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音察乾

系蒙古語,“白音”意為“富饒”,“察乾”意為“白色”。白音察乾鎮在察右後旗中部,1953年建火車站。

一:地理位置

白音察乾鎮在察右後旗中部。地理位置:北緯41。27,;東經113。10,。系旗委,旗政府駐地。“白音查乾”系蒙古語,“白音”意為“富饒”,“察乾”意為“白色”。

二:語言

白音察乾鎮的官方語言是漢語國語和蒙古語,使用於正式場合。
但白音察乾鎮的漢族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語言為晉語,屬於晉語烏蘭察布方言。

三:車站簡介

1953年興建集二鐵路時在此建站,因這裡有兩座山,一座名“白音陶勒蓋”,意即“富饒的山頭”,另一座為“察乾敖包”,意即“白色的山”。故以兩山名頭一個詞相結合命名為白音查乾車站
隨著這條鐵路的建成和通車,很快形成了一個相當規模的自然鎮。1971年,成立白音察乾鎮人民政府。鎮名從站名。同時將察右後旗旗委,旗政府由土牧爾台鎮遷此。轄四個村名委員會和枳機卜一個村民委員會。城鄉居民共2720戶,10537人。其中蒙古族1059人,滿族31人。全鎮南北略高,地勢較平坦。面積2.8平方公里。有白音街,興旺街,北馬路,繁華路等13條街道。
其中白音街和繁華路是鎮內主要街道。白音街全長1955米,為鎮內最長的南北向街道,駐有旗委,旗政府等單位。有綜合修配廠,維修隊,柳笆廠和農工商聯合消費社等鎮辦企業;有中學三所,國小四所以及旗醫院,蒙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所等衛生事業機構。駐有旗直屬機關60多個。地處祖國北部邊疆,交通極為便利。
白音街 在鎮中心。南起農業銀行,北至修造廠。長1955米,寬20米,瀝青路面。原無名。1982年6月5日以鎮名“白音查乾”的“白音”一詞命名為白音街。系鎮內的一條中心大街,駐有旗委,旗政府和鎮黨委,鎮政府以及一些企事業單位。大型建築有政府禮堂,旗文化館等。
繁華路 在鎮中心。西起商業局家屬院,東至二輕局家屬院。長650米,寬18米,瀝青路面。原無名。因此街商業網點多,比較繁華,故1982年命名為繁華路。駐有百貨,食品,副食等商業門市部。
興旺街 位於鎮政府東。北起屠宰場,南至財政局南平行道。長1945米,寬18米。原無名。因此街學校多,故1982年3月命名為興旺街,以示事業後繼有人,興旺發達。駐有旗教育局,第二國小,白銀察乾中學,旗衛生局,防疫站,旗醫院,醫藥公司等文教,衛生單位。
新建街 在鎮中心。南起旗供銷社,北至迎賓路。長1190米,寬18米。於1982年命名。駐有旗外貿公司,氣象局,鄉鎮企業局,經委等單位。

四:地方旅遊:

察右後旗以察哈爾生態火山旅遊區、阿貴廟旅遊度假村及草原天鵝湖為代表的生態旅遊吸引了眾多遊客。截至目前,全旗累計接待遊客85萬人(次),實現營業收入1.6億元。
察哈爾生態火山群位於白音察乾鎮以北10公里,包括20餘座火山,分布範圍400平方公里。火山噴發在周邊草原形成的石河、石湖、石海、石浪、石禽、石獸等獨特的火山草原景觀,儼然一處天然火山“博物館”。
來火山群遊玩,別有一番情趣。或潛入火山盆底探究火山噴發奧秘,或登臨而上撿幾塊形態各異的岩漿石當作工藝品細細揣摩,或漫步在火山群中遐想火山噴發時的壯觀場面,大自然的傑作定讓您心曠神怡,有一種超凡脫俗之感。
有著近400年歷史的阿貴廟被清朝康熙皇帝賜名為“善福寺”,整體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鱗次櫛比。相傳它與五台山石坊堂寺為一宗,故有朝拜阿貴廟三次等於朝拜五台山一次之說。該廟的傳說故事離奇新穎,山水景色氣勢雄偉,吸引著外地遊客慕名而來。
碧波蕩漾的草原天鵝湖是一個天然草原濕地候鳥觀光區,湖面四周青山環抱,風景秀麗。每當春秋季節都有北上或南下成群的天鵝在這裡歇腳、逗留。它們一對對、一群群,時而飄然水上悠哉游哉;時而群集藍天,上下飛旋 ,構成了一幅動靜結合、優雅壯美的藍天碧水百鳥圖 。

五、自然資源:

礦藏資源豐富,被譽為“三石之鄉”。已探明的有石灰石、浮石、大理石、玄武岩、石棉、石英、金、銅、鎢、鐵等20多種。石灰石總儲量10億噸,已建有頭道灣、二道灣等礦點。大理石分布有四處,總儲量12億立方米,建有猴山等礦點。有漢白玉、孔雀綠、彩雲、秋景、墨玉等17個品種。浮石集中分布在烏蘭哈達蘇木,總儲量2億立方米。初步探明玄武岩儲量2億立方米。風能資源豐富,年平均風速4.6米/秒,大於或等於3米/秒的時數年均4916.7小時,平均風能密度196瓦/平方米。我旗規劃風場兩處,錫勒蘇木玻璃腦包(海撥2060米)和大板梁風場中的1號風場(海撥1900米),風場年平均風速10米高約為6米/秒,是開發風電的首選區域。地下水資源總儲量7.45億立方米。全旗總用水量0.19億立方米,現已開採利用0.09億立方米。野生植物種類較多,有50科、114屬、338種。其中山杏、山櫻桃、羊草、知母、防風、甘草、克氏針茅、沙蓬、馬蘭、冷蒿分布最廣。野生動物主要有:狐、艾虎、獺、兔、百靈、石雞、蟾蜍等。

六、經濟發展概況 :

2005年全旗國內生產總值22.66億元,比2000年翻了兩番多,是1990年的18.8倍,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0826元,城鎮居民收入7416.33元,農牧民人均純收入2488元,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2.45億元,比上年增長48.39%,是1990年的372倍。工業投資逐年增大,全年完成工業投資8.1億元,占全部投資的65.06%,三次產業的比重由2000年的46:30:24調整為2005年的22:56:22,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格局初步形成。
農牧漁林業: 2005年全旗遭受嚴重旱災,糧食總產量2400萬噸,較往年減產1.7億多斤,主要經濟作物品種有油料、玉米、馬鈴薯、蔬菜等,農牧民人均純收入達2488元。牧業: 2005年6月末牲畜存欄數85.5萬頭(只),其中大畜4.34萬頭、小畜74.21萬隻、豬6.95萬口。牲畜總頭數是1990年的2.5倍。全旗奶牛存欄2.2萬頭,牛奶年產量達5.4萬噸,肉羊飼養量達169萬隻,年出欄110萬隻。2005年,年產牛羊肉4670多噸,奶製品415噸,羊絨、毛3453噸,羊皮40萬張。漁業: 2005年全旗可養魚水面縮小到2.7萬畝,開發利用2.51萬畝,水產品年產量達370噸。林業: 2005年全旗累計造林111.04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90年的4.8%提高到2005年的10.6%,木材蓄積量達25.6萬立方米,木材產量平均每年達200立方米。水利建設有較大發展,到2005年累計建成中小型水庫5座,塘壩1座,機電井627眼,水澆地面積達到11.8萬畝,全旗農牧業機械總動力9.9萬千瓦,擁有大中小型機動拖車3958輛。動力設備4720台,農牧業用電總量 1058.1萬度。
工 業: 2005年全旗工業(包括鄉鎮企業)總產值302200萬元;工業結構輕工業有港源塑業公司、蒙源肉食品公司、天下糧倉酒廠、華祺肉食品加工廠、萬里絨毛廠、環球皮毛廠、自來水公司;重工業有烏蘭水泥廠、白雁湖電石廠、全宏電石公司、煜豐化工公司等;主導工業為建材業,以烏蘭水泥廠為代表;化工業以電石廠為代表;輕工業以港源塑業、蒙原肉食品公司、天下糧倉酒廠、華祺肉食品加工廠、環球皮毛廠和萬里絨毛廠為代表;職工人數7803人,固定資產為50.7億元;重點企業有烏蘭水泥廠,產量為300萬噸;電石產量為47萬噸;石灰礦產量800萬噸,電力公司年供電量1200萬度。2005年工業經濟按照“企業向園區集中、產業向規模和集群集中”的思路,整合優勢資源,聚合生產要素,延伸產業鏈,集聚企業群,工業經濟呈現出“石灰石—電石—發電—粉煤灰—水泥”循環發展格局,全旗實現工業增加值8.25億元,同比增長36.6%,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50%;工業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7%,對財政的貢獻率達76.4%,初步實現了國民經濟由農牧業主導型向工業主導型轉變。
交通運輸: 交通以公路為主,白音察乾鎮通往各鄉蘇木的公路溝通東西南北,連線偏僻鄉村,形成乾支相連的公路網路。1990年全旗公路總里程323.5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083公里。擁有各種機動車輛2038輛,貨運量71.28萬噸,貨運周轉量1773.38萬噸/公里,客運量30.24萬人(次),客運周轉量707.20萬人/公里。 2005年全旗公路總里程達到805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有公路0.21公里。主要幹道有白豐高速公路、208國道、呼滿省際通道、白科路、烏科路等,全旗形成了“三縱六橫八出口”道路交通網路,在全市率先實現了鄉鄉通油路。擁有各類機動車輛 4796 輛,貨運量243萬噸,貨運周轉量10151.82萬噸/公里,客運量55.28萬人(次),客運周轉量1607.48萬人/公里。
集二鐵路南北縱貫全境,全長102公里。境內設有白音察乾火車站,下行有烏蘭哈達、寶拉格、阿貴圖、土牧爾台車站,上行有蘆家村、賁紅、大六號車站。集通鐵路途經我旗賁紅站。全旗平均每年貨運量達91萬噸,客運量達50萬人(次)。
郵政電信: 2005年全旗固定電話用戶為13500部,普及率城鎮達26部/百人,鄉村達6.2部/百人。行動電話用戶數達22500多戶,網際網路用戶數達450戶,郵政業務營業額達到338萬元。
商業外貿: 2005年第三產業成為全旗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第三產業的經濟比重由“九五”期末的19%提升到2005年的21%。烏蘭哈達馬鈴薯批發市場,白音察幹家畜屠宰交易市場、農貿市場、鑫盛購物廣場等新興專業交易市場初見規模,拉動全旗“三化”進程的作用進一步顯現。2005年末,全旗各類商品經營網點達到1500餘個,從業人員5800餘人,年社會商品另售總額3.5億元。其中:集貿市場交易額2400萬元,各類專業批發市場銷售收入1.5億元。對外貿易經營額1300萬美元,出口創匯51萬美元,出口的主要品種為:水泥、羊剪絨拖鞋、馬鈴薯等。
旅 游: 全旗有一定規模的旅遊景點兩處。藍天蒙古大營旅遊區,該景區位於白音察乾鎮西北11公里,208國道西側2公里處。氣候屬中溫帶半溫帶半乾旱大陸性季風氣候,日照較長而氣溫偏低,夏季涼爽的怡人。據資料顯示,夏暑時平均氣溫比北京低7℃,比大同、呼市低3—4℃,是難得的康樂氣候黃金時期,這裡地形開闊,地勢平坦,水草肥美。綠色草原中以白色蒙古包點綴,充分展示了“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牛”的美麗景象。藍天蒙古大營現分生活區、別墅區、活動區、雕塑區和蒙古大營區。來這裡旅遊的人,可以參加或欣賞騎馬、射箭、摔跤、旅遊、攀岩、民俗風情、民族歌舞、篝火晚會等。它是北方避署、度假、觀光、娛樂的好地方。阿貴烏拉旅遊區,該景區位於白音察乾鎮東3公里處,主要景觀有阿貴廟宇一座。阿貴廟是一座喇嘛廟,始建於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以後經過250多年的陸續修建,形成了氣勢宏偉的建築群落。由於坐落在阿貴山上俗稱阿貴廟,清康熙皇帝敕名《善福寺》,蒙語叫賽恩音圖,整體群落坐北朝南,依山傍水,鱗次櫛比。山上山下錯落有致,遠遠望去,金碧輝煌,十分壯觀。每當夏季,山下小溪順溝由西而紗涓涓流淌。綠草如茵,植被繁茂,山泉挺撥。小鳥鳴唱,鴻雁翱翔,景色宜人,一副天然畫圖,登山遠眺,山嶺相連,此起彼伏,溝壑縱橫,氣象萬千,身臨其境,心曠神怡。每年農曆五月十五,祭敖包,同時舉行那達慕大會。農曆六月十五日是廟節也叫廟會,廟會佛事活動非常隆重,遠近牧民民眾扶老攜動,驅車乘馬蜂擁而來,熱鬧非凡。從農曆六月十六日開始詠頌《雅日乃經》直至八月初二結束。從五月十五日到八月初三,各種佛事活動頻繁,也是旅遊的最佳時期。隨著旅遊業的快速發展,旅遊接待能力逐年增加,2005年全旗旅遊接待能力達到18萬人(次)。當年接待遊客4.2萬人(次),旅遊收入493萬元。累計接待遊客40.7萬人(次),旅遊業收入2757萬元。
財政金融:2005年財政收入達到20068萬元,支出 31969萬元,人均財政收入上升到958元。2005年三行及信用社存款餘額73146萬元,貸款餘額12280萬元,居民儲蓄餘額56990萬元。三行和信用社2005年總營業額4618萬元,個人存款總額46986萬元,人均儲蓄額2244.9元
資源開發: 我旗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灰石、大理岩、玄武岩、長石等。1995年全旗石灰石 、粘土、大理石、脈金、浮石等資源已進行開發,其中石灰石產量為20.2萬噸,產值132.3萬元;提煉黃金18千克,產值79.8萬元;浮石1.8萬立方米,產值43.6萬元;大量石板材448平方米,產值20.8萬元。2000年開採石灰石236.67萬噸,銅1146萬噸,脈金47千克,錳24萬噸,螢石1900萬噸,芒硝168萬噸。2005年石灰石開採以紅格爾圖——當郎忽洞一帶為主,有開採企業38家,年開採石灰石30萬噸;長石年開採2000噸,浮石開採企業5家,年開採浮石8萬立方米;玄武岩開採企業17家,年開採毛石4萬立方米;大理石開採企業3家,年開採2萬立方米。產品銷售市場較好,銷往全國各地。
環境保護: 全旗所有重化工企業全部安裝了環保設施,環境影響評價正式啟動。並對重化工企業環保設施運行情況實施線上監察。對大六號石材、紅格爾圖石灰窯污染進行了治理。對境內的兩家小造紙廠依法進行了關停。天鵝湖自然保護區被評為了市級自然保護區。
土特產品: “富奇”牌脫毒馬鈴薯,被評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標識,為國家免檢產品。每年全旗種植面積穩定在30萬畝,正常年份總產量在7億斤,商品率可達60%以上,暢銷東北、華北、華東、華南各省區,並出口日本、韓國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成為華北地區馬鈴薯交易最大批發市場。“草原西冷”牌牛羊肉是由我旗蒙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選用灰騰錫力、杜爾伯特和蘇尼特草原優良畜種生產的精選牛羊肉,其肉質鮮美、細嫩、綠色。是經國家工商總局註冊登記的名優品牌,被北京市陽坊勝利集團選定為免檢產品,年訂單銷售300餘噸,產品走俏全國各大城市。
社會發展概況
文化藝術: 2005年烏蘭牧騎文藝團成員13人,學員10人,經常深入基層進行文藝演出。有電影劇院2處,擁有座位1412個,電影隊14個,每萬人擁有67.3個座位,年放映750餘場。2004年成功舉辦我旗建旗五十周年慶典暨第五屆那達慕大會,組織開展了多層次、多形式的民眾性文化生活。同時,加強了文化體育基礎設施建設,建立了宣傳文化站和體育活動中心,鼓勵民間創辦了塞北書畫院,舉辦了建旗50周年成就暨書畫攝影展覽,出版了《百花》文學雜誌,印製了後旗風情掛曆。2005年全市“兩個文明”現場化在我旗勝利召開,舉辦了塞北書畫展等文化娛樂活動,進一步豐富了人民民眾的文化生活。主要文藝創作成果有1996年烏蘭牧騎陶高岱獲全國民族聲樂金獎,2003年由高秀花輔導的我旗代表隊參加全區健身操大賽,榮獲銅獎,王利庭的攝影作品《雛鷹》榮獲全區文化館業務人員技能大賽優秀獎,郝寶林書法作品榮獲首屆“信華杯”全國書畫精品大展賽金獎,2005年獲昭君文化節“第八屆當代書畫家作品邀請展”特別獎。少數民族風情主要有察哈爾婚禮、祭腦包、那達慕大會和“三項技能”和察哈爾服飾等。察哈爾婚禮是察哈爾蒙古族的民族風俗,男子到了成婚年齡,通過“胡達”(媒人)當提親人。定親儀式叫“巴格艾力嘿”,又叫“哈達鐵畢介”。經過訂婚宴席,送“紅貼”宴會,祝福新房儀式和“姑娘宴”幾個過程,就可以舉行婚禮了,婚禮的場面是相當壯觀的,由迎親隊伍和送親隊伍組成,祝頌人祝詞 ,新郎佩帶弓箭和箭筒,新娘的服飾是察哈爾蒙古族服飾,亮麗、華貴。途中,兩支隊伍你追我趕,直至搶新成功。察哈爾婚禮是察哈爾文化的一種表現過程,是蒙古族文明禮貌的一種體現。祭腦包里“腦包”亦叫敖包,是用石頭堆徹成包的意思。蒙古族信仰“薩滿教”、尊崇天神,“祭腦包”時,人們都穿上節日盛妝,從家裡帶上祭品,騎上駿馬到腦包山會集,儀式由喇嘛主持。察右後旗境內有旗祭敖包兩座,蘇木祭敖包五座,廟祭敖包九座。當時稱察哈爾右翼正黃旗和察哈爾右翼正紅旗。祭敖包作為一種蒙古族的民俗活動,流傳至今。
那達慕大會和“三項技能”是察哈爾部落把摔跤、賽馬、射箭稱之為男子的“三項技能”,最初是在察哈爾部落興起的,後來流傳到其他各部。各部落一些重大活動都要進行男子“三項技能競賽”,逐步形成了那達慕大會和祭敖包的主要活動內容。蒙古式摔跤亦稱博克比賽。那達慕大會是察哈爾蒙古族舉行的集體育、文藝、商貿為一體的大型集會,我旗從解放前到現在已舉行過多次那達慕大會。察哈爾服飾的主角是長袍,外罩坎肩,男子戴禮帽,婦女戴滿族式園頂寬沿小帽。過去,冬天穿氈烏拉,又叫氈疙瘩。也有穿香牛皮靴的。婦女的頭飾佩帶分頭飾、胸飾、背飾三大部分。男子佩帶的有鼻煙壺(包括壺袋子),大鐮與佩刀、菸斗。
教 育: 2005年有普通高中1所,在校學生1428名,教職員工179名,高中入學率達57%;中學8所。在校學生6003名,教職員工473人,國中入學率達98%,國小20所,教學點28個,幼稚園2所,在校學生9906名,教職員工906名,國小入學率100%,義務教育普及率92%。有民族中國小各1所,在校學生289名,教職員工131名。2005年圓滿完成了“兩基”達標任務,“33211”工程邁上了新台階,教育教學質量有了新提高。
醫療衛生: 2005年,我旗共有醫院(包括衛生院、衛生院分院、社區服務站)24個,其中二級乙等醫院1所(旗醫院),專科醫院1所(蒙醫院),中心衛生院6所,一般衛生院8所,衛生院分院7所,社區服務站一個(綠洲園區服務站),有床位數315張,醫務人員(包括護士)483人,每萬人擁有病床數1.5張,每萬人擁有醫務人員數2.3人。
體育: 體育場於1987年落成,占地7200平方米,建築面積3600平方米,其中標準球場3000平方米,十三層看台容納觀眾7000人。全旗機關、學校、廠礦、鄉鎮有田徑運動場35個,籃球場71個,門球場2個,體育人口達4.5萬人,占總人口的21.7%,1954年以來共舉辦中國小田徑運動會八屆。“那達慕”民族運動會三屆。有二級載判員8名。三級裁判員45保。1984年還成立了老年體協。1989年又建立了業餘體校,向上級輸送運動員9名,在自治區體育比賽中曾榮獲桌球混合雙打第三名,女子100米跨欄等第二名和女子柔道第三名。
廣播電視: 2005年在全旗積極推行了科技特派員制度,選派65名科技特派員,重點圍繞農牧業三大主導產業和15個小康示範村開展了相關科技服務,科技在經濟成長中的貢獻率進一步提高。1975年至2005年共有16項科技成果獲自治區、烏蘭察布市的獎勵。
社會保障: 2005年全旗社會保障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12903人、12739人。4158名城鎮困難居民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金,年發放低保金額398.5萬元。345戶、548名牧區特困民眾享受了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出台實施了農村牧區特困人口救助辦法,2889戶,4555人的生產生活得到了長期有效幫助。全旗建有敬老院11所,集中供養204人,並對敬老院進行了新擴建和維修改造建設,為每個敬老院增添了電冰櫃、桌椅、床頭櫃和文化娛樂器具及配套設施,極大改善了集中供養五保老人的生活條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