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輪寺[甘肅]

法輪寺[甘肅]

法輪寺位於甘肅省寧城縣西50公里處的大城子鎮,始建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竣工於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歷經主持24代,是寧城自清代以來最古老、最宏大的古建築群。

基本信息

簡介

法輪寺法輪寺
法輪寺位於寧城縣西50公里處的大城子鎮,始建於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竣工於嘉慶八年(公元1803年),歷經主持喇嘛24代,是寧城自清代以來最古老、最宏大的古建築群。

法輪寺占地22000平方米,原有14幢主體建築和8幢輔助建築。現存的有:最前面的是單檐懸山三開間天王殿;天王殿後是重檐歇山式八開間站禪殿,原來供奉八大金剛,經1995年修復後,塑了宗喀巴和他的兩個弟子賈主傑和曹克傑。存有完整的大藏經,設有兩排僧坐和法器,可做佛事。緊接後檐有一間菩薩廟,供奉著南海觀世音。站禪殿兩側是重檐鐘樓和鼓樓,都較完整。站禪殿後是九九八十一間的法輪寺主體建築,即三檐兩層歇山結構,長31米、寬23.7米、通高20米,建築面積為735平方米。 該殿最大建築特點是室外所露之立柱全為石質。經1994年至1996年的大規模維修,雕樑畫棟大放異彩。殿內請來了房山漢白玉雕刻的橫三世佛:阿彌陀佛、釋加佛和藥師佛。每尊佛像高達3米,重有5噸。東西兩側為泥塑十八羅漢。室內有扶梯,可上至二層。二層四面牆上也都有佛像。室內還設有掛幡、僧坐、法鼓等,可做大型法會。大殿之東西兩側配殿也修復得煥然一新。大殿後主殿無存,據說是八角廟,兩側配殿仍在。八角廟後為主廟,供奉著釋加佛祖。此廟最興盛時期有喇嘛497人,香火地34,020畝(據康德二年偽滿洲國國務院民政部編《熱河省旗縣事情》)。解放初,還有喇嘛150人,後來有些喇嘛分別去了承德大佛寺和北京雍和宮,還有一位當了大佛寺的主持。

法輪寺廟會在正月十四、十五兩天,喇嘛集會念吉祥經,還有“察瑪”(俗稱跳大鬼)活動,最後是送鬼(蒙語稱“蘇日海依那”)。每年的7月13日,傳統的那達慕大會也在這裡舉行,屆時各民族同胞歡聚一堂,又給這古老的寺廟帶來了新的生機。法輪寺現為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