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桐屬

泡桐屬

泡桐屬是雙子葉植物綱、菊亞綱、唇形目、泡桐科下的一個屬。門被子植物門Angiospermae。泡桐屬,雙子葉植物綱Dicotyledoneae。泡桐屬(拉丁文:Paulownia Sieb. et Zucc.)是被子植物門木蘭綱鱷泡桐族下的一個屬,該屬多為落葉喬木,但在熱帶為常綠。該屬均為主要用其木材。共7種,均產中國,除東北北部、內蒙古、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區外全國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有些地區正在引種。白花泡桐在越南、寮國也有分布,有些種類已在世界各大洲許多國家引種栽培,心臟形至長卵狀心臟形的葉形與漏斗狀鐘形至管狀漏斗形的花冠是該屬的主要特徵。該屬的模式種為毛泡桐(P. tomentosa (Thunb.) Steud. (Bignonia tomentosa Thunb.)。

基本信息

簡介

泡桐屬泡桐屬

玄參科泡桐屬Paulownia植物,全屬共有7種, 分別是白花泡桐[P.fortunei(Seem.)Hemsl.],毛泡桐[P.tomentosa(Thunb.)Steud.],蘭考泡桐(P. elongataS.Y.Hu),

椒葉泡桐(P.catalpifoliaGong Tong),台灣泡桐(P.kawakamiiIto),川泡桐(P. fargesiiFranch.)和南方泡桐(P.australisGong Tong),光泡桐[P.tomentosavar.tsinlingensis(Pai) GongTong]是毛泡桐的變種。除東北北部、內蒙古、 新疆北部、西藏等地區外全國均有分布,栽培或野生。白花泡桐在越南寮國也有分布,有些種類已在 世界許多國家引種栽培。作為一種優質木材,它不僅在工農業方面有廣泛用途,同時它還是一種常用 的中草藥,其花、葉、皮、根、果古時就有其藥用記載。 如《本草綱目》記述:“桐葉⋯⋯主惡蝕瘡著陰,皮主 五痔,殺三蟲。花主傅豬瘡,消腫生髮。”《藥性論》也言:“治五淋,沐發去頭風,生髮滋潤。”近年來醫學研究發現其主要作用有:抗菌消炎,止咳利尿, 降壓止血,同時還具有殺蟲作用。

化學成分

泡桐屬植物的化學成分研究始於20世紀30年 代初。日本學者最先對泡桐屬植物的化學成分進行 了研究,1931年mascokazi等從泡桐葉的樹皮和樹葉中分離得到糖苷類化合物。1959年,Kazutoru Yoneichi研究了桐木中的木脂素成分,分離得到了丁香苷。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各種色譜分離方法 和現代波譜技術套用於天然產物的研究,從泡桐屬植物中不斷發現新化合物。該屬植物中所含化學成分類型主要有環烯醚萜苷、苯丙素、木脂素苷、黃酮、倍半萜、三萜等。其中許多化合物被證明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1、丙素類化合物苯丙素類化合物在泡桐屬 植物中分布較為廣泛。主要有:(1)木脂素(四氫呋 喃駢四氫呋喃類):細辛素(d-Asarinin),芝麻素(d-Sesamin),泡桐素(Paulownin),異泡桐素(Isopaulownin)、(+)-Piperitol等。(2)苯丙素酚類:Verbascoside,Isoverbascoside。

2、 環烯醚萜類富含環烯醚萜類成分是泡桐屬植物的一大特徵,在該屬植物中多以成苷的形式出現,廣泛分布於桐木、桐皮、桐葉中,花中還未見文獻報導。泡桐屬中的環醚萜成分具有九碳骨架(即C-4去甲基)的環戊烷型、環戊烯型和7,8環氧戊烷型,顯示了其在植物分類學上的意義。其取代基位置比較固定,一般1位羥基與1分子葡萄糖成苷, 8位為甲基或羥甲基。另外,Soern等從成年毛泡桐的葉部獲得兩個5,6位為雙鍵的環烯醚萜苷,同時, 他還發現成年和幼年的毛泡桐中環烯醚萜苷成分有所不同。

3、倍半萜類李志剛等從毛泡桐的花中分到7個落葉酸型的倍半萜,為首次從該屬植物中分到倍半萜類化合物,可能與該類激素促進開花,抑制種子發芽有關,其他部分未發現。

4、甘油酯類杜欣等從毛泡桐的花中還分到了甘油酯類的化合物及其苷。

5、其他成分從該屬植物中還分離出黃酮類、二氫黃酮類、三萜(主要為熊果酸及其苷)、生物鹼、多酚、單糖、鞣酸、脂肪酸等多種成分。另外,栗原滕三郎和宋永芳等對泡桐花的精油成分作了色譜、質譜分析,研究了其中的蛋白質、胺基酸、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利用GC/MS技術鑑定出許多長鏈及芳香族化合物。

6、植物激素王文芝等對河南蘭考泡桐的根、莖、葉中的植物激素進行了研究,利用HPLC技術分離鑑定出了激動素、反式玉米素、激動素核酸等8種激素。

生物活性

1、抗菌作用芝麻素對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而泡桐花及其果實的注射液(提取後用醋酸鉛沉澱去雜質製成),體外實驗時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傷寒桿菌、痢疾桿菌大腸桿菌、綠膿桿菌、布氏桿菌、革蘭菌、酵母菌等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從泡桐屬植物中分到的紫葳新苷Ⅰ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乳鏈球菌均有抑制作用,最小濃度為150μg/ml,並認為其角甲基是抗菌必要基團。魏希穎等將泡桐花的黃酮提取物作了體外抑菌實驗,發現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作用最強,而對黑麴黴、啤酒酵母、產黃青黴無明顯的抑制作用。

2、治療氣管炎泡桐果及花治療慢性氣管炎有一定療效,臨床治療1341例,有效率為81%,其中臨床控制率7%,顯效25%。

3、消炎作用泡桐花可用於治療炎症感染,臨床報導用其治療16種疾病計244例,均有一定療效,其中對上感、支氣管肺炎、急性扁桃體炎、菌痢、急性腸炎、急性結膜炎的療效較好,治療中未發現不良反應和副作用。實驗中通過觀察泡桐花浸膏對哮喘豚鼠肺病理組織學的影響發現泡桐花浸膏能明顯延長豚鼠誘喘潛伏期,優於地塞米松(P<0.001);對肺組織炎性細胞浸潤有明顯的抑制作用。能減輕炎症反應對哮喘豚鼠肺組織結構的破壞。李寅超等通過實驗發現泡桐果總黃酮及揮髮油可通過抑制支氣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的血嗜酸粒細胞(EOS)聚集而具有一定的抗哮喘氣道變應性炎症的作用。

4、止血作用泡桐屬植物中所含丁香苷有明顯止血作用。本品注射液用於手術70例,良效(明顯止血)30例,占42.9%,有效(出血減少)26例,占 37.1%,無效14例。

5、毒性研究小鼠口服泡桐果乙醇提取物半數致死量為21.4g生藥/kg。大鼠口服2g/(kg•d), 共21天,一般情況及體重均無異常,內臟病理檢查未見中毒性病理形態改變。家兔急性、亞急性毒理實驗中,泡桐果煎劑對心、肝、腎、脾、胃均無毒性病理改變。家兔灌服泡桐花浸膏或靜脈注射,一般情況及食慾、體重、白細胞等均無明顯變化,成人口服上述浸膏或肌肉注射,自覺症狀、體溫、脈搏及白細胞數等均無明顯改變,但有輕度血壓下降。已有報導苯丙素苷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腫瘤、清除自由基、延緩骨骼肌疲勞、DNA鹼基修復、抗凝血、抗血小板凝聚等多種生理活性。從泡桐屬植物的樹皮和莖部分離得到一個新的呋喃醌酮(methyl-5-hy2droxy-dinaphtho[1,2-2′,3′]furan-7,12-dione-6-carboxylate),對hela癌細胞有抑制作用,對

polio病毒的brunhildeⅠ型EC50為0.1μg/ml對leonⅢ型EC50為0.1μg/ml。另外,咖啡酸的糖酯類化合物被認為與該植物的顏色改變有關。

6、殺蟲作用泡桐素、芝麻素可增強殺蟲劑除蟲菊酯的殺蟲作用,可有效殺滅蚊蠅及其幼體。

7、其他作用泡桐屬植物還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治手足癬與燒傷、消腫、生髮等功效。

從以上可知,泡桐屬植物化學成分療效顯著且具多樣化,但對該屬植物的成分研究多集中於毛泡桐種,其他種涉及較少,而對部位的研究則多為桐葉,皮、根,莖次之,花研究的最少。對生物活性的研究則不夠深入,其有效部位及有效成分有待進一步確定。

參考文獻

1中國科學院.中國植物志.北京:科學出版社,1979,67(2):28.

2MasaoKazi,TokitiSimabayasi.AglucosidefromPaulownia.Japan, 1931,93;735;27.

3KoitiIwadare.Lignin.Ⅱ.LiginofPaulowniaimperialis.JChemSoc Japan,1941,62:186-189.

4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詞典.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7.

5KijjoaA,KitirattrakarnT,AnantachokeC.Preliminarystudyofchem2 icalconstituentsofPaulowniaTaiwaniana.KasetsartJ,1991,25(4): 430-433.

6KotaroTakagawa.ConstituentsofmedicalplantsⅣstructureofpau2lownin,acomponentofwoodofPaulowniatomentosa.YakugakuZasshi,1963,83:1101-1105.

7Hiroji,MayumiO,YutakaS,etal.(+)-PiperitolfromPaulowniatomentosa.PlantaMedica,1987,53(5):504.

8SchillingG,HugelM,MayerW.VerbascosideandisoverbascosidefromPaulowniatomentosaSteud.Z.,Naturforsch,B:AnorgChemOrg.Chem,1982,37B(12):1633-1635.

9SticherI,LahloubMF.PhenolicglycosidesofPaulowniatomentosabark.PlantaMedica,1987,46(3):145-148.

10DamtoftSoren.BiosynthesesofCatalpol.Phytochemistry,1994,35(5):1187-1189.

11HegnauerR,KooimanP.Thetaxonomicsignificanceofiridoidsof tubifloraesensuwettstein.PlantaMedica,1978,33(1):1-33.

12AdrianiC,BoniniC,IavaroneC,etal.Isola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paulownioside,anewhighlyoxygenatediridoidglucosidefrom Paulowniatomentosa.JNatProd,1981,44(6):739-744.

13SorenD,SorenRJ.Tomentosideand7-hydroxytomentoside,two iridoidglucosidesfromPaulowniatomentosa.Phytochemistry,1993, 34(6):1636-1638.

14SoerenD.Biosynthesisofcatalpol.Phytochemistry,1994,35(5): 1187-1189.

15李志剛.毛泡桐花化學成分.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1.

16杜欣.毛泡桐花的化學成分研究.蘭州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17YoshihisaT,SadaoK,KotaroT,etal.Constituentsofmedicalplants ⅢConstituentsofleavesofPaulowniatomentosaandRhododendron kaempferi.KauazwaDaigakuYakugakubuKeukguNempo,1962, 12:7-14. 8宋永芳,羅嘉梁,倪善慶,等.泡桐花的化學成分研究.林產化學與工業,1990,10(4):269.

19王文芝.反向高效液相色譜分離泡桐中的植物激素.分析化學, 1984,12(6):531.

20國家醫藥管理局中草藥情報中心.植物藥有效成分分離手冊.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80.

21WhitePJ.SeparationofK+-andCl--selectiveionchannels fromryerootsonacontinuoussucrosedensitygradient.JExpBot。

唇形目百科(二)

唇形目(學名:Lamiales),也被稱為玄參目(學名:Scrophulariales),是一類雙子葉植物,有木本和草本,其中玄參科常含有生物鹼和甙類。

勒公氏馬先蒿
礫玄參
勞氏馬先蒿
藍花楹
連翹
連翹屬
流蘇樹屬
林氏馬先蒿
龍陵馬先蒿
療齒草屬
亮葉素馨
凌氏馬先蒿
鹿茸草屬
嶺南來江藤
來江藤屬
羅氏馬先蒿
洛氏彎管馬先蒿
拉氏馬先蒿
連葉馬先蒿
麗江馬先蒿
老鴉煙筒花
蠟子樹
藍花歐丁香
藍丁香
立氏大王馬先蒿
勒氏馬先蒿
洛氏大王馬先蒿
麗江連翹
連齒馬先蒿
鹿茸草
遼東丁香
拉不拉多馬先蒿
輪葉馬先蒿
棱萼母草
綠盔密穗馬先蒿
裂喙馬先蒿
李欖屬
兩頭毛
柳葉馬先蒿
雷丁馬先蒿
美穗草
毛泡桐
膜葉馬先蒿
母草
貓爪藤
毛麝香屬
毛丁香
毛紫丁香
毛木犀
美國紅梣
木犀欖屬
毛萼素馨
毛盔馬先蒿
毛蕊花屬

|鋪散峨眉馬先蒿
平壩馬先蒿
爬行馬先蒿
派氏馬先蒿
普氏馬先蒿
皮氏馬先蒿
帕蘭氏馬先蒿
鋪散馬先蒿
潘氏馬先蒿
泡桐屬
裴氏馬先蒿
球花馬先蒿
奇氏馬先蒿
曲毛母草
秦嶺梣
秦氏馬先蒿
曲莖馬先蒿
淺紅中國馬先蒿
全葉美麗馬先蒿
全裂馬先蒿
奇異連翹
翹喙馬先蒿
琴盔馬先蒿
臍草屬
全緣全葉馬先蒿
青海甘肅馬先蒿
全葉馬先蒿
疏裂馬先蒿
松林馬先蒿
山羅花馬先蒿
蓍草葉馬先蒿
三角葉馬先蒿
賽氏馬先蒿
少花馬先蒿
宿葉馬先蒿
穗花馬先蒿
碩大馬先蒿
四川馬先蒿
四棱草屬
疏花馬先蒿
雙生馬先蒿
深綠馬先蒿
石龍尾屬
雙子素馨
纖細通泉草
西藏素馨
小葉矮探春
銹鱗木犀欖
蝦子草屬
小唇馬先蒿
狹室馬先蒿
美麗桐屬
穆坪馬先蒿
玫瑰色蘚狀馬先蒿

四季桂
三色馬先蒿
司氏馬先蒿
鰓葉歐氏馬先蒿
四川丁香
素馨屬
台錢草屬
壇萼馬先蒿
台氏管花馬先蒿
凸額馬先蒿
壇花木犀
凸尖皺褶馬先蒿
唐古特輪葉馬先蒿
台灣泡桐
塔氏馬先蒿
團花馬先蒿
頭花馬先蒿
天目地黃
皺褶馬先蒿
帚狀馬先蒿
準噶爾馬先蒿
舟形馬先蒿
壯健馬先蒿
中國纖細馬先蒿
施氏馬先蒿
石龍尾
疏花木犀欖
素馨花
水澤馬先蒿
四川頭花馬先蒿
碩花馬先蒿
石山桂花
生駒氏馬先蒿
山西馬先蒿
碎米蕨葉馬先蒿
斯氏馬先蒿
史氏馬先蒿
三葉馬先蒿
三角齒馬先蒿
扭鏇馬先蒿
擬篦齒馬先蒿
擬紫堇馬先蒿
馬先蒿屬
謬氏馬先蒿
馬克遜馬先蒿
馬鞭草葉馬先蒿
邁氏馬先蒿
毛連翹
緬甸潘氏馬先蒿
毛葉返顧馬先蒿
蒙氏馬先蒿
綿穗馬先蒿
女貞屬
木犀欖

擬蕨馬先蒿
南川馬先蒿
扭喙馬先蒿
歐丁香
歐梣
婆婆納屬
西藏馬先蒿
小果草屬
纖細馬先蒿
矽鎂馬先蒿
鏇喙馬先蒿
小葉聚花馬先蒿
纖莖馬先蒿
蘚狀馬先蒿
細莖馬先蒿
象蠟樹
擬斗葉馬先蒿
台灣馬先蒿
塔布馬先蒿
退毛馬先蒿
泰氏馬先蒿
條紋馬先蒿
五台埃氏馬先蒿
尾葉密花素馨
瓦氏馬先蒿
維氏馬先蒿
網脈四川馬先蒿
網脈木犀
五齒萼屬
五角馬先蒿
彎管馬先蒿
萬葉馬先蒿
微唇馬先蒿
魏氏馬先蒿
鐘山草屬
疏穗馬先蒿
蔊菜葉馬先蒿
狹管馬先蒿
細管馬先蒿
細穗玄參屬
狹盔馬先蒿
顯著馬先蒿
狹裂馬先蒿
西藏鴨首馬先蒿
美觀馬先蒿
毛地黃屬
貓尾木屬
蒙自桂花
美麗馬先蒿
毛藥狐尾馬先蒿
瑪麗馬先蒿
美麗桐
密穗馬先蒿
皺葉丁香
梔花素馨
直盔馬先蒿
之形喙馬先蒿
卓越馬先蒿
沼生馬先蒿
紫色普氏馬先蒿
照夜白屬
重瓣茉莉
紫色萬葉馬先蒿
醉魚草
舌狀大唇馬先蒿
球果木犀欖
球狀馬先蒿
全裂波齒馬先蒿
全喙馬先蒿
淺黃皺褶馬先蒿
淺黃馬先蒿
全緣兔耳草
祁連費爾氏馬先蒿
全萼馬先蒿
軟弱馬先蒿
柔毛馬先蒿
銳葉木犀
弱小馬先蒿
絨舌馬先蒿
絨毛馬先蒿
儒侏馬先蒿
水腺毛草
扇苞福氏馬先蒿
松林丁香
松蒿屬
蘇氏馬先蒿
顯脈木犀
心葉素馨
新粗管馬先蒿
蕭氏羅氏馬先蒿
顯盔馬先蒿
顯苞穗花馬先蒿
纖裂馬先蒿
狹唇馬先蒿
毛蕊花
毛穗馬先蒿
邁亞馬先蒿
毛舟馬先蒿
蔓生馬先蒿
毛頦馬先蒿
陌上菜
擬鼻花馬先蒿
牛矢果
擬堅挺馬先蒿
毛背毛頦馬先蒿
南方普氏馬先蒿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