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沙科夫

烏沙科夫

烏沙科夫,俄國海軍上將,強調按實戰要求訓練部隊,反對死板和華而不實的訓練方法,對俄國和蘇聯海軍學術的發展具有一定影響。

大海上成長

出生於雅羅斯拉夫州的阿列克謝耶夫卡村(今屬莫爾多瓦捷姆尼科夫區)一個清寒的貴族家庭。1766年畢業於海軍武備學校。初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1769年調至頓河(亞速海)區艦隊所屬塔甘羅格港,參加了俄土戰爭(1768—1771)。在戰爭中,烏沙科夫指揮了以葉卡捷琳娜二世命名的戰艦,1775年在波羅的海艦隊,任護航艦艦長。1789年晉海軍少將。1780年任皇家遊艇艇長,鏇即放棄了這個進入宮廷的機會,返作戰艦任職。
1780—1782年任“維克托”號戰列艦艦長,數度從波羅的海遠航地中海,保護俄國商船免受英國艦隊的海盜襲擾。在克里米亞半島被俄羅斯帝國吞併後,1783年再次調至黑海艦隊,在赫爾松督造軍艦,並參加了塞瓦斯托波爾主要基地的建設。

黑海中成名

在俄土戰爭(1787—1791)中,俄國黑海艦隊戰勝了數量上占優勢的奧斯曼帝國艦隊。這是烏沙科夫的一大功勞。戰爭開始時,任“聖保羅”號戰列艦艦長。在菲多尼西島海戰(1788)中,他指揮的俄國分艦隊前衛在戰勝敵人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俄艦隊 2艘戰列艦、 10艘護航艦及 24艘輔助船隻,對付土艦隊17艘戰列艦、 8艘護航艦、 3艘攻堅艦和21艘輔助船隻。烏沙科夫串領的前衛艦隊首先遭到土軍前衛艦的攻擊,前進受阻。為發揚火力,烏沙科夫令3艘護航艦繞過土軍先頭艦,對土前衛艦隊實施兩面夾擊,親率“聖保羅”號戰列艦脫離艦隊編隊,猛攻土艦隊旗艦,激戰 3小時,土艦隊因旗艦受攻撤出戰鬥。烏沙科夫創造了在對付優勢敵軍時集中打擊敵旗艦的戰術
1789年烏沙科夫晉少將,1790年任黑海艦隊司令, 6月率一支輕型艦隊襲擊土耳其北部沿海的錫諾普港、薩姆松港和阿納帕港,擊毀和俘獲戰船 20餘艘。7月8日率俄國分艦隊在刻赤海峽擊敗士耳其分艦隊,在追擊敵艦時,沒有受線式戰術原則的限制,命令各艦迅速編成單縱隊,勇猛追擊。此戰勝利粉碎了土軍在克里木登入的企圖。9月8日烏沙科夫率黑海艦隊在堅德拉島附近海域擊敗土耳其艦隊。土海軍中將塞得貝連同旗艦一起葬身海底。

遠征地中海

遠征地中海
在1798~1800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戰爭中, 拿破崙·波拿巴將軍對埃及的遠征開始後,1798年7月26日土耳其政府請求和俄國給予軍事援助。8月24日,俄國政府令黑海艦隊中烏沙科夫指揮的分艦隊由塞瓦斯托波爾進入地中海。該分艦隊有戰列艦6艘、巡航艦7艘及其它船隻數艘,裝備有火炮792門,計有人員7400名(其中包括登入兵1700名)。9月4日,分艦隊駛抵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隨後,根據烏沙科夫的建議,制訂了收復被法軍占領的位於亞得里亞海和愛奧尼亞海以及地中海東部的主要陣地——愛奧尼亞群島的協同作戰計畫。凱德爾·貝伊海軍中將指揮的一支土耳其分艦隊(戰列艦4艘、巡航艦6艘、輕巡航艦4艘、炮艦14艘)在達達尼爾海峽與俄國分艦隊會合。9月25日,烏沙科夫將海軍中校索羅金中隊(戰列艦4艘、炮艦10艘)派往埃及沿海,以配合霍雷肖·納爾遜海軍上將所率英國分艦隊作戰。10月5日,海軍大尉紹斯塔克中隊(戰列艦2艘)駛近愛奧尼亞群島海域,10月9日,派登入兵在基西拉(切里戈)島上陸並占領小型要塞聖尼科洛。10月11日,烏沙科夫分艦隊駛近基西拉島,並開始炮擊另一要塞卡普薩利翁;翌日,在另一支登入兵上陸後,該要塞守軍投降。10月25日和10月28日,俄軍登入隊在艦炮火力支援下,幾乎未遇到法國守軍的任何抵抗就先後占領了扎金索斯(贊捷)島和凱法利尼亞島。兩島希臘居民熱烈歡迎解放者。10月29日,海軍上校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維奇·謝尼亞文(受分艦隊派遣)率領一個艦艇中隊(戰列艦2艘,巡航艦2艘)開始攻擊萊夫卡斯(聖馬弗拉)島要塞守軍。但是,已上岸的登入兵未能攻占要塞。烏沙科夫分艦隊的艦隻全部趕來增援謝尼亞文,法守軍遂於11月14日投降。海軍上校謝利瓦喬夫中隊(戰列艦3艘,巡航艦3艘)駛抵科孚島後,於11月4日開始圍攻擁有3700名守軍、636門火炮的要塞。衛多島上有五座炮台掩護通往科孚島的幾條海路。烏沙科夫分艦隊於11月初駛抵科孚島,派登入兵上島並構築了幾座炮台。對要塞的圍攻一直持續到1799年2月中旬。3月1日,俄土聯合分艦隊(戰列艦7艘、巡航艦10艘及一些其它艦船)摧毀了衛多島上的敵炮台,並派登入隊占領了該島。同日,俄軍發起強攻,占領了科孚島上的外圍工事。3月2日要塞守軍投降。至此,愛奧尼亞群島全部收復,戰事遂告結束。群島建立了七島聯合共和國。該島雖然名義上作為奧斯曼帝國的附庸國,但實際上受俄軍保護。
1799年4月,當蘇沃洛夫率聯軍開始進攻義大利時,烏沙科夫以科孚島為基地,向義大利南部沿海派去了索羅金指揮的艦艇中隊(巡航艦3艘,輕巡航艦2艘、炮艦4艘),該中隊於5月4日攻占布林迪西,5月13日攻占巴里,5月20日又攻占曼弗雷多尼亞。在同一天,別利海軍大尉指揮的水兵中隊(570人、火炮6門)登入,開始向義大利腹地進攻。6月14日,該中隊與那不勒斯地區的地面部隊共同發起強攻,占領了那不勒斯。普斯托什金海軍少將指揮的第2艦艇中隊(戰列艦3艘、巡航艦4艘、輕巡航艦1艘)於5月12日駛離科孚島後,封鎖安科納要塞。6月,海軍中校沃伊諾維奇中隊接替第2艦艇中隊並繼續進行封鎖,直至安科納投降(11月)。7—8月間,烏沙科夫指揮的俄土聯合分艦隊(戰列艦10艘、巡航艦7艘)通過墨西拿海峽(西西里),北上那不勒斯,以配合納爾遜海軍上將的英國分艦隊作戰。應蘇沃洛夫的請求,烏沙科夫從墨西拿派出了普斯托什金中隊前去封鎖熱那亞。俄羅斯帝國皇帝保羅一世鑒於他身為醫院騎士團大團長的地位,命令烏沙科夫向馬爾他進發,此時的馬爾他落入法國人手中而英國艦隊卻坐視不救。英國海軍中將納爾遜無法忍受他將要遵從烏沙科夫指揮的事實,反而建議俄國艦隊應該被派遣去埃及。兩位指揮官之間的衝突由於烏沙科夫被召回俄國而被阻止,1799年底,俄國與盟國關係惡化。因此,1800年1月11日烏沙科夫接到俄皇保羅一世召分艦隊回國的命令(1800年10月分艦隊返回塞瓦斯托波爾)。

多病的晚年

亞歷山大一世忘卻了烏沙科夫的輝煌戰功。於1802年任命烏沙科夫擔任波羅的海帆船艦隊司令兼彼得堡海軍訓練隊主官的次要職務,並於1807年令其退休。
在1812年衛國戰爭期間,被選為坦波夫省非常後備軍長官,但他因病謝絕了這個職務。1817死於原籍,葬於捷姆尼克附近的錫納克薩爾修道院。

榮譽和紀念

1944年,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設立了一級和二級烏沙科夫勳章和烏沙科夫獎章,並以烏沙科夫的名字命名了白令海阿納德爾灣內的一個海灣、鄂霍茨克海北岸的一個海角、俄羅斯聯邦波羅的海艦隊加里寧格勒的基地。俄國海軍的一些艦艇曾以他的名字命名,蘇聯海軍的一艘巡洋艦也以其名字命名。烏沙科夫勳章在蘇聯解體後這個勳章被保留了下來,這是俄羅斯聯邦最高等級的軍事獎勵。一顆1978年被蘇聯天文學家柳德米拉·伊萬諾夫娜·切爾內赫發現的小行星也以烏沙科夫的名字命名。俄羅斯東正教會在2000年將烏沙科夫封為俄國海軍的保護神。烏沙科夫在穆爾多瓦的遺物被重新保護起來。烏沙科夫在2005年被俄國東正教牧首阿列克謝二世宣布為俄羅斯戰略轟炸機的保護神。

歷史的評價

電影 烏沙科夫
烏沙科夫刻意改進海軍學術,創立了以火力與機動巧妙結合為基礎的帆篷艦隊機動戰術。烏沙科夫的戰術與當時流行的線式戰術的不同點在於:行動堅決果斷,把航行隊形與戰鬥隊形統一起來,在接近敵艦至短距離時,無需變航行隊形為戰鬥隊形,集中火力於有決定意義的目標,首先摧毀敵旗艦,在戰鬥中建立予備隊(“愷撒旗”部隊),以擴大主要方向上的戰果,在霰彈射程內進行戰鬥,以取得最大突擊效果,把直接瞄準射擊與機動結合起來,追擊敵人,將其徹底粉碎或捕獲。
烏沙科夫認為,艦員的海上素養和射擊技能具有重大意義。他贊成 蘇沃洛夫 訓練部屬的原則,反對死板的和華而不實的練兵方法。他所遵循的原則是:戰爭中需要什麼就訓練什麼。烏沙科夫認為,對於海軍來說,接近實戰條件的航行是最好的學校。他用愛國主義、兄弟情誼和在戰鬥中互相援救的精神教育水兵。烏沙科夫對部下公正、關懷而又要求嚴格,因此贏得他們的愛戴和尊敬。
在地中海遠征(1798—1800)期間,烏沙科夫的行動表明他是一位卓越的海軍統帥,在建立希臘的七島共和國時,又表明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他的指揮下,俄國遠征艦隊成功地解決了封鎖敵人沿岸、海軍陸戰隊登入和摧毀要塞等複雜任務。烏沙科夫指揮的對科孚要塞的強攻,成為軍艦和海軍陸戰隊協同作戰的範例。在攻占伊奧尼亞群島,解放法國人統治下的義大利,封鎖安科納和熱那亞,以及奪取那不勒斯和羅馬過程中,他巧妙地組織了陸軍和海軍的協同行動。他正確地估計了俄國地中海遠征艦隊在整個戰爭中的作用。在1799年4月蘇沃洛夫率軍進入義大利北部時,遠征艦隊積極行動,破壞了敵人的海上交通線,並從海上掩護了在義大利作戰的俄奧聯軍。烏沙科夫作為一名海軍統帥,受到當時先進人士的高度讚譽。但對俄國先進人物採取敵視態度的沙皇宮廷,卻未承認他的功績。

同名的艦船

簡介

俄羅斯海軍首級核動力飛彈巡洋艦,也是當今世界上噸位最大,火力最強的飛彈巡洋艦,由於其驚人的火力和噸位,權威軍事刊物《簡氏防務年刊》定義其為戰列巡洋艦,這也是世界上唯一一級戰列巡洋艦。共建造4艘,首艦092“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基洛夫”號)1980年服役,第2艘150“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原名“伏龍芝”號)1983年服役,第3艘065“納希莫夫海軍上將”號(原名“加里寧”號)1989年服役,第4艘183“彼得大帝”號(原名“安德羅波夫”號)1995年10月服役。目前,第1、第2艘、第3艘艦已退役,僅第4艘艦服役於俄海軍北方艦隊。 基洛夫級 標準排水量:19,000噸;滿載排水量:26,396噸;最高航速:31節;艦體尺寸:長度251.2-252米,寬度28.5米,艦高9.0-10.33米;全體人員:727。 艦載電子系統:作戰信息中心;無線通信系統;衛星通信系統;反艦飛彈發射控制;反潛火箭發射控制系統;監視雷達系統;低飛和水面目標捕獲雷達;2部防空飛彈系統火控雷達;4部近防火炮火控雷達;2部導航雷達;有源和無源聲納系統;電子戰系統;誘騙投放系統;二座PK-2誘騙火箭發射裝置,備彈400枚。

武器

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重型武器集中在首部,裝備了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系統。安裝順序是:12管RBU-6000火箭式深彈發射裝置1座;SS-N-14反潛飛彈發射裝置1座;SA-N-6艦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12座,備彈96枚,這是世界上第一例艦空飛彈垂直發射裝置,在當時比美國領先5年左右;SS-N-19反艦飛彈垂直發射裝置20座,備彈20枚;4座6管30毫米炮;2座雙聯裝SA-N-4防空飛彈發射裝置;2座RBU-1000六管深彈發射裝置;4座6管30毫米炮以及2座100毫米單管全自動炮。中部上層建築安裝有電子設備,擔負著艦隊的指揮與控制任務。輔助性的武器設備設在中部和尾部。

反艦和反潛系統

1、SS-N-19遠程反艦飛彈系統 基洛夫級艦載“花崗岩”(Granit)遠程反艦飛彈系統,因為威力巨大,北約組織命名為SS-N-19“海難”(Shipwreck),二十枚SS-N-19飛彈安裝在上甲板,呈一個60°仰角。 SS-N-19是前蘇聯第三代反艦飛彈,採用火箭衝壓發動機推進的大型超聲速反艦飛彈。SS-N-19的全長10.5米,重量6.98噸,可從垂直發射器發射,最大射程為500-550公里,最高飛行速度3.0馬赫,可裝備500kT當量核戰鬥部或750公斤高爆戰鬥部。SS-N-19採用慣性/指令修正/主動雷達制導,進行超視距攻擊可利用衛星或艦載的Ka-25直升機的數據鏈進行中繼制導。 在當時SS-N-19非常先進,在發射之後不用艦艇控制。在多枚“波紋-發射”飽和攻擊模式中,首枚引導飛彈依照一條高飛行軌跡率先飛向作戰目標,而其它後繼飛彈則靈活的採用低高度飛行軌跡來增加隱蔽性。如果引導飛彈被攔截,那其它的飛彈自動地擔任引導角色。 2、AK-130 DP多用途雙管艦炮 基洛夫級 基洛夫級配備一門130毫米AK-130 DP多用途雙管艦炮(首艦為2座100毫米單管艦炮),備彈840發。火炮系統主要由一台火控計算機為基礎連同一部多波段雷達、一套電視和光學目標瞄準器;另外,艦炮上安裝一套Kondensor光學瞄準器單元。艦炮連線到雷達控制系統在遙控操作界面能完全自動化,也能使用瞄準器單元人工操作。AK-130 DP多用途雙管艦炮射程22公里,而且最大的發射速度是35發/分鐘,也能用於支援防空射擊和對陸攻擊。 3、SS-N-14和SS-N-16反艦/反潛垂直發射飛彈系統 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配備SS-N-14反艦/反潛兩用飛彈。反潛射程55公里、反艦射程35公里,可內裝多款魚雷、核戰鬥部或500千克高爆戰鬥部,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垂直發射安裝在艦艏,共有14枚。後繼三艘改用SS-N-16反潛飛彈,採用慣性制導系統,最大射程約45公里,由艦艇上的2座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器來發射,取消了垂直發射裝置,備彈20枚。 4、艦載反潛魚雷和反潛火箭 基洛夫級反潛系統主要由艦載反潛武器系統和艦載直升飛機機載反潛武器系統組成。 基洛夫級裝備2座5聯裝533毫米魚雷發射管;後甲板艦載二座2座6管RBU1000反潛火箭發射器,射程1,000米,備有102枚火箭;另一座設定於艦艏,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配備的是12管的RUB6000,射程6,000米;後繼三艘改用10管的RBU12000,射程12,000米,這些反潛火箭構成艦艇上近距反潛武器。

防空系統

1、SA-N-6“雷聲”中遠程垂直發射防空飛彈 基洛夫級艦載SA-N-6中程防空飛彈系統,使用十二套發射裝置,共備彈96枚。 SA-N-6防空飛彈是陸基S-300F防空飛彈艦載型。SA-N-6是世界上第一種艦載防空飛彈垂直發射系統,比美國領先了5年左右。基本型採用的飛彈為5V55/48N6,單級固體燃料火箭推力、長度7米,彈徑45厘米、發射重量1,480公斤,射程90公里,最大高度25,000米,最大速度約4-5馬赫。採用冷發射技術,安全距離25米時開啟發動機,此時速率約30到40米/秒。導引方式類似美國標準-2型追蹤制導(TVM)模式,飛彈到末段才開始接收導引雷達之導引。戰鬥部為破片殺傷式,有20,000個2克破片。據西方推測具有一定反彈道飛彈能力。 另外有可能配備威力更大的新型RIF-M“里夫”遠程防空飛彈系統,是陸基S-300PMU-1的艦載型。彈體改為48N6E,發動機推力更大,飛彈最大速度6馬赫,射程120公里。長度7.3米,彈徑51.5厘米,戰鬥部為20,000個4克破片。除了彈體性能的提升外,S-300PMU1在自動化等方面也大大的提升,使得操作更為簡便。還具有信息傳遞功能,當飛彈尋的雷達啟動後,能將“看到”的空域傳給母艦。具有一定的反彈道飛彈能力。 2、俄羅斯SA-N-9“礁”中程防空飛彈 基洛夫級從第二艘“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開始裝備SA-N-9垂直發射近程防空飛彈,在艦體前、後段各設有2座垂直發射裝置,共備彈128枚。 SA-N-9近程防空飛彈屬俄羅斯新型防空飛彈,用於取代SA-N-4艦空飛彈。飛彈射程45公里,飛行速度2馬赫,戰鬥部重15公斤,採用指令制導和主動雷達制導,採用六聯裝垂直發射裝置和“十字劍”火控系統。 3、SA-N-4“壁虎”近程防空飛彈 基洛夫艦載SA-N-4近程防空飛彈採用傳統發射方式,2座雙聯發射裝置裝備在艦體兩側位置,共備彈40枚。飛彈射高25-5,000米,射程1.2-10公里。SA-N-4近程防空飛彈系統能自主操作,或者綜合進入艦船的戰鬥系統並且從艦載感測器系統下載目標數據。 4、AK-630M火炮近防系統 基洛夫級首艦“烏沙科夫海軍上將”號和第二艘“拉扎耶夫海軍上將”號裝備8座AK-630M型“葛特林”近防炮,備彈48,000發。 基洛夫級 AK-630M火炮系統的最大射速為10,000發/分,射程500-5,000米。這在現役武器系統中射速是最高的。對付低飛的反艦飛彈時最大射程為4,000米,對付輕型水面目標時最大射程為5,000米。初速900米/秒,重量1.8噸。裝備有雷達和電視探測及跟蹤系統。 5、卡什坦(Kashstan)防空飛彈/艦炮近防系統 基洛夫級後兩艘近防系統用更先進的卡什坦防空飛彈/艦炮近防系統來代替AK-630M火炮。共裝備6座。卡什坦防空飛彈/艦炮系統由Tula儀器設計局提供。系統能夠對抗多種精確制導武器,包括反艦、反雷達飛彈、航空炸彈、飛機、小型艦艇。 基洛夫級安裝二套命令模組和六套戰鬥模組。命令模組通過火控計算機綜合處理來自各個探測、跟蹤設備的目標信號自主操作,分配威脅數據和指定目標到戰鬥模組,並能針對每個目標自動選擇最佳交戰模式。戰鬥模組自動地使用雷達和電視探測系統追蹤目標,計算發射數據而且操作飛彈和艦炮同目標交戰。全部系統能同時與六個目標交戰,每套戰鬥模組對應一個目標。每套戰鬥模組由跟蹤雷達、光電系統、制導雷達、2門6管30毫米AK-630火炮、8枚SA-N-11防空飛彈、發射裝置和飛彈再裝填裝置等設備組成。2門30毫米AK-630艦炮與8枚SA-N-11飛彈安裝在同一基座上,兩者同時迴旋、俯仰,接收同一火控系統的控制信息。SA-N-11防空飛彈2具4聯裝,射程1,500~8,000米,射高5~3,500米,採用雷達與光學制導。SA-N-11防空飛彈備彈192枚,AK-630火炮備彈24,000發。“卡什坦”反應時間為6.5秒;最大跟蹤距離為8.4千米;人員配置為5人。“卡什坦”的甲板使用面積為65平方米,整個系統全重19噸,只能安裝在大型艦船上。

艦載直升飛機

基洛夫級 基洛夫級龐大的身軀能容納三架Ka-27PL“螺鏇”或Ka-25RT“激素”艦載直升飛機,機庫在艦尾甲板下,備有一座升降機。直升飛機裝備用於反潛戰使用的海面搜尋雷達,聲納浮標、吊放式聲納和磁性異常探測器。Ka-27能夠配備魚雷、深水炸彈、水雷和火箭。Ka-27 PL是Ka-25 RT直升飛機的新型替換型號。

推進系統

船舶推進系統以核動力和蒸氣輪機組的一個結合為基礎。核動力由二座壓水核反應堆和二台輔助燃油加熱鍋爐組成;蒸氣輪機組安裝四台蒸氣輪機。總功率為150,000馬力。雙軸驅動兩部4葉片固定斜度螺鏇漿。推進系統提供31節的一個全速。還安裝一套輪機發電機組:由四台3,000千瓦GT發電機組成。

現狀

俄羅斯基洛夫級重型飛彈巡洋艦雖然戰鬥力驚人,對艦、對空、對潛均有遠、中、近三層火力,作戰覆蓋面廣,但體積過於龐大和造價昂貴,因此以後前蘇聯開始發展較小的常規動力光榮級飛彈巡洋艦。“基洛夫”級的武器系統集中體現前蘇聯海軍當時最現代化的技術,一些已被世界各國海軍廣泛借鑑,被視為世界海軍艦艇發展史上的精典之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