渡江河進攻作戰

渡江河進攻作戰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是指軍隊對憑藉江河實施防禦之敵的進攻作戰。其目的是奪占江河及江河岸灘附近的地區,為軍隊渡過江河創造條件。我國是一個多河流的國家,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5000多條,其總長度超過12萬公里,因此研究渡江河作戰具有現實意義。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地理環境特點及影響

江河的地理特點比較獨特,對軍隊實施渡江河作戰的影響也比較大。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1)地理環境特點
江河因流經地形的變化而不盡相同
山地江河位於群山狹谷之間,兩岸陡峭,河谷狹窄,地勢險要,河床較直、支流較少,河岸河灘或窄或無,河面較窄,水深流急,底質多為卵石礁石
丘陵地江河通常是傍山依谷,河谷明顯,河床多彎,支流較多,河面、岸灘寬窄不一,水深不規則,流速較緩,底質較硬。居民點多分布於江河分叉處。
平原地江河,兩岸地形平坦,地勢開闊,交通方便,無明顯河谷,河床彎曲,支流很多,河面較寬,兩岸通常有堤壩和較寬的岸灘,水流平緩,底質多為泥沙
江河受季節氣象影響較大
大部分江河,尤其是東南沿海地區的江河,在夏秋多雨季節,以及遇到颱風暴雨時,洪水暴漲,水位劇升,流量驟增,河面變寬,流速增大。而在冬春乾旱季節,水位降低,流量減少,河面變窄,流速緩慢,有時甚至乾涸。寒區江河在嚴冬季節還會結冰封凍。
江河與公路鐵路相交處和靠近居民點處通常有橋樑、渡口
江河附近的公路、鐵路,多沿河谷修築,基本走向多與江河平行。公路、鐵路與江河相交處和靠近居民點處通常有橋樑、渡口。江河沿岸的集鎮大多位於重要渡口和水陸交通樞紐附近。
(2)地理環境對渡江河作戰的影響
江河障礙難以克服
江河,特別是寬大江河,一般河寬超過300m。寬闊的水面,較快的流速,較深的水位,加上河中有大量的淺灘沙洲河岔支流),有時還具有水流複雜、流線多的特點,對渡江河進攻作戰的工程保障影響較大。主要表現在:一是,既設橋樑易遭敵破壞或火力控制,修複利用困難,同時,所需器材、兵力多,時間長,目標明顯,不便偽裝,易遭敵各類武器的襲擊和破壞。在霧天進行門橋漕渡時,觀察、判斷方位和往返停靠碼頭困難;二是,河底若為泥沙,渡口進出路的構築和岸、淺灘的克服均較困難;三是,當風力達到4級時,浪高可達0.4~0.5m,給門橋漕渡和浮橋架設帶來不便。
軍隊暴露在岸邊和水面上的時間長,易遭敵各種火力殺傷
在渡江河的過程中,軍隊將因無良好的地形隱蔽,使所有兵力和器材均暴露在江河岸邊和水面上,難以機動規避與隱蔽,人員傷亡、武器裝備和物資損耗將非常嚴重。
受器材的限制,部隊只能分批渡江河,逐次投入戰鬥
渡江河器材分為制式器材和就便器材。部隊建制內的制式器材可以克服寬 100m左右的江河,而且作業簡便、迅速,但通行能力有限。對於寬超過200m的江河,則需在舟橋部隊的統一保障下才能漕渡。作戰中,部隊還需要一定數量的班用橡皮舟衝鋒舟等輕便器材及民用只的輔助。由於受器材的限制,部隊只能分批渡江河,陸續上岸,逐次投入戰鬥。
情況變化快,指揮協同複雜,保障困難
渡江河進攻作戰,各兵種部(分)隊在水面和江河兩岸的協同比一般作戰複雜。部隊通常是在敵火力威脅下行動,既要克服江河障礙,又要上岸進攻;在同一時間內,有的已上岸進攻,有的正在漕渡,還有的在裝載上船,想要保持行動的協調性、一致性比較困難。同時,由於受江河障礙的阻隔,機動不便,給保障增大了難度,且部隊在漕渡和上岸時的傷亡、損耗較大,因此,戰鬥保障、後勤和裝備保障任務將十分艱巨和困難。

使用器材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分為制式器材和就便器材兩類。制式器材是工程裝備中渡河橋樑器材的組成部分,包括舟橋器材、門橋器材、機械化橋、兩棲渡河車輛、輕型渡河器材以及輔助渡河器材等。就便器材指現地徵集的民舟、以及用等材料臨時製作的各種浮游結構物和橋樑構件。
舟橋器材
用於架設浮橋和結合門橋的成套制式器材。主要用於保障軍隊渡江河作戰和機動。其特點是:陸上機動性能好,架設、撤收快;能結合多種噸位的門橋,有的能架設多種噸位的浮橋,並能方便地進行門橋渡河與浮橋渡河的轉換;使用時受江河水深和河底土質的影響小;對岸坡和流速的適應能力有一定限度。
用舟橋器材架設的浮橋,適應的流速為2.5~3.5m/s。舟橋器材按是否兼有水陸自行能力,分為自行舟橋非自行舟橋;按所架浮橋的載重量和用途分為輕型舟橋(載重量25噸以下)、重型舟橋(載重量40~80噸)和特種舟橋(如鐵路舟橋器材等);按所架浮橋的橋腳舟配置形式,分為橋腳分置式舟橋和帶式舟橋
自行舟橋的結構特點是,將橋腳舟、上部結構、水上推進裝置和陸上運載車輛等結合成一體,製作成一種專用的兩棲車輛——橋車。有些國家的自行舟橋有河中橋車和岸邊橋車(或稱跳板車)兩種車型,有些則只有一種車型(其橋跨結構可代替跳板)。運用這種器材進行門橋漕渡,一般不用構築碼頭。自行舟橋的優點是作業機械化程度高,省時、省力,所需作業手少。但橋車體積和自重大,結構複雜,維修保養比較困難。
帶式舟橋的結構特點是,將橋腳舟和上部結構結合為一個整體,大大減少了構件數量。舟甲板上鑲嵌或焊接一層防滑、抗磨損材料代替橋板,荷載直接從甲板上通過。架設浮橋時,將一個個展開的全形舟緊密地接起來,形成一條帶狀浮體,故名帶式舟橋(簡稱帶式橋)。舟上帶有跳板,在進行門橋漕渡時,一般不用構築碼頭。這種器材整體性好,所需運載車輛和作業手少,作業省時、省力,出現以後,很快得到推廣套用。
門橋器材
用兩個以上橋腳舟和其他部件結合而成的浮游結構物。按用途分為漕渡門橋橋節門橋打樁門橋錨定門橋
漕渡門橋主要用於渡送武器和車輛過河,通常與碼頭配合使用。使用這類門橋渡河,受水位變化的影響小,門橋靠岸點有較多的選擇餘地,並可迅速轉移渡口位置。
橋節門橋是浮橋的一段,兩端均有供相互連線的結構。當用門橋架設法架設浮橋時,將預先結合好的橋節門橋逐個引入橋軸線,連線成浮橋。
打樁門橋用於架設或撤收固定橋時打樁拔樁和運送橋樑構件,門橋上有打樁、拔樁和起吊設備。
錨定門橋用於固定浮橋,通常在河寬、水深、流速較大的江河上使用,門橋上配有和固定浮橋的設備。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機械化橋
機械化橋是指由改裝的車輛載運、架設和撤收,並帶有固定橋腳的成套制式橋樑器材。主要用於在敵直瞄火力威脅不到的小河或溝渠上架設低水橋,以保障技術兵器和車輛機動。還可架成水面下橋,或與木質低水橋及舟橋器材結合使用,架成混合式橋樑;有的可同坦克架橋車所架橋樑連線使用。一套機械化橋器材由數輛橋車組成。橋車包括橋樑構件、基礎車、專用工具及輔助設備。
機械化橋可多跨或單跨架設。多跨架設採用分節架設,在前一橋節架設完畢後,後面一輛橋車駛上已架好的橋節,架設下一橋節。機械化橋架設、撤收迅速,機動性好,所需作業人員少,使用範圍較廣。
現有的機械化橋,一套器材通常架設長度不超過63m,克服障礙深度不大於5m,適應流速不大於1.5m/s,每橋節的架設時間2~15分鐘,橋車全質量 8.8~45噸。
兩棲渡河車輛
水陸坦克有水上推進裝置,能自身浮渡,可在水上和陸地使用的坦克。乘員一般3~4人,分別擔負指揮、射擊、駕駛等任務。
水陸裝甲輸送車技術性能與水陸坦克相似,乘員一般10~12人,主要擔負輸送兵員和物資等任務。
輕型渡河器材
衝鋒舟供步兵分隊強渡江河用的輕型渡河器材,亦可用於水上通信偵察巡邏救生,有的還可作為浮橋和門橋的橋腳舟。衝鋒舟具有航速快、自重輕、操作簡便、機動性好等特點。在水上多用操舟機驅動,也可用槳操行;在陸地用載重汽車載運。衝鋒舟通常長3.2~11.6m,寬1.25~3.1m,載重量 400~4720kg,載人4~25名,空載最大航速可達102千米/時。
橡皮舟 按用途分為偵察橡皮舟、衝鋒橡皮舟和橋腳橡皮舟。通常由舟舷、舟底、橫撐、防浪筒掛機板等組成,並配有附屬檔案。舟舷多為浮筒,分為若干個互不相通的氣室,氣室設有進氣嘴。附屬檔案有打氣筒膠管急救塞和修理工具。橡皮舟的特點是質量輕,操作簡便,漕行速度快,便於儲存和運輸。在水上用操舟機或槳操行,在陸地用汽車運輸。充氣後舟長1.8~8m,寬 1~2.92m,質量2.6~504kg,載重量80~3500kg,可載人1~30名。用操舟機操行時,滿載最大航速為7.4~56千米/時。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輔助渡河器材
水陸工程偵察車主要指用於江河和道路工程偵察的水陸兩用車輛,亦稱江河工程偵察車。通常採用輪胎式車輛底盤作基礎車,裝有自衛輕武器,有的還有煙幕施放裝置。車體有的帶有防護裝甲,有的用薄鋼板製成。其上的偵察儀器主要有測距儀水深記錄儀 (或河床斷面測繪儀)、流速儀土壤測定儀 (或土壤分析儀)、坡度儀導航儀夜視儀羅盤經緯儀等。有的還配有潛水裝具和探雷器材與掃雷器材。這種車輛從河面上橫渡一次,可直接繪出河床斷面、流速分布、土壤硬度(或土質)3條曲線,具有偵察迅速、操作簡便、車體小、速度高、機動性好、水陸行駛轉換方便等特點。陸地行駛速度80~100千米/ 時, 水上航速9~11.5千米/時。
坦克架橋車指裝有制式車轍橋及其架設、撤收裝置的裝甲保障車輛,亦稱裝甲架橋車或衝擊橋。多為履帶式。通常用於在敵火力威脅下快速架設車轍橋,保障坦克和其他車輛通過防坦克壕溝渠等人工或天然障礙物。現代坦克架橋車有剪刀式和平推式兩種。
坦克架橋車多採用坦克或其他履帶裝甲車輛底盤,上部裝有車轍橋、架設和撤收裝置、驅動和電氣控制系統。橋的架設和撤收一般由乘員在車內操作。多數平推式坦克架橋車前端裝有推土鏟,架橋時用於支撐和穩定車體,必要時可用於清除路障。備用的車轍橋由專用拖車輸送。 坦克架橋車橋體結構較簡單,行軍狀態外廓尺寸小,架設和撤收迅速可靠,橋樑跨徑較大。平推式橋架橋姿態低,隱蔽性好;剪刀式橋架橋姿態高大,易被敵方發現、擊毀。 坦克架橋車乘員2~3人,行軍狀態長11~20m,寬3~4.2m,高3~4.3m。橋長 12~32m,寬3~4.2m,承載量40~70噸(履帶式負荷),架橋時間2~10分鐘,收橋時間5~10分鐘。

作戰方式

世界各國軍隊區分渡江河進攻作戰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按戰鬥行動樣式,分為急襲強渡;二是按戰鬥準備的程度,分為倉卒渡江河進攻作戰和預有準備渡江河進攻作戰。
倉卒渡江河進攻作戰
包括旨在達成急襲和從行進間渡過江河的進攻作戰行動。機械化部隊為發揮機動迅速、突擊力強的特點,主要採取這種方式。急襲渡江河進攻作戰可能發生的時機:一是敵人防禦體系不完善時;二是進攻方擁有足夠的渡江河器材或控制較多的原有渡江河設施,不需作長時間準備即可渡江河時;三是江河防禦之敵戰鬥力不強,對進攻方不會構成較大的威脅時;四是在追擊退卻之敵過程中需要儘快克服江河障礙時。
具體實施中,先由先遣分隊充分利用夜暗和能見度不良的氣候,在渡江河主力展開進攻前數小時投入戰鬥,首先殲滅己岸的敵掩護、警戒分隊,並迅速前出到渡江河地段,奪取橋樑、渡口,控制便於開設渡場的地段。在可能情況下,利用橋樑渡口渡過江河。在機降分隊的配合下,攻殲敵岸守衛橋樑、渡口之敵,並控制橋樑、渡口。以一定兵力前出攻占附近的重要戰術要點,同時還要採取積極可靠的措施,對已奪占的橋樑、渡口加以防護,確保渡江河主力能充分利用原有設施急襲渡江河。
同時,渡江河主力應適時快速向江河地段開進,並力求在開進中完成渡江河準備,充分利用先遣分隊創造的條件,從行進間展開,在寬大正面上多點快速、渡過江河,一舉突破敵江河防禦。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預有準備渡江河進攻作戰
主要是指強渡行動。強渡江河進攻作戰可能發生的時機:一是與敵直接接觸,且敵防禦體系較完善時;二是倉卒渡江河受挫,需要做好準備重新發起進攻時;三是遇有重大江河障礙,使用部隊現有建制的渡江河器材或就便器材無法實施渡江河,需補充、加強渡江河器材和架橋器材時;四是江河防禦之敵力量很強大,進攻方需要集中戰鬥力量和集結裝備、器材,才能完成任務時。其主要的戰鬥行動有:
●向江河接近和搶占橋樑、渡口進攻時,進攻方偵察警戒分隊,應快速接近江河,突襲防守渡口和橋頭陣地的敵人,奪取橋樑、渡口和器材,為主力部隊渡江河創造有利條件。主力部隊到達江河時,利用已奪取的橋樑,繼續發展進攻,占領指定的登入場,保障後續部隊的強渡江河。
●強渡和奪取登入場的戰鬥如果敵人已經占領江河對岸進行防禦,並對橋樑、渡口加以破壞或封鎖,偵察分隊的強渡未獲成功時,各部(分)隊則必須使用渡河器材進行強渡。在強渡開始前通常應實施火力急襲。火力急襲一般是由已經到達發射陣地炮兵迫擊炮坦克實施的。
當在某一渡場強渡未獲成功時,渡江河保障分隊應將其和渡河器材機動到另一發展順利的渡場上繼續迅速地強渡江河。
當敵人防禦較強,第一批突擊部隊強渡全面受挫時,應經過短時間的準備,調整部署,組織火力壓制敵人,迅速組織再行強渡或轉移到新的地段上強渡。
●擴大和鞏固登入場的戰鬥當主力奪取了登入場後,應繼續擴大和鞏固登入場,保障後續部隊的渡江河。鞏固登入場最積極的措施是迅速發展進攻,從發展中求鞏固。為此,應在敵江河防禦被突破之初,乘敵未及時採取有效的對抗措施之前,迅速向敵縱深或翼側突擊,割裂敵人的防禦部署,消滅繼續抵抗的敵人,粉碎敵反衝擊,擴大登入場,迅速前出到敵炮兵發射陣地地域,殲滅敵人的炮兵或迫使其變換髮射陣地,使敵人的炮兵不能有效地射擊渡場,以此使登入場更加鞏固,保障後續部隊的渡河更加安全。
登入場上的戰鬥,是緊張而艱巨的,可能遇到敵人從不同方向來的連續猛烈的反衝擊。粉碎敵人反衝擊的方法與一般進攻不同,在作戰雙方態勢和兵力對比許可的情況下,應向反衝擊敵人翼側或後方突擊,力求殲敵於運動中。但當敵人以強大兵力實施反衝擊時,應迅速占領有利地形,抗擊敵人的反衝擊,固守已奪占的登入場,保障後續部隊的渡江河。

作戰要素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由於渡江河進攻作戰是在特殊地理環境條件下進行,受各種因素制約和影響,作戰前的準備較之其他的進攻作戰要複雜、困難得多。因此應把握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臨戰偵察 進攻前充分利用各種偵察手段察明:江河狀況;兩岸地形及水利工程建築狀況;敵人防禦的性質、部署和工事構築;水中、岸上障礙物設定的位置及可能利用的程度;有無便於坦克潛渡的地段;就便器材的狀況和可能利用的程度等。
判斷情況 根據收集的情報詳細地研究江河的情況和兩岸地形且判明:江河的性質和近期天氣的條件;有無橋樑徒涉場水利工程建築物及其利用的可能性;便於坦克潛渡的地段和便於設定各種渡場的地點;就便器材可能利用的程度;我岸地形可利用來隱蔽的特點和通向江河道路的情況;敵岸地形的特點及可能利用的程度等。
然後確定主渡地段和戰鬥部署:首先是奪取的橋樑、渡口和奪取的方法;奪占的登入場及鞏固登入場最有利的地形;強渡時必須採取的工程保障措施等。
確定兵力
根據要求確定戰法,而後依據戰法部署兵力。渡江河進攻作戰的兵力部署,除根據一般進攻確定戰鬥部署的條件外,還應考慮江河情況和支援戰鬥的舟橋部(分)隊裝備的渡江河器材的種類、數量情況。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武器和器材於主渡地段;力求一次渡過,實施有力的突擊,奪占對岸要點,保障主力順利連續地渡過江河。
選擇地段
作戰部隊在組織準備時還應及時選擇主渡地段。主渡地段的確定,應以受領的任務為基礎,在能保障先頭部隊儘量多的兵力同時渡江河的前提下,選擇最利於完成渡江河任務的地段。在選擇主渡地段時主要考慮的因素:敵防禦的薄弱環節;有無便利的地形;能否得到有力保障;是否符合上級意圖。
組織保障
主要指工程保障和技術保障。工程保障包括部隊在江河兩岸的進攻作戰行動的保障以及渡江河的工程保障。通常隊屬工兵負責江河兩岸的進攻作戰行動的保障。渡江河的工程保障由支援的舟橋部(分)隊負責。技術保障主要指:搶救落水、淤陷和損壞的車輛;保障坦克密封所需要的器材;組織車輛的修理,以及組織車輛渡江河的技術訓練。

作戰方法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根據敵情、江河障礙情況和擁有的渡江河器材性能、數量,部隊可採取不同的方法實施渡河。
門橋渡河
強渡寬100m以內的江河時,可採用門橋渡方法。用於快速渡送坦克火炮裝甲輸送車步兵戰鬥車汽車及其他技術武器。構築門橋渡口時,可使用履帶式自行門橋和由舟橋縱列器材結構的漕渡門橋。在漕渡門橋渡口,根據江河寬度,可設定一對或幾對碼頭,一對碼頭可供一個或幾個門橋使用。強渡寬 100m以上的江河時,應架設浮橋(橋樑),以加快渡河速度。在門橋渡口,坦克和其他技術武器的渡河應按航次分批進行,後續航次的待渡武器、車輛應於渡口附近疏散在隱蔽配置,並加強偽裝,以防敵火力集中突擊。
橋樑渡河
與其他渡口相比,橋樑通過各種技術武器的能力最大,是軍隊大規模渡河的一種重要手段。因此,強渡江河時,軍隊應力爭搶占並控制原有橋樑或構築新的橋樑渡口。架設浮橋時,可使用舟橋縱列器材,利用江河的狹窄地段架設,在該地段我岸附近地區,應有便於隱蔽的地形和堅硬的下河斜坡以及便於接近的道路。為保障坦克和重型技術兵器渡河,軍隊通常架設載重量為50噸左右的浮橋,如果舟橋縱列器材不足,為保障火炮裝甲輸送車及其他車輛渡河,可架設15~20噸級的浮橋。軍隊渡河使用不同噸位橋樑時,需要變更部署,以保障只坦克通過重型橋樑,其他技術武器通過輕型橋樑。橫渡狹窄江河時,除架設浮橋外,還應廣泛使用機械化橋或由土堤和木質橋樑構件架設的混合橋。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徒涉渡河
渡江河進攻,應儘量利用便於徒涉地段構築徒涉場。技術武器通過徒涉場的能力,取決於水深、河底土質及流速。組織徒涉時,應對河底情況進行詳細勘察,發現障礙應預先排除、填平或設定護欄。當有大量技術裝備渡河時,要分別構築輪式車輛和履帶式車輛的徒涉場,徒涉場宜選在下河斜坡和對岸的上岸斜坡均很平緩的地點。徒涉場的寬度應不小於8~10m。
潛渡與泅渡
為了提高強渡江河的速度和達成突然性,在有利條件下和河床土質堅硬時,可構築坦克潛渡場。這種方法只能在有較多的接近路、上岸斜坡和河底平坦、土質堅硬的河段使用。通常情況下,一個坦克營需準備l~2個潛渡場。在江河狹窄的地段上,江河流速較緩,水深較淺,且渡江河器材相對不足的情況下,部隊也可組織人員實施武裝泅渡。但人員泅渡時,必須在可靠的火力掩護下或在對岸敵情威脅不大的情況下進行。

輕武器的運用和攜帶

渡江河進攻作戰渡江河進攻作戰
在渡江河進攻作戰中,針對步兵分隊而言,在利用門橋、橋樑渡江河時,都是在舟橋分隊的保障下進行的渡江河作戰,因此步兵分隊對輕武器的運用和一般的進攻作戰沒有很大區別。而在徒涉渡江河、舟(船)渡江河以及泅渡渡江河時,由於特定條件的限制,對輕武器的運用則不盡相同。
當步兵在徒涉渡江河時,主要是注意對輕武器的防潮,特別是要防止彈藥受潮。比如,對迫擊炮彈的攜帶時,要注意蓋好攜彈具的蓋子,並用密封膠帶封好。
當步兵利用舟(船)渡江河時,主要是克服舟(船)在航渡過程中,船體的搖晃影響輕武器射擊的問題。通常情況下,輕/重機槍、榴彈發射器可配置在舟(船)的前甲板上,對岸灘目標射擊時,通常定好表尺分劃,瞄準目標中央或下半部,在舟(船)平穩時或前浪剛過、後浪剛起的緩浪間隙,果斷擊發;無坐力炮和單兵火箭一般採用待擊發射的方法克服舟(船)搖晃的影響,射擊時根據舟(船)的晃動規律,儘量在晃動較小時完成射擊。
當步兵泅渡時,主要是解決輕武器如何攜帶的問題。自動步槍由單兵自己攜帶,通常是將自動步槍斜背在後背,以不影響人員泅渡為標準;輕/重機槍榴彈發射器可和漂浮器材捆綁一體,使之漂浮在水面上,以拉或推的方法實施渡江河,也可將武器固定在漂浮筏上,以一人臥於漂浮筏上操槍,以防突發情況,其他人員則以拉或推的方法使之得以渡過江河;無坐力炮和單兵火箭的攜帶方法也是將其和漂浮器材捆綁一體,並蓋好防水帽,使之漂浮在水面上,在人員泅渡中,以拉或推的方法實施渡江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