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戲曲

商丘戲曲

商丘的戲曲文化是十分獨特的。在商丘戲曲文化方面占統治地位的是豫劇。商丘人聽起河南梆子來,是那樣的如醉如痴、物我兩忘。

簡介

商丘戲曲商丘戲曲

商丘戲曲文化是十分獨特的。在商丘戲曲文化方面占統治地位的是豫劇,如果在商丘城鎮的大街小巷行走,不管走到哪裡,在耳邊迴響的始終是那大腔大調的河南梆子腔。商丘人聽起河南梆子來,是那樣的如醉如痴、物我兩忘。所以,有人說,河南梆子就像“海洛因”一樣,已融化在了商丘人的血液中。很難想像:如果沒有了河南梆子,商丘人的日子會怎么過。

歷史

早在北宋時期,城南五里的汴河邊便出現了河市樂和"撂地"演出的藝人。宋元佑六年(1091年),此地重建了大型演出場所“照碧堂”,日夜都有戲曲演出。清乾隆年間,梆子戲傳入商丘。由於受民風民俗、語言及鄉土藝術的影響,形成了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河南東路梆子"——豫劇豫東調。豫劇豫東調曲調高亢、激越。女聲唱腔明快、花俏,男聲唱腔粗獷、大氣、豪放,集中體現了商丘人坦蕩、直率的性格。除豫劇外,在商丘這快土地上廣泛流行並大行其道的還有二夾弦曲劇四平調曲子戲大油梆落子戲評詞琴書墜子大鼓大鐃武老二京韻大鼓等。

四平調是在商丘誕生、商丘所獨有也只有在商丘才能聽到的地方戲,是文化和戲曲“特產”。四平調根據花鼓男女藝人多用本嗓演唱,曲調四平八穩的特點及花鼓中原有的"平板調式",借四平八穩之意,依"平調"之稱,各取一字定名為"四平調",其代表作有《小包公》和《陳三兩爬堂》等。

河南越調,流行於河南及湖北北部地區,為河南三大劇種之一。歷史悠久,深為廣大民眾喜聞樂見。 越調,又名“四股弦”,是河南三大劇種之一。流行於河南各部。鼎盛之時,陝南、鄂北、皖東曾有班社存在。演出區域遍及中原,淮河中上游沿岸,亦曾遠涉東、南沿海、內蒙、新疆等地。在全國有著一定的影響。

柳琴戲,因其曲調優美,演唱時尾音翻高或有幫和,故也叫“拉魂腔”。拉魂腔流布於魯南、皖北、蘇北相接壤的廣大地區以後,遂分為5路:中路以徐州為中心,北路以臨沂為中心,東路以新海連為中心,南路以宿縣為中心,西路則在渦陽、蒙城一帶。它們既有共同的淵源關係,又有各自的地方特色,都在當地逐步形成為戲曲劇種。其中流行於江蘇徐州和山東臨沂的中、北兩路,於1953年依據所用伴奏樂器柳葉琴(彈撥樂器)定名為柳琴戲。其形成過程,最初只是由單人或雙人清唱的曲藝,藝人稱為“唱門子”或“跑坡”。為表現更多的人物,又衍變出一種由一人趕扮幾個劇中人物的演出形式,稱“當場變”或“抹帽子戲”,經歷了“抹帽子戲”的過渡之後,組成了“七忙八不忙,九人看戲房”的戲班,先後進入臨沂、郯城、徐州等城市演出,這時已採用柳葉琴伴奏了。並且增加了行當,豐富了劇目,又吸收、借鑑京劇及梆子戲發展了自己的音樂伴奏和表演藝術。

發展

在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風起雲湧之時,戲曲文化產業被推到了風頭浪尖,面臨一次嬗變升華的大好機遇。計畫經濟時代,劇團的花費由財政供給,“鐵飯碗”既培養了不少戲曲名家,也嬌慣了戲曲行業“等、靠、要”的惰性。事實證明,誰早“下海”,誰早積累在市場經濟海洋里搏擊風浪的經驗,誰是最初的贏家。戲曲文化只有真正走向市場,才能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間,找到可以賴以生存的“金飯碗”。

在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體制改革風起雲湧之時,戲曲文化產業被推到了風頭浪尖,面臨一次嬗變升華的大好機遇。

商丘曾經是有名的戲窩子,歷史上劇團林立,好戲不斷。從五六十年代名揚全國併到中南海演出的《社長女兒》,到七八十年代與香港合拍電影《包青天》和《小白鞋說媒》,眾多豫劇名家如馬金鳳、李斯忠、吳心平劉忠和等均出自商丘。稀有劇種四平調、柳琴戲、墜子書等以其獨特的魅力曾風靡豫魯蘇皖。輝煌的歷史讓當年很多商丘人津津樂道,過足了戲癮。

然而在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和電視的衝擊,戲曲事業逐漸走向低谷,而且在風雨飄搖中四面楚歌。

“鐵飯碗”靠不住了,要吃飯得找“金飯碗”

在計畫經濟時代,劇團的花費全部由財政供給,“鐵飯碗”既培養了不少戲曲名家,也嬌慣了戲曲行業“等、靠、要”的惰性。改革開放以後,市場衝擊波逐漸擴展,劇團開始面臨改革的陣痛。政府給劇團越來越少的差供,先保證離退休人員的吃飯問題,剩下的就要靠劇團自己去打拚。許多演員耐不住清貧紛紛跳槽,全市100多家公辦劇團慢慢萎縮,至目前,市屬公辦的劇團僅有10個左右。市直有一個豫劇院,梁園區有一個豫劇團和一個四平調劇團,睢陽區、寧陵縣、民權縣、夏邑縣、永城市各自保留一個劇團,柘城還有一個說唱團和一個雜技團。有的劇團尚能顧住溫飽,而有的已經處在有其名無其實的境地。“鐵飯碗”的優越性早就被時代淘汰出局了。

怎么辦?要吃飯,真正的“金飯碗”還得到市場上去找。

商丘市豫劇院以陣容整齊、基礎較好堪稱商丘戲曲業老大,多次獲省戲劇大獎和省五個一工程獎,去年還到北京為全國人代會進行了專場演出。70%的財政補貼讓他們顯得比其他劇團要養尊處優,但自身運作起來,仍顯得捉襟見肘。據了解,目前大多數劇團面臨的主要困難一是經費嚴重短缺。現代觀眾非常注重舞台的科技含量,對舞台的色彩、布景、燈光、音響、服裝等要求很高。沒有經濟的支撐,排好戲、排大戲難上加難。二是人才較為匱乏。很多老演員退下來,新演員還沒有形成自己的品牌,而且因報酬太低,寫劇本的人越來越少。戲曲人才青黃不接,難以形成轟動效應。為了自身生存,戲曲老大豫劇院也不得不絞盡腦汁想出路。在市委宣傳部的有意撮合下,豫劇院和張弓酒廠首次進行了戲企聯姻。雖然這是一次有益的嘗試,但從更深的層面上說,豫劇院並沒有真正走向市場。

2005年7月25日,河南省委、省政府下發了《關於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意見》,其中指出:“文藝演出業要繼承和弘揚我省優秀地方劇種和民間藝術,特別要發展現代表演藝術形式,加快演藝業的市場化進程,向產業化方向發展。”這一檔案的下發,在戲曲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

8月2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張瓊到豫劇院現場辦公時指出:“現在一提文化體制改革,發展文化產業,有人就以為要裁人、要“斷奶”,其實這是很狹隘的。這次改革是在現有基礎上的改進,是把戲曲產業推向市場,讓其在原有基礎上發展壯大。”張瓊部長的這番話讓大家吃了“定心丸”,而張瓊部長的另一番話卻又讓大家坐立不安。張瓊在深入了解豫劇院現狀和聽取了大家的發言後說,按照跳起來摘桃子的要求,豫劇院很有發展空間,還有80%的潛力沒有發揮出來,如果不能居安思危,不能在新一輪的文化產業競爭中搶占制高點,其發展出路就有很大危機。

很快,豫劇院理出了做大做強戲曲文化產業的整體思路,創辦戲迷俱樂部、組織經紀人隊伍、利用排演廳和地下室增加演出場次、與媒體聯姻等九條措施迅速出台,並陸續付諸實施。走過六十年風雨坎坷路的四平調劇團也打開了塵封二十年的道具箱,爭著進入市場先舀一碗粥。

對處於困境的劇團來說,必須放下架子、撲下身子、想出路子,才能在市場上掘來金子。

“荷花”為何在梨園盡展風采

商丘戲曲商丘戲曲

在公辦劇團苦思冥想找尋進入市場的路徑時,一些民營的戲曲演出團體早已在市場中如魚得水了。

據統計,全市民營戲曲演出團體大大小小有數十家,其中最為活躍突出的是一個名叫“荷花”的女性帶領的商丘市解放村藝術團。

荷花早年在豫劇名家閻立品老師名下的商丘市大眾豫劇團學戲。大眾劇團解散後,荷花就領著幾個人義無反顧地自己走向了市場。那時她還是個小姑娘,才20歲。開始時她只在自己的家鄉虞城縣聞集鄉為鄉親們演出。15年前,她開始向商丘市郊區進軍,楊堂廟會連唱十天一炮打響,從此打開了商丘的演出市場。

2004年11月,在胡錦濤總書記視察解放村一周年之際,荷花應邀到解放村演出,從而與解放村結下了不解之緣,將她帶領的劇團更名為解放村藝術團。20年的風雨磨礪,荷花已經成長為一個成熟女性,她所經營的劇團也日漸成為民營劇團中一顆耀眼的明星

人叫人動人不動,機制調動積極性。荷花劇團的演員月工資可拿到3000元,這恐怕是公辦劇團演員也要羨慕的數目。其內容是有名堂的。荷花說,他們團的演員在演出中,觀眾鼓一次掌,她就給2元錢。演員為了增加收入常常自覺地連天加夜地練功練唱,在舞台上會特別賣力的演出。因此劇團的演出效果和經濟收益都非常好。

荷花領的劇團雖說是民營,但各方面都很正規。40多個演員三分之二來自農村,三分之一是下崗職工,個個唱戲都是頂呱呱,而荷花本人更是能演生、旦、淨、末、醜各個行當的100多個角色。劇團僅服裝道具箱子就有五六十個,電腦字幕、軟景、硬景、燈光設備、擴音胸配一應俱全。劇團的運營機制非常靈活,根據老百姓的需要,在開業慶典或節日慶典上,大中小型的演出都行,演一場戲或400元,或600元,或800元,荷花的劇團以唱得好價錢又低而名揚在外,除了春種夏收的大忙季節稍作休息,劇團一年到頭台口不斷。去年春節,荷花的團在解放村義演後就出了門,一直到四月初八就沒停過,三個月演出200多場。前些日子,荷花抱著試試看的態度,領著她的團到內蒙古演出十來天,場場爆滿。荷花欣喜地告訴記者,“咱河南豫劇的普及水平不亞於京劇,到處都有市場,連內蒙古的觀眾都說豫劇聽得很入耳。”

在我市,還有一個曲藝演出團體頗為紅紅火火,那就是柘城縣說唱團。該劇團演員自由組合,分組下鄉演出,他們自編自演的曲藝節目深受當地民眾歡迎,年演出場次均在1000場以上。他們不但保留了曲藝藝術,而且創新發展了曲藝藝術,推出了“墜琴劇”和“帶弦大鼓”等新劇種,在當地演出形勢十分喜人,成為柘城縣的一道特色文化大餐。

戲曲文化走向市場大有可為

戲曲是民族傳統的藝術瑰寶,是人民民眾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糧。因此,發展戲曲文化產業正是時代的要求和戲曲業本身的生存需要。戲曲文化走向市場大有可為。

在市場經濟初期,“下海”是最為流行的一個詞語。有的人是主動“下海”,有的人是被迫“下海”。事實證明,誰早“下海”,誰早積累在市場經濟海洋里搏擊風浪的經驗,誰是最初的贏家。河北廊坊大廠評劇團原來是一個伸手向政府要飯吃的縣級劇團,五六年前就把戲曲產業化了,現在,該劇團成了縣財政的利稅大戶。該劇團有自己的文化大廣場,大戲小戲都能演,還能演歌舞和小品,做出了城鄉都喜歡的“家常菜”,他們的許多節目能在國家級晚會上演出。其經驗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市文化藝術學校校長任金義對記者說,現在,市場上藝術表演人才很缺乏,就拿我們學校來說吧,我們面向市場,培養一專多能的人才,拓寬就業門路,分配形勢十分看好。明年7月要畢業的學生,現在就陸續被人定走。市場需要戲曲人才,說明戲曲市場非常活躍。很多外地的戲曲演出團體為了迎合年輕人的口味,將單純的戲曲演出改為綜合性的文藝演出,既滿足了民眾的看戲需求,又增加了觀眾群體,很有市場

市文化局一位負責同志認為,在劇團走向市場的過程中,推新人、樹品牌很重要,因為品牌是巨大的無形資產,過去商丘為什麼有那么輝煌的戲曲歷史,就是因為有一批招牌演員在支撐著。而且戲曲需要加強自身宣傳,需要媒體的關注。如果戲曲和媒體很好地結合起來,那么對戲曲和媒體都有促進。就像《梨園春》那樣既培養了戲曲觀眾,又弘揚了民族文化。

縱觀我市的戲曲演出市場,整體演出效益太低。因此,發展戲曲文化產業,可以考慮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借鑑民營演出團體的成功經驗,在公辦劇團中引入競爭機制,調動演員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演技水平,增強市場競爭力,讓公辦劇團成為發展戲曲文化產業的扛大旗者。

———儘快培育經紀人演出公司,為劇團走向市場鋪路搭橋。

———鼓勵民營資本投向戲曲文化產業,用企業家來經營劇團,進行市場化運作,讓戲曲文化完全走向市場。

———劇團可以與企業建立鬆散型的互惠關係,宣傳企業品牌,為劇團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

———在戲曲行業大力倡導特色經營,著力發展戲曲茶座等娛樂場所,逐步提高娛樂產業的整體層次。

———戲曲不能一味退守農村,而不去適應城市,親近市民。城市居民一樣喜歡品位高雅的戲曲,要多在城市社區進行各種形式的演出,增加劇團收入。

———戲曲文化要不斷創新形式,滿足不同觀眾的口味。

歷史證明,每一次的產業革命都會帶來財富的再分配,誰先行一步,強占了制高點,誰就有了制勝的法寶。這次文化體制改革對戲曲業來說是一次良機,如果能抓住機遇,更新觀念,尋找更多的演出市場,爭取更大的生存空間,就能走出困境,重鑄輝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