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Pampas Steppe)位於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東部的亞熱帶型大草原。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又稱南美草原或阿根廷草原。南美亞熱帶濕潤氣候下的高草草原。分布在拉普拉塔平原的南部,包括烏拉圭、阿根廷東部、巴西南部等地區。

地理位置

潘帕斯草原(Pampas Steppe)位於南美洲南部,阿根廷中、東部的亞熱帶型大草原。北連格連查科草原,南接巴塔哥尼亞高原,西抵安第斯山麓,東達大西洋岸,面積約76萬平方公里。

氣候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該地冬季溫和,最冷月平均氣溫>0℃;夏季溫暖,最熱月平均氣溫26~28℃,氣候半濕潤至半乾旱。由高草組成,包括占優勢的禾草植物和不占優勢的雜類草,幾乎完全沒有喬木灌木,只在谷底的一些地區有小塊森林。這些植物具旱生結構,主要成分為多年生禾本科植物,如針茅屬(Sti-pa)、三芒草屬(Aristida)等;雙子葉植物有石竹科(Caryophyllaceae)、豆科(Leg-uminosae)、菊科(Compositae)等。潘帕斯草原具有三大特點:①以禾本科草類為主,廣布紅化黑土;②在世界同類型區域中,居大陸東岸的臨海位置,大陸性不顯著;③區內差異為自東向西逐漸顯現乾旱。

豐富資源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源於印第安丘克亞語,意為“沒有樹木的大草原”,是南美洲比較獨特的一種植被類型。就地帶性和氣候條件而論,本區適宜樹木生長,實際上除沿河兩岸有“走廊式”林木外,基本為無林草原,一般稱潘帕斯群落。草類中占優勢的是針茅屬、三芒草屬、臭草屬等硬葉禾本科植物,另有多種雙子葉植物。豆科植物少是該群落的一大特點,特有種也較貧乏。地勢自西向東緩傾。夏熱冬溫,年雨量1000~250毫米,由東北向西南遞減。以500毫米等降水量線為界,西部稱“乾潘帕”,除禾本科草類外,西南邊緣還生長著稀疏的旱生灌叢,發育有栗鈣土棕鈣土多鹽沼鹹水河;東部稱“濕潤潘帕”,發育有肥沃的黑土。潘帕斯現大部分已開墾成農田和牧場,盛產小麥玉米飼料蔬菜水果肉類皮革等,是阿根廷最重要的農牧業區,並成為阿根廷政治、經濟、交通和文化的心臟地區。集中了全國2/3的人口,4/5的工業生產和2/3以上的農業生產。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中心,鐵路、公路呈輻射狀伸向全國各地。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開墾為農田和牧場.田裡盛產小麥,玉米等糧食.牧草豐美的草原到處是白色,黃色,黑色,花色的良種牛群.草原上種植的玉米,大部分是用來飼養牛羊,牛肉產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殺一千多萬頭牛,除了大部分供國內食用,還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潘帕斯草原是阿根廷農牧業的主要產區,也是南美的糧倉.這裡有著阿根廷全國67%的人口,80%以上的工業,以及許多重要鐵路和城市,是阿根廷的心臟.

簡要介紹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成為南美洲比較獨特的一種植被類型的原因,是草原西邊的安迪斯山脈阻擋了來自太平洋豐富的降雨,所以只有該草原的西邊靠安迪斯山脈一測狹長地帶才有“走廊式”林木,而東部大部分由於雨水的缺乏則只能生長草原。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開墾為農田和牧場。田裡盛產小麥、玉米等糧食。牧草豐美的草原到處是白色、黃色、黑色、花色的良種牛群。

草原上種植的玉米,大部分用來飼養牛羊,牛肉產量很高。阿根廷每年要宰殺一千多萬頭牛,除了大部分供國內食用,還大量冷藏出口,牛肉出口量居世界第一位。牛肉是阿根廷的主食,菜市上最熱鬧的地方是牛肉鋪,宴席上大都是用牛肉做成的佳肴。

畜牧業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在印第安語中,是平坦地面的意思。潘帕斯草原的主要部分在阿根廷境內,少部分在烏拉圭南部。潘帕斯草原以布宜諾斯艾利斯為中心,向西半部擴展,酷似一個極大的半圓形。這裡夏無酷暑,冬無嚴寒,降水量由東向西遞減,東部年降水量常在900毫米以上,四季分配亦較均勻,屬溫和濕潤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這樣的氣候,有利於農牧業的發展。
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場放牧業,是世界大牧場放牧業的典型代表,以牧業為主。這裡發展的大牧場規模大,不少經營單位經營的草場面積在5000公頃以上,經濟效益良好。其區位優勢有三點:一是有大面積優良的天然草場;二是地廣人稀,土地租金低;三是距海港近,有利於出口國外。因而阿根廷的畜牧業久負盛名,目前養牛6000多萬頭,居世界前列,牛肉出口量常居世界首位。16世紀時,潘帕斯草原人煙稀少,只有以漁獵為生的印第安人遊牧部落,歐洲人到來之後,潘帕斯草原由一片荒野變成了有鐵絲網分割的牧場,粗放自給的放牧業被密集的商品牧牛業所取代。大牧場歸牧場主所有,原先自由自在的放牧者,成為被雇用的放牧人,由此不難看出,殖民主義對當地土著居民的深刻影響。潘帕斯草原的商品牧牛業,需世界牛肉的銷售市場,這個市場當時主要在歐洲西部。要大量出口牛肉,首先把潘帕斯草原各地的肉牛通過十幾條鐵路運輸到布宜諾斯艾利斯、布蘭卡等港口,然後加工包裝後,運銷歐洲市場。

草原文化

阿根廷有成千上萬個農莊牧場,像一顆顆璀璨的明珠,星羅棋布散落在碧綠的潘帕斯大草原,這些農莊成了人們旅遊和休閒的去處。

在阿根廷,開辦旅遊的莊園大多已有上百年甚至幾百年的歷史。他們之中有的是普通農家牧人的宅院;有些則是歷史名人、富豪、將軍甚至總統的私宅別墅。他們的舊主人來自世界的各個角落,因此莊園的建築風格各異。有的大莊園,如位於恩特雷里奧斯省的19世紀50年代的阿根廷總統烏爾基薩的莊園,占地數十公頃,建築材料幾乎都是從法國運來,不僅規模龐大,而且建造精美,可與歐洲王室的王宮相媲美,是不可多得的宮殿式建築。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普通農牧業生產者的小莊園展示的則是過去時代普通農村的風貌。這些莊園雖然經歷了漫長的歷史變遷,但仍基本上保留著原有的歷史特色,成為國家重要的歷史文化遺產。有的莊園裡,不僅保留著原有古色古香的陳設,就連生產設施、倉房、牛欄、酒吧,也依舊是當年舊貌。

阿根廷的莊園旅遊模式多種多樣。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附近數百公里範圍內有不少莊園供參觀遊玩。這些莊園大多面向外國遊客,因此服務項目也是多樣化的。其中較大的莊園還備有客房,有的一次可接待上百甚至數百位客人住宿。這裡的服務項目一般有農牧業生產表演。在不同的季節,現場展示養牛養羊、擠奶、製作乳酪、耕種或收割等等。客人可以乘坐馬車或騎馬遊覽莊園,還可以觀看探戈和民間歌舞表演。

還有一種莊園,是專門為本地人度假休息準備的休閒型莊園。這裡一般不搞歌舞表演,而是以體育運動和休息為主。足球籃球排球網球檯球游泳池等各種運動設施一應俱全。這些莊園一般有大片的森林,優美的湖光山色,是休養的勝地。

在臨近安第斯山區的地方,一些莊園利用地理之便,開辦登山探險等活動。這裡不僅提供馬匹用具,而且租借服裝靴鞋、船隻車輛等,十分方便。同時還有專人負責對遊人的培訓、導遊和安全保障。瀕臨大海及河湖的莊園則把水上活動作為主要旅遊項目,一般都專門建造了供家庭和多人共用的客房,遊人可以自己開伙做飯,既方便又經濟節省。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莊園游的一個重要節目是品嘗當地特色烤肉。可容納四五百人同時進餐的巨大餐廳,是由舊倉房改建而成的。餐廳內的全部陳設都是舊時農場用的本色純木桌椅。餐廳進口處有一個老式小酒吧,廳內有幾把用牛骨和牛皮製作的椅子和一張茶几,既是供展覽用的古董,又可供遊人坐下休息。餐廳外約七八米長的烤肉架上,用炭火烤著牛肉、香腸,煙霧瀰漫,香氣撲鼻而來。

午餐後,歌舞表演開始,在激昂的樂曲中,一對舞蹈家跳起探戈和表現高喬人生活的民間舞蹈。然後,在場的遊人也紛紛離開餐桌,入場與身著牛仔服的農莊服務人員一起載歌載舞。與國內旅遊景點中女服務人員居多的情況不同,這裡的服務員基本上是男性。他們幾乎全是多面手,既是騎手,又是餐廳服務員,同時也是導遊和舞蹈家,而且個個身手不凡。他們身著傳統的牛仔服,十分威武精神。

阿根廷概況

潘帕斯草原阿根廷
面積278萬平方公里,為拉美第二大國,僅次於巴西。位於南美洲東南部、東瀕大西洋,南與南極洲隔海相望,西同智利接壤,北界玻利維亞、巴拉圭,東北部與巴西和烏拉圭為鄰。地勢由西向東逐漸低平。西部是以脈綿延起伏、巍峨壯麗安第斯山為主體的山地,約占全國面積的30%;東部和中部的潘帕斯草原是著名的農牧區;北部主要是格蘭查科平原,多沼澤、森林;南部是巴塔哥尼亞高原。主要山脈有奧霍斯·德薩拉多山、梅希卡納山,海拔6964米的阿空加瓜山,為南美洲萬峰之冠。巴拉那河全長4700公里,為南美第二大河。主要湖泊有奇基塔湖阿根廷湖別德馬湖。北部屬熱帶氣候,中部屬亞熱帶氣候,南部為溫帶氣候。著名的烏馬瓦卡峽谷,曾是古老的印加文化傳到阿根廷的通道,被稱為“印加之路”。阿根廷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石油天然氣煤炭等。

精彩圖片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潘帕斯草原

相關詞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