那個晚上伸手不見五指,探路官兵看到忽明忽暗的南蛇眼睛和滿坡的蛇皮鱗,嚇得集中從義軍埋伏的路邊進攻。等待官兵主力進入埋伏圈,符南蛇一聲令下,弓箭、山石、山木一齊襲擊官兵,活禽何指揮、劉參謀,共斬官兵兩千七百餘首級,傷亡無數,粉碎了官兵的圍剿。

誘敵破城

感恩城山川宏偉,形勢險惡,又有昌化河流過;上接崖州,下連儋州,進可攻取崖州,退可潛入昌化、白沙,是塊戰略要地。符南蛇擊退官兵後,選取感恩城為第一個進攻點。符南蛇一方面“刻箭傳約” ,在令箭上刻有南蛇圖案和“不甘隨地老,立志破天荒”誓言,“環海州縣峒黎皆領箭”,三州十縣聞風回響,義軍很快發展到七萬人,一面組織義軍編陣隊,製作弓箭、長標,教授武藝;又任陳六公為元帥,到儋州那細嶺一帶組織義軍,建立據點。又在馮墟峒、七坊峒、簿沙峒、龍頭峒各設黎總一名、哨管2名,治理儋州168村事物,收糧收錢支援義軍。符南蛇本人則率領義軍,浩浩蕩蕩奔赴感恩城。

感恩城守軍聞風喪膽,下令緊閉城門堅守不出。義軍圍城多日,急攻不下。符南蛇心生一計,令義軍作睏倦之態,在城門外玩耍相扑打鬧。守城官兵認為這群烏合之眾沒有戰鬥力,打開城門殺出。義軍反擊衝殺進城,攻克了感恩縣城。

義旗圍城

攻克感恩城後,符南蛇決計進攻儋州府州城(今中和)。

州城是梁大同中,“因儋耳有黎峒一千多歸附冼夫人,由她請命於朝,才設定的”。開始沒有建城池,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儋州宜倫縣民陳昆六起義時曾攻陷州城。消滅義軍後,知州田章組織拓址築基建城池;指揮周旺運石鳩工。周四百七十丈,廣一丈八尺,高二丈五尺,雉堞八百一十有四,窩鋪二十有七,還辟有德化、柔遠、鎮海、武定四座城門,門上建敵樓,外築月城,周四百七十七丈,闊五尺,深八尺。古時一步計五市尺,十步為一丈,這樣的城池在當時是想當堅固的。到符南蛇舉事時,城池已經過了128年的建設,北邊又有宜倫江流過,四周又是廣闊田坡,是座易守難攻的城池。

符南蛇義軍把州城團團圍住,陳元帥奉令從北岸趕來。同知陳珉已被朝廷逮捕死於獄中,守城指揮周遠嬰接受感恩城破的教訓,堅守不戰。知州羅傑又親自組織游擊署、州訓置、州刺置的官兵參與守城;木棠付貢唐朝允因與州同陳珉友善,想救陳於獄,又拉攏組織地方義兵參與堵御義軍,分散了義軍兵力。符南蛇看到急攻不下州城,教人製作幾千面義旗,州城外連綿數里,遍城義旗;留下部分義軍搖旗吶喊圍城;調出主力,悄悄取道洛基,直指臨高,在臨城與知縣林彥修、指揮湛鉞的官兵進行了殊死的戰鬥,義軍的威勢震撼了朝廷,符南蛇成了朝廷的心腹大患之一。

血戰臨高

話說符南蛇義軍克感恩,攻昌化、儋州、臨高,隊伍擴大到十萬,地險兵銳,三州呼應,所向披靡。朝廷聞訊為之大恐,弘治十五年九月,皇上急忙調遣毛銳將軍領漢達軍、士兵十五萬眾急奔海南鎮壓。

太子太保毛銳襲封伏羌伯、征蠻將軍,任兩廣總兵,治師號令嚴明,征蠻討平出名。都指揮錢璋、馬義,廉州指揮楊彪、廣東都僉湛鉞等一批文武全才的將令隨之出征。為討平南荒一支義軍,動用如此銳將精兵,可見當時朝廷之恐慌。

毛銳率王師從徐聞登舟渡海,主力直指澄邁縣通潮閣,這裡“下受海潮,上合澄江、祥塘諸水。潮起,巨艦可直抵達西門通潮閣後”。爾後偷偷沿著西海岸奔襲臨高。符南蛇聞訊,派出一支義軍在文蘭江邊埋伏,待王師先行隊過河時,吶喊殺出,重傷王師。毛銳大驚,急督大軍兼程趕到,距義軍三舍而近,立營、祭旗誓師:“明日甲子出兵,越十日不獲賊首符南蛇頭來獻者,副將以下,不用命,國有常法,偏裨校卒,軍令俱在。”眾鹹凜凜恭命,毛以參將馬澄將中軍攻中堅,都指揮錢璋將右軍攻於右,都指揮馬義將左軍攻於左。又把熟悉海南地利的指揮周遠座守中軍所令;並令總督備倭都指揮張鐸領雷瓊軍兵習水戰者,至安海(今海頭鎮)一帶沿海巡邏把守。又派知府石堡、同知鄧概介領兵分地負責截擊澄邁、瓊山、定安縣的義軍。此時,符南蛇把調集到臨高義軍分兵三路,決心和王師決一死戰。當時以軍武器多數“以木為弓,以竹為弦,以標刀為戈,以角為甲”。和王師打得天昏地暗,鬼泣神嚎。血戰月余,斬殺了被官兵成為“有文武才,好奇計”的指揮湛鉞,消滅官兵一萬五千餘人。但因眾寡懸殊,武器粗劣,義軍又疲於長期作戰,只好撤出臨高。

敗走七坊

為了保存義軍力量,符南蛇決定把義軍分為四路,撤回據點或深山,伺機再起。他親率主力,取道洛基,撤到田頭村(今排浦鎮)設營寨,以與七坊峒呼應控制西南方;一路撤回簿沙峒集縮力量;一路經定安撤進黎母山;又令陳元帥、謝公撤出圍攻州城的兵馬退回那細嶺(即筆架嶺)。

在撤軍途中,義軍有兩名先鋒被指揮周遠斬殺;符南蛇很是憤慨,率銳師偷襲周遠營,斬殺周遠。第三日,王師把田頭營寨團團圍住,偵查符南蛇親臨前線巡營督戰,令一批弓箭手,勁弓齊發向符南蛇,射中了符的面頰。主帥受傷,義軍皆驚。符南蛇帶傷率軍衝出重圍,取道峨浩嶺(今富克鎮)、紅嶺,退回了老家七坊峒。王師緊追不捨,一路斬殺義軍家屬,連婦女小孩都不放過。封建縣吏編的史書都不得不承認:“中軍進據七坊,擒賊妻孥,焚其盧,沼其宮,搜戮其親族黨與無噍類。”

弘治十五年臘月三十日,符南蛇帶傷投進了七坊塘,結束了三十三歲的年輕生命。隨同作戰的符公、張公、麥公、丁公、潘公等首領也都一一戰死。

由於符南蛇身穿鐵甲,搶刀投塘,沉下河底,官兵打撈不到,又不見屍體浮起,只好把塘水戽乾,取符南蛇頭獻給毛銳,起義也隨著宣告失敗。

元帥點兵

符南蛇被害,起義失敗,但起義的烈火併沒有徹底撲滅。撤回那細嶺的陳六公,豎起元帥大旗,設立元帥帳,任命一批將軍、首領,築堡、挖壕、樹柵,召集各地散失義軍兄弟繼續抗擊官兵。儋州傳統的“尚神”書是這樣陳元帥的兵馬:“一刀斬下百根生,三斗油麻摻廣栗,三千雞蛋做其王。”可見,陳元帥的義軍為數不少。

那細嶺,在峨蔓鎮,數峰排列如筆架然,常有雲煙繚繞其嶺,亦稱筆架嶺。登其頂,左為石嶺,右為泥嶺;石嶺有大樹生於石隙,上有石塊擊之如鼓鑼聲;泥嶺有草而無樹,中有一石穴,口寬二尺余、長四尺余,下深七八尺,可容方丈;方丈處分三門,北門穴內崎嶇轉旋彎曲,直通海邊的龍門激浪大灘頭;龍門頭多礁石,漲潮水深十餘丈,可泊輪船。據此險惡的地利,陳元帥率義軍和圍剿的官兵周旋了十多年。他化整為零,忽分忽合;時而山上,時而海邊;無影無蹤,讓官兵東追西奔,疲於奔命,奈何不了。

毛銳班師後,令廣東按察司付使胡訓“飭兵於瓊”,剿滅義軍餘黨;日久無果,胡訓只好令儋州同知顧可久採取“扶”的策略,進行招安。在此當中,義軍內部發生不同意見,當時的青壯年,已成了五、六十歲的老人,有的想接受招安,有的主張堅守。由於謝公、陳元帥夫人李婆支持招安,謝公被陳元帥害死,李婆自盡,義軍散走過半。嘉靖二年(公元1521年),趁機胡訓率兵復圍,陳元帥被斬。經過了二十個春秋,這一場轟轟烈烈的農民起義才被徹底撲滅。

南蛇神話

人民民眾出於對自己的領袖的懷念,海南人民對符南蛇口口相傳的民間故事和傳說很多,特別是關於何稱南蛇的傳說時代相襲,已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直至今日,儋州、白沙、昌江、定安地區的許多村莊都建壇設醮,刻像立廟祀之。儋州人建造水井,許願天恩生了兒子,“尚神”時必須把符南蛇當作“天神”祀拜。

傳說符南蛇母親王氏夢見大蟒蛇投懷而生;十八歲和張秀蓮成親,新婚之夜,張氏半夜醒來,發現臣在床上的竟是一條大蟒蛇。符南蛇請木匠造床,任何設計皆不合意;有一天木匠在夢中有人告訴他,“造枕正中方合他意”木匠設計造了一床,正中設木枕。木匠泄漏後,回家遇禍害。

傳說符南蛇帶傷逃回七坊峒,官兵追到,前有大塘,後有追兵,只好投七坊塘。官兵重重包圍,水泄不進,七晝夜打撈,不見屍首,深感奇異,白毛大將組織戽水,七坊塘水戽乾,只見魚、蝦、鱉和泥,並無人蹤。塘底有一蒲劍葉根,白毛大將揮劍斬為三段,只見鮮血如泉湧出,呈現出三條大蟒蛇,眼光閃閃,張開血口,直白毛大將昏跌,昂頭奔入深山。此後經常顯靈護佑地方百姓。

傳說光村銀灘一帶以前全是黑色泥土。由於這裡是符南蛇出生地,寶地育英雄,符南蛇被害時,深層的銀沙一夜之間全部翻上表層,那是南蛇的肚皮,造就了今天的光村銀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