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州大學

瓊州大學

瓊州大學,是經教育部批准的省屬普通本科院校,辦學29年來,學院立足海南少數民族地區,面向全省,輻射省外,服務地方,堅持師範性、突出民族性、發展多科性、增強適應性,為社會輸送了2萬多名專門人才,成為海南少數民族地區人才培養基地,為海南省民族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基本信息

學校概況

瓊州大學瓊州大學
瓊州學院是創建於1958年的老牌公辦二本高校,也是祖國最南端三亞市唯一一所具有招收外國留學生資格的研究型綜合性大學。學校正向“國際化、開放型、特色鮮明的品牌大學”不斷努力創新發展中,現占地1472畝,擁有兩大校區,主校區坐落在世界聞名、中國唯一的熱帶濱海旅遊勝地——“美麗三亞,浪漫天涯”的三亞市,分校區坐落在生態環境優美、四季氣候宜人的海南國際旅遊島“翡翠山城”——五指山市。學院現有13個教學系(部),65個本、專科專業,各類在校生10000多人,生源來自全國26個省、市、自治區
五指山的青翠挺拔,凝聚著瓊州學院的堅毅頑強;三亞灣的蔚藍澎湃,孕育著瓊州學院的遠大理想。瓊州學院願以海納百川的胸懷誠攬天下英才,廣招天下學子,攜手共創學院持續和諧發展的新輝煌!
熱忱歡迎莘莘學子報考教育部十大援外教育基地之一的高等學府——瓊州學院。

師資隊伍

學院2008年已經啟動“100名博士”和“10—20名學科帶頭人”的人才引進工程,計畫用3-5年全部完成,說明三年後學校將擁有幾百名博士教師。
聘請瑞典林雪平大學終身教授劉大可、德國柏林藝術大學馬勒特教授、清華大學王建國教授等一些國內外知名學者為學科帶著人或特聘、兼職、客坐教授。學院現有教職工7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占60%以上,教授、副教授及研究生以上學位教師均占專任教師的40%以上,聘請外籍教師多名。各學科均有一批教學資質卓越,經驗豐富且教學科研成果顯著的學科帶頭人與中青年學術骨幹,有享受國家特殊津貼、省優秀專家津貼的專家、學者多名。
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學院辦學綜合條件不斷改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館藏圖書、教學實驗實踐配置及多媒體等硬體設施均超過國家教育部規定的本科院校辦學標準。在學科專業建設上,建立了一批省、校級重點學科、“精品課程”、省級教學團隊與特色專業建設點等,為培養高素質人才奠定了良好的基礎。2006年至2008年,共承擔省級以上課題96項,僅2008年我院就有六人喜獲國家、教育部科研基金立項課題;2007年獲得7項省級以上科研成果獎,其中,“根灌(ROOTIRRIGATION)”技術獲國家發明專利並獲國家級科技成果獎,“非傍軸光束質量研究”海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居國際先進水平,《探地雷達反問題的同倫算法研究》成果達到了國內領先水平;出版專著和教材74部,在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學術論文1044篇,被SCI收錄26篇,被EI收錄16篇,其它收錄1篇。學院重視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的研究,獨具特色,成果豐碩。2008年海南省民族研究基地在我校揭牌成立,中國教育科研網CERNET三亞城市節點獲準在我校三亞校區設立。。

國際交流

依託三亞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國際優勢,學院科學謀劃發展新藍圖,向更寬廣的辦學方向拓展,把我院建設成為“國際化、開放型、特色鮮明的品牌大學”。學院重視與國內外高等學校的文化與學術交流,同加拿大、美國新加坡香港等國家與地區的高校開展包括合作研究、學術互訪、互派教師、交換學生等國際合作聯合辦學關係,吸引更多的高水平國內外專家學者來校講學和合作研究,為學生赴海外學習和實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條件。2008年,學院獲教育部批准成為全國僅有的10個“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之一,建起與國際交流合作接軌的教育平台,為世界友好國家培訓國際複合型高級套用人才。

辦學定位

1、總體目標定位:國際化、開放型、特色鮮明的品牌大學,綜合實力居於同類院校前列,形成一所區域性強、國際化特徵明顯的國際高知名度開放型大學。
2、性質與結構定位: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3、辦學層次定位:以普通本科教育為主體,高等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為補充,積極創建條件開辦國際合作聯合辦學與研究生教育為重點。
4、開放辦學定位:一、生源來源的開放,擴大招生領域,提高生源質量,加強國際合作聯合辦學,為更多學生赴海外學習和實踐創造更多的機會和更好的條件。二、師資隊伍的開放,依託三亞優勢聘請大量國內外知名學者為特聘、榮譽、兼職、客坐教授,引進學科帶頭人、教學骨幹不限國籍,聘請大量具有豐富工作經驗、實踐能力強的兼職教師承擔套用性課程教學,使兼職教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不斷擴大。
5、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培養具有人文品質和奉獻精神,專業基礎紮實,實踐、創新、適應、執行能力強,出得去、留得住、用得好的國際複合型高級套用人才。
6、學科目標定位:圍繞區域主導產業建設和全球經濟趨勢發展需求,打造一批特色明顯、綜合實力和競爭能力較強的優勢突出重點學科專業為龍頭,多學科協調發展。
7、服務面向定位:立足三亞五指山,面向海南、輻射省外、服務基層、服務社會。

辦學特色

我院三亞校區“軍民共建基地”隆重揭牌,“軍民共建”作為高校教育方法和管理模式,它不僅改造學生的靈魂,也改造學校的學風和校風,是開拓大學生社會實踐教育的有益嘗試,更是彰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特色的一個創意,它對於我校探索一種嶄新的社會實踐教育形式,培育一種嶄新的大學精神有著重大而深遠的現實意義。
學院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創新辦學理念、教育理念、育人理念,致力於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學習型、實用型、創新型高素質人才。認真做好“助困”工作,設立勤工助學崗位,發放獎學金和助學金,為貧困生開闢“綠色通道”,提供多種經濟援助;努力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近年來,學生獲國家級、省級各類比賽大獎26項,其中,2004年獲第四屆全國大學生演講比賽團體三等獎,2006年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本科組一等獎,2007年又獲得全國大學生電子設計大賽二等獎;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教育,2005—2007年,學院連續三年榮獲“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先進單位”;榮獲“2007年度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先進單位”認真做好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2007屆各專業畢業生就業率均超過全國當年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平均數。
學院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遵循高等教育規律,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最佳化專業學科結構,辦學規模與教育質量協調發展,辦學特色進一步凸現。一所辦學環境優美、設施完善、富有突出區位優勢和鮮明特色的本科院校——瓊州學院,正以嶄新的姿態,屹立在祖國最南端,躋身於全國高校之林!

教育基地

由教育部主辦、南京農業大學承辦的第六次對開發中國家教育援助人才培訓工作會議2008年已經在南京舉行。會議為南京農業大學等教育部教育援外10個基地授牌。據悉,此次獲得教育部教育援外基地的10所院校為浙江師範大學、天津工程師範學院、吉林大學、東北師範大學、南京農業大學雲南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南方醫科大學、貴州大學和瓊州學院。南京農業大學因在執行教育部中國肯亞高教合作計畫項目、援外人才培訓項目、政府教育援非項目、成立全國首家非洲農業研究中心等方面取得顯著成績,而位列其中。
瓊州學院教育援外基地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服務於中外文化與教育交流的外向型、複合型人才培養基地。基地主要承擔對外漢語本科教學、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教育、出國留學培訓與諮詢服務、智力援外、合作辦學、相關學科的研究生培養等任務。常年聘請外籍教師,並有資深國內教師執教。
基地以培養具有全球意識、國際眼光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人才為目標。辦學實力雄厚,具有中外合作、優勢互補、體制靈活的特點。面向重點本科、獨立學院、專科三個層次招收學生,將採用3+1或2+2的教學模式,學生在瓊州學院學習2—3年,在國外學習2—1年,與國外合作大學相互承認學分、學制、學時,畢業時符合條件可獲得中外大學雙學歷、雙文憑。
基地以深厚的學科基礎、精良的師資隊伍、現代化的教學設施、幽雅的教學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誠邀五洲四海莘莘學子,共育中華文明長開之花。基地將以促進中外文化與教育交流為己任,積極引進國外優質教育資源,提升人才培養規格,服務於現代化的開放社會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

一呼百應

湖南衛視王牌節目,國內娛樂檔收視率最高的明星人氣檢測真人秀節目《一呼百應》於12月11日晚在三亞市瓊州學院錄製,此次到場的嘉賓為快女劉惜君李媛希、潘辰,此期的一呼百應欄目挑戰人數為5000人,實際到場人數為7681人。
《一呼百應》是湖南衛視於09年匯聚頂尖策劃團隊、斥巨資精心打造的又一檔娛樂欄目。與"超女"和"快男"不同,《一呼百應》不僅沿襲了二者動感時尚的元素及強大的明星陣容,而且大膽創新,採用了一種全新的欄目形式,具有極強的參與性和互動性。據介紹,《一呼百應》最吸引人的娛樂元素,是挑戰當紅藝人的體能、智慧、心理承受能力的極限。從《超級女聲》再到《快樂男聲》,湖南衛視一直引領著中國娛樂欄目的風潮。此次《一呼百應》的推出,無疑是湖南衛視向09年娛樂市場投出的一顆重磅炸彈。憑藉湖南衛視強大的娛樂實力與豐富經驗,相信《一呼百應》的收視率將再攀新高。

附屬學校

瓊州學院附中(海南第二中學)

校園風光

瓊州大學五指山校區風光 瓊州大學五指山校區風光
瓊州大學五指山校區風光 瓊州大學五指山校區風光

海南省高校一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