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刻立馬

石刻立馬

華夏先民心目中,馬還是民族生命力和進取心的象徵,古人還把馬與龍相提並論,故有“龍馬精神”之說。 民間還流行祭馬祖、馬王爺,看馬戲。 後來康王登基為高宗,沒忘記這段經歷,便封泥馬為“義馬”。

東錢湖石刻立馬

11

馬以溫順健壯、負重善行而聞名。《春秋緯說題辭》曰:“任重致遠以利天下”,《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稱讚馬具有奔放昂揚的性格和超脫不羈的精神。華夏先民心目中,馬還是民族生命力和進取心的象徵,古人還把馬與龍相提並論,故有“龍馬精神”之說。民間還流行祭馬祖、馬王爺,看馬戲。浙江民間賦予馬更高貴的精神是義氣,浙江各地普遍流傳《泥馬渡康王(南宋高宗趙構)》,趙構封泥馬為“義馬” 的傳說。
“靖康之亂”時,在金國當人質的康王趙構得以逃跑,不知跑到何處,筋疲力盡地倒在一個破廟裡。睡夢中似乎有人催促:“追兵來了,快騎上這匹馬。”康王驚醒,發現身旁果然有匹馬,騎上後每天賓士七百里,到了錢塘江,怎么鞭打它都不動,下馬一看,竟是匹泥馬。這才知道,原來是得了神的幫助。後來康王登基為高宗,沒忘記這段經歷,便封泥馬為“義馬”。
東錢湖南宋石刻馬其一表示下對上、臣對君的忠誠與效勞,其二表示同事、同僚之間的義氣和友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