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絡流氣飲

活絡流氣飲

活絡流氣飲來源《醫宗金鑒》卷七十,主治青腿牙疳。牙齦腫痛,漸至潰爛出膿血,兩腿青腫,形如雲片,筋肉頑硬,步履艱難,或見四肢疼痛,浮腫。

基本信息

正文

活絡流氣飲 1

來源

《醫宗金鑒》卷七十。

異名

和中既濟湯(《醫宗金鑒》卷七十)。

組成

蒼朮蒼朮
蒼朮 木瓜 羌活 附子(生) 山楂 獨活 懷牛膝 麻黃各6克 黃柏 烏藥 乾薑 檳榔 枳殼各4.5克 甘草2.5克

用法

上藥十四味,以黑豆49粒,生薑3片,清水800毫升,煎至200毫升,過濾溫服。藥滓再加水600毫升,煎至減半服。

主治

青腿牙疳牙齦腫痛,漸至潰爛出膿血,兩腿青腫,形如雲片,筋肉頑硬,步履艱難,或見四肢疼痛,浮腫。

加減

如牙疳盛,可減去附子、乾薑,加胡黃連6克、龍膽草6克;如牙疳輕而腿疼重者,加肉桂6克;如寒熱已退,可減去羌活、麻黃,加威靈仙6克、五加皮6克。

配圖

活絡流氣飲2

藥物組成

白通草7分,白芷7分,桔梗7分,薄荷7分,川芎7分,豬牙皂7分,紅蘭花1錢,連翹1錢,當歸1錢,羌活1錢,柴胡1錢,土木鱉肉1錢,威靈仙8分,升麻5分,生甘草4分。

加減

素稟虛弱而脈微細者,加人參、黃耆;脈洪大者,加玄參、天花粉

處方來源

《觀聚方要補》卷八引《會元方》

方劑主治

流注塊,或痛或不痛者;或發乍寒乍熱之流注風。

用法用量

水煎,加酒半盞,食遠服。

中藥方劑之活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活血丹
活血散
活絡丸
活絡流氣飲
活血止痛散
活血消炎丸
活血破瘀湯
活血風寒膏
活血解毒丸
活血解毒湯
活胎和氣飲
活血祛風膏
活血住痛散
活血養肝湯
活血四物湯
活血應痛圓
活血接骨散
活血膏
活血散癭湯
活兒丹
活命丹
活命散
活命湯
活命神丹
活命神方
活命金丹
活命飲
活聖散
活心丸
活心丹
活水無憂散
活瘀四物湯
活瘀止痛洗藥
活瘀理氣湯
活血舒筋止痛洗藥
活絡湯
活血行經湯
活血散風湯
活絡祛寒湯
活血止痛湯
活血灑
活絡膏
活血潤燥丸
活血疏風方
活血益氣湯
活絡透毒飲
活血順氣何首烏散
活絡飲
活血飲
活調敷散
活鱉煎
活龍散
活龜丸
活肝湯
活腎丸
活血解毒透肌湯
活血解熱湯
活血逐瘀湯
活血通經散
活血通經止痛散
活血通經湯
活血通絡方
活血紅花湯
活絡疏肝散
活兒湯
活血明目飲
活血止疼湯
活血續命散
活命仙丹
活血止痛洗藥
活血止痛膏
活血止痛飲
活脾散
活虎丹
活蚯蚓
活血潤燥生津湯
活血潤燥生津飲
活血潤腸丸
活血煎
活血祛風湯
活血舒和散
活絡通經丸
活血祛瘀湯
活血降糖方
活血除風湯
活血化堅湯
活血化痰湯
活血和氣飲
活血飲子
活血驅風散
活母丹
活魂丹
活絡通脈清解湯
活水止虱丹
活痰丸
活血補氣湯
活血應痛丸
活絡鎮風丹
活血紫金丹
活神丹
活血調氣湯
活血調經湯
活血舒筋湯
活絡內灸膏
活絡定痛湯
活腸敗毒丹
活絡油膏
活絡丹
活血散瘀湯
活血丸
活絡效靈丹
活血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