秈

秈,水稻的一種,又叫旱稻,顆粒比粳更小,溫暖氣候下種植,種子作為食物,顏色有紅、白兩種。秈似粳而粒小,始自閩入,得種於占城國。稻株比粳稻稍高,分櫱力強,但桿軟易倒伏。1973年,湖南水稻專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先研究成功秈型雜交水稻。

基本信息

基本釋義

發音

xiān

筆畫

(1) ㄒㄧㄢˉ

(2) 〔~稻〕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

(3) 鄭碼:UFLL,U:7C7C,GBK:F4CC

(4) 筆畫數:9,部首:米,筆順編號:431234252

註解

xiān

[名]

(1) 秈稻 [indica rice]一種一年生的禾草,水稻的一種,米粒細而長,在溫暖氣候下廣泛栽培,種子用作人類食物,穀殼和其他副產品可飼養家畜,稻桿用來造紙

秈似粳而粒小,始自閩入,得種於占城國。——《本草綱目》

(2) 又如:燦稻(水稻品種之一。稻株比粳稻稍高,分櫱力強,但桿軟易倒伏。米粒細長,無粘性)

基本釋名

又叫旱稻。和粳相似但顆粒更小。有很多品種,顏色有紅白兩種,和粳米大同小異。

燦米

性味

味甘,性溫,無毒。

功效主治

最主要的作用是能溫中益氣,養胃和脾,除濕止泄。

米秕

性味

味甘,性平,無毒。

功效主治

主治能腸開胃,下滯,磨積塊,作為糧食,可充飢,能使人皮膚光滑,可作為療養之品。

舂杵頭細糠

性睬

味辛、甘、性熱。

功效主治

主治呃噎,可以颳了舂杵頭細糠含之。把它燒成灰,和水服下方寸匕,可使孕婦順產。

常用詞組

秈米

xiānmǐ

秈稻碾出的米,粘性小

拓展:

1973年,湖南水稻專家袁隆平在世界上首先研究成功秈型雜交水稻。

拼音是xia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