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婚族

由於結婚後戶口必須遷出人才市場集體戶口,廣州市數以萬計的情侶逐漸成為潛在的“滯婚族”。

引言

近來頻現的“X婚族"讓“結婚”這件喜事充滿辛酸,繼“隱婚族”“裸婚族”“淘婚族”“蝸婚族”之後,又一個新名詞“滯婚族”在廣州誕生。由於結婚後必須遷出人才市場集體戶口廣州市數以萬計的情侶逐漸成為潛在的“滯婚族”。

現狀

集體戶口集體戶口

他們或許已經擺了喜酒,接受了親朋好友的祝福。在外人看來,儼然誕生了一個小家庭。然而,他們還不是法律意義上的正式夫妻。他們大都來自外地,半“踏進”廣州大門,落戶在廣州各大人才市場,成為集體戶口中的一員。
從落入戶口的那一天起,他們就成為“滯婚”一族,通往婚姻殿堂的路顯得頗為曲折。由於結婚後必須遷出人才市場集體戶口的硬性規定,數以萬計的人逐漸成為潛在的“滯婚”人群,據2007年9月的統計,有十萬人之多。“房子”成為他們開啟婚姻之鎖的萬能鑰匙
今年4月,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正在與戶籍管理部門協商,力圖多渠道解決集體戶口結婚難的問題,或將嘗試“允許掛靠集體戶口的人通過投親靠友落戶”,戶口遷出後就可順利領證結婚。

結婚的路,還有多漫長

天涯上,一篇名為“集體戶口無法結婚”的帖子被高高頂起,發帖人“PSYG”表示自己的遭遇“囧事”可謂是集體戶口無法結婚的“升級版”,請求網友們獻言支招。

滯婚族滯婚族

他是一名外地人,大學畢業後在廣州上班,因為所在單位沒有人事權,由單位統一辦理落戶在人才市場,成為集體戶口的一員。市區令人仰止的房價,讓他只能把眼睛投向郊區的便宜房。“前段時間買房子,陰差陽錯下,買了廣佛交界的房子,房產屬於佛山。打算結婚,但發現集體戶口無法結婚,如果要結婚,必須一個月內遷走。”
他只剩下這幾條路可走:1.再攢錢,在廣州市區買套有戶口的舊房子。(然而,這估計還得好幾年才有可能,還要在房價不要繼續漲的前提下。)2.把新買的房子賣掉,再在市區找房子。(這個估計也沒那么快,賣房再買房,勞心勞力,並且還得虧錢。)3.等佛山的房子弄好(年底交樓),把戶口遷到佛山。(這個估計也得一兩年了,而且到時候再把戶口遷回來,也沒那么容易。)4.把戶口遷回老家(這個估計最快,但來回辦理的成本太高,而且每使用戶口一次都要勞師動眾)。5.從人才市場把戶口卡拿出,去結婚,據說民政局會在卡上蓋章。手續辦完後把卡丟了,然後報失,不曉得能不能蒙過人才市場。(這個有風險,而且即便結婚成功,將來生小孩仍然需要開證明,到時候謊言就不攻自破,只是緩兵之計。)
此帖一出,網上獻計的人蜂擁而至,有人模仿帖主筆法詼諧回復到:1.起訴人才中心,他侵犯了你的婚姻權,違憲的。但這耗時耗力,又得罪人。2.如果不嫌麻煩,不想要這個廣州集體戶口,那就把戶口落回原籍,重新回到你爸媽的戶口本上。等辦妥了,再把戶口遷回你佛山房子那裡。3.最後的最後,才是考慮重新買一套廣州市內的房子,然後落戶。帖主回復到:比較來比較去,還是暫時不結婚了好。

為了結婚窮盡心思

滯婚族滯婚族

每一個集體戶口的“滯婚”人都有自己的一段辛酸史。
有一個“滯婚”人士出“怪招”,“我的戶口也是在廣州的人才市場,就硬拖沒拿證,直到後來考上研究生,戶口遷移到學校才解決問題。”
還有人忽悠一招:“我也遇到同樣的問題。你可以'山寨'一張戶口卡拿去結婚登記,蓋了'已婚'章也不怕,原件就還給人才市場(上面完好無變化)。後來把戶口遷到楊箕的一個公司才解決了問題,戶口掛在那間公司,可以辦理結婚登記,小孩的戶口也可以落在那裡,不過費用比較貴,第一年要1700元,以後每年還要480元。我現在在郊區買了房,準備把戶口遷走。”
有網友曬出她的經歷:“以買房、辦護照之類的理由把戶口卡拿出來去結婚,現在戶口還在人才市場。現在小孩都生了,戶口也上在他爸爸那裡了。我的戶口頁上還是未婚。”
在人才市場的指點之下,大多“滯婚”一族們都要經歷這樣一連串“幻滅”:遷戶到配偶戶口?配偶單位會表示不接受無勞務關係人員的戶口,此路不通。遷回原籍?原籍所在公安部門未必接受,現在把戶口從廣州遷出外地並不比從外地遷入廣州容易,兩地奔波的成本太高,況且戶口“牽一髮而動全身”,此路不通。遷到直系親屬戶口?關鍵是沒有。租賃戶口?需要徵得房屋產權人的同意。去公安部門開戶籍證明,拿戶籍證明去辦結婚證?這個證明也只是個複印件,而在辦理婚姻登記時,民政部門要求擬結婚人員出具戶籍資料原件。此路不通。買房?成為最後一根“稻草”。

專家視點

馬龍生:莫讓集體戶口者成“二等市民”
集體戶口不能登記結婚、無法獲得生育指標、生了孩子不能報戶口等現象,生活中已經越來越嚴重。其中極端的例子,已有前幾年北京一個持集體戶口的工人,因為結婚有了孩子卻無法上戶口,最終把孩子摔死的慘劇。誰敢說,類似“廣州目前數萬集體戶”這樣的群體,不會引發大量的社會矛盾呢?
從公平的意義上說,集體戶口也是戶口,含金量不應該降低。但現在的問題是,集體戶口的管理者,被要求必須要像單位一樣,負起對計畫生育、兒童免疫保健等以戶口為軸心的管理責任。而事實上,入了集體戶口,不論是落在企業,還是落在人才中心,又都因為人才的流動難以管理,而不願意負起這樣的責任。這樣一來,持有集體戶口者“二等市民”的特點就顯示出來了。
不能不說,目前戶口在一定程度上還是一種待遇。外地人能夠落戶到大都市,即使是集體戶口,也是因為享受了當地人才引進政策,才得到了這樣的待遇。而這種待遇,卻因為計畫生育等管理難題,最終懸在半空而大大縮水。這對政府信譽來說,無疑是一個損害。
筆者以為,既然集體戶口也是經當地政府同意才能落下,就應該將集體戶口的管理納入公共服務。即使現階斷對計畫生育等管理,還無法擺脫戶口脈絡,也應該在政府部門之間進行協調,而不能讓集體戶口持有者為了真正的戶籍,或忍痛在當地買房,或十分為難地投靠直系親屬。

2010年年度新詞語

此詞經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專家審定入選2010年年度新詞語,並收錄到《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中。
提示性釋義:指由於戶口等原因推遲領取結婚證的人。
例句:據廣州日報報導,由於結婚後必須遷出人才市場集體戶口,廣州市數以萬計的情侶逐漸成為潛在的“滯婚族”,在通往婚姻殿堂的道路上,“滯婚族”備感辛酸和無奈。(2010年5月13日《新民晚報》

2010年生活類年度新詞語

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日前發起2010年度詞語評選活動,年度詞語評選活動自2007年開始已舉辦三屆,是由教育部、國家語委指導,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商務印書館主辦,由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中心等機構依據主流媒體10.4億字的語料,在機器自動提取的基礎上經人工審定。 這些新詞語將收入由教育部、國家語委發布的《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0》一書,商務印書館同時出版《2010漢語新詞語》。
2010年年度新詞語 生活類
10後 | 白金漢 | 半漂族 | 傍傍族 | 閉關族 | 表情帝 | 菜奴 | 草族 | 潮丐 | 單貴女 | 擔憂爺 | 淡定帝 | 淡定哥 | 淡定姐 | 低薪白 | 房托族 | 浮雲哥 | 富N代 | 港生一代 | 高端剩客 | 格子領 | 觀光孕婦 | 櫃族 | 果粉 | 紅娘哥 | 花草族 | 極客男 | 經濟弱勢男 | 瞌睡哥 | 啃嫩族 | 孔雀哥 | 恐檢族 | 賴班族 | 練攤帝 | 零帕族 | 綠羊羊 | 掄車男 | 慢拍客 | 錨族 | 摩女 | 奶瓶男 | 年奴 | 擰蓋族 | 暖床員 | 跑腿族 | 漂二代 | 簽到控 | 敲章族 | 切客 | 全漂族 | 三低同事 | 三瓶女人 | 森女 | 剎那族 | 上班奴 | 時間寶寶 | 鼠族 | 隨女 | 淘婚族 | 淘手 | 跳早族 | 團奴 | 偽婚族 | 未來哥 | 蝸婚族 | 犀利哥 | 犀利姐 | 橡皮白領 | 橡皮人 | 小康二代 | 新老年 | 炫證女 | 油米 | 有備族 | 月光退休族 | 證件哥 | 滯婚族 | 畢剩客 | 戳車男 | 漢堡族 | 咆哮哥 | 聲音爸爸 | TA時代 | 安可效應 | 白菜裝 | 白技 | 擺婚 | 被堅強 | 被炮灰 | 被小三 | 拆彈紅條 | 代際符號 | 蛋居 | 蛋形蝸居 | 地下標間 | 頂碼 | 對表 | 多忙時代 | 瘋克雞 | 給力 | 鰥寡效應 | 光線雨 | 哈夫病 | 喊渴 | 緩衝柱 | 荒時代 | 技術宅 | 膠囊公寓 | 禁香令 | 經轉商 | 經轉限 | 筷子路 | 樂價比 | 梨花頭 | 零百千萬 | 零帕 | 樓擠擠 | 樓陷陷 | 漏搖 | 裸辭 | 裸購 | 裸曬 | 腦退化症 | 奴時代 | 脾氣門 | 拼養 | 平墅 | 七彩之心 | 青春樣範兒 | 求上牆 | 神馬 | 十全十美婚 | 世博護照 | 世博婚 | 視頻就業 | 守望犬 | 雙核家庭 | 碳粉知己 | 淘男 | 團生活 | 玩偶旅行社 | 網上敬老院 | 網一代 | 微愛情 | 微博110 | 微博控 | 微博門 | 微博游 | 微博元年 | 微訪 | 微革命 | 微民 | 微情書 | 微時代 | 微世界 | 微投訴 | 微謠言 | 微域名 | 未來信 | 未來郵局 | 蝸婚 | 蝸居蛋 | 箱居 | 橡皮婚姻 | 炫父 | 醫聯碼 | 移動就業 | 悅活 | 張三族 | 竹立方 | 撞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