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華[明朝狀元]

王華[明朝狀元]

王華(1446年-1522年),浙江紹興府餘姚縣(今寧波市餘姚)人。字德輝,號實庵,晚號海日翁;因年輕時曾在餘姚龍泉山中刻苦攻讀,人稱龍山先生。明朝成化十七年辛丑科狀元,授翰林修撰。弘治中累官學士、少詹事。因才學出眾,器度不凡,在講幄最久,孝宗特別器重,曾命賜金帶,四品官服,眷賜日隆。預修《大明會典》、《通鑑纂要》,擢禮部右侍郎,仍兼日講官。武宗即位,劉瑾專權,王華操持堅定,不肯趨附於劉瑾。其長子王守仁也不依附劉瑾,劉瑾惱羞成怒,貶守仁,並將王華調為南京吏部尚書,次年又藉故令王華致仕。王華聞命處之坦然,以為“從此可以免禍矣”。王華歸田後,以讀書自娛,侍奉百歲老母,自己雖年已七十,仍行孝於床前,為世人稱讚。劉瑾事敗被誅後,王華恢復原官。嘉靖元年卒於家中,享年77歲。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王華為官二十餘年,雖無突出建樹,但頗有節操,為官有清名,後因與大宦官劉瑾不和,被勒令辭職。王華其子為大哲學家王守仁。 相傳殿試之前當時的吏部尚書劉珝泄考題給黃珣,適巧被王華窺見,王華暗記於心。殿試後王華中狀元,而黃珣中榜眼。

經歷

王華自幼聰慧機敏,剛學會說話,祖父便教他古詩。稍長,讀書過目不忘。六歲時,一次與一群孩子在河邊戲水,見一醉漢前來洗腳,把錢袋忘在河邊。王華拾起,打開一看,內有數十兩黃金,心想,此人酒醒必來尋找。但現在又恐被人搶去,於是,王華心生一計,將錢袋投入水中,坐等失主。不久,那人果然號泣著跑來,王華迎上前說:“是來找你的金子嗎?”於是把扔金子的地方指給他,醉漢找到金子感激非常,拿出一兩酬謝,王華笑道:“不拿你數金反要你一兩嗎?”儘管醉漢一再堅持,王華就是不接受。

王華十分好學。有一年,鄉里搞迎春大典,大人小孩都蜂擁而去,王華依然獨坐窗前,誦讀不輟。母親勸他休息一下,也去看看熱鬧,王華說:“看迎春會,哪裡比得上看書。”母親忙改口“兒子說得對,是母親錯了。”八歲,王華拜本鄉的錢希寵為師,開始學對對聯,一個月後又學寫詩,兩個月後轉寫文章,把其他的孩子都遠遠落在後面,不到半年時間,錢先生就對王華的父母說:“到年底我就沒什麼可教這孩子的了。”

王華幼年好學的故事很多,所以剛成年,道德文章,名聲鵲起,富家大族爭相禮聘為子弟之師。浙江巡撫寧某請王華到他的家鄉祁陽任教,寧家有數千卷藏書,王華執教之餘,足不出戶,閉門讀書。祁陽士子都有挾妓飲酒的習慣,但王華三年如一日從不沾染。教書期滿,王華告別當地文友,準備回家參加鄉試。祁陽的學子們設宴為他餞行,他們想試一下王華的節操,特意將宴席安排在水中央的一座亭子裡,並事先藏了兩個妓女在裡面。席散之後,眾人都告辭乘船上岸而去,將王華安置在亭里歇息。兩個妓女從內里出來,王華吃驚不小,急忙呼船,可是船都已走遠,無奈王華只得拆了扇門板渡水而歸,祁陽人更加佩服他的人品。

王華登第後,授翰林修撰。弘治中累官學士、少詹事。因才學出眾,器度不凡,在講幄最久,孝宗特別器重,曾命賜金帶,四品官服,眷賜日隆。預修《大明會典》、《通鑑纂要》,擢禮部右侍郎,仍兼日講官。

武宗即位,劉瑾專權,朝中大臣紛紛爭走其門,而王華獨不往。劉瑾素慕王華為人,曾兩次派人對王華說,他與王華有舊,王華若能去見他一面,可立登相位。王華操持堅定,不肯趨附。長子王守仁也因不依附劉瑾,劉瑾惱羞成怒,貶守仁,並將王華調為南京吏部尚書,次年又藉故令王華致仕。王華聞命處之坦然,以為“從此可以免禍矣”。

王華歸田後,以讀書自娛,侍奉百歲老母,自己雖年已七十,仍行孝於床前,為世人稱讚。劉瑾事敗被誅後,王華恢復原官。嘉靖元年卒於家中,享年77歲。

王華為人醇厚,頗有節操,善惡分明,臨危臨難,從容不迫,持身儉樸,利害得失,不繫於心。王華博學,賦詩作文皆信筆立就,不事雕琢。

著有《龍山稿》、《垣南草堂稿》等。

其長子王守仁是明代著名思想家

明代文狀元榜

元朝滅亡後,明王朝建立,科舉制進入了它的鼎盛時期。明代統治者對科舉高度重視,科舉方法之嚴密也超過了以往歷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