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獫、玁
基本信息
拼音:xiǎn,注音:ㄒㄧㄢˇ,部首:犭,部外筆畫:7,總筆畫:10
五筆86:QTWI,五筆98:QTWG,倉頡:KHOMM,鄭碼:QMBV,
筆順編號:3533414431 四角號碼:48219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7303
基本字義
1. 〔~狁〕中國古代北方的民族,春秋時稱“戎”、“狄”,戰國後稱“匈奴”。
2. 古書上指長嘴狗,獵犬的一種。
xiǎn 形聲。字從犬從僉,僉亦聲。“僉”意為“兩面”、“兩邊”。“犬”與“僉”聯合起來表示“具有馬臉般的狗”。本義:長嘴的狗。說明:長嘴狗是相對短嘴狗而言。有些嘴特別短的狗,長著一副貓臉,雙眼在前面,而長嘴狗的雙眼分居臉的兩側。
詳細字義<名>
1. 長嘴的狗 [long-mouth dog]
獫,長喙犬也。——《說文》
獫歇
2. 又如:獫歇(獫歇。泛指獵犬)
3. 獫狁[Xian nationality],我國古代北方少數民族名
4. 黃頭黑犬 [black dog with yellow head]
獫,黑犬黃頭。——《說文》
常用詞組 獫狁,玁狁
Xiǎnyǔn,Xiǎnyǔn
[an ancient race in the North of our country] 中國古代北方的一個民族
康熙字典
【巳集下】【犬字部】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虛檢切,音險。《說文》長喙犬。《爾雅·釋畜》長喙,獫。《詩·秦風》載獫歇驕。 又《說文》一曰黑犬黃錁。 又《廣韻》夏曰獯鬻,周曰獫狁。或作玁。 又《玉篇》力儉切《廣韻》良冉切《集韻》力冉切,$音斂。《廣韻》犬長喙也。 又《廣韻》《集韻》《正韻》$力驗切,音殮。又《集韻》力劒切。又《廣韻》力鹽切《集韻》離鹽切,$音廉。義$同。
說文解字
1.清代陳昌治刻本『說文解字』:【卷十】【犬部】獫
長喙犬。一曰黑犬黃頭。從犬僉聲。虛檢切
2.清代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長喙犬也。見釋嘼,毛詩傳。一曰黑犬黃頭。別一義。從犬。僉聲。虛檢切。七部。詩釋文引說文力劒反。

拼音是xian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