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gon

dragon

Dragon在《聖經》里是邪惡動物,其它含義是惡魔、悍婦。龍(英文loong)與歐洲的Dragon(拽蚣),本質不同,是不同物種,二者構造不同,歐洲的Dragon(拽蚣)有羽翼無角,而且是邪惡動物,中國龍相反,一般的中國龍是瑞獸,是保護神,因而成為漢族等一線民族的圖騰,不丹國也把龍作為圖騰。因為有本質的區別,漢語“龍”的正確英文譯名是“loong“。有人認為:“Dragon”翻譯成“龍”,是文化悲劇,使得西方一些人誤解中國人宣傳自己是邪惡動物、是惡魔的傳人,應該音譯為拽蚣,不可譯為龍,至少二者本質不同。

基本信息

西方神話

西方神話中的Dragon

西方龍西方龍

一般來說龍可以分為下面幾類:

彩色龍 顧名思義,各種顏色的龍。包括黑龍/綠龍/紅龍/藍龍等,在部分AD&D(如龍槍)背景中,屬於邪惡的龍,但也有例外。

彩色龍屬於最常見的龍。

金屬龍 金屬龍主要包括金龍/銀龍/青銅龍/黃銅龍等,在多數AD&D(如龍槍)背景中,屬於善良的龍。

寶石龍 寶石龍最常見的是水晶龍/翡翠龍/黃玉龍/紫晶龍等,在多數AD&D(如龍槍)背景中,屬於中立的龍。

寶石龍屬於比較罕見的龍。

此外還有一些特殊的龍,比如仙女龍等等。 龍是一種很強大的生物,除了強大的肉體之外,多數還具備很長的壽命和很高的智慧。龍有自己的語言——龍語,並且多數龍在達到一定能力之後具備使用龍語施放魔法的能力,甚至可以變化為其他形態,比如人類。

西方的龍一種傳說生物,擁有強大的力量及魔法能力,種類很多,其家族的龐大比起東方的龍來毫不遜色。中國的龍是“龍生九子,每子不同”,而西方的龍則是“龍生百子,每子不同”。有居住於深海的海龍,有沉睡於火山的火龍,有蟄伏於沼澤的毒龍以及無數的奇形怪狀的龍龍,以及九頭龍、龍獸、亞龍、雙足飛龍等等。

西方的龍擁有強壯的身軀,又長又粗的頸,有角或褶邊的頭,尖銳的牙齒,和一條長長的尾。它用四隻強而有力的腳步行,用一對像蝙蝠翼的巨翼飛行,它的身體全身復蓋著鱗片,保護著身體。它的眼睛有四層眼瞼,其中內三層是透明的,可保護眼睛免受傷害,耳朵可以開合,但不是所有龍都有外耳。牙齒尖而利,通常會向內彎,以便撕開獵物。

西方龍的皮膚下面有強大的魔法保護,幾乎可以抵抗所有的魔法攻擊,因此西方龍不懼怕魔法,但它們的眼睛暴露時,沒有皮膚保護,它們的眼睛仍然無法對魔法免疫。

它可以作出噴吐攻擊,視乎該種龍的類別而有所不同,如紅龍會噴火,藍龍會噴電等。而它亦會對同類的能量攻擊免疫。龍是一種可怕的生物,會發出一種令人驚慌的氣勢,它亦可以使用一些魔法的效果,視乎種類。

西方的龍多居于山洞,喜好財寶,通常洞中都會收藏大量的財寶。

在西方人的文化里,龍是一種邪惡的生物。

東方形式

東方Dragon的形式

坐龍

呈正襟危坐的形式,頭部正面朝向,頦下常設一火球,四爪以不同的形態伸向四個方向,龍身向上蜷曲後朝下作弧形彎曲,姿態端正。坐龍一般設立在中心位置,莊重嚴肅,上下或左右常襯有奔騰的行龍。在封建社會中,坐龍是一種尊貴的龍紋祥。

行龍

行龍行龍

呈緩緩行走狀,整條龍為水平狀態的正側面。行龍常常作雙雙相對的裝飾,構成雙龍戲珠的畫面,常裝飾在殿宇正面的兩重枋心,器皿的狹長形裝飾面上也常常用到。倘以單相出現時,龍的頭部常常作回頭狀,使畫面更顯生動。

升龍

頭部在上方,奔騰飛舞,呈升起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上方飛升,稱“左側升龍”,龍頭往右上方飛升,稱“右側升龍”。升龍又有緩急之分,升騰較緩者,你“緩升龍”。升騰較急者,稱“急升龍”。頭部在上的升龍又作往下的動勢,稱為“回降龍”。

降龍

dragondragon

頭部在下方,奔騰飛舞,呈下降的動勢。倘若龍頭往左下方俯動,稱“左側降龍”,龍頭往右下方俯動,稱“右側降龍”。降龍又有緩急之分,下降較緩者,稱“緩降龍”。下降較

急者,稱“急降龍”。頭部在下的降龍又作往上的動勢,稱為“回升龍”或“倒掛龍”。

雙龍戲珠

兩條龍戲耍(或搶奪)一顆火珠的表現形式。它的起源來自天文學中的星球運行圖,火珠是由二龍戲珠月球演化來的。從漢代開始,雙龍戲珠便成為一種吉祥喜慶的裝飾圖紋,多用於建築彩畫和高貴繁華的器皿裝飾上。雙龍的形式以裝飾的面積而定,倘是長條形的,兩條龍便對稱狀地設在左右兩邊,呈行龍姿態。倘是正方形或是圓形的,(包括近似於這些形態的塊狀)兩條龍則是上下對角排列,上為降龍,下為升龍。不管是長條形的,還是塊狀形的,火珠均在中間,顯示出活潑生動的氣勢。

雲龍

雲龍雲龍

泛指奔騰在雲霧中的龍。龍和雲是結合在一起的,雲,是產生龍的基礎。而龍噓出的氣便成了雲。雲龍紋就是雲和龍的共同體,將龍的頭、尾、腳“打散”又和抽象的雲融匯在一起,顯示出一種似雲非雲,似龍非龍的神秘圖案。

草龍

dragondragon

是一種含有龍形象的卷草圖案,又叫“卷草纏枝龍”。頭部有明顯的龍頭

特徵,而身、尾及四肢都成了卷草圖案。整體往往呈現出“S”形的主鏇律,並將“S”形繼續延伸,產生一種連綿不斷、輪迴永生的藝術效果。頭部與卷草曲卷的豐富變化,形成動靜參差、相互呼應、層次豐富的畫面。在構圖上,採用均衡的形式,講究曲線美,富有動律感。 現形式上,則運用浪漫主義的手法,把帶有吉祥含意的“如意紋”內容,綜合到一個畫面,給人以想像的餘地。卷草纏枝紋常套用在建築、家具和器皿的裝飾上。

拐於龍

源於草龍,又脫胎於草龍,形成一種獨特的表現形式。拐於龍的線條裝飾顯的挺拔、硬朗,轉折處呈圓方角。龍的頭部也呈方圓形,整體協調一致,簡潔、明快,又有一定的裝飾意趣,常用在家具、室內裝飾及建築的框架上。

團龍

金色團龍金色團龍

把龍的形體適合為圓形稱為團龍。它源於唐代,明清時運用 較為普遍。“四團龍”、“八團龍”等團花定為當時的冠服制度,即一件服飾上有四個或八個團龍是最尊貴的。後來發展為十團、十二團、十六團、二十四團,數量越來越多,使用範圍也放寬了,織錦、刺繡、陶瓷、建築、家具等裝飾上都有團龍,團龍適用性強,又保持了龍的完整性,裝飾味也很濃,運用十分廣泛。團龍的表現形式也很豐富,有“坐龍團”、“升龍團”、“降龍團”等。團龍的圓邊還裝飾有水波、如意、草龍等圖紋,使團龍紋華麗而又豐富。

演變

Dragon作為西方傳說中最為頂端的存在,在受到萬眾矚目的同時,其內涵也在愛好者的努力下逐漸擴充。最初的Dragon基本接近於聖經中所述,強大和邪惡的生物。後期則出現了金屬龍,相對於彩色龍的邪惡,金屬龍則是善良陣營的。再之後,為了迎合西方人認為“善良”、“邪惡”和“中立”三者缺一不可的觀點,寶石龍應運而生。

最近的一些作品中,Dragon也有了其人性化的一面,如俄羅斯一家公司出品的《國王的恩賜:傳奇》中,一隻龍由於自己的妻子被一位領主奪走,向玩家求助。另外一隻龍由於藍色的皮膚而被種群排斥,為此苦惱不已。

不過在龍的演變過程中,如下的特點是始終不變的:喜愛財寶,強大,能噴火(此外各種龍有各自獨特的吐息能力)。

相關生物

dragondragon

Drake/Wurm/Wyvern(龍獸/亞龍/蜿龍)

這三種龍都是只有龍形而沒有龍格。

其中龍獸的體型最小,形似蜥蜴,具有龍的血統但等級很低,不會飛行只會滑翔。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魔獸爭霸中的幼龍也是使用Drake來表示。

亞龍與龍的關係最小,在傳說中它是以“大蛇”的形象出現的,體型巨大但卻沒有腳沒有翅膀(顯然不會飛),口吐毒氣但卻很怕火(顯然不會噴火),身上復有鱗片,嚴格地說應該歸入蛇類神話之中。

蜿龍是雙爪雙翼,體似龍,爪似鷹,因此也有人稱之為“兩足飛龍”。它的體型比龍小,胸口有如獅子的鬃毛,尾部有尖刺,其形象經常出現在英格蘭的家族徽章上,象徵戰爭、瘟疫、嫉妒和邪惡。

兩國區別

西方和中國Dragon的區別

在西方神話傳說中,dragon是一隻巨大的蜥蜴,長著翅膀,身上有磷,拖著一條長長的蛇尾,能夠從嘴中噴火。在中世紀,dragon是罪惡的象徵,這來源於聖經中的故事。與上帝作對的惡魔撒旦(Satan)被稱為the great dragon。因此,在基督教美術中dragon總是代表邪惡。一些聖徒如麥可、聖喬治等都以殺死dragon為其業績。由於它們令人感到恐怖,所以很早就被用來作為戰爭的旗幟。在諾曼人征服英國以前,dragon是英國皇家的主要戰爭徽記。

在英語中,dragon所引起的聯想與“龍”在中文中所引起的聯想完全不同,例如說一個人像dragon,這並不是一句好話。因此在使用時需十分注意。Collins COBUILD English Language Dictionary如此解釋:

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

(如果把一個女人叫做dragon,意思是她很兇狠,令人討厭。)例如可以說She’s a bit a dragon around place,意思是她在這裡是個很跋扈的人。

dragondragon

“龍” 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個圖騰形象。華夏族的圖騰形象有一個演化過程。最早的圖騰形象是圖騰自身形象、如蛇、鳥、熊、虎等。以後出現了半人半獸的圖騰形象。最後,圖騰進一步神聖化,形成了如龍、鳳等具有多種動物特徵的綜合性圖騰形象,如龍兼有 蛇、獸、魚等多種動物的形態,是以蛇為主的幻想動物。這反映了華夏族不斷融合的過程。

在我國古代傳說中,龍是一種能興雲降雨的神異動物。在封建時代,龍作為皇帝的象徵。

在漢語中,龍總是用於好的意思,例如龍鳳指才能優異的人。龍虎比喻豪傑之士。在許多成語中都有“龍”這個詞,例如:龍飛鳳舞、龍鳳呈祥、龍蟠虎踞、臥虎藏龍、畫龍點睛、攀龍附鳳、生龍活虎等等。漢民族素以“龍的傳人”自稱。

有的詞典為了區別漢語中的“龍”和英語中的dragon,把中國的“龍”稱為Chinese dragon,以區別於英語中的dragon。有學者認為應該採用“劫更”作為Dragon的中文翻譯,但是目前沒有得到廣泛贊同。

龍的傳人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人類是由女媧捏黃土造出來的。女媧創造了人類,那么女媧她自己又是誰創造的呢?按普遍的說法,女媧最早應是奉蛇為圖騰的民族創造出來的。

什麼是圖騰呢?圖騰(totem)是原始社會氏族的一種標誌。圖騰信仰是一種非常原始的信仰。而蛇圖騰的色彩在女媧、伏羲等的形象上能明顯地看出。蛇圖騰分布很廣,現主要集中在我國的東南部和西南部。在幾千年的不斷遷徙中,各民族的文化互相交融,蛇圖騰傳遍了長江南北,在台灣的高山族、海南的黎族中都有蛇圖騰的遺蹟或習俗。在奉蛇為圖騰的地區,人們一般認“蛇”是“龍”的原形,“龍”是“蛇”的神性顯示。所以在江蘇、浙江、安徽一帶稱家蛇為“蒼龍”、“天龍”、“家龍”等等,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有些民族自稱“龍種”、“龍人”、“龍戶”並建蛇廟,祭祀蛇神。

由此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而且有深厚的歷史淵源。龍是中國人的象徵,中華民族驕傲地認為自己是“龍的傳人”。

文獻記載

傳說伏羲氏時,有龍呈瑞,因而以龍紀事,創立文字。《左傳·昭十七年》說,“太皡氏以龍紀,故為龍師而龍名”。《竹書紀年》也說伏羲氏各氏族中有飛龍氏、潛龍氏、居龍氏、降龍氏、土龍氏、水龍氏、青龍氏、赤龍氏、白龍氏、黑龍氏、黃龍氏。顯然古代東夷祖先伏羲氏族集團就是以龍作圖騰。

《左傳·昭二十九年》還有“公賜公衍羔裘,使獻龍輔於齊侯”的記載;《拾遺記》也說:舜時,“南潯之國獻毛龍,一雌一雄,放置豢龍之宮,至夏代,豢龍不絕,因以命族”。說明夏朝還盛行著飼養龍的習俗和以龍作氏族集團的族名。

由於“龍”的種群繁盛,分布密度增高,導致了對生存條件的激烈競爭。如《易.坤》有“龍戰於野,其血玄黃”的敘述;《左傳·昭十九年》也有“鄭大水,龍斗於時門之外洧淵”的記載。

《禮·禮運》說:“鱗鳳魚龍,謂之四靈”;《莊子·列禦寇》說:“千金之珠,必在九重之淵,驪龍頷下。”說明人們掌握了龍的活動規律與氣候有一定的聯繫,故把它視為靈物。

相關神話

《淮南子·覽冥篇》說:“往古之時,四極廢,九洲裂,天不兼復,地不周載,火爁炎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滛水。”由於全新世冰後期出現的高溫期,導致“火爁炎而不滅”的原始森林大火災,以及因冰川融化,海面上升,又形成數千年的“水浩洋而不息”的海侵。人類正處於水深火熱的時代,恰又是龍這種動物繁盛和稱霸於水域的時代,“殺黑龍以濟冀州”也就成為人類生存競爭的願望和必要的措施。故至今仍有龍年不吉多災的傳說。

既然龍的種群繁盛,又兇猛可怖,其它動物和人類隨時都可能遭受襲擊,那么,由於夢寐或條件反射泛化而產生的附會和類似聯想,自然應運而生。故《五帝本紀》說:“炎帝神農氏,姜姓,母曰女登,有蟜氏女,少典之妃,感神龍而生炎帝。”

《山海經.大荒北經》說:“蚩尤作兵伐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蓄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既反映出龍的威懾性;也反映了封建統治者利用人們的恐懼和崇拜心理,對龍和帝王的神化。

由於黃帝這個氏族集團的祖先也是以龍作圖騰,故《史記·天官書》說:“軒轅,黃龍體”,進而將帝王和龍兩位一體化,增加了帝王的威嚴。

之後對龍和帝王一體化的神化越來越盛行。如《史記·高祖紀》說“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山海經·海內經》注引《開筮》說:“鯀死三歲不離,剖之以吳刀,化為黃龍”;《拾遺記》說,“禹盡力溝洫,導川夷岳,黃龍曳尾於前,玄龜負泥於後”。

唐代以後,龍的神話與小說結合形成神話小說,龍的觀念又向更廣闊的生活領域和民俗文化場滲透,如唐朝李威的小說《柳毅》中柳毅為龍女傳書,根據這個故事,又演化出唐末的《靈應傳》,五代的《異錄記》、《續玄怪錄》、《博異志》等類似神話故事來。而北宋李昉等編的《太平廣記》卷418條又據以引出《梁四公記》說:“震澤中,洞庭山南有洞六,深有百餘尺……蓋東海龍王第七女掌龍珠藏,小龍千數衛護此珠。”於是,龍王稱謂開始載入古籍。

《異錄記》卷五說:“海龍王宅……四面海水粘濁,此水清。無風而浪高數丈,舟船不敢輒進……夜中遠望此水上,紅光如日,方百餘里,上與天連,船人相傳龍王宮在此下矣。”又把原生態神話與現實結合起來,構成新的次生態神話。

大概是受《柳毅》的故事和《太平廣記》等的啟發,明朝吳承恩的《西遊記》又演變出:孫悟空大鬧東海,龍王敖廣被迫獻出定海神珍(如意金箍棒);魏徵夢斬涇海龍王;祭賽國碧波潭萬聖龍王盜舍利等故事來。《封神演義》又提到哪咤鬧海,打死小龍王敖炳,抽出龍筋作腰帶;大敗老龍王敖光,拔其龍鱗。這種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革命性的演變,是對自漢朝以來象徵皇權的神龍的蔑視,實質上是對封建帝王的蔑視和貶斥。於是龍又被分為善龍與惡龍兩種,反映了人民民眾的願望與怨忿。

服裝用具

裝飾龍形圖案的服裝用具

內蒙古翁牛特旗發掘的紅山文化遺址,發現了五千多年前的龍形玉器。這說明龍作為自然界的生物,作為作用於人的感官知覺引起美感的客體,早已進入先民文化生活中。

《禮·明堂位》說:“夏後氏以龍勺,殷以疏勺”,“有虞氏服韍,夏後氏山,殷火,周龍章。”從夏朝裝飾有龍的圖象的勺子和周朝裝飾有龍的花紋的服裝來看,當時生物界能引起人們矚目的首先是龍。無論是圖騰崇拜的殘餘,或者是出於宗教的需要,都體現了當時人們對龍的崇仰心理,以及在這個基礎上產生的美感。

《詩·商頌·玄鳥》說:龍旂十乘,大糦是承;《周禮·秋官·小行人》有“達天下之六節,山國用虎節,土國用人節,澤國用龍節,皆以金為之”的記載。作為一個國家、一個部落或者一個氏族集團軍事力量的標誌的旗幟,作為朝廷使官用的符節,裝飾著龍的圖象,在客觀上都顯示了龍的威力,體現了人們對其威力的崇拜,以及統治者、社會領袖藉以顯示自身價值和權威的意圖。因此,《禮·禮器》說:“禮有以文為貴者,王子龍袞,諸侯黼,大夫黻。”

自漢代以後,隨著龍的日趨神聖化,從宮庭到民間,服裝、首飾、用具、屋宇和其它建築物,飾有龍的圖案的就更為普遍,直到近代仍歷久不衰。現今保存的全國各地的古代建築,特別是帝王的宮殿,如北京故宮、瀋陽故宮等充分證明了這一點。

龍作為一種長期被神聖化的生物,作為一種被確認的審美對象,在我國各族人民的心目中,從古至今,一直占據著極重要的地位。生物界似乎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與之匹敵。

民俗文化

由於龍在水域的稱霸與長期造成的強烈影響,使人類產生了對其功能的敬慕崇拜和仿生性的模擬創造,製作了龍舟。賽龍舟和舞龍求雨,早已在民間流行,如《大戴禮·五帝德》所載:“顓頊乘龍而至四海”,“帝嚳春夏乘龍。”這裡說的龍即龍舟。黔東南苗族的賽龍舟是為了祈求被民族英雄九保燒死的惡龍的靈魂興雲作雨保豐收,而湘西苗族的划龍舟又是祭招祖先盤瓠,都帶有原始宗教的色彩。根據《春秋繁露》記載,我國漢代民間就已流傳著“舞龍”和“玩龍燈”的習俗。

佛教傳入後,《妙法蓮華經》說八大龍王,《華嚴經》則說十大龍王,並說這些龍王統領水域,掌管興雲布雨的職能。這種理論最適於農業社會的需要和我國國情,被道教吸收後,便有諸天龍王、四海龍王,以至凡是有水的地方,無論江河湖海,沼澤潭井,都住著龍王,職司水旱豐歉。於是,對於龍的信仰,逐漸輻射於中華大地,城鎮村寨,龍王廟林立,求雨祈龍王的習俗也日益興盛。人民民眾對龍王的信仰,為宗教活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統治階級自然也需要宗教為其效勞。如《文獻通考.郊社考》23說:“唐玄宗十八年,有龍見於興慶池,因祀記而見也。敕太常卿韋縚草祭儀。奏曰:‘臣謹案《祭法》曰……請用二月,有司筮日池旁,設壇官致齋,設籩豆如祭雨師之儀,以龍致雨也,’詔從之。”《清朝文獻通考·群祭考》也有“(順治)二年加運河龍神封號,定致祭禮”的記載。

我國從漢代開始,普遍流行用以紀年的十二生肖,每逢辰的年,就屬於龍年,當年生的人就屬龍。從中又演變出各種信仰習俗來。

另外,以龍冠名,相襲幾千年,更不勝枚舉。如:把斷而高的岡叫龍斷,把深淵叫龍潭,把屈傲難馴的性格叫龍性,把才華出眾的子弟叫龍文,把穿山甲叫龍鯉,佛教將佛經叫龍藏,道家把飛行之術稱為龍蹻,科舉時代稱狀元為龍頭,把皇帝的車駕叫龍輿……。凡以龍字冠名的事物,俱含褒意,並被推上審美的最高層次,成為珍品,反映了龍在我國各族人民心理上的價值定勢。

龍文化在人們的價值尺度、審美情趣、感情意向、思維方式等方面都占據著很重要的位置,並己發展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徵。

龍的發展

龍的圖騰形象自商代形成後,隨著悠悠歲月的流轉,其形象也在變化和發展,政治的興衰、朝代的更替、人世的滄桑,歷史的一流一脈都在龍的形象塑造上刻下了或深或淺的痕跡,產生過直接或間接的影響。

在商代,龍被作為一種形態怪異的神獸。它那令人可怖的、幻想的形象給人強烈的神密感和一種獰厲的美,顯示出龍有超越世間的神的權威。商代的龍主要鑄造刻飾在青銅禮器上,線條錯落凸突,深沉雄健,再加上青銅禮器那厚重沉穩的造型,使龍有一種巨大的威懾力,折射出一種無以言表的宗教理念。

商王朝在公元前11世紀被周王朝取代。周人的原始宗教中,人文的色彩較為濃烈,這是因為周伐商並推翻商王朝的理由是商王朝無德害民,周人是代表天來對商進行懲罰。因周人有“德”,得以配天,奪取了天下。周人打敗商人後,不但奪取了體現商人通天權力(實際上是統治權力)的鼎器,而且在新鑄的禮器中,突出了自己的宗教觀念。據說周人伐商之時,曾有一巨大的赤色的鳳,口銜玉矽(也有記載說是口銜丹書)落在周的社廟,代表上天降瑞應給周,所以在周代的禮器上,鳳的形象更為突出,龍的形象趨於弱化,甚至在一些圖案中,將鳳的冠狀物安到了龍的頭上,龍的體態少了那種張揚和獰厲,失去了商代龍的攝人氣勢,變得比較平和,更趨於藝術化與圖案化。

春秋以降,禮崩樂壞,政治上群雄割據,學術上百家爭鳴,原始的宗教觀念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其中重要一點,是原始宗教中吸收了陰陽交合、化育萬物的思想,與此相應,龍也逐漸演變成以陰陽相合為特徵的吉祥圖案,出現了大量的蚊龍、蟠曲龍以及龍鳳合壁的造型。龍的形象也不僅僅出現在禮器上,開始出現於一般的日用器具,如銅鏡、絲織品、帛畫上,變成了一種突出祥瑞氣氛的圖案。龍的形體上突出了獸的特徵,龍被加上了與虎相似的四足,使龍看起來更像是用四肢奔跑而不是如蛇、鱷那樣爬行。這種加工使龍變得孔武健駿,神采飛揚。

秦漢時期,龍的形象基本定型,即長角、尖耳、獸足,蛇軀。由於自秦漢始,皇帝被說成是真龍天子,所以龍就有了三重的含義:一是通天的神獸,二是君主的化身,三是吉祥瑞獸。

秦漢後,表現龍形象的,一般不再是鑄造的青銅或其它金屬的禮器,而主要集中在帛畫、墓畫、畫像磚石、石玉雕、陶瓷彩繪上,風格上更加藝術化與世俗化,宗教的色彩逐漸淡化。雖然風格也有差別,如六朝時期的南朝,龍像往往是傲骨嶙峋、瀟灑恣肆,而北朝時則華貴雍榮、矯若流雲,但總體上變化已不大。

隋唐時期,除了一般傳統的龍形象外,又出現了一種龍首魚身的形象,學者稱其為“魚龍變紋”。“魚龍變紋”的產生,除了龍的歷史淵源的因素外,還與當時的社會心理現象有密切的關係。

在龍的形成史上,魚本來就是龍的原摹本之一,在上古神話中早就有魚變龍的傳說,在古代典籍中更是言之鑿鑿。據說大禹在治理黃河時,曾將河東界的龍門山鑿開里余,名為龍門。

黃河從龍門流過。每年春未,就會有黃鯉魚爭先恐後地從各江河游到龍門之下,若有能逆湍急的水流躍上龍門者,就可化為龍。當有魚躍上龍門時,不僅雲雨相隨,而且還有天火自後燒其尾。正因為如此兇險,所以一年之中,能登龍門者不過七十二條,未能過龍門者,點額而返。這就是中國民間傳說的“鯉魚跳龍門”。從這個傳說的角度看,龍首魚身正是變化過程中的形象。

然而,龍首魚身的半龍形象在隋唐時代的興盛,並不完全是上古傳說的誘惑,而是人世“龍門”帶來的效應,這座人世龍門,就是隋唐時期興起的科舉制度。

東漢直到南北朝,是豪門大族的時代和天下,朝廷用人行政,重視的不是人的才情能力,而是出身門第,這一套制度稱為“九品中正”制度,也叫門閥制度,結果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政治上的黑暗自不待言。隋唐王朝建立後,統治者為擴大自己的統治基礎,創立了科舉制度,即通過考試來選拔入才,授以官職。科舉在中國歷史上,可以說是文人既憎恨又依戀的一脈長流,多少文人的升沉榮辱都與科舉息息相關。

一代代知識分子的最高願望,就是通過科舉考試而進入統治集團,躋身上流社會。所以“金榜題名”就成為人生的一大快意。科舉並不特別重視門第出身,對那些出身寒微的讀書人有特別的吸引力,一旦高中,便可平步青雲,即所謂“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這與鯉魚躍龍門的情形頗有相似之處,所以人們就把科舉看成是寒士的“龍門”。

有人乾脆就把考場的正門稱為龍門。如《紅樓夢》第一百一十九回寫寶王與賈蘭一同去應科舉,考完後寶玉不見了蹤跡,賈蘭回到家中說道:“我們倆人一起去交了卷子,一同出來,在龍門口一擠就不見了。”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卿》一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詩中即以不得成龍的魚比喻科舉落第。在這樣的社會文化氛圍下,象徵著變龍的“魚龍變紋”自然適應了人們的心理需要而成為受人喜愛的瑞符了。

宋代以後龍的形象更趨藝術的完善。在中國古代,宋王朝的地位非常奇特,它沒有漢的威風,也沒有唐的氣魄,

給人一種頹靡、軟塌塌的感覺。宋立國不久便被北方的少數民族逼得節節南退,北宋成了南宋,最後偏安的小朝廷又不得不向敵人稱臣納貢。但是當時中國社會的文化與經濟發展卻沒有因宋的孱弱而停滯,相反,卻在十分迅速的發展。當時各個學科都有學者對歷史遺下的資料進行整理總結。哲學上有理學的輝煌,出現了二程(程頤、程灝)和朱熹這樣的大學者。

歷史學方面有《資治通鑑》和它的作者司馬光。金石學、醫藥學都有集前人大成的理論著述行世。在這樣的大背景烘托下,龍文化的發展也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不但龍的形象已基本掙開宗教的樊籬,而且出現了一整套畫龍的理論,你之為“三停九似”,所謂“三停九似”,即是說在畫龍時,龍首至前肢、前肢至腰、腰至尾三部分長度相等,九似即角似鹿、頭似駝、眼如兔、項似蛇、腹如蜃、鱗如魚、爪似鷹、掌似虎、身如牛。

宋人郭若虛在《圖畫見聞志》中不僅闡述了“三停九似”之法,而且強調畫龍要“窮游泳婉蜒之妙,得回蟠升降之宜”,在畫龍的鬃、鱗和肘毛時,筆畫要壯快、細緻,要看上去是從肉中生出。他還說,龍飛上天后有層雲隔阻,落入淵後又潛於水底,人不能見到,所以畫龍難以說成是形似,但也不可隨意,揮毫落筆、筋力精神應契合於唐吳道子畫鬼神的理論。宋代畫龍理論不僅成為後世畫龍的框范,也使龍的形象越來越進入純藝術的軌道,突出了龍的審美意義,使得宋代的龍形象更具美感。從現存的宋代器物上所繪的龍形象看,宋龍體態靈健,氣質雅俊,或騰飛於飄渺無定的雲靄,或出沒於崩雲裂岸的狂濤,雄奇而不怪異,灑脫而不張狂,令人賞心悅目。

元代繼宋代的流風餘韻,龍的藝術形象更為完善,也更為世俗化和規範化。與宋龍相比,元代的龍形象更趨一種協調?壯,龍角後伸,龍軀細長,顯得輕靈飄逸。宋元龍形象的藝術成就之所以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是與龍圖案在民間的普及分不開的。龍的怪獸、神獸的特徵逐漸淡化,凶霸之氣消失,甚至出現過龍遊戲於盛開的牡丹花叢之中的圖案,整個畫面充滿溫馨祥和的氣氛。

然而,龍形象的這種趨勢由於明、清兩代帝王加強了對龍的壟斷沒能繼續發展下去。明王朝的開基之主朱元璋出身貧寒,清王朝是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他們都需要以龍來神化自己,說明自己是上承天命的真龍天子,有合法的統治權。出於這種需要,明、清的帝王在衣食住行各端都盡力以龍為飾,龍飾在很大程度上成了帝王的專利。由於封建帝王的推崇,龍形象被廣泛地運用到各個藝術領域,以突出帝王的權威。今天我們見到的帶有龍圖案或裝飾的建築,大多建於明、清兩代,其中一些建築幾乎無處不龍。有人做過統計,僅北京故宮中的一座大和殿,就有龍紋、龍雕1.3844萬條。瓷器、漆器、金銀與琺瑯器皿上,龍的圖案也被廣泛使用,從形態上看,既有頭尾相交、宛如花團的團龍,也有盤於樑柱之上、探首張爪的蟠龍,有踏水而行的走龍,也有騰飛於空的翔龍。龍的宗教與政治意義再次凸顯,形象也變得怪異可怖,並且出現了違反審美規律的正面龍首圖象,這種圖案中的龍雙目圓睜,目光如炬,爪舞牙張,鬚髮皆揚,透出一股兇惡之氣,實際上是要顯示出帝王的威懾之力。明清兩代特別是清代,是專制皇權鼎盛的時期,封建君主竭力樹立自己的威權,龍形象的上述變化正是皇權強化的結果,龍成了皇權的工具和象徵。

龍與封建帝主結緣後,一方面因帝王的推崇褒揚而愈顯尊貴,一方面又因帝王的驕橫無道而遭人憎惡。近人聞一多先生曾說:“我們記憶中的龍鳳,只是帝王與后妃的符瑞,和他們及她們宮室輿服的裝飾‘母題’,一言以蔽之,它們只是帝德與天威的標記。……你記得復辟與龍旗的不可分離性,你便會原諒我看見龍鳳二字而不禁怵目驚心的苦衷了。”所以,當封建王朝的喪鐘在近代敲響後,作為帝王象徵的龍也失去了曾罩在它軀體上的道道光環,走向了衰落,只能默默無聞地附在曾喧赫一時的古代殿閣樓台與器具物品上,向人們展示它曾經歷過的風風雨雨,讓後人驚奇、感嘆、評說。

龍王

龍是中國古代神話的四靈之一。《太上洞淵神咒經》中有“龍王品”,列有以方位為區分的“五帝龍王”,以海洋為區分的「四海龍王」,以天地萬物為區分的54名龍王名字和62名神龍王名字。唐玄宗時,詔祠龍池,設壇官致祭,以祭雨師之儀祭龍王。宋太祖沿用唐代祭五龍之制。宋徽宗大觀二年(1108年)詔天下五龍皆封王爵。封青龍神為廣仁王,赤龍神為嘉澤王,黃龍神為孚應王,白龍神為義濟王,黑龍神為靈澤王。清同治二年(1863年)又封運河龍神為“延庥顯應分水龍王之神”,令河道總督以時致祭。在《西遊記》中,龍王分別是:東海敖廣、西海敖欽、南海敖潤、北海敖順,稱為四海龍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