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海棠

滇池海棠

滇池海棠,薔薇科蘋果屬滇池海棠系喬木,生於海拔1600-3800米的山坡雜木林中或山谷溝邊。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滇池海棠,喬木,高達10米;小枝粗壯,圓柱形,微帶稜條,幼時密被絨毛,老時逐漸脫落減少,暗紫色或紫褐色;冬芽較肥大,卵形,先端鈍,無毛或僅在鱗片邊緣微具短柔毛,暗紫色。葉片卵形、寬卵形至長橢卵形,長6-12厘米,寬4-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圓形至心形,邊緣有尖銳重鋸齒,通常上半部兩側各有3-5淺裂,裂片三角卵形,先端急尖,上面近於無毛,下面密被絨毛;葉柄長2-3.5厘米,具絨毛;托葉膜質,線形,長6-8毫米,先端急尖,邊緣有疏生腺齒,內面被白色絨毛。

滇池海棠滇池海棠

滇池海棠傘形總狀花序,具花8-12朵,總花梗和花梗均被絨毛,花梗長1.5-3厘米;苞片膜質,線狀披針形,先端漸尖,邊緣有疏生腺齒,內面具絨毛;花直徑約1.5厘米;萼筒鍾狀,外面密被絨毛;萼片三角卵形,長3-4毫米,先端漸尖,全緣,內外兩面被絨毛,約與萼筒等長;花瓣近圓形,長約8毫米,基部有短爪,上面基部具毛,白色;雄蕊20-25,花絲長短不等,比花瓣稍短;花柱5,基部無毛,約與雄蕊等長。果實球形,直徑1-1.5厘米,紅色,有白點,萼片宿存;果梗長2-3厘米。花期5月,果期8-9月。

生境分布

滇池海棠產於中國雲南省四川省。生於山坡雜木林中或山谷溝邊,海拔1600-3800米。滇池海棠模式標本采自雲南省西部。緬甸也有分布。

用途特點

滇池海棠葉片到秋季變為紅色,並結多數紅色果實,滿布枝頭,頗為美麗,可為觀賞樹種。又分布廣遍,適應性強,可試作中國西部各地蘋果砧木

物種鑑別

滇池海棠可與西蜀海棠 M. prattii (Hemsl.) Schneid. 和滄江海棠 M. ombrophila Hand. -Mazz. 比較,滇池海棠與西蜀海棠的異點,在其葉片下面、花梗與萼筒上均被有絨毛;本種的葉片上常具3-5淺裂,也和滄江海棠易於區別。

藥用價值

出處:始載《中國植物志》
別名:雲南海棠、雲南山楂
來源:藥材基源,為薔薇科植物滇池海棠果實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alus yunnaensis (Franch.) Schneid.
採收和儲藏:8-9月果實成熟時採摘鮮用或曬乾
性味:酸、甘;微溫
歸經:三經
功能主治:健胃消積行瘀定痛主飲食停滯脘腹脹痛痢疾泄瀉疝氣產婦兒枕作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2g或作丸劑

薔薇科·蘋果屬、繡線梅屬植物

本任務來盤點薔薇科·蘋果屬植物和繡線梅屬植物的植物,歡迎大家共同協作來完善這些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