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肉

息肉

息肉,是指人體組織表面長出的多餘腫物,現代醫學通常把生長在人體黏膜表面上的贅生物統稱為息肉。息是多出、盈餘之意,《說文解字》記載“息,寄肉也。”《黃帝內經 ·玉篇》說“瘤,息肉也。” 息肉屬於良性腫瘤的一種。不過那些生長在皮下的囊腫、脂肪中的脂肪瘤、肌肉內的肌瘤等,也可引起體表的隆起,但不屬息肉範疇。 醫學上一般按出現的部位給它命名。如長在聲帶上的稱"聲帶息肉",出現在胃壁上的叫"胃息肉",以此類推。若某一部位有兩個以上的息肉,又稱"多發性息肉"。

基本信息

詞語解釋

詞目:息肉

息肉息肉

拼音:基本解釋

[polyp] 黏膜(如鼻腔中的)發育異常而形成的像肉質的突起部分

詳細解釋

贅肉。增生組織的團塊或肉瘤。息,通“ 瘜 ”。

《說文·肉部》:“腥,星見食豕,令肉中生小息肉也。” 段玉裁 註:“息當作瘜。《疒部》曰:‘瘜,寄肉也。’”《靈樞經·邪氣藏府病形》:“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天咫》:“東市百姓 王布 ……有女年十四五,艷麗聰悟,鼻兩孔各垂息肉如皂莢子。” 唐 趙璘 《因話錄·羽》:“相國 崔公 慎由 廉察 浙西 ,左目眥生贅,如息肉。”

分類

鼻息肉

鼻息肉nasal polyp,耳鼻喉科疾病,發生於鼻腔內的贅生物。中醫稱鼻痔。鼻息肉多因平素嗜食辛辣炙煿厚味,蘊生濕熱;上蒸於肺,結滯鼻竅;或風熱邪毒侵襲肺經,肺氣不得宣暢,積聚鼻竅所引起。主要表現為鼻竅內有一個或多個贅生物,表面光滑,色淡白或淡紅,觸之柔軟而不痛 ,伴有持續性鼻塞 ,嗅覺減退,鼻涕增多,頭痛 ,頭昏等 。治療以外治為主,可用硇砂散、明礬散等,以水或香油調勻,敷於息肉根部。內治宜清熱瀉濕,宣肺散結,方用辛荑清肺飲等。

胃息肉

胃息肉通常是上消化道內鏡檢查中偶然發現的。胃息肉有單發性息肉和多發性息肉,如果胃的部分黏膜或全部黏膜表面散布著大量大小不等的息肉則稱為胃息肉症。胃息肉可分為真性和假性兩種,真性息肉又稱息肉樣腺瘤,其病變性質屬於腫瘤性增生,可發生癌變。假性息肉則為炎性黏膜增生而形成的息肉。一般來說,息肉是由於起源於黏膜的細胞生長聚集形成的。

宮頸息肉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來源於宮頸黏膜的息肉,表面有一層柱狀上皮復蓋有豐富的微血管,因而顏色鮮紅、柔軟脆弱。輕輕觸動就會出血,以至於經常發生感染而形成潰瘍另有一種來自宮頸陰道部分的息肉,表面由復層鱗形上皮所復蓋,由於間質內主要為纖維結締組織所以顏色淺紅,質較韌,基底較寬病位表淺。

腸息肉

息肉是指一類從黏膜表面突出的異常生長的組織,在沒有確定病理性質前通稱為息肉,一般來說,息肉是由於起源於黏膜的細胞生長聚集形成的。腸息肉是臨床常見疾病,其發生率隨年齡增加而上升,男性較女性多見。人體的整個消化道都可以有息肉生長,其中以結腸和直腸息肉為最多,小腸息肉比較少。

肛門息肉

肛門息肉肛門息肉

肛門息肉,痔瘡的一種,無症狀靜止期的痔,只需注意飲食,保持大便通暢,預防併發症出現,需治療,有癌變的可能性。另外還有注射療法,冷凍療法等。當痔經非手術療法失敗或痔周圍支持的結締組織廣泛破壞,痔出血,血栓形成,痔脫出引起症狀或嵌頓等,應採取手術治療。

聲帶息肉

聲帶息肉聲帶息肉十分常見,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與長期發聲不當、長期不良刺激或慢性炎症有關。主要表現為聲嘶,嘶啞程度因息肉大小和部位不同而異,輕者僅有輕微聲音改變,重者嘶啞明顯甚至發聲困難。息肉過大堵塞喉腔,可引起呼吸困難。喉鏡檢查可以確診。治療主要以手術摘除為主。

膽囊息肉

膽囊息肉的表現形式包含很多病理類型,病理分類為非腫瘤與腫瘤性病變兩大類,腫瘤性病變又分為良性和惡性。

非腫瘤性病變

其中以膽固醇息肉最為多見。國外1995年報告,膽固醇息肉占膽囊息肉樣病變的65%,國內報告的288例患者中膽固醇息肉占62.5%。其次為炎症性息肉、腺瘤樣增生及腺肌瘤等。

(1)膽固醇息肉:膽固醇沉著是膽囊息肉的重要病因,膽固醇沉著於膽囊黏膜固有膜的巨噬細胞內,逐步向黏膜表面突起,促使黏膜上皮增生、羅-阿竇增多及肌層增厚而形成息肉。膽固醇息肉的病理特點為多發性小息肉,曾有膽固醇息肉74例病例報告顯示:直徑小於10mm者占97%,50%為多發性,平均3.09±3.31個(腫瘤性息肉多為單個病變,有臨床鑑別意義)。膽固醇息肉質脆帶細,易與黏膜分離,不伴有腸化生及不典型增生,也不含其他基質成分,即便伴有炎症也很輕微,到目前為止未見有癌變報導。

(2)炎症性息肉:為炎症刺激所致的一種肉芽腫,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的廣基性結節。其組成成分有毛細血管、成纖維細胞及慢性炎症細胞,息肉周圍的膽囊壁有明顯炎症,至今尚無癌變報導。

(3)腺瘤樣增生: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為黃色質軟的疣狀物,直徑約5mm,單發或多發。其組成成分為豐富的結締組織中含平滑肌束及杯狀細胞,其表面有上皮增生並伴有腸化生。腺樣增生因黏膜上皮伸入肌層形成的羅-阿竇明顯增多,竇口上常有狹窄,致竇內常有膽汁淤積、炎症或膽石嵌入,有癌變可能。

(4)腺肌瘤:存在黏膜上皮局部變化、肌纖維增生與局限性腺肌增生,故醫學上又稱為腺肌增生症,有瀰漫型、節段型與局限性三種。腺肌瘤也是既非炎症、也非腫瘤的增生性病變,也可能癌變。

腫瘤性病變

此類病變中以良性的腺瘤為主,惡性主要為膽囊癌。

(1)腺瘤:多為單發的有蒂息肉,外形可呈乳頭狀或非乳頭狀,惡變率約30%,癌變機會與腺瘤大小呈正相關。1998年國外學者觀察良性膽囊息肉樣病變時發現,其中94%直徑<10mm,66%的患者年齡<60歲;而惡性膽囊息肉樣病變88%直徑>10mm,75%的患者年齡>60歲。研究認為,膽囊腺瘤的發病率很低,在10年內施行的12153例膽囊切除中,僅81例為膽囊息肉樣病變,只占0.7%,而其中是腺瘤的僅為9.6%;而同期人群中發現膽囊癌225例,占1.85%,可見本病有癌變的可能性。

(2)腺癌:分為乳頭型、結節型及浸潤型。前兩者為隆起性病變,直徑約<20mm;而浸潤型不屬於膽囊息肉樣病變,絕大多數直徑>20mm。因此表現為膽囊息肉樣病變的膽囊癌往往為早期,其中乳頭型癌絕大多數限於黏膜和肌肉內,預後良好。

原因病理

息肉的原因可能與炎症內分泌紊亂特別是雌激素水平過高有關。比如長期炎症會容易導致宮頸息肉。

現代醫學對其真正的病因至今尚未明確,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慢性刺激

由於飲食習慣改變,糞便性質發生變化而產生的特殊刺激;或因痢疾、潰瘍性結腸炎、血吸蟲病、蟯蟲病等腸道疾病的刺激;以及慢性便秘、糞便乾結等,均可刺激直腸黏膜而發病。

遺傳因素

胎兒在胚胎期,上皮細胞即有易感性。這種特性使上皮細胞在生長發育期快速生長而成息肉。現在不知您家孩子的息肉是多發還是單發,建議通過手術治療,如不及時治療,長期便血會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導致其貧血。一般經肛門切除就可以治療此病,手術在 20分鐘左右就可完成,對孩子沒有其它方面的影響,比較安全。

臨床診斷

大多數息肉都是隱蔽生長的,且一般症狀不明顯,如果在某個器官臟器的息肉應該首選內窺鏡檢查,如腸鏡、宮腔鏡等,其次可選擇彩超、CT等。

臨床治療

手術或微創治療

息肉一般選擇手術或者微創切除,切除後及時送病理科確定其病變性質。對於息肉進行內鏡(胃鏡、腸鏡)下的息肉切除,是防止其癌變十分有效的措施。鏡下治療息肉的方法有:高頻電凝電切、高頻電灼、雷射治療、微波治療、注射摘除、冷凍療法等。

息肉切除術後的隨訪複查,一般認為,單個腺瘤性息肉切除,術後第一年隨訪複查一次,如檢查陰性者則每3年隨訪複查一次。多個腺瘤切除或腺瘤大於20mm伴有不典型增生,則3~6個月隨訪複查一次,陰性則為1年隨訪複查一次,連續兩次陰性者則改為3年隨訪複查一次,隨訪隨訪複查時間不少於15年。

腹腔鏡膽囊息肉切除術的適應症

1、各種不同類型有明顯臨床症狀的膽囊結石,如單純慢性膽囊炎並結石、慢性萎縮性膽囊炎並結石、充滿型膽囊結石、慢性膽囊炎結石嵌頓等。

2、膽囊息肉樣病變。

3、無症狀性單純膽囊結石,下列病人應採取LC治療:①陶瓷膽囊,因其膽囊癌發生率高達25%;②膽囊結石超過3cm,即使無明顯症狀亦應積極治療,因結石大於3cm的膽囊結石患者,其膽囊癌發生率明顯高於結石小於3cm者;②無症狀性膽囊結石合併膽囊息肉者。

4、糖尿病患者合併膽囊結石,一旦出現臨床症狀,應儘早手術治療,甚至目前有觀點認為即使無症狀也應手術。

5、肝硬化門靜脈高壓症並發膽囊結石的發生率比正常人高出4-5倍,雖然肝硬化病人不是LC的禁忌證,但屬於困難的LC手術,因為門靜脈高壓症膽囊周圍及膽囊三角區血管豐富,易出血,易發生粘連,作此手術應慎重。

6、慢性膽囊炎並結石急性發作患者,大多數經用解痙、止痛、抗炎等治療後,急性膽絞痛的臨床症狀和體徵能迅速緩解,抓緊手術時機,可實行此手術:而另一類型為膽囊結石嵌頓,雖已對症用藥處理,體徵和症狀均不能緩解,膽囊壁易發生壞死、甚至膽囊穿孔形成腹膜炎,這種病人儘早手術,超過24小時不宜作LC手術。

腸息肉治療提示

1.對於盲腸結腸息肉患者,飲食上的調治也很重要,不合理的飲食常加重腹瀉、出血等症狀,所以對患者要求禁飲灑,禁辛辣刺激性飲食,宜清淡易消化飲食。

2.對於單發性息肉,腸鏡下切除術是首選治療方法,對於多發性息肉或息肉病,可行腸鏡下分期分段息肉切除術。若病變腸段息肉人多,以至無法進行腸鏡下切除者,可考慮病變腸段手術切除治療。

3.結、直腸息肉切除術後,應定期隨訪,複查。由於採用電灼,套扎,結紮等方法,不易徹底清除息肉組織,其殘端極易再次增生形成息肉,所以定期複查是極為重要的。隨時發現隨時治療。

4.對於幼齡兒童的息肉,不宜選擇腸段切除,因該病有自愈傾向,並且採用簡便的套扎或燒灼療法,其療效是很可靠的。.

民間偏方

1、鼻中生息肉。用釜臍墨一錢,水送下。連服三、五天。

2、鼻息肉。用蚯蚓(炒)一分、皂莢一挺,共研為末,調蜜塗患處,清水滴盡即愈。

3、治鼻中息肉。用白礬燒成末,和豬油、棉花裹好,塞鼻孔中。幾天后,息肉脫落。又方:白礬一兩,蓖麻仁七個,鹽梅肉五個,麝香少許,搗勻,捏成丸子,用棉花崐裹著塞鼻內,息肉自下。

4、治療便方:用細辛末時時吹入。

預防保健

息肉患者特別是結腸息肉患者,應該少食辛辣刺激食物和油炸、肉蛋、生冷、油膩、高脂肪高能量食物,增加水果、蔬菜的攝入量,保持大便暢通,以防脂肪、能量堆積,濕熱、瘀毒內聚,導致癌變。

鼻息肉預防積極防治傷風感冒,根據季節變化及時增減衣物。 戒菸酒,防禦有毒氣體及污染,粉塵對鼻、咽部長期刺激。 避免長期套用血管收縮劑,如鼻眼淨等,以免引起藥物性鼻炎。不養成摳鼻子不良習慣,鼻塞嚴重是不可強行擤鼻涕,以免導致鼻竇炎、中耳炎等。 及時治療鼻、咽部及周圍器官疾病,以免感染蔓延和反覆發作。

子宮息肉的預防平日要注意外陰部衛生,防止陰道炎症和宮頸糜爛,同時要保持性生活衛生。要勤曬被褥,宜穿棉織品內褲並勤洗勤換。做好經期產後或流產後的保健。另外子宮息肉的預防,關鍵一點就是女性朋友要注意加強體育鍛鍊,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術前檢查注意事項:

1、檢查前48小時內,不要有性行為。

2、在檢查前至少3天,不要使用陰道灌水器。

3、檢查前48小時,不要使用衛生棉棒,避孕藥或者相關產品。

4、曾經接觸過人乳頭狀瘤病毒,應該及時提出。

5、在檢查前兩天,不要享受泡泡浴等要在浴盤進行的洗澡方式,應該使用站立的淋浴方式。

腸息肉如何檢查

息肉可怕,卻不難發現,也不難鑑別。

在腸鏡下,有經驗的醫生從息肉的大體形狀,大致可判斷其良惡性。一般來說,帶蒂的、直徑小於2厘米、表面光滑、鏡子推動時活動度好的常為良性,如炎症性、腺瘤性息肉;但如果是扁平的、直徑較大(大於2厘米)、表面污穢、有出血潰瘍、鏡子推動活動度差的,往往惡性的機會較大。

美國一項示,直徑小於1厘研究顯米的息肉,惡變機率約為l%;l~2厘米之間的腺瘤,惡變可能也僅有10%;而大於2厘米的腺瘤,則有46%會惡變。如果是家族性的多發腺瘤,惡變的機率就更大了。

有些息肉由於比較小或非常扁平,經驗不足的操作醫生可能讓其在眼皮底下逃過一劫,經驗豐富的醫生會有更加“銳利”的眼睛,對可疑之處藉助色素內鏡與放大內鏡等技術,使之無處遁形,再根據息肉表面的腺管開口類型,作出初步性質判斷。

當然,這樣的判斷僅僅是初步的,“終審”仍需將息肉完整切除後送病理檢查。

咽喉息肉的症狀

咽喉息肉的主要症狀是咽喉疼痛。而且咽喉疼痛的程度不一,可放射至耳部、咽痛明顯。時間短,發病急,伴有發熱,吞咽疼痛時可能為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體炎、咽峽炎、會厭炎等。單側明顯咽痛,可能為扁桃體周圍炎或者扁桃體周圍膿腫。單側固定的輕度咽痛,位於上咽部一側,要排除莖突過長,伴有明顯咽喉疼痛,吞咽痛、說話含糊不清。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