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薊馬

煙薊馬

煙薊馬(Trips tabaci;tobacco thrips,onionthrips,potato thrips)是纓翅目、薊馬科昆蟲的1種,又稱棉薊馬、蔥薊馬。國內外廣泛分布,為害棉、菸草等多種作物,其他寄主還有:蘋果、李、梅、葡萄、柑桔、草莓、鳳梨等。煙薊馬雌蟲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洲,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均發現其危害,而雄蟲僅在地中海、紐西蘭、紐約等少數地區有分布,其他地方尚未見報導。煙薊馬有趨藍色的習性,可於 5~6 月間在蟲口密度大的煙田設定藍色粘板,捕殺大量的煙薊馬和其他有害薊馬。

基本信息

分布

煙薊馬雌蟲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大洲,我國絕大多數省份均發現其危害,而雄蟲僅在地中海、紐西蘭、紐約等少數地區有分布,其他地方尚未見報導。

形態特徵

煙薊馬煙薊馬

雌蟲 成蟲 體長工1.2~1.4(mm),兩種體色,即黃褐色和暗褐色。觸角第1節淡;第2節和6至7節灰褐色;3~5節淡黃褐色,但4、5節末端色較深。前翅淡黃色。腹部第2

~8背板較暗,前緣線暗褐色。頭寬大於長,單眼間鬃較短,位於前單眼之後、單眼三角連線外緣。觸角7節,第3、4節上具叉狀感覺錐。前胸稍長於頭,后角有2對長鬃。中胸腹板內叉骨有刺,後胸腹板內叉骨無刺。前翅基鬃7或8根,端鬃4-6根;後脈鬃15或16根。腹部2~8背板中對鬃兩側有橫紋,背板兩側和背側板線紋上有許多微纖毛。第2背板兩側緣縱列3根鬃。第8背板後緣梳完整。各背側板和腹板無附屬鬃。卵0.29mm,初期腎形,乳白色,後期卵圓形,黃白色,可見紅色眼點。若蟲 共4齡,各齡體長為0.3~0,6(mm)、0.6~0.8(mm)、1.2~1。4(mm)及1.2~ 1.6(mm)。體淡黃,觸角6節,第4節具3排微毛,胸、腹部各節有微細褐點,點上生粗毛。4齡翅芽明顯,不取食;但可活動,稱偽蛹。

生活史

煙薊馬煙薊馬

孤雌生殖,雄蟲

極罕見,國內尚未發現。年發生10餘代(華北地區年生3~4代,山東6~10代,華南10代以上)世代歷期9~23天,在25~28℃下,卵期5~7天,若蟲期(1~2齡)6~7天,前蛹期2天,“蛹期”3~5天,成蟲壽命8~10天。雌蟲可行孤雌生殖,每雌平均產卵約50粒(21~178粒),卵產於葉片組織中。2齡若蟲後期,常轉向地下,在表土中經歷“前蛹”及“蛹”期。以成蟲越冬為主,也有若蟲在蔥、蒜葉鞘內側、土塊下、土縫內或枯枝落葉中越冬,還有少數以“蛹”在土中越冬。在華南無越冬現象。成蟲極活躍,善飛,怕陽光,早、晚或陰天取食強。初孵若蟲集中在葉基部為害,稍大即分散。在25℃和相對濕度60%以下時,有利於煙薊馬發生,高溫高濕則不利,暴風雨可降低發生數量。一年中以4~5月為害最重。。每雌蟲產卵十至數十粒。冬季無滯育,但可冬眠。多以成蟲或若蟲在未收穫的蔥、蒜葉鞘及雜草、殘株上越冬,少數以蛹在土中越冬。春季蔥、蒜返青開始恢復活動,為害一段時間後,便飛到果樹、棉等作物上為害繁殖。遼寧5月下旬於葡萄初花期開始為害子房或幼果,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害花蕾和幼果。成蟲活躍,能飛善跳,擴散快,白天喜在隱蔽處為害,夜間或陰天在葉面上為害。卵多產在葉背皮下或葉脈內,卵期6~7天。初孵若蟲不太活動,多集中在葉背的葉脈兩側為害,一般氣溫低於25℃,相對濕潤度60%以下適其發生,7~8月間同一時期可見各蟲態,進入9月蟲量明顯減少,10月早霜來臨之前,大量薊馬遷往果園附近的蔥、蒜、白菜、蘿蔔等蔬菜田。

寄主

煙薊馬煙薊馬

煙薊馬的寄主範圍極其廣泛,多達150餘種,主要危害洋蔥、棉花、葡萄、百合等作物。

危害

煙薊馬煙薊馬

蔥、蒜常年受害,並成為棉田的重要蟲源基地。成蟲多在寄主上部嫩葉反面活動、取食和產卵。若蟲多在葉脈兩側取食,造成銀灰色斑紋。棉苗受害後,生長點枯死,繼而有死苗,或形成“無頭棉”、“多頭棉”,以致現蕾結鈴遲、脫落多及晚熟,造成減產和品質下降。50年代,煙薊馬曾是中國棉苗主要害蟲之一。後來由於推廣了清除雜草、“三九一一”農藥拌種及棉田中施藥等綜合措施,基本上控制了為害。氣溫在23~25℃,相對濕度在 44~70%條件下,對發生有利;久雨或暴雨、相對濕度在70%以上,對它不利,因而乾旱地區或乾旱年份和季節,常大量繁殖,形成災害。

防治

煙薊馬煙薊馬

1、園藝防治:冬春清除果園同雜草和枯樹落葉,9~10月和早春

集中消滅在蔥蒜上為害的薊馬,以減少蟲源。

2、藥劑防治:早春為害初期及時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1.8%齊蟎素乳油3000倍乳,或0.12%天力II號(滅蟲丁)可濕性粉劑1500倍液,或10%除盡乳油2000倍液,或5%銳勁特乳油2500倍液,視蟲情7-10天一次,連治2-3次。還可噴灑44%速凱乳油1500倍液,或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40%七星保乳油600一800倍液、2.5%保得乳油2000倍液、1.8%農家樂乳劑(阿維菌素)3000倍液,25%愛卡士乳油800一1000倍液、1.8%愛福丁乳油3000倍液、10%賽波凱乳油2000倍液。

農業防治

冬季徹底清除田間殘株、落葉和寄主雜草,減少越冬蟲源。注意保護和利用天敵。據我們初步調查,煙薊馬的天敵種類很多,常見的捕食性天敵有橫紋薊馬、寬翅六斑薊馬、小花蝽和華姬獵蝽,這些天敵對煙薊馬的發生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物理防治

煙薊馬有趨藍色的習性,可於 5~6 月間在蟲口密度大的煙田設定藍色粘板,捕殺大量的煙薊馬和其他有害薊馬。

藥劑防治

針對越冬蟲源有遷移在早春作物及其它雜草上的習性,注意防治煙田周邊其它作物(如蔥、蒜、番茄、馬鈴薯、十字花蔬菜、雜草等)上的薊馬,以減少栽煙後轉入煙田的薊馬。在煙田作畦時,每畝用 40%毒死蜱乳油300ml 製成毒土(具體做法為先將藥液稀釋 10 倍後,均勻噴於細土上,再撒施),每畝撒毒土 20~30kg 於表層,輕輕翻動使藥土拌入土中,然後播種或移栽,可兼治其它地下害蟲。在煙薊馬發生期,可選用如下其中一種藥劑噴霧:40%毒死蜱乳油 1000 倍液,45%馬拉硫磷乳油 600~800 倍液,20%丁硫克百威乳油 1000~1500 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 1500~2000 倍液,10%氯氰菊酯乳油 2000~3000 倍液等。

節肢動物門(纓翅目、等翅目)

節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