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丁哌利福黴素

異丁哌利福黴素

異丁哌利福黴素為半合成廣譜殺菌劑,與依賴於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亞單位牢固結合,抑制細菌RNA的合成,防止該酶與DNA連線,從而阻斷RNA轉錄過程。

基本信息

動力學

異丁哌利福黴素在胃腸道中吸收良好。吸收後可彌散至全身大部分組織和體液中,包括腦脊液,當腦膜有炎症時腦脊液內藥濃度增加;在唾液中亦可達有效治療濃度;異丁哌利福黴素可穿過胎盤。異丁哌利福黴素為脂溶性,故易於進入細胞內殺滅其中的敏感細菌和分枝桿菌。分布容積為1.6L/kg。蛋白結合率為80~91%。口服後1.5~4小時血藥濃度可達高峰,進食後服藥可使達峰時間延遲和峰濃度減低,T1/2為1.5~5小時,多次給藥有所縮短。異丁哌利福黴素在肝臟中為自身誘導微粒體氧化酶的作用而迅速去乙醯化,成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謝物25-O-去乙醯利福黴素.水解後形成無活性的3-醯利福黴素由尿排出。異丁哌利福黴素主要經膽道和腸道排泄,可進入腸肝循環,但其去乙醯活性代謝物則無腸肝循環。60~65%的給藥量經糞便排出,6~15%的藥物以原形、15%為活性代謝物經尿排出;7%則以無活性的3-甲醯衍生物排出。異丁哌利福黴素亦可經乳汁排出。腎功能減退的患者中本品無積聚;由於自身誘導肝微粒體氧化酶的作用,在服用異丁哌利福黴素的6~10天后其排泄率增加;用高劑量後由於膽道排泄機理達到飽和,異丁哌利福黴素的排泄可能延緩。

適應症

異丁哌利福黴素適用於與其他抗結核藥聯合用於結核病初始與復治,包括結核性腦膜炎的治療。亦適用於無症狀腦膜炎球菌帶菌者,以消除鼻咽部奈瑟氏腦膜炎球菌;異丁哌利福黴素不適用於腦膜炎球菌感染的治療。異丁哌利福黴素亦可與其他藥物聯合用於麻風、不典型分枝桿菌感染的治療。異丁哌利福黴素與萬古黴素(靜脈)聯合可用於甲氧西林耐藥葡萄球菌所致的嚴重感染。

用法用量

異丁哌利福黴素腎小球
1、抗結核口服,成人,與其他抗結核藥合用,每日0.45—0.6g,頓服;小兒5歲以上每日按體重10—20mg/kg,頓服。
2、腦膜炎球菌帶菌者(無症狀)成人每日0.6g,頓服,連續4天;小兒5歲以上每日10mg/kg,每13小時一次,連服4次。
3、老年患者口服每日10mg/kg,頓服。
4、異丁哌利福黴素應於空腹時(餐前1小時或餐後2小時)用水送服以保證最佳吸收。如出現胃腸道刺激症狀則可在進食時服用。
5、異丁哌利福黴素單獨用於治療結核病時可能迅速產生細菌耐藥性,因此異丁哌利福黴素必須與其他抗結核藥合用。治療可能需持續1一2年,甚至數年或長期服藥。異丁哌利福黴素與異煙肼間歇療法曾成功地用於結核病的治療,用法為採用兩者常用劑量每日給藥,連續1個月,繼以利福定0.6g,與異煙肼0.9g,每周2次,但間歇療法的副作用可能較多見且嚴重,尤其當異丁哌利福黴素的劑量較大時(0.9一1.2g,每周2次)。
6、肝功能減退的患者常需減少劑量,每日按體重不超過8mg/kg。
7、腎功能減退者不需減量。此外,在腎小球濾過率減低或無尿患者中異丁哌利福黴素的血藥濃度無顯著改變。發生急性腎功能衰竭時提示異丁哌利福黴素有誘發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的可能。
8、異丁哌利福黴素可能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並導致齒齦出血和感染,癒合延遲等。此時應避免拔牙等手術,並注意口腔衛生,刷牙及剔牙均需謹重,直至血象恢復正常。服藥後尿、唾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顯桔紅色。

不良反應

(1)發生率較少但應引起注意的有:畏寒、呼吸困難、頭昏、發熱、頭痛、肌肉骨骼疼痛、寒戰(流感樣綜合徵)。發生率極少的有尿液混濁或血尿、尿量或排尿次數顯著減少(間質性腎炎)、食慾減退、噁心嘔吐、異常乏力或軟弱(肝炎前驅症狀)、咽痛、異常青腫或出血(血液惡液質)、眼睛或皮膚黃染(肝炎)。

異丁哌利福黴素溶血性貧血
(2)不良反應持續存在需引起注意者有;腹瀉,尿、唾液、糞便、痰、汗液及淚液呈桔紅或紅棕色,部痙攣。發生率較少者有瘙癢、發紅或皮疹(過敏反應)、口舌疼痛(真菌生長)。可引起胃腸道反應:噁心,嘔吐,食欲不振,腹脹,腹瀉.可引起出血,溶血性貧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白細胞減少。引起肝損害,脫髮,頭痛,蛋白尿,血尿,心律失常。過敏反應:皮疹,藥熱,部潮紅或蒼白,氣喘,心悸,胸悶,腹痛,嚴重者出現過敏性休克。個別病例可引起急性腎衰,剝脫性皮炎,視力障礙,視神經萎縮,急性胰腺炎,婦女月經失調。心血管系統可出現嚴重休克反應,有時伴有急性腎功能衰竭。長期靜脈給藥可發生局部血栓形成性靜脈炎。也可有高血壓。
神經系統:少數病例發生頭痛、頭暈及嘔吐,共濟失調、視力障礙、精神錯亂等。
消化系統:間歇治療或每日治療組中均可出現嘔吐、噁心、厭食、腹痛、胃灼熱感、腹瀉或便秘,發生率約1.7%,一般不影響繼續服藥。肝臟損害為本品的主要不良反應,但嚴重的肝功能失常是罕見的。病人開始可出現氨基轉移酶升高、肝臟腫大、黃疸等。多數人的氨基轉移酶為一過性的升高,無症狀、在療程中可自行恢復。
泌尿系統:自異丁哌利福黴素問世後,已報告有60例因用本品治療而發生急性腎衰。僅在間斷用藥治療或再次用藥時才出現腎病,第一次與第二次用藥的間隔可能是幾年。在再次用藥後1或2周發生少尿或無尿,並伴有發熱、肌痛、關節痛、噁心、皮疹、頭痛及其他症狀。大多數病人停藥後可完全恢復。
異丁哌利福黴素血小板
過敏反應:大劑量間歇療法(每周1~2次,每次900~1200mg)套用後常可出現流感樣症狀,如發熱、寒戰、不適、頭痛、嗜睡、肌肉酸痛等,婦女、年齡超過40歲的男性患者和劑量大者尤易發生。在大劑量間歇療法的病人中尚偶可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嗜酸粒細胞增多、急性出血、溶血性貧血、呼吸困難、哮喘、過敏性休克等,皮膚潮紅、皮疹、搔癢等也有所見。
內分泌、代謝:異丁哌利福黴素主要影響女性性功能,可刺激或抑制月經出血。它誘導肝微粒體酶系統促進雌性激素的代謝,致使雌激素的避孕效應有某些程度的減退。
其他:病人服用異丁哌利福黴素後,大小便、唾液、痰、淚等可呈紅色,有時鞏膜、皮膚和黏膜也有黃染,嚴重者皮膚呈“紅人綜合徵”,這是本品溶液(桔紅色)在體內沾染皮膚、黏膜及體液所致,對機體無害,但需與黃疸鑑別。個別病例可出現白細胞減少,凝血酶原時間縮短等。

禁忌

(1)異丁哌利福黴素可穿過胎盤,雖然在人類未證實對胎兒的有害作用,孕婦用藥仍應充分權衡利弊。對嚙齒類動物的研究證實:每日給予異丁哌利福黴素150—250mg/kg可引起齶裂脊柱裂。本品與其他藥物聯合套用對胎兒的影響尚未闡明。此外,應對新生兒密切觀察不良反應的出現。未進行本品在5歲以下小兒中套用的研究。
(2)異丁哌利福黴素可由乳汁排泄,雖然在人類未證實有問題,但哺乳期婦女用藥仍應充分權衡利弊。
(3)酒精中毒、肝功能損害者慎用。肝功能嚴重不全、膽道阻塞者、3個月以內孕婦禁用。

相互作用

異丁哌利福黴素丙吡胺
(1)服用異丁哌利福黴素時每日飲酒可導致異丁哌利福黴素性肝毒性發生率增加,並增加異丁哌利福黴素的代謝,需調整異丁哌利福黴素劑量,並密切監督患者有無肝毒性徵出現。
(2)腎上腺皮質激素(糖皮質激素、鹽皮質激素)、抗凝藥、香豆素或茚滿二酮衍生物、口服降血糖藥、促皮質素、氨苯碸、洋地黃苷類、丙吡胺、奎尼丁等與異丁哌利福黴素合用時,由於後者對肝微粒體酶活性的刺激作用,可使上述藥物的藥效減低,因此除地高辛氨苯碸外,在用異丁哌利福黴素前和療程中上述藥物需調整劑量。本品與香豆素或茚滿二酮類合用時應每日或定期測定凝血酶元時間,據以調整劑量。
(3)對氨基水楊酸鹽可影響異丁哌利福黴素的吸收,導致異丁哌利福黴素血藥濃度減低;患者服用對氨基水楊酸鹽和利福定時,兩藥之間至少相隔6小時。
(4)異丁哌利福黴素可刺激雌激素的代謝或減少其腸肝循環,降低口服避孕藥的作用,導致月經不規則,月經間期出血和計畫外妊娠,患者服用異丁哌利福黴素時,應改用其他避孕方法。
(5)異丁哌利福黴素可誘導肝微粒體酶,增加抗腫瘤藥達卡巴嗪(dacarbazine)、環磷醯胺的代謝,烷化代謝物的形成,促使白細胞減低,因此需調整劑量。
(6)異煙肼與異丁哌利福黴素或咪康唑(靜脈)、酮康唑合用可增加肝毒性發生的危險,尤其是原有肝功能損害者和異煙肼快乙醯化患者。此外,異煙肼或異丁哌利福黴素與咪康唑或酮康唑合用,可使後兩者血藥濃度減低,故本品及異煙肼不宜與咪唑類合用。
異丁哌利福黴素乙硫異煙胺
(7)異丁哌利福黴素與地西泮(安定)合用可增加後者的消除,使其血藥濃度減低,故需調整劑量。
(8)與乙硫異煙胺合用可加重其不良反應。
(9)可增加左鏇甲狀腺素在肝臟中的降解,因此兩者合用時左鏇甲狀腺素劑量應增加。亦可增加美沙酮、美西律在肝臟中的代謝,引起美沙酮撤藥症狀和美西律血藥濃度減低,故合用時後兩者需調整劑量。可增加苯妥英鈉在肝臟中的代謝,故二者合用時應測定苯妥英鈉血藥濃度並調整用量。
(l0)丙磺舒可與競爭被肝細胞的攝入,使血藥濃度增高並產生毒性反應。但該作用不穩定,故通常不宜加用兩磺舒以增高的血藥濃度。
(11)可增加甲氧苄啶的消除,增加黃嘌呤類的代謝,使茶鹼的清除增加。與乙胺丁醇合用有加強視力損害的可能。有酶促作用,可使雙香豆素類抗凝藥、口服降糖藥、洋地黃類、皮質激素、氨苯碸等藥物加速代謝而降效。長期服用異丁哌利福黴素可降低避孕藥的作用而導致避孕失敗。異丁哌利福黴素可干擾維生素D的代謝,可導致骨軟化,在營養不良的人或孕婦,其發病危險性較大。

藥劑製劑

成品名:利福定片。膠囊:0.1g;0.15g;0.3g;0.45g;0.6g。口服混懸液:20mg/ml。結核病,口服,成人一日10-20mg/kg或600mg,早飯前一次頓服,療程約半年。1-12歲兒童,一次量10mg/kg,新生兒一次5mg/kg,均一日2次。其他感染,一日0.6-1g,分2-3次飯前1小時服。沙眼及結膜炎,0.1%滴眼劑,一日4-6次,沙眼療程為6周。治菌痢,本品0.6g加TMP0.2g,一日2次,服1-2日。

膠囊製劑

藥理作用

異丁哌利福黴素腎臟
異丁哌利福黴素為抗結核藥,是異丁哌利福黴素和異煙肼的複方製劑。異丁哌利福黴素對結核分枝桿菌和部分非結核分枝桿菌(包括麻風分枝桿菌等)在宿主細胞內外均有明顯的殺菌作用。異煙肼對各型結核分枝桿菌都有高度選擇性殺菌作用,對生長繁殖期結核分枝桿菌作用強,對靜止期作用較弱且慢。兩者合用可以加強抗菌活性,並減少耐藥菌株的產生。異丁哌利福黴素與依賴於DNA的RNA多聚酶的β亞單位牢固結合,抑制細菌RNA的合成,防止該酶與DNA連線,從而阻斷RNA轉錄過程,使DNA和蛋白的合成停止。異煙肼的作用機制可能是抑制敏感細菌分枝菌酸的合成而使細胞壁破裂。本品為膠囊劑

動力學
本品口服吸收良好,服藥後1~2小時異煙肼達血藥峰濃度(Cmax)達峰值,1.5~4小時異丁哌利福黴素達血藥峰濃度(Cmax)。成人一次口服異丁哌利福黴素0.6g後血藥峰濃度(Cmax)為7~9mg/L,6個月至5歲小兒一次口服異丁哌利福黴素10mg/kg,血藥峰濃度(Cmax)為11mg/L。吸收後分布於全身大部分組織和體液中,可穿過胎盤。異丁哌利福黴素的蛋白結合率為80%~91%,異煙肼的蛋白結合率僅0%~10%。異丁哌利福黴素的血消除半衰期(t1/2()為3~5小時,多次給藥後有所縮短,為2~3小時;快乙醯化者異煙肼的血消除半衰期(t1/2()為0.5~1.6小時,慢乙醯化者異煙肼的血消除半衰期(t1/2()為2~5小時。在肝臟中經自身誘導微粒體氧化酶的作用而迅速去乙醯化,異丁哌利福黴素的代謝物去乙醯利福定具有抗菌活性,而異煙肼的代謝物無抗菌活性。異丁哌利福黴素主要經膽和腸道排泄,可進入腸肝循環,但其去乙醯活性代謝物則無腸肝循環,60%~65%的給藥量經糞便排出,6%~15%的藥物以原形、15%為活性代謝物經尿排出,7%則以無活性的3-甲醯衍生物排出,亦可經乳汁排出;異煙肼70%的給藥量在24小時內經腎臟排泄,大部分為無活性代謝物,快乙醯化者93%以乙醯化型從尿中排出,慢乙醯化者為63%,也可從乳汁、唾液、痰液和糞便中排出。異丁哌利福黴素不能經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相當量的異煙肼可經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清除。正常志願者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顯示,異丁哌利福黴素的二種組分無論是以各自劑量同時服用還是以複合劑型服用,其生物利用度相仿。

適應症
適用於結核病的初治和非多重性耐藥的結核病患者的4個月維持期治療。

用法用量
成人常用量:口服,體重<50kg者一次3粒(利福定0.45g,異煙肼0.225g);體重≥50kg者一次4粒(利福定0.6g,異煙肼0.3g),一日1次,於飯前30分鐘或飯後2小時服用,一般療程為4個月。

不良反應

異丁哌利福黴素過敏反應--皮疹
1.消化道反應:最為多見,口服本品後可出現畏食、噁心、嘔吐、上腹部不適、腹瀉等胃腸道反應。
2.肝毒性為本品的主要不良反應,在療程最初數周內,少數患者可出現血清氨基轉移酶升高、肝腫大和黃疸,大多為無症狀的血清氨基轉移酶一過性升高,在療程中可自行恢復,老年人、酗酒者、營養不良、原有肝病或其他因素造成肝功能異常者較易發生。毒性反應表現為食慾不佳、異常乏力或軟弱、噁心或嘔吐(肝毒性的前驅症狀)及深色尿、眼或皮膚黃染(肝毒性)。
3.變態反應包括發熱、多形性皮疹、淋巴結病、脈管炎、紫癜、哮喘、過敏性休克等。大劑量間歇療法後偶可出現"流感樣症候群",表現為畏寒、寒戰、發熱、不適、呼吸困難、頭昏、嗜睡及肌肉疼痛等,發生頻率與劑量大小及間歇時間有明顯關係。偶可發生急性溶血或腎功能衰竭,目前認為其產生機制屬過敏反應。
4.神經系統毒性:周圍神經炎多見於慢乙醯化者,並與劑量有明顯關係。較多患者表現為步態不穩、麻木針刺感、燒灼感或手腳疼痛。此種反應在鉛中毒、動脈硬化、甲亢、糖尿病、酒精中毒、營養不良及孕婦等較易發生。每日服用維生素B610~50mg可以預防或緩解症狀。其他不良反應如興奮、欣快感、失眠、喪失自主力、中毒性腦病或中毒性精神病則均屬少見,視神經炎及萎縮等嚴重毒性反應偶有報導。
5.血液系統可有粒細胞減少、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血小板減少、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等。
6.其他如凝血酶原時間縮短、頭痛、眩暈、口乾、高血壓、維生素B6缺乏症、高血糖症、代謝性酸中毒、內分泌功能障礙等偶有報導。

禁忌
1、對異煙肼、異丁哌利福黴素及利福黴素類抗菌藥過敏者禁用。
2、肝功能嚴重不全、膽道阻塞者和3個月以內孕婦禁用。

注意事項

異丁哌利福黴素癲癇
1.酒精中毒、精神病、癲癇、肝功能損害者慎用。嬰兒、3個月以上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慎用。
2.交叉過敏反應:對乙硫異煙胺、吡嗪醯胺、煙酸或其他化學結構有關藥物過敏者也可能對本品過敏。
3.對診斷的干擾:可引起直接抗球蛋白試驗(Coombs試驗)陽性;干擾血清葉酸濃度測定和血清維生素B12濃度測定結果;可使磺溴酞鈉試驗滯留出現假陽性;可干擾利用分光光度計或顏色改變而進行的各項尿液分析試驗的結果;可使血液尿素氮、血清鹼性磷酸酶、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血清膽紅素及血清尿酸濃度測定結果增高;用硫酸酮法進行尿糖測定可呈假陽性反應,但不影響酶法測定結果。
4.異丁哌利福黴素可致肝功能不全,在原有肝病患者或本品與其他肝毒性藥物同服時有伴發黃疸死亡病例的報導,因此原有肝病患者,僅在有明確指征情況下方可慎用,治療開始前、治療中嚴密觀察肝功能變化,肝損害一旦出現,立即停藥。
5.異煙肼結構與維生素B6相似,大劑量套用時,可使維生素B6大量隨尿排出,抑制腦內谷氨酸脫羧變成γ-氨酪酸而導致驚厥,同時也可引起周圍神經系統的多發性病變。因此每日同時口服維生素B650~100mg有助於防止或減輕周圍神經炎及(或)維生素B6缺乏症狀。如出現輕度手腳發麻、頭暈,可服用維生素B1或B6,若重度者或有嘔血現象,應立即停藥。
異丁哌利福黴素白細胞
6.可能引起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並導致齒齦出血和感染、傷口癒合延遲等。此時應避免拔牙等手術,並注意口腔衛生,刷牙及剔牙均需慎重,直至血象恢復正常。用藥期間應定期檢查周圍血象。
7.高膽紅素血症系肝細胞性和膽汁瀦留的混合型,輕症患者用藥中自行消退,重者需停藥觀察。血膽紅素升高也可能是利福定與膽紅素競爭排泄的結果。治療初期2~3個月應嚴密監測肝功能變化。
8.肝功能減退的患者需減少劑量,嚴重腎功能減退者需減量。
9.本品為抗結核化療繼續期治療套用藥物,一般套用4個月,治療應堅持到痰結核菌陰轉、臨床症狀獲最大程度改善為止。
10.如療程中出現視神經炎症狀,需立即進行眼部檢查,並定期複查。
11、慢乙醯化患者較易產生不良反應,故宜用較低劑量。
12.服藥後大小便、唾液、痰液、淚液、汗液等排泄物均可顯桔紅色。本品在5歲以下小兒套用的安全性尚未確定。
過量處理
1、藥物過量的表現:眼周或面部水腫、全身瘙癢紅人綜合徵(皮膚黏膜及鞏膜呈紅色或橙色)、抽搐、神志不清、昏迷等。有原發肝病者、酗酒者或同服其他肝毒性藥物者可能引起死亡。
2.藥物過量的處理方法:(1)停藥。(2)保持呼吸道通暢。(3)採用短效巴比妥製劑和維生素B6靜脈內給藥。維生素B6劑量為每1mg異煙肼用1mg維生素B6,如服用異煙肼的劑量不明,可給予維生素B65g,每30分鐘一次,直至抽搐停止,患者恢復清醒。繼以洗胃,洗胃應在服用異丁哌利福黴素後的2~3小時內進行,洗胃後給予活性炭糊,以吸收胃腸道內殘餘的本品;有嚴重噁心嘔吐者給予止吐劑。(4)立即抽血測定血氣、電解質、尿素氮、血糖等。(5)立即靜脈給予碳酸氫鈉,糾正代謝性酸中毒,需要時重複給予。(6)採用滲透性利尿藥,並在臨床症狀已改善後繼續套用,促進本品排泄,預防中毒症狀復發。(7)嚴重中毒患者應及早配血,做好血液透析的準備,不能進行血液透析時,可進行腹膜透析,同時合用利尿藥。(8)嚴重肝功能損害達24~48小時以上者,可考慮進行膽汁引流,以切斷異丁哌利福黴素的肝腸循環。
藥效分析
異丁哌利福黴素慶大黴素
在無菌操作下,先用3%過氧化氫溶液沖洗瘡面,然後用0.5%伏消毒周圍皮膚,創面滴慶大黴素溶液,最後覆蓋無菌紗布。每天換藥1次,換藥2周效果不佳。後改用異丁哌利福黴素膠囊1片與適量皮康王混合至糊狀待用。先用生理鹽水沖洗創面,去除腐敗組織,然後用3%~5%碘酒塗擦創面,再將調配好的均勻塗在創面上,最後用紅外線照射創面約30分鐘後覆蓋無菌紗布,視滲出情況,每天換藥1次。
結果:利用異丁哌利福黴素膠囊聯合皮康王換藥後,膿性分泌物明顯減少,新生肉芽組織迅速生長,換藥3~4次癒合。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