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魚草[植物]

醉魚草[植物]
醉魚草[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醉魚草,別名:閉魚花、癢見消、魚尾草、樚木、五霸薔、陽包樹、雉尾花、魚鱗子、藥桿子、防痛樹、鯉魚花草、藥魚子、鐵帚尾、紅魚皂、樓梅草、魚泡草、毒魚草、錢線尾,拉丁文名:Buddleja lindleyana Fortune.馬錢科、醉魚草屬灌木,莖皮褐色;小枝具四棱,棱上略有窄翅;幼枝、葉片下面、葉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狀短絨毛和腺毛。葉對生,萌芽枝條上的葉為互生或近輪生,葉片膜質,卵形、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基部常有宿存花萼;種子淡褐色,小,無翅。 花期4-10月,果期8月至翌年4月。全株有小毒,搗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魚麻醉,便於捕捉,故有“醉魚草”之稱。花芳香而美麗,為公園常見優良觀賞植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植株:灌木,高1-3米。

莖:莖皮褐色;小枝具四棱,棱上略有窄翅;幼枝、葉片下面、葉柄、花序、苞片及小苞片均密被星狀短絨毛和腺毛。

醉魚草 醉魚草

葉:葉對生,萌芽枝條上的葉為互生或近輪生,葉片膜質,卵形、橢圓形至長圓狀披針形,長3-11厘米,寬1-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全緣或具有波狀齒,上面深綠色,幼時被星狀短柔毛,後變無 毛,下面灰黃綠色;側脈每邊6-8條,上面扁平,乾後凹陷,下面略凸起;葉柄長2-15毫米。

花:穗狀聚傘花序頂生,長4-40厘米,寬2-4厘米;苞片線形,長達10毫米;小苞片線狀披針形,長2-3.5毫米;花紫色,芳香;花萼鍾狀,長約4毫米,外面與花冠外面同被星狀毛和小鱗片,內面無毛,花萼裂片寬三角形,長和寬約1毫米;花冠長13-20毫米,內面被柔毛,花冠管彎曲,長11-17毫米,上部直徑2.5-4毫米,下部直徑1-1.5毫米,花冠裂片闊卵形或近圓形,長約3.5毫米,寬約3毫米;雄蕊著生於花冠管下部或近基部,花絲極短,花葯卵形,頂端具尖頭,基部耳狀;子房卵形,長1.5-2.2毫米,直徑1-1.5毫米,無毛,花柱長0.5-1毫米,柱頭卵圓形,長約1.5毫米。

醉魚草 醉魚草

果:果序穗狀;蒴果長圓狀或橢圓狀,長5-6毫米,直徑1.5-2毫米,無毛,有鱗片,基部常有宿存花萼;種子淡褐色,小,無翅。

花果期:花期4-10月,果期8月至翌年4月。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生長環境

喜溫暖濕潤氣候和深厚肥沃的土壤,適應性強,但不耐水濕。生海拔200-2 700米山地路旁、河邊灌木叢中或林緣。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分布範圍

產於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等省區。馬來西亞、日本、美洲及非洲均有栽培。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花和葉含、醉魚草甙(buddleo-glucoside),柳穿魚甙(linarin );刺槐素(acacetin)等多種黃酮類。花、葉及根供藥用,有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散瘀之功效。獸醫用枝葉治牛瀉血。全株可用作農藥,專殺小麥吸漿蟲、螟蟲及滅孑孓等。

功能主治

祛風,殺蟲,活血。治流行性感冒,咳嗽,哮喘,風濕關節痛,蛔蟲病,鉤蟲病,跌打,外傷出血,痄腮,瘰癧。

①《福建民間草藥》:能活血行氣。

②《湖南藥物志》:消風去濕,行氣化痰,解毒止咳。治腹痛,腹瀉,癰腫,關節痛。

③《閩東本草》:消食去積滯,殺蟲。治蛔蟲絞痛。

藥理作用

醉魚草有某些殺昆蟲作用。

附方

① 治流行性感冒:醉魚草五錢到一兩。水煎服、(《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② 治鉤蟲病:醉魚草五錢(兒童酌減)。水煮二小時,取汁一百毫升,加白糖,於晚飯後與次晨飯前分服。服藥量可由五錢逐次增至五兩。個別服藥者有噁心、腹痛、腹瀉、頭昏乏力等症狀。(《全展選編·傳染病》)

③ 治瘧疾:醉魚草、白英各一兩。水煎,於瘧疾發作前三至四小時內服,連服二天。(《單方驗方調查資料選編》

④ 治跌打新傷:鮮醉魚草全草,五至八錢(乾的三至五錢)。酌加紅酒、開水燉一小時,內服。(《福建民間草藥》

⑤ 治外傷出血:醉魚草葉曬乾研末,撒在傷口,並輕輕壓一下,有止血的作用。(《福建民間草藥》)

⑥ 治誤食石斑魚子(中)毒,吐不止:魚尾草研汁服少許。(《普濟方》)

⑦ 治痄腮:醉魚草五錢,楓球七枚,薺菜三錢。煮雞蛋食。(《湖南藥物志》)

⑧ 治瘰癧:醉魚草全草一兩。水煎服。(《湖南藥物志》)

⑨ 治風寒牙痛:鮮醉魚草葉和食鹽少許,搗爛取汁漱口。(《福建中草藥》)

臨床運用

1.治療慢性支氣管炎

醉魚草 醉魚草

用複方醉魚草片劑,每次8片,日服3次(1日劑量為生藥醉魚草5.3錢,紫金牛4.7錢,芫花2.6分),10天為一療程。用藥後療效明顯,一般在3-5天后咳嗽緩解,膿痰轉稀,容易咳出,喘息減輕,但不能完全控制。副作用有胃部不適,舌咽乾燥,腸脹氣,個別訴頭昏,停藥後即消失。

2.治療支氣管哮喘

取醉魚草煎服,每曰2次,每次2兩。試治l例,於每次服藥後10-15分鐘吐出大量黃膿樣痰,約2周后自覺胸部緊悶有明顯改善,繼續服藥l個半月(總藥量達6斤),症狀逐漸消失,3個月後隨訪病者已恢復工作,雖在天氣改變時亦未發作,檢查兩肺呼吸音清淅。

觀賞價值

在園林綠化中可用來植草地,也可用作坡地、牆隅綠化美化,裝點山石、庭院、道路、花壇都非常優美,也可作切花用。

花芳香而美麗,為公園常見優良觀賞植物。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使用價值

全株有小毒,搗碎投入河中能使活魚麻醉,便於捕捉,故有“醉魚草”之稱。

栽培技術

種植方法

以5、6月生長季節的嫩枝扦插為好。成活率高、生長快、繁殖迅速。

扦插前先搭好遮陰棚,插床內的河沙用高錳酸鉀或多菌靈消毒,採用半木質化枝條剪成10厘米長一段,將下部葉片全部去掉,上部的2~3片葉剪去三分之二。上剪口距芽1厘米平剪,下剪口在芽背面斜剪成馬蹄形。

用木片把河沙劃開一道深5厘米的溝,將蘸過生根劑的插穗擺放整齊後覆沙,拍實噴水。扦插密度以葉片互不接觸、分布均勻為宜,待整畦全部插完後再噴一遍透水,然後搭拱棚蓋塑膠膜,四周封閉好。

在生根前每天噴水2次,以便降溫保濕,保持棚內溫度28℃左右,相對濕度90%以上。5月、6月份約20天生根,7月、8月份2周開始生根。生根後控制水分,注意通風,根據生根情況,揭去拱棚。煉苗一周后移栽。

定植管理

用扦插生根後的芽苗裸根移栽,圃地必須經過精耕細作。為防止病蟲害的發生,在整理圃地時每畝施入辛硫磷顆粒3公斤~4公斤和硫酸亞鐵50公斤。移栽時遵循一個“快”字,快運快栽,栽完一畦趕快灌水。因醉魚草生長快,株行距不要太小,以35厘米×50厘米為宜。移栽完畢,用遮陽網直接覆蓋小苗2~3天,3天后的下午撤去遮陽網再澆一次透水,等地表面稍乾時淺淺地劃鋤一遍保墒。經過7~10天移栽苗即可成活,2個月後一片奼紫嫣紅的景色就會呈現在眼前。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醉魚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