窟野河

窟野河

水磨溝風景區位於烏魯木齊市區東北郊5公里處,水磨溝河從中穿流而過。兩岸古木婆娑,泉流噴涌。古廟、亭台點綴其間。

簡介

窟野河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東勝市巴定溝,流向東南,經伊金霍洛旗和陝西省府谷縣境,於神木縣沙峁頭村注入黃河,幹流長242公里,流域面積8706平方公里。流域地貌類型主要有風沙區和黃土丘陵溝壑區。風沙區位於流域西北部,地勢平緩開闊,植被稀疏,人煙稀少,以畜牧業為主;黃土丘陵溝壑區位於流域東南部,地面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植被極差,水土流失極為嚴重。黃甫川在窟野河以北,發源於內蒙古自治區準格爾旗北部的點畔溝,由西北向東南流經準格爾旗政府所在地(沙圪堵),於陝西省府谷縣下川口村匯入黃河,其入黃河口在窟野河入黃河口上游123.5公里。幹流長137公里,流域面積3246平方公里。土壤侵蝕類型與窟野河同屬於黃土丘陵溝壑區第一副區,是黃河流域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區域。地貌類型大致有三種。砒砂岩丘陵溝壑區,分布在沙圪堵以上幹流以西地區,面積863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26.6%;砒砂岩裸露地面,風化強烈,地面支離破碎,溝壑縱橫,水土流失極為嚴重。沙質黃土丘陵溝壑區,分布在沙圪堵以上幹流以東及支流十里長川中上游西部地區,面積598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18.4%。砒砂岩上覆蓋有薄層黃土,風蝕強烈,表面沙化嚴重,片狀沙分布較廣,地形較為完整,地面坡度一般在6度以下,呈波狀起伏,水土流失相對較輕。黃土丘陵溝壑區,廣泛分布於流域的中下游及支流十里長川以東地區,面積1785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面積的55%。基岩上覆蓋有厚20~80米的黃土,殘留有較完整的梁峁,溝谷已深切至基岩。本區以水蝕為主,水土流失嚴重,但輕於砒砂岩地區。

分析


據調查分析,黃河流域中游地區存在著一個泥沙粒徑大於0.5毫米的粗沙來源區,主要分布在河口鎮到龍門區間兩岸支流及紅柳河、蘆、大理河、延河、北洛河、馬蓮河等支流的河源區,即廣義的白于山河源區,面積約13萬平方公里,年產粗沙總量約5.76億噸。窟野河、黃甫川等19條支流,粗沙模數大於3000噸 每平方公里·年,總流域面積6.3萬平方公里,年產粗泥沙3.91億噸,占粗沙總量的67.9%。其中尤以河口鎮到無定河口的右岸支流及廣義的白于山區產粗沙最多,本區的粗沙模數高達6000~10000噸每平方公里·年,流域面積4.7萬平方公里,年產粗沙3.16億噸,占粗沙總量的54.9%。
據實測資料,窟野河年徑流量7.47億立方米,年輸沙量1.36 億噸。平均含沙量182公斤每立方米,為黃河平均含沙量的5倍多。洪水含沙量一般為800公斤每立方米,高的在1000公斤每立方米以上,1958年7月19日的洪水,每立方米水體的最大含沙量高達1700公斤,實屬罕見。年平均輸沙模數1.56萬噸每平方公里,在下游黃土丘陵溝壑區為3萬~4萬噸每平方公里。窟野河流域最大年輸沙模數為3.5萬噸每平方公里,為多年平均值的2.2倍;而神木至溫家川區間最大年輸沙模數甚至高達10萬噸每平方公里。窟野河年產粗泥沙8751萬噸,占全流域年輸沙量的64.3%,年粗泥沙模數高達1萬噸每平方公里。黃甫川多年平均年徑流量1.86億立方米,年輸沙量0.58億噸,平均含沙量312公斤每立方米,為黃河平均含沙量的8倍多;年平均輸沙模數1.79萬噸每平方公里。黃甫川多年平均粗泥沙輸沙量4149萬噸,占全流域年沙量的71.5%,年粗沙模數達1.28萬噸每平方公里。這樣的高含沙水流,特別是粗沙含量很高的水流,是造成黃河下遊河道淤積特別嚴重的主要來源。據1950~1984年的153次洪水統計,三門峽站洪水最大含沙量超過200公斤每立方米的有37次,其在黃河下游造成的淤積占1950~1984年淤積總量的93.6%;含沙量大於400公斤每立方米的14次,在黃河下游造成的淤積占1950~1984年總淤積量的60.7%。又據1950年7月至1960年6月和1964年11月至1973年10月兩個時段的資料統計,黃河下游年平均來沙量分別為17.95億噸和16.30億噸,其中粗泥沙來量分別為3.64億噸及4.68億噸,各占其全部來沙量的20.13%及28.7%,其在黃河下游的淤積量分別為1.90億噸及2.79億噸,占黃河下游相應時段淤積總量3.87億噸及4.38億噸的49.1%及63.7%。在這些粗泥沙來量中,有52.2%及59.8%淤積在下遊河槽部位,造成河床不斷淤積抬高。另從1952~1983年的130次洪水統計資料分析,洪水主要來自粗泥沙地區時出現幾率僅為10%,而造成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量卻占全部淤積量的40%~60%。可見加速治理多沙粗沙地區,控制粗泥沙進入黃河,對減少黃河下遊河道淤積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黃河幹流河口鎮至無定河口間右岸多沙粗沙支流主要有黃甫川、孤山川、窟野河、禿尾河、佳蘆河等5條,總面積17652平方公里,年粗沙量17894萬噸。其面積占19條多沙粗沙支流總面積的27.9%,而粗沙量則占19條支流總粗沙量的45.7%。其中尤以窟野河、黃甫川占的比例最大,兩條河的粗泥沙年輸沙量分別為8751萬噸及4149萬噸,分別占19條支流粗沙總量的22.4%及10.6%,合計達33%,而其流域面積只占19條支流總面積的18.9%所以治理這些支流對減少黃河下遊河道的淤積將會有顯著的成效。
窟野河流域有豐富的優質煤資源。據地質勘探部門查明,內蒙古南部與陝西北部接壤地帶,煤炭資源十分豐富,神府東勝煤田分布面積達26565平方公里,儲量1922億噸,占全國已探明儲量的1/4。列入近期開發的礦區面積為2756平方公里,煤炭儲量282億噸,其中位於窟野河流域的礦區面積248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轉龍灣至神木縣區間的幹流及支流烏蘭木倫河兩側。這些礦區的煤炭,具有埋藏淺、易開採、煤質優等特點。目前,神府東勝礦區已建成為一個特大型的優質動力煤和出 口煤的生產基地。

黃河主要支流與湖泊

黃河全長5464公里,流域面積79.5萬平方公里,是中國境內僅次於長江的河流,屬世界第五大河,其有著眾多的支流與湖泊。

支流

白河

黑河

祖厲河

清水河

大黑河

窟野河

無定河

汾河

渭河

洛河

沁河

大汶河

湖泊

扎陵湖

鄂陵湖

烏梁素海

東平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