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位於河北省滄州市政府駐地東南偏北16.5公里。坐落在東關村西0.5公里處。鐵獅身高5.78米,長5.34米,寬3.17米,體重約50噸。背負巨盆相傳是文殊菩薩蓮坐,獅身向南,頭向西南,兩左腳在前,兩右腳在後,呈前進狀,姿態雄偉,昂首闊步,栩栩如生的鐵獅是中國大型的精巧鑄鐵工藝,也是中國著名的古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它充分的顯示出古代漢族勞動人民的智慧和藝術才華。解放後鐵獅子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與保護,國務院首先把它列為全國第一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且對它進行各種的修繕。

基本信息

學術成果

新百獸之王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在生產力極為低下的古代社會,人類在強大、神秘的自然物面前容易產生畏懼心理。人們按照老虎的形象塑造獅子,讓獅子成為人們觀念中新的百獸之王。

文獻中“狻猊”的出現比“獅子”早,“狻猊”一詞來自於塞語,反映出先秦時期“中國”與西域的語言文化交流。“狻猊”是文殊菩薩的坐騎,所以有文殊菩薩的地方就有“師子”的身影。

漢代,獅子作為貢品直接進入中原,改稱為師子即為獅子。獅子入華濫觴於漢代,在元、明時期達到高峰期。明末清初,貢獅活動基本停止。

圖像證史

像是歷史的遺留,同時也記錄著歷史,是解讀歷史的重要證據。通過重慶大足石刻和山西五台山等大量的文殊菩薩和坐騎“狻猊”的古代遺留文物信息量巨大。

獅子旁有菩薩寺廟

滄州鐵獅子頭上和項下分別鑄造的“師子王”(註:師子同獅子)和“師子王”身上的“福田衣”以及“師子王”背上的蓮花寶座,我們可以斷定:《滄縣誌》記載:"鐵獅子在舊州城內開元寺前”無誤,開元寺內一定是“文殊菩薩”;寺外,高一仗七尺,長一仗六尺“師子王”,背負“蓮花寶座”在等著“文殊菩薩”,因為“師子王”是“文殊菩薩”的坐騎。
從圖像學、佛像、獅子入華歷史記載文獻研究我們可以斷定:滄州鐵獅子旁定有“開元寺”。

來歷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其用途歷來存在著多種說法,古今不一。一說是後周世宗北伐契丹時,為鎮滄州城而鑄造的鐵獅。另一說則認為鐵獅位於滄州開元寺前,腹內有經文且背負蓮花寶座,故應為文殊菩薩的坐騎。還有人根據鐵獅的別名“鎮海吼”,推測是當地居民為鎮海嘯而建造的異獸。

鐵獅子採用泥范明澆法鑄造而成的,鑄造時在身上留有很多銘文。據《滄縣誌》記載,相傳周世宗柴榮北征契丹罰罪人所鑄,“以鎮州城”。可是,後來的考據家分辯說,周世宗素不信佛,罰罪之說不足信。流傳廣泛又比較合乎情理的,是當地一個有名的傳說。古時滄州一帶濱臨滄海,海水經常泛濫,海嘯為害,民不聊生,當地人為清除這無情的水患,自動集資捐錢,請當時山東有名的鑄造師李雲鑄此獅以鎮遏海嘯水患,並取名“鎮海吼”。獅身外面鑄有捐錢者的姓名,一般認為此說比較可信。

鑄造數據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鐵獅鑄造的年代和鑄造師,皆鑄造於獅身。獅頸右側有“大周廣順三年鑄”七字,右肋有“山東李雲造”五字。按大周(後周廣順三年即公元953年,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

這一件我國最大的鑄鐵藝術品,其體態究竟有多高大?獅身高3.8米,頭部高1.5米,通高5.48米,通長6.5米,身軀寬3.17米。其總重量是多少?原來,傳說鐵獅總重量約40噸,1984年為保護獅身為其移位時,經過準確稱量,鐵獅的總重量為29.30噸。體積和重量之巨大,堪稱是我國最大的鐵獅子。

鐵獅高大的軀體,面南尾北,昂首挺胸,怒睜雙目,巨口大張,四肢叉開,仿佛正疾走乍停,又好似闊步前進。其威武雄壯的氣勢,栩栩如生的姿態,與其頭部鑄有的“獅子王”三個大字,是多么的相匹配呀!難怪歷代文人都為之讚嘆謳歌。清代文人李雲崢作《鐵獅賦》,讚美鐵獅“飆生奮鬣,星若懸眸,爪排若鋸,牙列如鉤。既猙獰而蹀躞,乍奔突而淹留。昂首西傾,吸波濤於廣淀;掉尾東掃,抗潮汐於蜃樓”,對鐵獅的雄姿和氣勢作了絕妙而生動的描述。

相關信息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狻猊是獅子的別名,喜歡煙火,因此佛座上和香爐上的腳部裝飾就是它的形象。狻猊是隨著佛教在漢代由印度人傳入中國的,至南北朝時期,我國的佛教藝術上已普遍使用,這種造型經過中國漢族民間藝人的創造,使其具有中國的傳統氣派,後來成了龍生九子之龍子,它布置的地方多是在結跏趺坐或交腳而坐的佛菩薩像前。明清之際的石獅或銅獅頸下項圈中間的龍形裝飾物也是狻猊的形象,它使守衛大門的中國傳統門獅更為睜崍威武。

狻猊野馬,走五百里。——《穆天子傳》

唐代高僧慧琳說:“狻猊即獅子也,出西域。”

狻猊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國的,是文殊菩薩的坐騎。

《爾雅·釋獸》:“狻麑如虦貓,食虎豹。” 郭璞 註:“即師子也,出 西域 。”《穆天子傳》卷一:“狻猊囗野馬走五百里。” 郭璞 註:“狻猊,師子,亦食虎豹。” 唐 杜甫《天狗賦》:“夫何天狗嶙峋兮,氣獨神秀,色似狻猊,小如猿狖。” 清朝蒲松齡聊齋志異·象》:“少時,有狻猊來,眾象皆伏。”

唐牛上士 《獅子賦》:“窮汗漫之大荒,當崑崙之南軸,鑠精剛之猛氣,產靈猊之獸族。” 宋蘇軾《十八大阿羅漢頌》:“手拊雛猊,目視瓜獻,甘芳之意,若達於面。” 明 徐渭《天目獅子岩》詩:“一岫插 天目 ,宛爾怒猊獰。” 明 袁宏道 《百六詩為丘大賦》之二:“決猊與怒蟒,無以喻吾嗔。”

陸容《菽園雜記》卷二:“金猊,其形似獅,性好火煙,故立於香爐蓋上。”花蕊夫人《宮詞》:“夜色樓台月數層,金猊煙穗繞觚稜。”觚稜,堂殿上最高轉角處。

除了滄州,在五台山重慶大足等地都有其蹤跡。

鑄造工藝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鐵獅裝束的鑄造工藝也堪稱奇絕。身披障泥(防塵土的墊子),肩負巨大蓮花盆,蓮花盆底部直徑1米,上口直徑2米,通高0.7米,可以拆卸下來。相傳這是文殊菩薩佛像的蓮座。獅身毛髮呈波浪狀或作捲曲狀,披垂至頸部,胸前及臀部飄有束帶,帶端分垂於兩肩及胯部。此外,獅身內外還有許多鑄文,除前述鑄造年代和鑄造者、捐錢者姓名以外,頭頂及頸下還鑄有“獅子王”三字,腹腔內還有以秀麗的隸書字型鑄造的金剛經文,具有一定的書法考古價值,可惜大多經文因年代長久風化嚴重有些字跡模糊不清,只有少數經文依稀可辨認。

鐵獅精巧的鑄造工藝,確係我國鑄造工藝的一大珍品。但是,這件總重3萬公斤的鐵獅是如何鑄造的呢?據研究,這是古人採用一種特殊的“泥范明鑄法”,分節疊鑄而成的。鐵獅腹內光滑,外面拼以長寬三四十厘米不等的范塊,逐層壘起,分層澆注,共用范544塊拼鑄而成。憑1000多年前的手工冶鑄技術,能鑄造出如此龐然大物,足見其制模、冶煉、澆鑄工藝是相當高的,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鑄造工藝的高度成就。

神話傳說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據說,在很久很久以前,滄州這地方是一塊風景優美、土地肥沃的魚米之鄉。它一面臨海,因而遠遠地望去,海碧天藍。再加上氣候溫和,人又勤勞,家家戶戶的日子,過得都那么美好。所以就連飛禽、走獸,也都願意到這裡落落腳。

有一年穀子黃梢,棒子蒼皮的時候,海面上突然颳起一股黑風,卷著海浪,像虎叫狼嚎一樣咆哮著直撲滄州城。眼看著船翻桅折,房倒屋塌,滿窪的好莊稼被海水吞沒。黑風惡浪來得急,老百姓來不及躲,人也淹死了不少。那情景是真叫慘啊!

這黑風惡浪怎么突然來得這么猛呢?原來是一條惡龍在興妖作怪。它看著滄州這地方好,就一心想獨吞這地方做它的龍宮。就在惡龍興妖作怪、慘害黎民百姓的時候,人們猛地聽到一聲 像山崩地裂一樣的怒吼。只見一頭紅黃色的雄獅,從海邊一躍而起,像鷹抓兔子一樣,嗖的一聲,沖向大海,直取惡龍。海面上頓時水柱沖天,狂風大作,龍騰獅躍,雄獅和惡龍從天黑一直廝殺到黎明,惡龍招架不住,掉頭就跑。它邊跑邊想:“我占不了這塊地方,也叫這地方好不了。”於是它一邊跑著一邊吐著又苦又鹼的白沫。雄獅在後面緊追不放,一直到東海深處,逼著惡龍收回了淹沒滄州的海水,這才罷休。惡龍在逃跑的路上留下了一條深溝。傳說,這條深溝就是現在的黑龍港河。滄州這地方,特別是黑龍港流域,那白花花的鹽鹼,據說就是那條惡龍吐出的白沫。

惡龍跑了,海水退了,滄州一帶的老百姓,才避免了一場更大的災難,又能安居樂業了。人們為了感謝為民除害的雄獅,就請一位叫李雲的打鐵名匠,帶領著九九八十一個手藝高超的徒弟,用了九九八十一噸鋼鐵,鑄造了九九八十一天,終於在當年雄獅躍起的地方,鑄成了這尊活靈活現非常雄偉的鐵獅子。

那條惡龍雖然沒死,可是它一望見這頭鐵獅子,就渾身發軟,爪子發麻,再也不敢興妖作怪了,所以,後來人們又把這尊鐵獅子叫做鎮海吼。

相關名詩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前蜀貫休《送顥雅禪師》

霜鋒擗石鳥雀聚,帆凍陰飆吹不舉。

芬陀利香釋驎虎,幡幢冒雪爭迎取。

春光主,芙蓉堂,窄堆花乳,

手提金桴打金鼓。

天花娉婷下如雨,狻猊座上師子語。

苦卻樂,樂卻苦,盧至黃金忽如土。

注釋

“芬陀利”是印度國花白蓮花的音譯,代表著純潔,善良,健康,美麗。

幡幢 :漢魏時期,幢出現在車行儀仗和佛教儀式中,一般是在立竿上懸掛單層或多層傘蓋狀絲織物,傘蓋四周飾有垂幔、飄帶;在幢幔上書寫經文就成為經幢。唐代開始有石造經幢。

桴,擊鼓的槌。

師子即獅子,佛家用以喻佛,指其無畏,法力無邊。

盧至:相傳有盧至長者,貪財吝嗇,後受佛指點,棄財皈依,因緣成佛。見《盧至長者因緣經》。

舊滄十景·中城獅子

明·李夢熊

良冶術何巧,狻猊熔鑄成。

踞蹯疑掉尾,哮吼似吞聲。

鼔鬣威張吻,昂頭怒閃睛。

腹中何所有,丹志鎮荒城。

鐵獅子歌

明·孫鏖

西風若助哮哮聲,狻猊還阻千里行。

撼天怖地逾大嶺,草木盡偃獸俱驚。

舊滄州

明·顧炎武

落日空城內,停驂問路歧。

曾經看百戰,唯有一狻猊。

縣誌記載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據《滄縣誌》記載:"鐵獅子在舊州城內開元寺前,高 一仗七尺,長一仗六尺,背負巨盆。頭頂及項下各有'獅子王'字,右項及牙邊皆有'大周廣順三年鑄'七字,左肋有'山東李雲造'五字,腹內、牙內外字跡甚多,然漫漶不全,後有識者謂是金剛經文。頭內有'竇田、郭寶玉'字,曾見拓本,意系冶者姓名,字型為古隸。相傳周世宗北征契丹罰罪人鑄此,以鎮州城。後有考據家辯雲,罰罪人之說不足信,周世宗素不信佛,獅在開元寺前,且背負巨盆,當即寺中物或李雲捐造以壯寺觀者,是說較近情理。清嘉慶八年三月,大風倒地,口吻腹尾殘缺。據郡人張岩《幞滄雜記》又有相傳康熙初年,怪風自東北來,風過獅仆一說,然其它所記較前為詳。光緒十九年暑州事宮昱遣圬者(泥瓦匠)扶起,以磚石補其殘,然已失原狀態矣"。又民間流傳舊滄州一帶濱臨渤海,經常發生海嘯,洪水浩劫,民不聊生,當地漢族勞動人民為消除水患,自動捐錢,請名師李雲鑄此獅,以鎮海嘯,名曰“鎮海吼”。從獅身外面鑄有農民捐錢姓名和具體數字來看,即可證實這一說法。

文物保護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在公元19世紀前,滄州鐵獅子歷經了八百多年的風吹雨打, 始終安然無恙。清嘉慶八年(1803年),鐵獅子被大風吹倒,到光緒十九年(1893年)方被扶起,其下頜、腹部和尾部都已被嚴重損毀。1956年,為保護鐵獅,曾建造了遮風擋雨的建築。但後來發覺在半封閉環境下鏽蝕反而更加嚴重,於是只得在1972年拆除了建築,恢復為露天狀態。1984年因獅足長期陷於土中,而在獅旁新建了一座2米高的台座,將鐵獅挪置其上,同時往其腿內灌注水泥加固。然而這次修補也使水分進入了鐵獅的體內,經過冬夏季節不斷的熱脹冷縮,最終導致了數年後的獅腿酥裂。從1995年起在鐵獅的體外安裝了保護性的鋼管支架,並修補了殘缺的四足。但由於有許多水泥塊難以取出,而使得鐵獅的表面又出現了數十處裂縫和殘洞。

河北民間將滄州鐵獅子與定州開元寺塔、正定隆興寺菩薩像並稱為“河北三寶”(“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府的大菩薩”)也有華北四寶之說指的是:“滄州獅子定州塔,正定菩薩趙州橋”。滄州的別稱“獅城”也由之而來。鐵獅使用的鑄造工藝是“泥范明澆法”,在鑄造過程中,共用去了30——50厘米見方的鑄范600多塊。它為研究中國古代的冶金、雕塑和佛教史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在世界冶煉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2011年3月28日,世界紀錄協會的工作人員在河北滄州鐵獅重鑄揭幕儀式上宣布:新鑄造的滄州鐵獅子成功創造一項新的世界紀錄,為世界上一次性整體澆鑄最大的鐵獅子。據了解,“新獅”造型仿照原鐵獅子,對原獅殘缺的下巴、尾巴等部位進行了修復,並在尊重原貌的基礎上融入了當代藝術家的創作靈感。體積是原鐵獅的1.32倍,新滄州鐵獅子高6.905米、長8.532米、寬4.180米,淨重100.08噸。滄州鐵獅子原鑄於公元953年,是中國現存年代最早、規模較大的鑄鐵藝術珍品之一,具有極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但經過千年的風雨侵蝕,獅體已殘缺不全。兩年前,為搶救保護國寶,滄州市政府決定重鑄鐵獅。新滄州鐵獅子坐落在滄州獅城公園。

附近景點

滄州鐵獅子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已經成為旅遊景點,在鐵獅子兩側為滄州武術展館以及清朝文化展館。

在其北側一座寺廟供奉普賢菩薩。

相關電影

滄州鐵獅子 滄州鐵獅子
概述

備案立項號:影劇備字第1567號片名《鐵獅子》。

備案單位:北京瀚玲瓏影視文化有限公司。

編劇:張忠文。

劇情簡介

抗日時期,日本人看上了滄州的鐵獅子,鬼子三浦派人去村里與老百姓套近乎,老百姓把鬼子惹急了,要搶鐵獅子,小順子和兒童團與鬼子搞起了游擊戰,小鬼子損失大半人馬,真正領教了中國功夫的厲害,帶著殘兵敗將逃跑。

滄州市主要旅遊景點

概況滄州市地處河北省東南,東臨渤海,北靠京津,與山東半島及遼東半島隔海相望,有“武術之鄉”之譽。
景點滄州鐵獅子;清真北大寺;吳橋雜技大世界;南大港濕地;泊頭清真寺;鐵佛寺;白洋淀千里堤;千童祠;獻縣單橋石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