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詛咒

石油詛咒

開採石油資源理應使一國變得富足,但有的國家卻因此變得更加貧困,這就是所謂的“石油詛咒”。其核心原因是石油的開採、加工等為外國人所控制。

簡介

非洲的“石油詛咒”怪圈非洲“石油詛咒”油氣版圖
“石油詛咒”是國際政治中的一個現象,即:一些國家在發現了豐富的石油儲藏後,開發石油資源的結果沒有使國家得到良好的發展,反而倒退,廣大民眾陷入貧困。例如非洲的奈及利亞,石油儲藏量在世界排名第六,非洲第一,但是,奈及利亞的人均壽命卻從56歲急降到43歲,日均收入不到1美元的絕對貧困人口大量出現,石油財富流入西方和少數精英的口袋,成為非洲最窮的國家之一,社會治安混亂不堪。

現象剖析

近50年來,在奈及利亞的尼日三角洲地區,這裡開發的石油為石油集團帶來數十億美金的收入,卻使這裡被嚴重污染難以恢復,幾乎變成了無人區。近50年來,在奈及利亞的尼日三角洲地區,這裡開發的石油為石油集團帶來數十億美金的收入,卻使這裡被嚴重污染難以恢復,幾乎變成了無人區。

“石油詛咒”並不是普遍現象,有些國家的確如此,除了奈及利亞外,還有安哥拉印尼等。相反,有些國家卻因發現了石油而富裕繁榮,這也是事實,例如沙特

發現石油的非西方國家,如果採取的是西方民主政治體制,大都會落入“石油詛咒”這一悲劇命運;如果擁有石油的國家,不採取西方民主政治體制,往往就能使本國富裕繁榮。奈及利亞、安哥拉都採用了西方民主制度,印尼原先不是,現在也是。但是,沙特、科威特、阿聯等石油富國,都沒有採用西方民主制度,反而是獨裁制度。民主就能帶來繁榮富強,在石油問題上,恰好有一個反例。

成因

其實,獨裁能帶來富裕也不是鐵律。在石油國家中,利比亞伊拉克是一類。按照西方政治標準,他們都不屬於“民主”,但是,他們卻沒有沙特、科威特那樣的好運氣,都遭過西方的武力鎮壓或入侵。也就是說,在民主與獨裁問題上,西方的價值觀並不以“是否民主”為首選,而只是以“是否對西方有利”為首選。相對來說,由於採取了西方民主制度,西方世界介入和操縱的可能性就大為增加,這就是奈及利亞等國遭遇“石油詛咒”的原因。

影響

被稱為“第二個海灣地區”的非洲已探明石油儲量僅次於中東拉丁美洲地區,由於新勘探技術的運用和新油田的發現,非洲石油儲量還在不斷增加。石油是大自然的恩賜,讓許多國家變得富裕。但在非洲石油資源似乎成了瘟疫,開發石油讓環境進一步惡化,不但沒有帶來共同富裕,反而導致人權問題頻發,經濟發展緩慢。

解決之道

一些阿拉伯學者開始探索如何有效擺脫“石油詛咒”的羈絆,提出借鑑美國休斯敦等地的發展方式。休斯敦早年間也盛產石油,石油創造了這個城市的繁榮。但在那裡的石油資源枯竭後,這座城市卻繁榮依舊,這是因為休斯敦成功地拓展了產業鏈,及時發展了以石油科研帶動的其他產業,如高科技、鋼鐵、交通運輸、製造業等,從而完成了從“世界能源之都”到“科技之都”的華麗轉身。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