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泉療法

礦泉療法

礦泉療法,是利用礦泉水的化學和物理綜合作用,達到治療疾病和防治疾病的一種療法。

基本信息

概述

礦泉療法礦泉療法

礦泉療法礦泉療法的化學作用主要表現在礦泉水中的陰陽離子游離氣體微量元素放射性物質,不斷地刺激體表及體內的感受器官,改善中樞神經的調節功能。物理作用可分為溫度和機械作用。

溫度作用即溫度對皮膚、心血管系統、呼吸、胃腸功能、免疫機制等有益刺激。機械作用即靜水壓、浮力及礦泉水中液體微粒運動對皮膚的按摩作用。

這些綜合作用促使大腦皮層逐漸形成正常的協調活動,抑制並逐漸代替紊亂機體的病理過程,從而使慢性疾病得到緩解或痊癒。

歷史記載

礦泉療法據起始於遠古時期。據稱“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山海經》中也有用溫泉治病的記載。北周庚信《溫泉碑文》中記錄了溫泉治病的作用。至唐代,如陳藏器《本草拾遺》中載述“溫湯……下有硫磺,即令小熱……主諸瘡”,“諸風筋骨攣縮及肌皮頑痹,手足不遂、無眉發、疥癬諸疾,在皮膚骨節者,入浴”。明代李時珍則以礦泉分為熱泉、冷泉、甘泉、苦泉等。中國礦泉資源非常豐富,僅以溫泉來說,現已發現的多達3000多處,其中有文獻記載的就有972處之多,其中較為著名的有陝西臨潼華清池陝西藍田湯峪溫泉遼寧湯崗子泉等。

治療機理

礦泉療法是通過礦泉水的化學物理的綜合作用而達到治療目的。其化學作用主要表現在水中的陰陽離子、游離氣體、微量元素及放射性物質不斷地刺激體表及體內感受器官,改善中樞神經的調節功能;其物理作用可分機械作用和溫熱效應。機械作用即靜水壓、浮力及礦泉水中液體微粒運動對皮膚的按摩作用,溫熱效應即溫度對皮膚、呼吸、心血管系統、肩腸功能、免疫機制的有益刺激。化學和物理的綜合作用促進大腦皮層逐漸形成正常的協調活動,抑制並逐漸改變機體的病理過程,從而使慢性疾病得到緩解或痊癒。

醫療保健

單純泉

礦泉療法礦泉療法

水溫在25℃以上,水中游離二氧化碳和固體成分含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下。這種泉水主要靠熱產生醫療作用,溫水有鎮痛和加快物質代謝的作用,對精神和神經系統疾患有一定療效。如廣東從化溫泉、陝西臨潼華清池、雲南安寧溫泉等均屬此類。

碳酸泉

一般是指含游離二氧化碳每升在1000毫克以上,含固體成分每升不足1000毫克的地熱水。此水無色、透明,而且味道爽口。水溫低時可使毛細血管擴張、血壓下降,對增強心臟功能有較好效果。作為飲水使用時能幫助消化、促進食慾。

碳酸土類泉

水中含二氧化碳和團體成分的總量在每升1000毫克以上。其主要成分陰離子是碳酸,陽離子是鈣、鎂。鈣離子有消炎作用,除對皮膚黏膜炎症有效之外,還有興奮神經、降低血管內皮細胞通透性的作用。泉水也可作為飲料使用。

鹼泉

水中含重碳酸鈉每升1000毫克以上,水無色透明,味道良好。泉水有肥皂的作用,可使皮脂乳化,使皮膚顯得光滑。而且浴後體溫易放散,有清涼感,所以常有人稱其為“冷水浴”。

食鹽泉

是指地熱水中含食鹽量每升在1000毫克以上的泉水。依含鹽量多少可分為弱鹽泉、食鹽泉、強鹽泉,浴後溫暖感很強。這是由於鈉、鈣、鎂等的氯化物附著在皮膚上形成一個保溫層,可阻止體溫放散。食鹽刺激皮膚可使皮膚血管擴張,從而可增進體表血液循環,加速汗腺和皮脂腺的分泌;增加胃腸蠕動。食鹽泉對神經痛、風濕病和婦女的冷感症也很有效。

硫酸礦泉

地熱水中含硫酸鹽每升在1000毫克以上,水有苦味。依硫酸鹽的種類可分為硫酸鈉泉、石膏泉、苦味泉。飲用硫酸鈉泉水可刺激胃腸黏膜,使之增加蠕動,治療便秘。但如長期飲用可誘發慢性腸炎。

鐵泉

地熱水中含有重碳酸低鐵,當此水與空氣接觸即可產生氧化鐵,發生紅色沉澱物,使水呈紅色。地熱水中的鐵,多是以離子形式存在的,飲用後易於吸收利用。吸收後的鐵可供血紅蛋白和呼吸酶利用,也可貯存起來備用。

明礬泉

水中主要含硫酸鋁的鋁離子和硫酸離子。該泉水對皮膚和黏膜有消炎作用,對潰瘍和濕疹有療效。除做浴用之外,也可作為吸入或含漱使用。

硫磺泉

水中主要含硫化氫。當硫的成分觸到皮膚後即變為硫化鹼,它能溶解角質軟化皮膚。硫磺泉對疥、癬等皮膚病的寄生蟲類有殺滅作用。該泉水的擴張血管作用不僅對皮膚有效,對腦和心血管也有良好的效果。硫化氫作用於氣管,支氣管黏膜時有祛痰止咳的效果。所以有人稱它為“祛痰浴水”。但要注意不可飲用。

酸性泉

是指水中含有多量礦酸。要特別注意,浴用時一般只能浸泡l-3分鐘。因其刺激性強,在腋窩等處易發生潰瘍。用此水洗浴可使血液中白細胞數、吞噬細胞數增加,並能增強血液殺菌作用。

放射性泉

水中含鐳、氧在3.5ME以上時稱為放射性泉。放射性泉一般都有刺激作用,特別對細胞分裂旺盛的組織易起控制作用。此外,對貧血和骨疾患也有療效,並且有增加白細胞的作用。

療法分類

浴療法

本法又分短浴法和長浴法兩種。所謂短浴法,是在水溫38℃-39℃中,l次入浴10-20分鐘,或在水溫42℃左右中,入浴幾分鐘即出浴,休息片刻,再入浴,反覆2-3次;所謂長浴法,是在水溫35℃-37℃中,l次入浴l-6小時或10小時以上。此外,還可分全身浸浴法、半身浸浴法、手浴法、足浴法等。

飲療法

根據不同症證選飲合適的礦泉及飲量,每天l-2次。每天的飲量分小量(100-200毫升)、中量(300-400毫升)、大量(500-600毫升)、極量(700-1500毫升)。一般先從小量開始。

含漱療法

取溫熱泉水盛入杯中漱口,每天3次,每次含漱2-3分鐘,激後吐出。

噴霧吸入療法

用一般噴霧器,患者張口對準噴射出的霧狀泉水汽流,嘴離噴出口約10-15厘米,作深呼吸。每天1-3次,或每隔2-3小時1次,每次吸入10-15分鐘。呼吸困難者,每次5分鐘,10-15次為1個療程

臨床套用

礦泉療法礦泉療法

礦泉療法臨床適應症較為廣泛,根據文獻記載多達百餘種疾病。主要用於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心血管系統以及外科、皮膚科和婦科的疾病。

呼吸系統疾病

慢性支氣管哮喘

(1)酌取單純泉、碳酸泉、食鹽泉、鹼泉浴療。

(2)取碳酸泉飲用。

(3)酌取重碳酸鈉泉、硫磺溫泉作噴霧吸入治療。

慢性支氣管炎

(1)酌取單純泉、硫磺溫泉、鹼泉、酸性泉浴療。

(2)酌取碳酸泉、明礬泉作噴霧吸入治療。

(3)取明礬泉作含漱治療。

肺氣腫

(1)取碳酸泉浴療。

(2)取硫磺溫泉作噴霧吸入治療,每次5分鐘,每日2次。

過敏性鼻炎

酌情取單純泉、重碳酸鈉泉、碳酸土類泉、食鹽泉、氡泉等浴療。

慢性咽喉炎

(1)酌取單純泉、重碳酸鈉泉、硫磺泉、酸性泉浴療。

(2)酌取食鹽泉、重碳酸鈉泉飲用。

(3)酌取碳酸泉、食鹽泉、硫磺泉、重硫酸鈉泉、明礬泉作噴霧吸入治療。

(4)取明礬泉作含漱治療。

消化系統疾病

胃及十二指腸潰瘍靜止期

(1)酌取單純泉、食鹽泉、重碳酸鈉泉、硫磺泉、氡泉浴療。

(2)酌取單純泉、重碳酸鈉泉飲用。
萎縮性胃炎取單純泉飲用。

胃酸過多症

(1)酌取單純泉、碳酸泉、食鹽泉、硫磺泉、氡泉浴療。

(2)食鹽泉、重碳酸鈉泉溫飲。
慢性肝炎取硫磺泉浴療。
早期肝硬化酌情取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飲用。
慢性腸炎

(1)酌取單純泉、食鹽泉、氨泉浴療。

(2)酌取硫酸鹽泉、食鹽泉飲用。

心血管及血液系統疾病

心肌炎酌情取單純泉、碳酸泉、硫酸鹽泉、重碳酸鹽泉、氡泉浴療。
輕度心功能減退酌取碳酸泉、氡泉浴療。

動脈硬化

(1)酌取單純泉、碳酸泉、硫酸鹽泉、重碳酸鈉泉、碘泉等浴療。

(2)酌取碳酸泉、碘泉飲用。

貧血

(1)酌取食鹽泉、鐵泉浴療。

(2)酌取鐵泉、砷泉飲用。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慢性腎小球腎炎

(1)酌取單純泉、碳酸泉、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食鹽泉等浴療。

(2)酌取碳酸泉飲用。
慢性腎盂腎炎取碳酸泉飲用。

泌尿系統結石

(1)酌取單純泉、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浴療。

(2)酌取碳酸泉、重碳酸鈉泉飲用,適用於尿酸性結石和尿酸鹽結石;取碳酸泉飲用,適用於草酸鈣結石。
腎性高血壓取碳酸土類泉飲用。

遺精早泄取碳酸鐵泉浴療。

外傷科疾病

慢性風濕病

(1)酌取單純泉、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硫磺泉、鐵泉、酸性泉、氡泉等浴療。

(2)取硫磺泉飲用。

類風濕性關節炎取單純泉、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硫磺泉作浴療。

慢性腰肌勞損酌情取單純泉、重碳酸鈉泉、硫酸鹽泉浴療。

慢性骨髓炎酌情取食鹽泉、硫磺泉、酸性泉浴療。

坐骨神經痛

(1)酌取單純泉、碳酸土類泉浴療。

(2)酌取氡泉飲用,或作噴霧吸入。

禁忌症

1.嚴重心臟病,心動過速,極度虛弱,急性炎症期,惡性腫瘤,結核活動期,婦人妊娠、月經期、子宮出血等。

2.嚴重急性消化道出血,重症高血壓,嚴重水腫等。

3.慢性腎炎,各種原因引起的明顯水腫,肝硬化合併腹水,各種熱性病,嚴重嘔吐者等。

注意事項

礦泉療法礦泉療法

1.礦泉療法是一項複雜的治療。如選擇礦泉、浴療時間和溫度,飲食療法的飲水量等,都要因人因病而異,切不可把礦泉療法看成一般的洗澡和飲水而草率行事,應事前經醫生作全面檢查,然後針對不同的情況選擇礦泉和具體療法。

2.施用礦泉浴療和飲療初期(3-5天內),往往會在全身或局部出現一過性(一般數天)健康狀態低下或疾病加重的現象,稱為礦泉反應。如全身症狀主要有疲勞、不快感、睡眠不良、精神不安、心悸、眩暈、沉默、頭昏、頭痛以及偶爾發熱、吐瀉、皮疹、上呼吸道感染、哮喘發作等,局部症狀主要有局部病灶疼痛加劇、活動受限、局部腫脹、局部發熱等。礦泉反應強度和具體症狀因泉質、泉溫、體質不同而異。如選用硫化氫泉、硫酸鹽泉和進行溫熱浴時易出現;風濕性疾病、慢性濕疹等體質過敏者也易出現。反應症狀輕微時,可服用或注射腎上腺皮質激素和維生素C;反應稍重可暫停幾天礦泉治療,如反應重或持續時間較長,則不屬礦泉反應,而是不適宜此法而使病情惡化的指征,須及時停止施用礦泉療法。

3.到礦泉療法(養)地後,先適當休息幾天,再開始浴療。

4.因為空腹入浴易引起虛脫、眩暈及噁心,故浴療前要進食,但不宜過飽。

5.入浴前要消除恐懼心理,並排解大小便。

6.用棉球塞住外耳道,以防浴水進入耳道引起中耳炎。

7.遇下列情況應暫停治療:一是暴怒後及徹夜失眠後;二是體溫超過37.℃;三是月經前l-2天及月經後3天內;四是噁心、過勞、心悸。

8.年老或心血管疾病患者,應選進行部分浴(l/2浴、3/4浴),再作全身浴。因為一下子將全身浸入浴池,會使心臟負擔突然加重,或血壓急劇升高,容易發生意外。

9.應注意控制浴溫及人治時間,宜從較低溫到較高溫,從較短時到較長時。

10.治中如出現噁心、心慌、頭暈等現象,應緩慢出浴,靜臥休息片刻。入浴時,心前區應露出水面,以免出現心慌、胸悶等不適感。體弱者不宜進行冷水淋浴。

11.宜從較低溫到較高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