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源

稅源

稅源是指稅收課徵的經濟源泉。稅收分配的對象是國民收入,而且主要是剩餘產品部分。因此,從廣義上說,稅源歸根到底是物質生產部門勞動者創造的國民收入。就是說稅收來源於經濟,離開經濟的發展,稅收即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但從狹義上說,稅源則指各個稅種確定的課稅對象。從歸宿上說,稅源即稅收的最終來源,也即稅收的最終歸宿。在稅務實際工作中所說的稅源是就狹義的稅源而言,具體指與各個稅種徵稅對象有密切聯繫的生產、銷售、利潤等一定時期內的數量狀況。各個稅種都有具體的徵稅對象,所以各有不同的具體稅源。

概述

稅源稅源
從理論上講,稅源與課稅對象雖有密切聯繫,但不是同一概念。徵稅對象是指對什麼東西徵稅,而稅源則是指稅收的價值源泉,兩者是有明顯區別的。有的稅種稅源與課稅對象一致,比如個人所得稅的課稅對象和稅源都是個人所得。但也有不一致的情況,例如,增值稅的課稅對象是應稅的貨物或勞務,而稅源則是包含在銷售額中的純收入;房產稅的課稅對象是房產,稅源則是房產收益或房產所有人的收入。調查研究稅源的情況及其發展變化,是財政、稅務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對國家制定財政收入計畫和稅收政策、制度法令,促進生產,保護和開闢稅源,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有著重要的意義。

分類

稅源稅源
稅源的按稅源的自然狀態,可分為自然稅源再生稅源。自然稅源是指自然存在的稅源。如對資源徵稅資源本身就是一種客觀存在,只要開發資源,就必須依法納稅。再生稅源是指經過勞動創造後產生的稅源。如對產品或商品徵稅。稅源的大部分是再生稅源。
按稅源的變化程度,可分為靜態稅源和動態稅源。
靜態稅源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變化不大,可穩定地為稅收分配提供收入的稅源。靜態稅源是保證稅收收入完成的基礎條件。
動態稅源是指在一定時期內變化較大,不能穩定地為稅收分配提供收入的稅源。對於動態稅源,應加強對其管理,使之朝著有利於擴大稅源的方向發展。
按稅源可構成稅收收入量占稅收總收入中的比重,可分為一般稅源和重點稅源。一般稅源是指可供稅收分配的收入較少,在全部稅收收入中所占比例不大的稅源。一般稅源戶指的是一些年度創造稅收收入的總量較小的中小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重點稅源是指可供稅收分配的收入規模較大,在全部稅收收入中所占比例較大的稅源。重點稅源戶指的是一些年度創稅規模較大的大型企業單位。
按稅源的存在形態,可分為有形稅源和無形稅源。有形稅源是指能看得見的稅源。如產品銷售收入、利潤額、房產等。無形稅源是指看不見的稅源。如行為、專利、特許權、商譽等。

管理

稅源稅源管理
稅務部門做到稅前監控、稅中徵收、稅後稽查等叫做稅源管理。稅源管理的重要性 稅源管理是指對各種稅基的控管,是稅收工作的基礎,是推動稅收收入穩步增長和“兩基”建設鞏固完善的重要保證。 稅源管理工作科員主要是數據分析工作,就是是對稅源進行分析,上報分析、上傳數據等工作。新時期下加強稅源管理的途徑
一、建立和落實科學嚴密的稅收管理員制度。
二、加強對納稅人銀行賬戶的管理,以有效監督納稅人的生產、經營活動。
三、建立科學的稅源預測分析體系,全面掌握和監控稅源的變化。
四、加強納稅評估工作,實施微觀管理與巨觀監控的有機結合。
五、加強發票管理工作,強化以票控稅。
六、大力開發,推廣稅源監控套用體系提高監控效率。
七、加大對稅源戶的稽查力度。
八、理順機構,明確職責,發揮稅源管理整體效能。
九、建立稅源管理部門協調機制,完善協稅、護稅網路。

相關條目

自然壟斷財政職能增值稅財政支出市場失靈累進稅率財政平衡基金定投起征點緊縮性財政政策稅負轉嫁消費稅國際收支失衡國家預算資本預算完全基金制農業稅財政學稅務行政處罰從價稅拉弗曲線市場調節自動穩定器華格納法則稅收饒讓財政投融資印花稅土地增值稅延期納稅開放經濟稅收效應國民收入再分配稅源

財政學

財政學是研究以國家為主體的財政分配關係的形成和發展規律的學科。它主要研究國家如何從社會生產成果中分得一定份額,並用以實現國家職能的需要,包括財政資金的取得,使用、管理及由此而反映的經濟關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