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論》

《戰爭論》

《戰爭論》是克勞塞維茨在總結以往戰爭特別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成的,全書共3卷8篇124章;另有說明、作者自序,及作者在1810年至1812年為普魯士王太子講授軍事課的材料、關於軍隊的有機區分、戰術或戰術學講授計畫和提綱等附錄,約70餘萬字。儘管該書是一部尚未完成的著作,但由於克勞塞維茨注意運用德國古典哲學的辯證法考察戰爭問題,因而闡發了諸如:"戰爭無非是政治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等一系列在戰爭理論中引起一場革命的主要思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戰爭論》《戰爭論》

《戰爭論》被譽為西方現代軍事理論的奠基之作,由克勞塞維茨在總結歷次戰爭經驗尤其是拿破崙戰爭的基礎上寫作而成,全書分為八篇,本書為譯者選譯的精華本。在書中,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係,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理論

《戰爭論》不僅是軍事領域的經典之作,更以其辯證的哲學思維,受到馬克思、恩格斯、列寧等人的推崇。毛澤東在戰爭時期即閱讀過《戰爭論》,並寫下讀書筆記,在講話中多次引述書中觀點。今天,《戰爭論》已突破軍事學領域,成為戰略學的“聖經”。

作者簡介

克勞塞維茨(Carlvorl Clausewitz,1780-1831),普魯士軍事理論家,西方現代軍事理論的奠基者。曾參加歐洲反法聯盟對拿破崙的戰爭,歷任騎兵軍參謀長、軍團參謀長、柏林軍官學校校長等職,獲少將軍銜。他先後研究了1566-1815年間所發生的130多個戰例,總結了自己所經歷的幾次戰爭的經驗,在此基礎上寫出了一部體系龐大、內容豐富的軍事理論著作《戰爭論》。在他死後,他的妻子瑪麗整理出版了《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將軍遺著》,共分十卷,《戰爭論》是其中的第一、二、三卷。

編輯推薦

克勞塞維茨的《戰爭論》被譽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經典之作,對近代西方軍事思想的形成和發展起了重大作用。克勞塞維茨本人也因此被視為西方近代軍事理論的鼻祖。

全書分為八篇,本書為譯者選譯的精華本。在書中,作者揭示了戰爭從屬於政治的本質,指出了人的因素尤其是精神力量的作用,闡述了戰爭性質向民眾戰爭轉變的歷史趨勢,探討了戰略和戰術、進攻和防禦、戰爭的目的和手段之間的辯證關係,提出了集中優勢兵力殲敵等理論。

各個時代有各個時代的戰爭,各有其特有的限制範圍。因此,儘管到處和時常有人企圖根據哲學原理制定戰爭理論,每個時代仍然保留有自己的戰爭理論。戰爭是政治交往的繼續,是政治交往通過另一種手段的繼續。如果說戰爭有特殊的地方,那只是它的手段特殊而已。

克勞塞維茨是第一位偉大的戰略學家,是現代戰略學研究的鼻祖。他的不朽著作《戰爭論》不愧為全面研究軍事學術的最佳理論著作,在某種程度上講,他的著作就是戰略學的“聖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