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梁工夫紅茶

浮梁工夫紅茶

浮梁工夫紅茶,是一種茶,葉質柔嫩,色黃綠,茶芽挺顯。成品分為精製工夫茶、碎茶、片茶、末茶等花色。正品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細,顯毫有鋒苗,色澤烏潤,產於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的山區和丘陵地帶。

基本信息

簡介

浮梁工夫紅茶沖泡浮梁工夫紅茶沖泡
浮梁工夫紅茶,簡稱浮紅。因其產地景德鎮古稱浮梁,故名。該茶產於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市的山區和丘陵地帶。浮紅茶園一部分分布於東部和北部海拔500米以上的山地,一部分分布於100-500米的丘陵地帶。 年均降水量1763.5毫米,年均氣溫17℃,無霜期長達247天。土壤多為紅、黃壤,土層疏鬆深厚,土質偏酸,植被豐富,含腐殖質多。 由於林密谷深,溪流飛瀑,終年雲霧繚繞,空氣濕潤。所栽培茶種有浮梁櫧葉茶種和祁門種,具有較強的耐寒性和適應力。

特點

浮梁工夫紅茶浮梁工夫紅茶
採制工藝與浮紅特色:優質工夫紅茶,一般於穀雨前三、四天採摘一芽二、三葉。 葉質柔嫩,色黃綠,茶芽挺顯,內含物質豐富。因產地與安徽祁門、東至兩縣山水相依,草木綿連,氣候、土壤條件和茶樹品種、製作技術、產品規定與祁門紅工夫茶一致。成品分為精製工夫茶、碎茶、片茶、末茶等花色。正品工夫茶外形條索緊細,顯毫有鋒苗,色澤烏潤;香氣鮮甜如蜜糖,蘋果滋味鮮醇,湯色紅艷明亮。該茶具有止渴、消食、除痰、提神利尿、明目、益思、除煩、去膩之功效。

歷史

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浮梁工夫紅茶:是我國特有的紅茶品種
景德鎮產茶歷史已有1200餘年。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前月浮梁買茶去”之詩句,說明景德鎮在唐元和年間(805--820)已成為江西茶葉集散地。 清光緒二三年間(1876—1877)受至德仿製閩紅成功的影響,於浮梁磻村設莊監製紅茶。光緒十年(1884)後紅茶生產遍及浮梁,名聲日盛。 浮紅精製工夫茶於1983年獲對外經貿部品質優良榮譽證書;1984年精製工夫茶二、三、四級獲江西省優質產品證書,二、三級獲農業部優質產品證書;1985年精製工夫茶二級獲商業部優質產品證書。
紅茶製作系採用優良的雲南大葉種茶樹鮮葉,先經萎凋、揉捻或揉切、發酵、乾燥等工序製成成品茶;再加工製成滇紅工夫茶,又經揉切製成滇紅碎茶。上述各道工序,長期以來,均以手工操作。成品茶外形條索緊結、雄壯、肥碩,色澤烏潤,湯色鮮紅,香氣鮮濃,滋味醇厚,富有收斂性,葉底紅潤勻亮,金毫特顯,毫色有淡黃、菊黃、金黃之分,為外銷名茶。
經國內外有關專家的臨床實驗證明,紅茶可以幫助胃腸消化、促進食慾,可利尿、消除水腫,並強壯心臟功能。預防疾病方面:紅茶的抗菌力強,用紅茶漱口可防濾過性病毒引起的感冒,並預防蛀牙與食物中毒,降低血糖值與高血壓。美國心臟學會曾經得出紅茶是“富含能消除自由基,具有抗酸化作用的黃酮類化合物的飲料之一,能夠使心肌梗塞的發病率降低”的結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