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解毒湯

活血解毒湯

活血解毒湯,中醫藥方,用於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瘀血阻滯,日久化熱。

基本信息

方劑1

【處方】連翹6克,葛根6克,柴胡9克,當歸6克,生地15克,赤芍9克,桃仁24克(研),紅花15克,枳殼3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治瘟毒吐瀉初起。現用於麻疹腦炎腦膜炎後遺症,灰質炎後遺症等。
【用法用量】水煎服。
【注意】若見汗多,肢冷,眼塌,不可用。
【備註】方中連翹、葛根、柴胡、甘草清熱解毒;生地清熱涼血;當歸、赤芍、桃仁、紅花活血祛瘀;氣為血帥,氣行血行,故復佐少量枳殼理氣,以助活血之力。全方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活血之效。
【摘錄】《醫林改錯》卷下

方劑2

【處方】銀花30克,玄參20克,當歸20克,丹參20克,紅花10克,蒲公英10克,紫花地丁10克,制乳香7.5克,制沒藥7.5克,生甘草5克。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血止痛。主瘀血阻滯,日久化熱。
【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摘錄】葉漢幟方

方劑3

【處方】連翹3錢,絲瓜絡3錢,淡紫菜3錢,石菖蒲1錢,川連(吳萸水炒)2錢,原蠶砂地丁5錢,益母草5錢,生苡仁8錢,銀花4錢。
【功能主治】溫暑痧邪,深入營分,轉筋吐下,肢厥汗多,脈伏溺無,口渴腹痛,面黑目陷,勢極可危之證。
【用法用量】地漿或陰陽水煮生綠豆4兩,取清湯煎藥。和入生藕汁或白茅根汁,或童便1杯,稍涼徐徐服。
【摘錄】《霍亂論》卷四

方劑4

【處方】連翹3錢,柴胡2錢,葛根2錢,生地5錢,赤芍3錢,紅花5錢,桃仁8錢,川朴1錢(後下),當歸1錢半,甘草2錢,蘇木2兩。
【功能主治】鼠疫。脈道阻滯,形容慘澹,神氣模糊,惡核痛甚者。
【用法用量】水煎服。輕證初起,每三點鐘服1次,危證初起,兩點鐘服1次,或合數劑熬膏,連連服之。
或熱,或渴,或出汗,或吐血,加生石膏1兩,鮮蘆根汁1杯,和藥膏服,並多服羚羊角,犀角所磨之汁;孕婦加桑寄生1兩,黃芩1兩,略減桃仁、紅花。
【摘錄】《衷中參西》中冊

方劑5

【處方】銀花9g,連翹6g,赤芍9g,牡丹皮9g,酒黃芩9g,天花粉9g,荊芥3g,防風3g,枳殼3g。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活瘀除風。主椒瘡。因脾胃積熱,外受風熱毒邪,結於胞瞼,絡脈不暢,氣血瘀滯而致。瞼內發生細小顆粒,色紅而堅,狀如花椒。
【用法用量】
熱邪偏盛,血滯較重,胞瞼腫硬者,可加酒大黃6g以清胃火,加紅花3g以活血通絡。
【各家論述】方中銀花、連翹清熱解毒散結;酒黃芩、天花粉清除胃中積熱;赤芍,牡丹皮活血涼血,祛瘀通絡;枳殼行脾胃之氣。
【摘錄】《張皆春眼科證治》

方劑6

【處方】首烏15g,夏枯草15g,雞血藤24g,澤蘭24g,金銀花24g,玄胡12g,鬱金12g,乳香6g,沒藥6g,血竭6g,丹參21g,元參21g。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清熱解毒。主血瘀毒熱證。症見皮膚無名腫脹,發硬,色素沉著,皮膚光亮萎縮,舌質紫黯,苔黃,脈細數有力。套用於硬皮病,雷諾氏症等。
【用法用量】
若氣血虛,加黃耆、桂枝、當歸、白芍;陽虛,加附子、肉桂。
【摘錄】《古今名方》引天津259醫院方

中藥方劑之活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活血丹
活血散
活絡丸
活絡流氣飲
活血止痛散
活血消炎丸
活血破瘀湯
活血風寒膏
活血解毒丸
活血解毒湯
活胎和氣飲
活血祛風膏
活血住痛散
活血養肝湯
活血四物湯
活血應痛圓
活血接骨散
活血膏
活血散癭湯
活兒丹
活命丹
活命散
活命湯
活命神丹
活命神方
活命金丹
活命飲
活聖散
活心丸
活心丹
活水無憂散
活瘀四物湯
活瘀止痛洗藥
活瘀理氣湯
活血舒筋止痛洗藥
活絡湯
活血行經湯
活血散風湯
活絡祛寒湯
活血止痛湯
活血灑
活絡膏
活血潤燥丸
活血疏風方
活血益氣湯
活絡透毒飲
活血順氣何首烏散
活絡飲
活血飲
活調敷散
活鱉煎
活龍散
活龜丸
活肝湯
活腎丸
活血解毒透肌湯
活血解熱湯
活血逐瘀湯
活血通經散
活血通經止痛散
活血通經湯
活血通絡方
活血紅花湯
活絡疏肝散
活兒湯
活血明目飲
活血止疼湯
活血續命散
活命仙丹
活血止痛洗藥
活血止痛膏
活血止痛飲
活脾散
活虎丹
活蚯蚓
活血潤燥生津湯
活血潤燥生津飲
活血潤腸丸
活血煎
活血祛風湯
活血舒和散
活絡通經丸
活血祛瘀湯
活血降糖方
活血除風湯
活血化堅湯
活血化痰湯
活血和氣飲
活血飲子
活血驅風散
活母丹
活魂丹
活絡通脈清解湯
活水止虱丹
活痰丸
活血補氣湯
活血應痛丸
活絡鎮風丹
活血紫金丹
活神丹
活血調氣湯
活血調經湯
活血舒筋湯
活絡內灸膏
活絡定痛湯
活腸敗毒丹
活絡油膏
活絡丹
活血散瘀湯
活血丸
活絡效靈丹
活血湯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