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趙文化

燕趙文化

燕趙文化是在燕趙區域內產生的一種地方文化,燕趙區域的劃分應當以今黃河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山山脈是燕趙區域的西界和北界。它是一種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這些情況對燕趙文化而言並不是唯一的,與它相鄰的三晉、關中、中原、齊魯各區域大體也是這種情況。但是燕趙文化是一種典型。在漫長的歷史轉變中,燕趙文化甚至比處在核心位置上的中原、齊魯各區更具典型。

概述

燕趙文化燕趙文化

推進河北文化大省的建設,離不開傳統文化的土壤。如何評價深刻影響著河北人行為方式、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燕趙文化,如何充分發揮燕趙文化的人文資源地域優勢,提升燕趙文化對建設河北文化大省的貢獻率,是需要認真研究回答的重要問題。

地域界定

燕趙文化是在燕趙區域內產生的一種地方文化,燕趙區域的劃分應當以今黃河為它的南界,以太行山和燕山山脈是燕趙區域的西界和北界。

燕趙區域不能僅僅依據戰國時期燕、趙兩國的疆域來劃分。一是因為戰國時期在燕、趙兩國中間還有另外一個大國中山國存在,二是因為燕、趙兩國自己的疆界也常因戰爭的勝負而變化不定。所以,雖然燕趙區域以戰國時期燕、趙兩國的疆域為主體,但是完全依照兩國的疆域來劃定燕趙區域的界線則是不夠確切的。

燕趙區域也不能以今河北省的省界為界線。今河北省又別稱燕趙,其省界大體與戰國燕、趙二國疆界相合。然而一般所理解的地域文化,是指在一個大致區域內持續存在的文化特徵。其地域的區分往往是比較模糊的自然區分,因為歷史上持續存在的文化特徵絕不會由人為的行政區劃而截然分開。今河北省的行政設定開始於1928年,由直隸省改為河北省,至今不過只有幾十年的歷史,因此用河北省這一行政區劃來涵蓋以往數千年的文化發展也是不夠確切的。特別是在河北省行政區劃的四圍之內還獨立出了北京市和天津市。

今河北省簡稱為冀,其淵源來於冀州,是《尚書·禹貢》所記載的古九州之一。冀州的範圍起初很大,包括今山西大部和山東西北部在內。在冀州成為一級正式的行政設定以前,它是一個地區的泛稱,其界線劃分比較模糊,唯一可以確切作為標誌的就是黃河。《爾雅·釋地》和《周禮·職方》二書都說“兩河間曰冀州”、“河內曰冀州”。事實證明以黃河等大河、大山自然屏障來劃分地區以及這一地區的文化是十分有效的,具有一種模糊的準確性。比用某一時代的行政設定來劃分更加確切,也更加穩定。 
當然,黃河的河道也不是固定不變的。西漢以前黃河繞出龍門、砥柱以後轉向東北,幾乎橫貫今河北省的中部,大略沿今撐沱河一線入海,另在滎陽附近分出一支濟水東流入海,當時黃河下游的位置較今偏北很多。但自漢代以後,黃河雖屢次變遷,基本上是自砥柱東流入海,占據了原來濟水的河道,與今黃河走向大體相符。所以,以今黃河劃分燕趙區域的南部界線是切合實際的。
唐代貞觀年間劃分全國州郡為十道,開元年間劃分為十五道,河北道居其一。宋代至道年間改道為路,劃分全國為十五路,河北路仍居其一。在詩文中河北又別稱河朔,河北與河朔的稱謂在當時是非常通行的,而且也非常準確,確實是指黃凋以北這一地區。唐代河北道的北部包括今北京市、河北省和遼寧省大部,南部包括今河南省和山東省黃河以北地區。宋代河北路的北境面積縮小,但是南境仍舊包括今河南省和山東省黃河以北地區在內,是名副其實的河北。
太行山和燕山山脈是燕趙區域的西界和北界。由於燕趙區域東面瀕海,太行山和燕山就成為除黃河以外界定燕趙區域的重要標誌。
從文明的發展進程上看,太行山和燕山山脈具有其獨特的作用。從新石器時代直到戰國秦漢時期,燕趙區域內的先民居住點和人口聚居的城邑,都是沿著太行山東麓一線和燕山南麓一線排列的。文明起源和發展于山腳,那裡有條條小河和道道山谷,為文明的存在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保障。而在深山之中,平原深處以及像黃河那樣的大河附近,先民的居住點和城邑就十分稀疏。不過,並不能認為燕趙文化是一種山嶺文化,它仍然是平原文化。太行山和燕山只是為燕趙文化的形成和發展提供了獨特環境,並具有了獨到的特色。 在民族衝突劇烈時,太行山和燕山是保護內地的天然屏障;在和平到來時,通過山海關和桑乾河谷等眾多通道,平原內地與山外草原之間可進行廣泛的交流。在新石器時代以來的各個歷史時期的文化、文物中,都可以明顯地看出燕趙文化所夾雜的草原遊牧文化色彩。
太行山燕山都是一條山脈,其橫向的寬度有限,可以在短時間內越過。在這裡沒有可能產生出獨立的山嶺文化,太行山和燕山都只是內地與草原之間的交叉和過渡。這裡的經濟可以是半農半牧式的,文化可以是半內地半草原式的。 總之,如果認為燕趙區域主要就是古代燕國、趙國的區域和現在河北省的區域是不夠準確的。這裡特別要注意三個問題:第一,要把燕、趙二國中間的另一大國中山國包括在燕、趙區域內。第二,要把元代以前的北京包括在燕趙區域內。第三,要把今河南、山東兩省的黃河以北部分包括在燕趙區域內。  

文化界定  

燕趙文化燕趙文化

從地理環境和生產方式上看,燕趙文化是一種平原文化、農業文化、旱地農耕文化。在民族上,它是一種以漢民族為主體的文化。這些情況對燕趙文化而言並不是唯一的,與它相鄰的三晉、關中、中原、齊魯各區域大體也是這種情況。但是燕趙文化是一種典型。在漫長的歷史轉變中,燕趙文化甚至比處在核心位置上的中原、齊魯各區更具典型。
從文化特徵上看,燕趙區域也具有獨特的文化特徵,這就是慷慨悲歌、好氣任俠。“慷慨悲歌”一語可以用來形容各個地區的人物和現象,但是在歷史上,它是由燕趙區域而產生的,是以燕趙區域為典型的。在其他區域,慷慨悲歌並沒有成為一種普遍現象,而在燕趙區域,慷慨悲歌卻已是普遍的特徵和特殊的標誌。從時間上,慷慨悲歌文化的特徵在戰國時期形成和成熟,在隋唐時期仍然為人們所稱道,到明清時期其餘音遺響不絕如縷,前後持續二千餘年,確已形成了悠久而穩定的傳統。所以,燕趙區域的文化特徵就是慷慨悲歌,也只有慷慨悲歌才是燕趙區域的文化特色。

燕趙區域在文化上的特徵就是慷慨悲歌、好氣任俠,具有既不同於中原、關隴,又不同於齊魯、江南的特點。
司馬遷在論述燕趙區域內各地的風氣時說,種地(今山西靈丘一帶)和代地(今河北蔚縣)靠近胡人,經常受到侵擾,師旅屢興,所以那裡的人民矜持、慷慨、嫉妒、好氣、任俠為奸。在血緣和文化上,這裡胡漢雜糅,從春秋晉國時起就已憂患其剽悍難制,中間又經過趙武靈王的胡化變革,風氣更加濃烈。中山土地狹小,人口眾多,人民性情卞急,攔路錘殺剽掠,或者盜掘墳墓。男子相聚在一起悲歌,辭氣慷慨。燕地(薊城)距離內地遙遠,人口稀少,經常受到胡人侵擾,風俗也和代、中山相類似,人民鵰悍少慮。
燕趙地區的文化風氣確實顯得十分突出,甚至就連這裡的女子也都有不同尋常的表現。《漢書·地理志》中說到薊地的女子是:自從燕太子丹開養士之風、不愛後宮美女以來,民間演成風氣,至漢代依然如故。“賓客相過,以婦侍宿,嫁娶之夕,男女無別,反以為榮。”
在這方面,趙地(邯鄲)的女子表現又有不同。司馬遷說,邯鄲城中的女子一向以美貌聞名,她們自己也擅長修飾容貌。平日她們彈琴,穿長袖衣,腳穿輕便的舞鞋。凡是富貴人家,或者各國君王的後宮,不論距離有多遠,都能在那裡找到她們。“目挑心招游媚貴富,出不遠千里,不擇老少。”在歷史上,陽翟大賈呂不韋娶的就是邯鄲諸姬中一位容貌絕好的女子,她擅長歌舞,而且還是邯鄲豪家之女,後來做了秦莊襄王的王后,秦始皇即位後尊為帝太后。漢文帝慎夫人、尹姬和漢武帝王夫人也都是邯鄲人。此外,漢文帝竇皇后為趙清河人,漢武帝鉤戈趙捷妤為趙河間人,漢武帝李夫人為趙中山人,父母兄弟世代為樂人。這三處地方均屬原趙國,鄰近邯鄲。
邯鄲男子的社會交往更是有彈琴、悲歌、鬥雞、走犬、六博、蹴鞠、飲酒、狎妓等等許多名目。戰國時齊國的都城臨淄也是一個大都邑,其民無不吹竿鼓瑟,擊築彈琴,鬥雞走犬,六博蹴鞠。邯鄲人也和臨淄一樣,活躍自信,“家殷而富,志高而揚”,具有大都邑的人們所共有的自信和高姿態。司馬遷說他們是起則相隨椎剽,休則掘冢作巧奸冶,“相聚遊戲,悲歌慷慨”。這種任俠、放蕩的風氣在臨淄、洛陽等大都市都是普遍流行的,不過邯鄲卻要比臨淄和洛陽更為狂放,更為豪雄,這都是受了燕趙區域任俠勇武傳統的影響。歷代文人凡是歌詠邯鄲,都免不了在六博、狎妓諸方面回顧和詠嘆一番。比如唐代詩人高適的《邯鄲少年行》指明是描寫邯鄲的,詩中說:“邯鄲城南遊俠子,自矜生長邯鄲里。千場縱博家仍富,幾度報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紛紛,門外車馬常如雲。未知肝膽向誰是?令人卻憶平原君。”像這樣的詩篇還有很多很多,自晉唐至明清層出不窮。  

文化特點

燕趙地區的人們性情耿烈。戰國初,趙襄子宴請代王,暗中令人用銅斗殺死了他,興兵吞併了代國,趙襄子的姐姐是代王夫人,聽到訊息以後泣而呼天,說:“為了弟弟而輕慢丈夫,不仁;為了丈夫而怨恨弟弟,不義。”於是磨笄自刺而死,至今人們仍稱淶源東北拒馬河上游的馬頭山為磨笄山以紀念她。燕趙的女子尚且如此,其他人更可想而知。
燕趙地區的人們擅長騎射,慣見刀兵。北魏時廣平(今河北雞澤)大族李波的小妹擅長騎射,能夠“褰裙逐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疊雙”。人們為她而作的《李波小妹歌》中說道:“婦女尚如此,男子安可逢?”北宋時常山郡(今河北定縣)北七里唐河店村的一名無名老婦,能夠赤手空拳智殺契丹的騎兵。北宋文學家王禹偁在所作的《唐河店嫗傳》中說道:“一嫗尚爾,其人人可知也。”
王禹偁還說到河北邊郡上的人們習於戰鬥而不怯懦,聽到敵虜到來,父母幫助拉出戰馬,妻子幫助取來弓箭,甚至有不等穿好盔甲就敢於上前的。和南方相比,江南地區經濟發達,人們生活自如、達觀,甚多溫情,結果也導致了南方的奢侈和文弱。
燕趙地區的馬也好,所以自古以來良馬已被稱為,以地名命名。唐人杜牧說過:“冀之北土,馬之所生,馬良而多,人習騎戰。” 燕趙地區的文化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這裡的民俗古樸厚重,更近於古。宋人吳曾說:“我看南北方的風俗,大抵北勝於南。”北方人更看重親族關係,《南史》中說:“北土重同姓,謂之骨肉,有遠來相投者,莫不竭力贍助。”南北方的這一差別甚至從人名上也可以反映出來。先秦兩漢古人稱謂都直呼其名,到南朝時南方人則往往各取別號雅號。先秦兩漢人名多用賤字,到南朝時南方人崇尚機巧,取名多用好字。而北方人性情純真,仍舊在相見時直呼其名,取名也仍用賤字。凡此種種,看似笨拙,其實近古。

文化產業發展

文化產業在河北省新的主導產業體系中發展速度躍居首位,迅猛增長的態勢勢不可擋。2006年河北省文化產業增加值達到234.8億元,比上年增長43.5%(當年價),占全省GDP的2.01%,2007年全省文化產業增加值為302.9億元,增長29%。2007年河北文化產業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到了3.1%,其吸納就業人員達到69.4萬人。文化產業正逐步成為經濟成長新亮點。從發展速度看,河北省文化產業的增長率已經超過鋼鐵等其他主導產業的年增長率,成為新的“領跑”產業,迅猛增長的態勢已經顯現。

新一輪文化產業投資熱潮開始湧現,民資和外資進入文化產業領域的步伐明顯加快。2007年是河北省文化產業投資的第一個高峰年,文化產業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率超過40%,位居全國各省市區之首。從2007年全省文化產業增量投資比重看,私營資本、境外資本首次超過公有資本,占了全部增量投資比重的70%,成為推動文化產業發展的主動力。

近年來,河北省不斷改善文化產業的投資環境,先後制定下發了《河北省建設文化大省規劃綱要》、《河北省關於加快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關於鼓勵社會資本進入文化產業的意見》、《關於促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檔案,逐步放寬文化產業準入門檻,為文化產業發展提供政策支持。

河北省文化產業發展的近期目標:文化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25%以上(可比價),2010年超過500億元(2005年價),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3%。2012年,超過800億元(2005年價),占全省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4%。力爭全省文化產業主要經濟指標在全國的位次穩定上升。建成一批主題鮮明、多業融合、帶動力強的大型綜合性文化產業園區(基地),培育10家以上營業收入超20億元的大型文化企業集團和一批在國內擁有較高知名度和較強競爭力的文化產業品牌。到2012年,新興文化產業在文化產業中的比重穩步提高,傳統文化產業結構和層次得到有效提升。

歷史變遷與行政建置

燕趙區域的主體是南以黃河為界、東以大海為界、西以太行山為界、北以燕山山脈為界這樣一個四至範圍。在地質上,這裡是一片平原,屬華北大平原的北部,也可以獨立地稱作河北平原。它是沖積平原,它的土質屬於次生黃土。從平原上經過,往往走出數百里也見不到高丘起伏。燕趙文化是平原文化。

燕趙區域一向以農業著稱,從距今七千年的磁山、裴李崗文化到唐開元時期安祿山在河北的屯田,顯示出這裡的農業有著悠久的傳統和興盛的局面。水利灌溉實際上是由這裡創始的,不過並沒有得到普及和延續,細分起來,這裡的農業主要採取的是旱地耕作方式,而不是人工灌溉。燕趙文化是農業文化,是旱地農耕文化。

在這一片平原農業區內,歷朝政府都有許多重要的行政建置。炎黃時期,這裡稱作幽州、冀州。在今河北源鹿一帶,炎帝族和黃帝族進行了源鹿之戰和阪泉之戰。後來黃帝族的帝堯又將炎帝族後裔共工流放到幽都,在此前後伏羲族的和叔一支也被分封在幽都。幽都又稱幽州、幽陵,是這時期的北方重鎮。據唐李泰《括地誌》及清顧炎武《昌平山水記》說,今北京密雲東北燕樂莊有古龔城,即共工流放之處。

商代是中國古代的青銅文化發展得最為燦爛的時期,而商人與燕趙區域的關係尤為密切。商人有“玄鳥生商”的傳說,玄鳥即燕,燕山之所以以燕命名,很可能是由於商人的祖先曾在燕山南北活動並以燕為圖騰。今河北懷來有古上谷郡契縣,即商人第一代祖先契所居之處。商人的另一位祖先王亥,古本《竹書紀年》等書明確記載他曾經到過易水流域放牧牛馬。從考古上看,商先文化遺蹟大量分布在漳河流域,商代後期最大的文化遺址殷墟也發現於此。(殷墟在今河南省的安陽,位於黃河以北)。除了這些重要線索以外,商代建在這一地區的都城還有:契的都城蕃,在今河北平山;昭明的都城礫石,在今河北隆平、寧晉間;上甲徽的都城鄴(桐宮),在今河南安陽(黃河以北);河亶甲的都城相,在今河南內黃(黃河以北);祖乙的都城庇(又作耿、邢),在今河北邢台。西周和春秋時期實行分封制,在燕趙區域內最大的封國是燕國,晉國和齊國也據有部分地區。同時,自商代以來延續下來的眾多封國也廣泛分布各處,有些封國相當活躍。這些封國是:孤竹,在今河北盧龍:令支,在今河北灤縣遷安間;無終,在今河北玉田;代,在今河北蔚縣;鮮虞,在今河北正定;肥,在今河北藁城:鼓,在今河北晉縣;邢,在今河北邢台。這些封國大多數由北狄和白狄族人建立,他們逐漸消亡之後,由他們所開發的土地,所建立的城邑都由後人繼承下來,融入整個燕趙區域。

燕國最初的封國設在薊,即今北京市。後來又曾遷至臨易,在今河北雄縣;並在武陽建設了下都,在今河北易縣。戰國時期燕趙區域內產生了又一個大國趙國。趙國的第一代君主趙籍原是晉國大夫趙衰的後代,三家分晉以後,趙國與韓、魏二國各自獨立。趙國是三家分晉中表現最為積極的一個因素,而司馬光編撰《資治通鑑》時正是把三家分晉,亦即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認韓、趙、魏為諸侯作為戰國時期的起點,足見發生在燕趙區域內的這一事件對於全國所具有的重要影響。位於燕趙區域南部的邯鄲,春秋後期是與趙籍同宗的另一位晉國大夫趙午的封邑,人稱其為邯鄲午。趙籍吞併了邯鄲,公元前386年,趙國都城由晉陽遷至邯鄲,趙國勢力開始跳出太行山,在廣闊的河北平原上充分發展起來,其兵力財力很快就超過了韓國、魏國,也超過了古老的燕國。

中山國是戰國時期活躍在燕趙區域的另一個大國,它的前身就是春秋時期自狄所建的鮮虞國。發源於太行山、經娘子關流出的桃河,古稱綿蔓水,又稱鮮于水,鮮虞人大概從很早以前已在這一帶地區居住。到戰國時,中山國武力強盛,屢次與魏、趙、燕等國作戰,並參加各國的會盟和合縱攻回秦,屢滅屢起。它初期的都城在中人城,中期遷到顧城,後期建都靈壽。1974年以後,在今河北平山三汲村發現了中山故城和中山王基遺址,出土了大量精美文物,證實了中山國往日的輝煌和強大。

公元前296年,中山國被趙國所滅。七十年以後,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公元前226年,秦國攻下燕都商城,燕王逃至遼東。公元前222年,秦國攻下遼東,燕國滅亡。在秦國的統一兼併戰爭中,燕國是最後滅亡的一個國家。

秦統一後,推行郡縣制,分全國為三十六郡,後又增至四十餘郡。在燕趙區域內共有十郡,即右北平郡,郡治在無終,今河北薊縣;漁陽郡,郡治在漁陽,今北京密雲;上谷郡,郡治在沮陽,今河北懷來;代郡,郡治在代縣,今河北蔚縣;廣陽郡,郡治在薊縣,今北京;恆山郡,郡治在東恆,今河北石家莊;巨鹿郡,郡治在巨鹿,今河北雞澤;邯鄲郡,郡治在邯鄲,今河北邯鄲;河內郡,郡治在懷縣,今河南武陟(黃河以北);東郡,郡治在濮陽,今河南濮陽(黃河以北)。

西漢和東漢時期,燕趙區域設定了幽州、冀州的建置,這種建置創始於漢武帝。漢武帝為加強中央集權,將全國劃分為十三個監察區即十三州部,派刺史巡察境內。刺史最初不是行政機構,也沒有固定的官署,直到東漢末期,刺吏才過渡為郡以上一級行政區,並且有了固定治所。幽州刺史的治所設在薊縣,在今北京;冀州刺史的治所設在信都,在今河北冀縣。西漢時幽州刺史部下轄五郡,東漢仍有五郡。冀州刺史部西漢時有十郡,東漢時有八郡。幽州和冀州覆蓋了燕趙區域的大部地區,除此而外,河內郡隸屬於司隸部,平原郡隸屬於青州刺史部,東郡隸屬於充州刺史部,其位置均在今黃河以北。

十六國和北朝時期,在燕趙區域內建立政權的有後趙、冉魏、前燕、後燕、東魏和北齊。後趙為羯族人石勒所建國,都城先在襄國,在今河北邢台西南;後遷鄴,在今河北臨漳。後趙在全盛時據有今河北、山西、河南、山東、陝西大部以及江蘇、安徽、甘肅、湖北、遼寧一部。冉魏為後趙大將冉閔兵變後所建國,仍都鄴,享國三年。前燕為鮮卑慕容部所建國,初都龍城,在今遼寧朝陽;後遷薊,再遷至鄴。據有今河北、山東、山西、河南大部和遼寧一部。前燕被前秦滅亡後,慕容垂於淝水戰後再圖恢復,建都中山,在今河北定縣,史稱後燕。後燕被北魏戰敗,殘部退至遼河,而北魏在其衰落以後,相繼分裂為東魏西魏和北齊北周。其中高歡和高洋父子所建立的東魏和北齊建都鄴城。

氐人苻健所建立的前秦和鮮卑拓跋族所建立的北魏都曾統一北方,其郡縣設定覆蓋了燕趙區域,只是都城不在這裡。

這時期特別值得引起注意的是鄴城。鄴城建在漳河岸邊,南距商代的殷墟不遠,又是戰國初魏文侯的都城,文化積澱本就深厚。漢以後鄴為魏郡的治所,又先後為冀州和相州治所。東漢末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漢獻帝定都許昌、洛陽,曹操自封魏王定都部城,因此從建安時起,鄴城實際上成了北方政治文化的中心。到十六國和北朝時期,後趙、前燕、東魏、北齊又相繼建都於此,鄴城的城建也經過曹魏和後趙前後兩次大規模的擴建,輝煌壯麗為北方之最,有千年名都之稱。鄴城雖然在歷史上留下了魏郡的稱謂,但是它北距邯鄲僅百里,它以及在它南面數十里的安陽毫無疑問都應當屬於燕趙文化的範圍。

隋唐以後州一級的行政範圍逐漸縮小,直至和郡等同,在州郡一級行政區劃之上,則增加了道的設定。唐太宗貞觀元年分全國為十道,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又分為十五道,與燕趙區域對應的是河北道,治所設在元城,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下轄十八州,即媯州、檀州、幽州、商州、平州、易州、莫州、恆州、定州、深州、贏州、滄州、趙州、冀州、邢州、貝州、洺州和魏州。北宋時期改道為路,河北路的治所在大名府,轄境包括今河北易縣、雄縣、霸縣以南,山東、河南兩省黃河以北。易、雄、霸以北所謂燕雲十六州地區則先後為遼、金所有。遼在燕趙區域的北部設有南京道、析津府,金設有中都路、河北西路、河北東路、大名府路。

元明清三朝由於北京成為了全國的首都,燕趙區域也隨之成為京畿重地。元代實行行省制度,黃河以北地區被稱為腹里,直接歸中央的中書省管轄。明代稱北京為京師,燕趙區域的大部歸京師直接管轄。清代設直隸省,治所先後設在保定、大名、真定等處。在這三朝將近七百年間,燕趙區域的政治、經濟、文化地位都有了明顯的變化。一方面是重為京畿,處在日下,另一方面也受到了來自中央的政治和經濟的重壓,而無論從哪一方面看,燕趙區域都是日益喪失了其作為一個地區的獨立性和文化特點。這時期的燕趙區域和漢唐時期以全國首都長安、洛陽為中心的關中地區和河洛地區一樣,已不再是一個地方性區域,而是一個五方共居的以及代表中央的區域了。

文化形成

燕文化的形成

燕趙文化形成於波瀾壯闊的戰國時期,在戰到國中期開始形成,到戰國後期成熟和定型。

燕文化的形成以燕昭王的報復伐齊和燕太子能丹的謀刺秦王為主要標誌。燕國在西周以後一向默默無聞,它引起天下人的注意始於戰國中期的燕文公(前358一前330年在位,又稱燕文侯,《竹時書紀年》稱燕成侯,《世本》稱燕閔公)。燕文公二十八年,蘇秦遊說燕國結成六國合縱,趙國是合縱的主國,燕國是最初的發起國。合縱結成後,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兵函谷關,合縱解除後,秦國主動與燕國交好,秦惠王將女兒嫁給燕文公太子為妻。

燕文公死後,太子即位,燕國開始稱王,史稱燕易王。燕易王之子為燕王噲,燕王噲在位時發生了齊國軍隊攻入燕都的大事。

燕王噲死後,燕昭王即位。燕昭王首先是建設了燕下都武陽城。西周初新封燕國的都城是藉助了今北京房山琉璃河董家林的商城舊址而設立的,燕國在此建都約三百年左右。春秋時燕桓侯(一說為戰國時的桓侯)遷都臨易,在今河北容城縣境內,建都也約三百年左右。到戰國時又北遷到薊城,其地在今北京舊外城的西北部,至今仍存的薊門遺址大約就是古代薊丘的所在,薊城由薊丘而得名。據《水經注》等書記載,古薊城有內外城兩重,外城南北九里,東西七里,有十座城門。城內有公宮、曆室宮。有燕市,會聚南北各地的物產。荊軻嗜酒,曾與屠狗為業的高漸離在此酣飲。今永定河古稱漯水,流經城南。今蓮花池古稱西湖,在城以西,湖面東西二里,南北三里,川亭相望,是一處宜於遊覽的大湖。燕國在薊城建都約一百五十餘年,到北魏時舊城仍在,後被毀棄。燕文公時遷都易城,其地在今河北雄縣境。燕昭王時,就又修建了下都武陽城。武陽城因在中易水〈又稱武水)之北而得名,其地在今河北易縣東南五里。城址東西二十里,南北十七里,至今部分城牆及台基猶存。史書上說燕昭王為召延到的各國名士廣築高宮大屋,鄒衍所居稱為碣石宮,到北魏酈道元著《水經注》時尚見到凋牆敗館上鏤刻著許多名號。近年來對燕下都遺址進行發掘,發現有郾侯戈、矛及兵器作坊遺址,還有大量燕國刀幣。鐵制兵器眾多,並有淬火鋼劍。秦滅燕時,此城被毀。燕昭王修建下都的目的,據酈道元訪問當地的老人,都說燕昭王和太子丹既召延了各國人才,又不想讓他們窺伺到燕國的虛實,所以另建下都供他們居住,這個說法未必屬實。燕昭王修建下都城的目的可能是想更加接近中原,其用意是要報家國之仇。下都城的作用是薈萃各國的人才和組織、裝備、訓練燕國的軍隊。

燕昭王是對燕地文化的形成起了關鍵作用的一位君主。修建下都城之外,他所做的第二件大事就是招賢。為向齊國報仇,他卑身厚幣向各國招攬人才。他去見郭隗,請郭隗為他推舉賢才,表示燕國雖小,仍願傾國以待。郭隗說:“君王一定要招攬賢士,請從郭隗開始。”燕昭王就為他改建屋舍,尊他為師。事情傳開,樂毅自魏國而來,鄒衍自齊國而來,劇辛自趙國而來,天下之士爭相前往燕國。

歷史上還流傳著燕昭王築黃金台和用重金買千里馬死骨的故事。《戰國策》中講到,郭隗告訴燕昭玉,古代君王中曾有人用千斤黃金找尋千里馬,找了三年也沒能得到。有一名在宮中侍奉的涓人聽了後說:“臣願意去找。”燕昭王派他去了,三個月後找到一匹千里馬,可是馬已經死了,涓人就用五百斤黃金買回了它的屍骨,向燕昭王復命。燕昭王大怒說:“寡人要找的是活馬,要死馬有什麼用?還白費了五百斤黃金!”涓人回答說:“死馬尚且用五百斤黃金來買,何況活馬?天下人聽了一定會認為君王有誠心買馬,千里馬馬上就要到了。”果然不到一年,燕國就買到了三匹千里馬。南朝人任肪在《述異志》中記載:“燕昭王為郭隴築台,今在幽州燕王故城中,土人呼為賢士台,亦謂之招賢台。”南朝詩人鮑照的《放歌行》詩中說:“豈伊白碧賜,將起黃金台。”唐代詩人李白的《古風》第十五首《燕昭延郭隗》詩中說:“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台。”宋代詩人黃庭堅的《詠李伯時摹韓乾三馬》詩中說:“千金市骨今何有,士或不價五羖皮。”今河北易縣東南有黃金台遺址。“金台夕照”為燕京八景之一。

燕昭王吊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經過二十八年的恢復,燕國財力殷富,士卒樂戰。於是燕昭王任用樂毅為上將軍,又藉助其他賢士的幫助勸說趙、魏、韓、秦、楚五國發兵,各出銳師,合力伐齊。六國聯軍在濟西打敗齊軍,趙魏等五國隨後班師回國,燕國軍隊則在樂毅的率領下獨自攻入齊國,一舉攻克齊都臨淄,盡取寶器,放火焚毀齊宮殿宗廟,報了齊軍破燕的大仇。齊國大敗,除聊、莒、即墨三城外,其餘七十二城都被燕軍占領。齊湣王逃到鄒、魯,鄒、魯之君不納,又逃入莒城,被楚大夫淖齒殺死。燕國報仇雪恥,夷萬乘之強國,收八百年之蓄積,戰功自春秋五霸以來所未有,天下為之震動。燕軍在齊國駐守了五年。燕昭王死後,燕惠王即位,與樂毅有仇,以騎劫取代了樂毅。齊國大將田單趁機在即墨反攻,大敗騎劫,失地全部收復。此後又經過二十四年就到了燕國未代國君燕王喜。燕王喜二十三年,在秦國作人質的太子丹逃回燕國。

太子丹是對於燕地文化的形成與成熟起了關鍵作用的又一位王室成員。燕王喜二十五年秦國「滅亡韓國,二十七年滅亡趙國,兵臨易水。二十八年,太子丹派荊柯刺殺秦玉,沒有成功。三十年秦滅魏,三十三年滅燕。六國之中燕國是最後滅亡的一國,而荊輛刺秦王便也成為六國的最後一次壯烈之舉。傳說中,太子丹被秦國扣留,欲回燕國,仰天長嘆,烏白頭,馬生角!荊柯欲刺秦玉,精氣所至,自虹貫日,天呈異象!太子丹從秦國逃回以後,深怨於秦,畜養武士,無所不至,為了報復秦國,即使舉燕國所有也在所不情。他先找到鞠武,對他傾訴了一片心意,說:“我不肖,生於僻陋之國,長於不毛之地,從未遇見君子,聽其教誨。然而我心中有話,願先生聽我陳訴。我聽說,男人最感恥辱的,是受了別人的侮辱還活在世上;女子最感羞愧的,是受到別人劫持而失去了貞節。所以有的人,劍鋒頂在咽喉也在所不顧,身臨鼎鑊也毫不避縮,難道他們真的不想生存而樂於死去嗎?他們是為了保持自己的志操。現在,秦王反覆無常,行事如同豺狼,對我不加禮遇,諸侯中沒有比他更惡毒的了。每當我想起他,就痛入骨髓。然而,算算燕國的兵馬,畢竟抵敵不住秦國。所以我想招收天下的勇士,尋找海內的英雄,不惜用燕國的全部財富奉養他們,讓他們帶著厚重的禮物和言辭謙卑的書信前往秦國,刺殺秦玉。秦王貪圖我們的禮物,又相信了我們的言辭,就會給勇士以可乘之機。這樣一來,一名勇士的一柄利劍,就可以當得上百萬之師的效果,須庾之間就可以化解我永遠的恥辱。如果不這樣做,那么我又有何面目生於世上,我即使死了也要懷恨於九泉。據先生所知,易水以北,有誰能不令我失望?我的恥辱也是先生的恥辱。”鞠武聽後,向太子丹推薦出田光,說:“我沒有能力為太子計謀,我知道田光,此人智深而勇沉,太子可以和他計議。”

田光前去拜見太子丹,太子丹聞報,迎於道旁,退身而行,在前引路。登堂之後,為田光跪地拂席。田光坐下,見左右空無一人,只有他和太子丹在場。太子丹不敢正面就席,偏居一角,親自求教,把向鞠武說過的話重新陳述了一番。田光向太子丹推薦出荊軻,說:“臣年紀大了,不敢擔當大事,荊軻可以。”太子丹送田光出門,告誡他說:“所說都是國家大事,請勿泄露。”田光聽了俯首而笑。

田光去見荊軻,荊軻允諾。田光又說:“太子丹告械我不要泄露,這是在懷疑我。我聽說,俠士是不被人懷疑的,做事使人懷疑就不是俠士。”說罷伏劍自刎而死。

荊軻前去拜見太子丹,告訴他田光已死。太子丹驚愕失色,連連拜地謝罪,膝行而前,淚流滿面。於是尊荊軻為上卿,居上等的館舍,太子丹每天親自上門,供奉牛羊豬肉,並不時送來珍奇寶物,車馬和美女更是隨意供奉。一天,太子丹陪荊軻在池邊觀賞,荊軻拾起一片瓦投向池中的烏龜。太子丹馬上讓人捧來金瓦,荊軻投盡了,太子丹再命人捧來,直到荊軻不願投為止。另一天,太子丹陪荊軻一起騎乘千里馬,荊軻說:“聽說千里馬的肝味道很美。“太子丹馬上命人殺死千里馬,取下馬肝獻給荊軻。又有一天,太子丹為荊軻設宴華陽台。酒酣,太子丹命美人前來彈琴,荊軻讚賞說:“一雙巧手!”太子丹就把美人送給荊軻。荊軻說:“我只愛她一雙手。”太子丹就讓人截斷美人的雙手,用玉盤盛著獻上。

二人共同商議刺殺秦王的事,荊軻認為必須得到秦國降將樊於期的頭和燕國最富庶的督亢地區的地圖,才能取得秦王信任,親自召見他。太子丹不忍,荊軻獨自往見樊於期,說明意圖。樊於期說:“這正是我日夜所期望的。”執刀自刎,頭墜背後,雙目不瞑。太子丹預求天下之利匕首,得到趙國人徐夫人所制匕首,放在督亢地圖中。令勇士秦舞陽為荊軻的副使。秦舞陽十三歲時就已殺過人,性情兇狠,人不敢件視。荊軻等待其友同行。太子丹急於起程,對荊軻說:“荊卿如果無意起程,請先派秦舞陽前去。”荊軻大怒,叱太子說:“何用太子派人!提一匕首以入不測之強秦,豈是豎子所能?太子既然認為起程已晚,現在就請辭行!”於是登車起程。在南易水和北易水之間,有燕國的南長城。太子丹送荊輛出國門,知道訊息的賓客全都身穿白衣頭戴白冠送行。行至易水之上,荊軻作歌,歌辭說:“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高漸離擊築,宋意和之。荊軻為變徵之聲,賓客人人垂淚沸泣。荊軻又為羽聲慷慨,聞者人人嗔目裂眥,髮上指冠。勇士夏扶站在荊軻車前,刎頸相送,以壯行色。他是在荊軻出手之前刎頸自殺的第三位俠士。

荊軻於是升車而去,終不回顧。到達秦國,入宮見秦王。秦舞陽震恐色變,荊軻帶笑而進。取出督亢地圖獻上,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於是左手把秦王之袖,右手持匕首刺之。秦王驚起,絕袖而去,拔劍,劍長拔不出。荊軻逐秦王,秦王環柱而奔。眾臣驚愕,猝起不意,盡失其度。過了好一會兒,秦王背負長劍,拔出劍擊荊軻,斷其左足。荊軻倒地,投匕首擊秦王,中銅柱,火出。秦王再擊荊軻,斷其兩手。荊軻身中八創,自知事功不就,倚柱大笑,箕踞而罵,說:“事功所以不就,是因為我想要活擒你獻給太子。”荊軻已死,秦王悒悒不樂許久。

趙文化的形成

趙文化武勇任俠的特徵也形成於戰國時期,以趙武靈玉的胡服尚武為最主要標誌。趙國的文化源出三晉,而晉國正是中國古代法家智慧與武勇任俠風尚的發源地。早在遷都邯鄲前後,趙氏之中就已接連出現了幾位俠士。趙朔時,趙氏遇到大難,同宗四位大夫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都被滅族,於是趙氏門客中出了公孫杵臼和程嬰二人,保護趙氏遺孤。公孫杵臼問程嬰:“抉立孤兒和殉難而死哪個更難?”程嬰說:“死容易,扶立孤兒更難。”公孫杵臼說:“那么你來努力做這件難事,我做容易的,先讓我來死。”就殉難而死,以掩護程嬰。程嬰帶著孤兒趙武藏匿山中,十五年後,趙武重新被立為大夫,程嬰繼續在左右保護他。又過了數年,趙武長大成人,舉行了加冠禮,程嬰便毫不遲疑地自殺而死,為的是到地下向公孫杵臼復命。

邯鄲原為趙夙的後代趙午的封邑,時稱其為“邯鄲午”。趙鞅(趙簡子〉在吞併邯鄲時,趙午家中出了一名家臣名叫涉賓,是位忠誠的俠士。趙鞅在晉陽囚禁了趙午,命令他的從者脫劍而入,唯獨涉賓不肯從命,很有豪俠風骨。趙午死後,涉賓擁戴其子趙稷在邯鄲和趙鞅對抗,一直持續了七年。

與此同時在趙鞅的家臣中,也出了一位董安於。趙鞅吞併邯鄲引起了范氏和中行氏的干預,於是董安於為趙鞅承擔罪責,說:“我死而晉國寧,趙氏定,還活著乾什麼!人誰不死,我死得已經晚了!”就自刎而死。

到趙鞅之子趙無恤(趙襄子)時,又出了一位大俠豫讓。豫讓為知伯荀瑤的家臣,趙無恤與韓、魏合滅了知氏而三分其地,豫讓吞炭漆身,前後兩次刺殺趙無恤,欲為知氏報仇。有一次,趙無恤從晉陽城外汾水橋經過,豫讓預先潛伏在橋下。趙無恤的車剛一上橋,馬就驚了,趙無恤說:“一定是豫讓在這裡。”一看果然。趙無恤感動得喟然嘆息而泣,於是脫下自己的外衣交給豫讓。豫讓拔劍三躍,擊向外衣,衣盡出血。豫讓說:“我可以下報知伯了!”於是伏劍自殺而死。豫讓吞炭漆身,改變了自己的形狀,連妻子也認不出他。只有他的朋友能認出他,知道只有他才能忍得下這樣大的痛苦。朋友問他:“以你的才能,去臣事趙襄子,一定會得到信任,使你親近他,從而有機會報仇,何必受這樣的苦難呢?”豫讓回答說:“如果我已經臣事了趙襄子,還要去刺殺他,就是對君主懷有二心。吞炭漆身固然很痛苦,我之所以這樣做,是要讓天下後世對君主有二心的人感到慚愧。”豫讓死前,趙襄子責備他說:“你不是也臣事過范氏、中行氏嗎?知氏滅亡了他們,你不去報仇,卻反而委身於知氏。現在知氏死了,你卻單單為他報仇,是什麼道理?”豫讓回答說:“我臣事范氏、中行氏,范氏、中行氏像普通人一樣對待我,所以我也像普通人一樣對待他們。知氏以國士對待我,所以我也以國士的所作所為對待他。”

豫讓死之日,趙國志士聞之,都為之涕泣。自此以後,俠義之風在趙地就成了一種傳統風尚。《莊子·說劍》中講述說,趙惠文王喜劍,劍士夾門而客者三千人,日夜相擊於前,死傷者歲百有餘人而好之不厭。並描述當時劍客的形象是:“蓬頭突鬢垂冠,曼胡之纓,短後之衣,嗔目而語難。相擊於前,上斬頸領,下決肝肺。”後來李白在其著名的《俠客行》詩中寫道:“趙客漫胡纓,吳鉤霜雪明,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就是根據這段描述而來的。
 

趙惠文王的父親就是趙武靈王。趙武靈玉是趙國最有作為的一位君主,關於他“胡服騎射”的典故十分有名。當時趙國北有燕,東有東胡,西有林胡、樓煩,而且又與秦、韓二國相鄰,中間還有一個中山國在其腹心。沒有強兵無以立國,身穿長衣不便騎馬,趙武靈王果斷地決定變更服制,穿胡人式的短衣,胡服騎射以教百姓。即位後的第十九年,趙武靈王胡服上朝,正式下達了胡服令。叔父公子成不贊同,他親自前往家中說服。將軍趙文、趙造、周紹、趙俊不贊同,他說:“反古未可非,循禮未足多。利身謂之服,便事謂之禮。”並堅決說:“胡地、中山,吾必有之!”不出數年,趙國開地北至燕、代,西至雲中、九原、雁門,築長城,自陰山至高闕為塞,為趙國成為大國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到即位後的二十七年,趙武靈玉索性將王位也禪讓給了王子何即趙惠文王,自號為“主父”,專門統率將士在西北邊境上開疆拓土,與胡人征戰。林胡王向趙主父獻馬,樓煩王出兵相助,在惠文王三年,趙主父滅亡了中山國。趙主父甚至還計畫從雲中、九原襲擊強大的秦國。一次,趙主父想觀看秦國虛實和秦昭王的為人,自己裝成使者入秦。秦昭王不知道真假,隨後覺得來使狀貌甚偉,不像是臣子,派人追趕,趙主父已經出關了。後來一問知道是趙主父,秦昭王大驚。

趙武靈王出於征戰胡人的軍事目的,擴建了邯鄲城。目前所發現的趙國邯鄲城的城址在今邯鄲市區西部,由王城和大北城兩部分構成。其中王城又由西城、東城、北城三部分構成,平面呈品字形。西城和東城後人稱之為“趙王城”,是趙武靈王修建的軍事性城市。在這座城市中,沒有祖廟、社廟和系統的宮殿建築。西城中的南部有一座土台,俗稱“龍台”,是趙武靈王議事、閱兵的地方。龍台北面還有一座土台,是趙武靈王居住的地方。東城和北城都用於駐軍和操練,其作用和燕國的下都武陽城正相類似。大北城南北長四千八百八十米,東西寬三千二百四十米,西北面與靈山、鑄箭爐、皇姑廟、梳妝樓、插箭嶺、王郎城相鄰相連。大北城才是趙國真正的都城,宮城、祖廟、社廟都在其中。當時有一條牛首水流經城中心,宮城在牛首水南,市場在牛首水北,在牛首水的中央架有一座市橋相通。城內的中部和東部,有煉鐵作坊、鑄銅作坊、燒陶作坊、制骨作坊、玉器作坊等多處。大北城也是平民和貴族居住的地方。戰國四公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家中有一座高樓,他的一位美妾住在樓上,見跛腳人蹣跚汲水而大笑,趙勝殺了她,說:“不能愛色而賤士。”魏國的公子無忌在竊符救趙後,也曾留住在城中。在大北城宮城的東北,有一座趙武靈王修建的叢台,是當時最為名勝的建築。漢代劉劭《趙都賦》中說:“結雲閣於南宇,立叢台於少陽”,即此台。據載,當年趙武靈王登臨叢台閱兵,趙國武鼎士盛服而集於叢台之下者,一旦而成市,可見趙國兵馬之盛。

趙武靈王死後,趙惠文王任用廉頗、趙奢為將,繼續開疆拓土。廉頗為趙國良將,素以勇氣聞於諸侯,一生中南與魏戰,東與齊戰,都接連取勝,“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故事千百年中家喻戶曉。趙奢本是趙國的田部吏,掌管收租稅,因執法不私,得到平原君趙勝的舉薦,進而掌管國賦,很有成效,民富而府庫實。趙惠文王二十八年,秦國軍隊包圍了韓國的閼與(今山西和順),趙惠文王召廉頗來問:“可救不?”廉頗說:“道遠路狹,難救。”又召樂乘來問,樂乘的回答和廉頗一樣。又召趙奢,趙奢回答說:“道遠路狹,好比兩隻老鼠在洞穴中爭鬥,誰勇敢誰就得勝。”於是趙惠文王就派趙奢為將,解救閼與之圍。趙奢率兵西去邯鄲三十里,殺牛饗士,並且教他們騎射,嚴守烽火,多用間諜。他在軍中約定:“如果匈奴入寇,都趕快收拾財物到城中堅守,有敢和匈奴戰鬥者斬。”如此數年,匈奴不時入寇,但趙國的損失也不大。不過匈奴人都認為李牧是膽怯,連趙國的士卒也認為自己的將領膽怯。趙王因此責備李牧,李牧依然如故。趙王大怒,召回李牧,改任他人為將。匈奴又來入寇,趙將出戰,往往不利,損失重大,無法耕種和放牧。趙王請李牧復出,李牧說:“君王一定要用臣,臣請一如從前,才敢奉令。”趙王同意了。李牧仍和以前一樣,匈奴也仍然不時入寇,得不到財物,認為李牧怯懦。士卒們每天受到李牧的款待,都願為他死戰。這時李牧就精選出一千三百乘戰車,五萬名勇敢的士卒,十萬名優秀的弓弩手,然後大縱牲畜四處放牧,牛羊遍野。匈奴小股入寇,李牧佯裝敗北,單于聽後,率全部人馬滾滾而來。李牧多布奇陣,張開左右翼延敵,而後一齊夾擊,大破匈奴十餘萬騎,滅亡了襜襤,擊敗了東胡,征服了林胡,單于遠逃到漠北,其後十餘年匈奴人不敢靠近趙國。李牧一戰成名,封武安君,任大將軍,曾帶兵攻燕,奪取武遂、方城。又率軍擊秦,在宜安和番吾打敗秦將桓齮和王翦。

趙文化的勇武任俠是具有傳統的,它的豪奢冶遊也是全國聞名的。戰國結束以後,原趙國版圖劃為郡縣,趙地也和燕地一樣都具有近邊和尚武的特點,二者更加趨同,在地域和文化上都更加成為一個整體。所以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描述沙丘、中山、邯鄲時,也使用了“悲歌憂慨”一語。通過《史記》、《戰國策》《燕丹子》等書的敘述,定型於戰國時期、以慷慨悲歌為特徵的燕趙文化被歷史地記載下來了。

名人舉例

郭守敬郭守敬

燕趙文化—古代名人—元代的大天文學家郭守敬
郭守敬(1231—1316)中國元代的大天文學家、數學家、水利專家和儀器製造家。字若思,順德邢台(今河北邢台)人。生於元太宗三年,卒於元仁宗延二年。
郭守敬幼承祖父郭榮家學,攻研天文、算學、水利。元十三年(公元1276年)元世祖忽必烈攻下南宋首都臨安,在統一前夕,命令制訂新曆法,由張文謙等主持成立新的治歷機構太史局。太史局由王恂負責,郭守敬輔助。在學術上則王恂主推算,郭主制儀和觀測。
至元十五年(或十六年),太史局改稱太史院,王恂任太史令,郭守敬為同知太史院事,建立天文台。當時,有楊恭懿等來參予共事。經過四年努力,終於在至元十七年編出新曆,經忽必烈定名為《授時曆》。
《授時曆》是中國古代一部很精良的曆法。王恂、郭守敬等人曾研究分析漢代以來的四十多家曆法,吸取各歷之長,力主制歷應“明歷之理”(王恂)和“歷之本在於測驗,而測驗之器莫先儀表”(郭守敬),採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科學態度,取得許多重要成就。
郭守敬為修歷而設計和監製的新儀器有:簡儀、高表、候極儀、渾天象、玲瓏儀、仰儀、立運儀、證理儀、景符、窺幾、日月食儀以及星晷定時儀12種(史書記載稱13種,有的研究者認為末一種或為星晷與定時儀兩種)。
在大都(今北京),郭守敬通過三年半約二百次的晷影測量,定出至元十四年到十七年的冬至時刻。他又結合歷史上的可靠資料加以歸算,得出一回歸年的長度為365.2425日。這個值同現今世界上通用的公曆值一樣。
中國古歷自西漢劉歆作《三統曆》以來,一直利用上元積年和日法進行計算。唐、宋時,曹士等試作改變。《授時曆》則完全廢除了上元積年,採用至元十七年的冬至時刻作為計算的出發點,以至元十八年為“元”,即開始之年。所用的數據,個位數以下一律以100為進位單位,即用百進位式的小數制,取消日法的分數表達式。
晚年,郭守敬致力於河工水利,兼任都水監。至元二十八至三十年,他提出並完成了自大都到通州的運河(即白浮渠和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郭守敬升任昭文館大學士兼知太史院事。他主持河工工程期間,製成一些精良的計時器。

中國地域文化概觀

中國就是一個幅員遼闊、民族眾多的國家,在不同的人文習俗、地理和社會環境等因素的薰染、影響下,產生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性文化。這些區域性文化各有特點和所長,對中國文化產生極其深遠的影響。
潮汕文化 | 嶺南文化 | 客家文化 | 五邑文化 | 雷州文化 | 齊魯文化 | 三晉文化 | 荊楚文化 | 吳越文化 | 關東文化 | 燕趙文化 | 徽州文化 | 黃土高原文化 | 中原文化 | 淮河流域文化 | 巴蜀文化 | 鄱陽文化 | 青藏高原文化 | 康藏文化 | 草原文化 | 兩淮文化 | 江西文化 | 八桂文化 | 八閩文化 | 滇雲文化 | 瓊州文化 | 隴右文化 | 西域文化 | 陳楚文化 | 黔貴文化 | 三秦文化 | 秦隴文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