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沙科夫對地中海的遠征作戰

烏沙科夫對地中海的遠征作戰

烏沙科夫對地中海遠征,於1798年—1800年,在拿破崙戰爭中的第二次反法同盟成員國俄國對法戰爭期間,海軍中將烏沙科夫率俄國分艦隊在地中海進行的戰鬥行動。

基本信息

簡介

烏沙科夫對地中海遠征沙科夫對地中海遠征

烏沙科夫對地中海遠征於1798年—1800年,在拿破崙戰爭中的第二次反法同盟(英、奧、俄、土、兩西西里王國)成員國俄國對法戰爭期間,海軍中將烏沙科夫率俄國分艦隊在地中海進行的戰鬥行動。

人物簡介

烏沙科夫烏沙科夫

烏沙科夫出生於阿列克謝耶夫卡村(今屬莫爾多瓦蘇維埃社會主義自治共和國捷姆尼科夫區)一個清寒的貴族家庭。1766年畢業於海軍武備學校。初在波羅的海艦隊服役,1769年調至頓河(亞速海)區艦隊,參加了俄土戰爭(1768—1771)。1775年在波羅的海艦隊,任護航艦艦長。1789年晉海軍少將。1780年任皇家遊艇艇長,鏇即放棄了這個進入宮廷的機會,返作戰艦任職。

1780—1782年任“維克托”號戰列艦艦長,數度從波羅的海遠航地中海,保護俄國商船免受英國艦隊的海盜襲擾。1783年再次調至黑海艦隊,在赫爾松督造軍艦,並參加了塞瓦斯托波爾主要基地的建設。

遠征地中海作戰記載

遠征地中海在1798~1800年第二次反法聯盟戰爭中, 拿破崙·波拿巴將軍對埃及的遠征開始後,1798年7月26日土耳其政府請求和俄國給予軍事援助。8月24日,俄國政府令黑海艦隊中烏沙科夫指揮的分艦隊由塞瓦斯托波爾進入地中海。 該分艦隊有戰列艦6艘、巡航艦7艘及其它船隻數艘,裝備有火炮792門,計有人員7400名(其中包括登入兵1700名)。9月4日,分艦隊駛抵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堡)。隨後,根據烏沙科夫的建議,制訂了收復被法軍占領的位於亞得里亞海和愛奧尼亞海以及地中海東部的主要陣地——愛奧尼亞群島的協同作戰計畫。凱德爾·貝伊海軍中將指揮的一支土耳其分艦隊(戰列艦4艘、巡航艦6艘、輕巡航艦4艘、炮艦14艘)在達達尼爾海峽與俄國分艦隊會合。9月25日,烏沙科夫將海軍中校索羅金中隊(戰列艦4艘、炮艦10艘)派往埃及沿海,以配合霍雷肖·納爾遜海軍上將所率英國分艦隊作戰。10月5日,海軍大尉紹斯塔克中隊(戰列艦2艘)駛近愛奧尼亞群島海域,10月9日,派登入兵在基西拉(切里戈)島上陸並占領小型要塞聖尼科洛。10月11日,烏沙科夫分艦隊駛近基西拉島,並開始炮擊另一要塞卡普薩利翁;翌日,在另一支登入兵上陸後,該要塞守軍投降。10月25日和10月28日,俄軍登入隊在艦炮火力支援下,幾乎未遇到法國守軍的任何抵抗就先後占領了扎金索斯(贊捷)島和凱法利尼亞島。兩島希臘居民熱烈歡迎解放者。10月29日,海軍上校德米特里·尼古拉耶維奇·謝尼亞文(受分艦隊派遣)率領一個艦艇中隊(戰列艦2艘,巡航艦2艘)開始攻擊萊夫卡斯(聖馬弗拉)島要塞守軍。但是,已上岸的登入兵未能攻占要塞。烏沙科夫分艦隊的艦隻全部趕來增援謝尼亞文,法守軍遂於11月14日投降。海軍上校謝利瓦喬夫中隊(戰列艦3艘,巡航艦3艘)駛抵科孚島後,於11月4日開始圍攻擁有3700名守軍、636門火炮的要塞。衛多島上有五座炮台掩護通往科孚島的幾條海路。烏沙科夫分艦隊於11月初駛抵科孚島,派登入兵上島並構築了幾座炮台。對要塞的圍攻一直持續到1799年2月中旬。3月1日,俄土聯合分艦隊(戰列艦7艘、巡航艦10艘及一些其它艦船)摧毀了衛多島上的敵炮台,並派登入隊占領了該島。同日,俄軍發起強攻,占領了科孚島上的外圍工事。3月2日要塞守軍投降。至此,愛奧尼亞群島全部收復,戰事遂告結束。群島建立了七島聯合共和國。

1799年4月,當蘇沃洛夫率聯軍開始進攻義大利時,烏沙科夫以科孚島為基地,向義大利南部沿海派去了索羅金指揮的艦艇中隊(巡航艦3艘,輕巡航艦2艘、炮艦4艘),該中隊於5月4日攻占布林迪西,5月13日攻占巴里,5月20日又攻占曼弗雷多尼亞。在同一天,別利海軍大尉指揮的水兵中隊(570人、火炮6門)登入,開始向義大利腹地進攻。6月14日,該中隊與那不勒斯地區的地面部隊共同發起強攻,占領了那不勒斯。普斯托什金海軍少將指揮的第2艦艇中隊(戰列艦3艘、巡航艦4艘、輕巡航艦1艘)於5月12日駛離科孚島後,封鎖安科納要塞。6月,海軍中校沃伊諾維奇中隊接替第2艦艇中隊並繼續進行封鎖,直至安科納投降(11月)。7—8月間,烏沙科夫指揮的俄土聯合分艦隊(戰列艦10艘、巡航艦7艘)通過墨西拿海峽(西西里),北上那不勒斯,以配合納爾遜海軍上將的英國分艦隊作戰。應蘇沃洛夫的請求,烏沙科夫從墨西拿派出了普斯托什金中隊前去封鎖熱那亞。1799年底,俄國與盟國關係惡化。因此,1800年1月11日烏沙科夫接到俄皇保羅一世召分艦隊回國的命令(1800年10月分艦隊返回塞瓦斯托波爾)。

成名戰爭

在俄土戰爭(1787—1791)中,俄國黑海艦隊戰勝了數量上占優勢的土耳其艦隊。這是烏沙科夫的一大功勞。戰爭開始時,任“聖保羅”號戰列艦艦長。在菲多尼西島海戰(1788)中,他指揮的俄國分艦隊前衛在戰勝敵人過程中起了決定性作用。俄艦隊 2艘戰列艦、 10艘護航艦及 24艘輔助船隻,對付土艦隊17艘戰列艦、 8艘護航艦、 3艘攻堅艦和21艘輔助船隻。烏沙科夫串領的前衛艦隊首先遭到土軍前衛艦的攻擊,前進受阻。為發揚火力,烏沙科夫令3艘護航艦繞過土軍先頭艦,對土前衛艦隊實施兩面夾擊,親率“聖保羅”號戰列艦脫離艦隊編隊,猛攻土艦隊旗艦,激戰 3小時,土艦隊因旗艦受攻撤出戰鬥。烏沙科夫創造了在對付優勢敵軍時集中打擊敵旗艦的戰術。

1789年烏沙科夫晉少將,1790年任黑海艦隊司令, 6月率一支輕型艦隊襲擊土耳其北部沿海的錫諾普港、薩姆松港和阿納帕港,擊毀和俘獲戰船 20餘艘。7月8日率俄國分艦隊在刻赤海峽擊敗士耳其分艦隊,在追擊敵艦時,沒有受線式戰術原則的限制,命令各艦迅速編成單縱隊,勇猛追擊。此戰勝利粉碎了土軍在克里木登入的企圖。9月8日烏沙科夫率黑海艦隊在堅德拉島附近海域擊敗土耳其艦隊。土海軍中將塞得貝連同旗艦一起葬身海底。

歷史評價

烏沙科夫烏沙科夫刻意改進海軍學術,創立了以火力與機動巧妙結合為基礎的帆篷艦隊機動戰術。烏沙科夫的戰術與當時流行的線式戰術的不同點在於:行動堅決果斷,把航行隊形與戰鬥隊形統一起來,在接近敵艦至短距離時,無需變航行隊形為戰鬥隊形,集中火力於有決定意義的目標,首先摧毀敵旗艦,在戰鬥中建立予備隊(“愷撒旗”部隊),以擴大主要方向上的戰果,在霰彈射程內進行戰鬥,以取得最大突擊效果,把直接瞄準射擊與機動結合起來,追擊敵人,將其徹底粉碎或捕獲。

烏沙科夫認為,艦員的海上素養和射擊技能具有重大意義。他贊成 蘇沃洛夫訓練部屬的原則,反對死板的和華而不實的練兵方法。他所遵循的原則是:戰爭中需要什麼就訓練什麼。烏沙科夫認為,對於海軍來說,接近實戰條件的航行是最好的學校。他用愛國主義、兄弟情誼和在戰鬥中互相援救的精神教育水兵。烏沙科夫對部下公正、關懷而又要求嚴格,因此贏得他們的愛戴和尊敬。

在地中海遠征(1798—1800)期間,烏沙科夫的行動表明他是一位卓越的海軍統帥,在建立希臘七島共和國時,又表明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外交家。在他的指揮下,俄國遠征艦隊成功地解決了封鎖敵人沿岸、海軍陸戰隊登入和摧毀要塞等複雜任務。烏沙科夫指揮的對科孚要塞的強攻,成為軍艦和海軍陸戰隊協同作戰的範例。在攻占伊奧尼亞群島,解放法國人統治下的義大利,封鎖安科納和熱那亞,以及奪取那不勒斯和羅馬過程中,他巧妙地組織了陸軍和海軍的協同行動。他正確地估計了俄國地中海遠征艦隊在整個戰爭中的作用。在1799年4月蘇沃洛夫率軍進入義大利北部時,遠征艦隊積極行動,破壞了敵人的海上交通線,並從海上掩護了在義大利作戰的俄奧聯軍。烏沙科夫作為一名海軍統帥,受到當時先進人士的高度讚譽。但對俄國先進人物採取敵視態度的沙皇宮廷,卻未承認他的功績。

烏沙科夫對戰爭中重要作用

烏沙科夫的地中海遠征在對法戰爭中起了重要作用。由於愛奧尼亞群島的失守,法國失去了在亞得里亞海和地中海東部的制海權。俄國獲得了重要的海軍基地——科孚,並在1805—1807年的對法戰爭中卓有成效地利用了這一基地。烏沙科夫分艦隊的作戰特點是機動性強、戰術多變,如:派登入兵登入或在海上交通線上採取行動,與陸軍協同作戰,對要塞實施封鎖和強攻等等。在對地中海的遠征中,烏沙科夫指揮艦隊與陸軍協同作戰,表現出了高超的海軍統帥藝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