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參燉肉

沙參燉肉

北沙參、玉竹、百合、山藥各15克,豬瘦肉750克。

配方

北沙參玉竹百合山藥各15克,豬瘦肉750克。

製法

豬肉切塊,與上藥加水燉熟,加入佐料調味。

沙參燉肉沙參燉肉

功效

養陰生津,益胃補虛。

用法

飲湯食百合、山藥。

北沙參

【中文名】北沙參(《本草匯言》)
【類 別】根類
【異名】海沙參銀條參萊陽參(《江蘇植藥志》),遼沙參(《中藥志》),野香菜根(《中藥材手冊》),真北沙參(《衛生易簡方》)。
【來源】為傘形科植珊瑚菜的根。
【植物形態】珊瑚菜(《江淮雜記》),又名:濱防風
多年生草本,高5~35厘米。主根細長圓柱形。莖大部埋在沙中,一部分露出地面。葉基出,互生;葉柄長,基部鞘狀;葉片卵圓形,3出式分裂至2回羽狀分裂,最後裂片圓卵形,先端圓或漸尖,基部截形,邊緣刺刻,質厚。復傘形花序頂生,具租毛;傘梗10~20條,長1~2厘米;無總苞,小總苞由數個線狀披針形的小苞片組成;花白色,每1小傘形花序有花15~20朵;花萼5齒裂,狹三角狀披針形,疏生粗毛;花瓣5,卵狀披針形;雄蕊5,與花瓣互生;子房下位,花柱基部扁圓錐形。果實近圓球形,具絨毛,果棱有翅。花期5~7月。果期6~8月。
生於海邊沙灘,或為栽培。分布遼寧河北山東江蘇浙江廣東福建台灣等地。
【採集】7~8月或9月下旬採挖,除去地上莖及鬚根,洗淨泥土,放開水中燙後剝去外皮,曬乾或烘乾。
【藥材】乾燥根呈細圓柱形或直條狀,兩頭較細,很少有分歧,長15~30厘米,直徑3~8毫米。外表淡黃色,粗糙,具縱紋及未除盡的棕黃色栓皮,並有棕色點狀的支報痕跡,頂端往往殘留圓柱狀的根莖。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淡黃色,中央有黃色放射狀的木質部,形成層呈圓環狀,深褐色。氣微,味甘。以根條細長、均勻色白、質堅實者佳。
主產山東河北遼寧江蘇等地。
【化學成分】根含生物鹼、豐富的澱粉。果實含珊瑚菜素
【炮製】揀去雜質,除去莖基,用水略洗,撈出,稍潤,切段,曬乾。
【性味】甘苦淡,涼。

沙參燉肉沙參燉肉
《本經逢原》:"甘淡,性寒,無毒。"
《本草從新》:"甘苦味淡,微寒。"
【歸經】入肺、脾經。
《得配本草》:"入手太陰經。"
《本草撮要》:"入手、足太陰經。"
【功用主治】養陰清肺,祛痰止咳。治肺熱燥咳,虛癆久咳,陰傷咽乾、口渴。
《本草從新》:"專補肺陰,清肺火,治久咳肺痿。"
《飲片新參》:"養肺胃陰,治勞咳痰血。"
《東北藥植志》:"治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肺膨脹不全,肺膿瘍等。"
《中藥志》:"養肺陰,清肺熱,祛痰止咳。治虛勞發熱,陰傷燥咳,口渴咽乾。"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5錢;亦可熬膏或入丸劑。
【宜忌】風寒作嗽及肺胃虛寒者忌服。
《本草從新》:"惡防己。反藜蘆。"
【貯藏】置通風乾燥處,防蛀。
【選方】①治陰虛火炎,咳嗽無痰,骨蒸勞熱,肌皮枯燥,口苦煩渴等證:真北沙參麥門冬知母川貝母、懷熟地、鱉甲,地骨皮各四兩。或作丸,或作膏,每早服三錢,白湯下。(《衛生易簡方》)
②治一切陰虛火炎,似虛似實,逆氣不降,消氣不升,煩渴咳嗽,脹滿不食:真北沙參五錢。水煎服。(《林仲先醫案》)

玉竹

【藥物名稱】玉竹
【別名】肉竹百解藥黃雞腳

沙參燉肉沙參燉肉

【科屬】百合科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根莖橫生,圓柱狀,多節,淡黃色,質軟,有粘液;莖直立,高約50厘米。葉互生,無柄,長橢圓形,長10厘米,寬約4厘米,基部楔形,先端尖,全緣。花綠白色,腋生1~2花,花梗長約10毫米,花被6片,雄蕊6枚,子房上位,3室。漿果球形,熟時暗紫色。
生態分布:產我國南北各地;多生於闊葉林下以及溝谷叢林下。
藥用部分:根莖入藥,秋季採收。
用途:性味甘,平。作補藥。治體虛弱及多汗、多尿、遺精等。用量:3~5錢。

百合

【藥物名稱】百合
【別名】喇叭筒百公花百花山大蒜濾野百合
【科屬】百合科
【植物形態】植物形態:多年生草本,高0.7~1.5米。鱗

沙參燉肉沙參燉肉
莖淡白色,有擴展的鱗片,直徑5~7.5厘米,莖直立,平滑,多少帶紫色。葉散生,多數披針形至橢圓狀披針形,長7~10厘米,寬1.3~2厘米,基部漸狹,先端尖,全緣。花白色,外帶紫暈,1~4朵生於莖端,花被喇叭狀,6裂,裂片長15~20厘米,基部有蜜腺槽,雄蕊6枚,花葯紫色,花絲纖弱,花柱極長,柱頭3裂。蒴果,3室,種子多數。
生態分布:產我國中部各省。
藥用部分:鱗莖入藥,秋季採集。
用途:性味苦,微寒,無毒。為滋養強壯性鎮咳祛痰藥,對肺結核、慢性、乾性支氣管炎有滋養、緩和止咳之功,並有清涼退熱作用。用量:2~4錢。

山藥

【異名】藷藇署預(《山海經》),薯蕷山芋(《本經》),諸署署豫玉延修脆幾草(《吳普本草》),藷(《山海經》郭璞傳),山藷(《別錄》),延草(《兼名苑》),王芋(《雜要訣》)。薯藥(《清異錄》),淮山藥(《飲片新參》),蛇芋(《浙江中藥手冊》),野山豆(《江蘇植藥志》),山板術(《廣西中藥志》),白苕(《四川中藥志》),九黃姜、野白薯(《湖南藥物志》),扇子薯佛掌薯(《藥材學》),白藥子(《杭州藥植志》)。
【來源】為薯蕷科植物薯蕷的塊莖。
【植物形態】薯蕷
多年生纏繞草本。塊莖肉貿肥厚,略呈圓柱形,垂直生長,長可達1米,直徑2~7厘米,外皮灰褐色,生有鬚根。莖細長,蔓性,通常帶紫色,有棱,光滑無毛。葉對生或3葉輪生,葉腋間常生珠芽(名零餘子);葉片形狀多變化,三角狀卵形至三角狀廣卵形,長3.5~7厘米,寬2~4.5厘米,通常耳狀3裂,中央裂片先端漸尖,兩側裂片呈圓耳狀,基部戟狀心形,兩面均光滑無毛;葉脈7~9條基出;葉柄細長,長1.5~3.5厘米。花單性,雌雄異株;花極小,黃綠色,成穗狀花序;雄花序直立,2至數個聚生於葉腋,花軸多數成曲折狀;花小,近於無柄,苞片三角狀卵形;花被6,橢圓形,先端鈍;雄蕊6,花絲很短;雌花序下垂,每花的基部各有2枚大小不等的苞片,苞片廣卵形,先端長漸尖;花被6;子房下位,長橢圓形,3室,柱頭3裂。蒴果有3翅,果翅長几等於寬。種子扁卵圓形,有闊翅。花期7~8月。果期9~10月。
生山野向陽處。現各地皆有栽培。本植物的藤(山藥藤)、葉腋間的珠芽(零餘子)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採集】11~12月採挖,切去根頭,洗淨泥土,用竹刀颳去外皮,曬乾或烘乾,即為毛山藥。選擇粗大的毛山藥,用清水浸勻,再加微熱,並用棉被蓋好,保持濕潤悶透,然後放在木板上搓揉成圓柱狀,將兩頭切齊,曬乾打光,即為光山藥
【藥材】①毛山藥:呈圓柱形,彎曲而稍扁,長約15~30厘米,直徑1.5~6匣米,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有明顯縱皺及未除盡之栓皮,並少數根痕。質較硬,斷面白色,顆粒狀,粉質。氣微,味甘微酸,嚼之發粘。
光山藥:呈平滑的圓柱形,長10~20厘米,直徑2~4厘米。表面淡黃白色,光滑。質堅硬,不易折斷,斷面白色,粉質。氣微,微甘味酸,嚼之發粘。以質堅實,粉性足,色潔白者為佳。
主產河南。此外,湖南湖北山西雲南河北陝西江蘇浙江江西貴州四川等地亦產。一般以河南博愛,沁陽、武陟、溫縣等地(古懷慶所屬)所產質量最佳,習稱"懷山藥"。
除上述正品山藥外,在少數地區尚有以日本薯蕷(長江以南各省多有野生,其塊莖習稱野山藥土山藥,原植物參見"風車兒"條)、三角葉薯蕷(分布雲南四川西藏)等多種薯蕷屬植物的塊莖也作山藥使用。
【炮製】山藥:揀去雜質,用水浸泡至山藥中心部軟化為度,撈出稍晾,切片曬乾或烘乾。炒山藥:先將麩皮均勻撒布於熱鍋內,俟煙起,加入山藥片拌炒至淡黃色為度,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山藥片100片,用麩皮10斤)。《本草衍義》:"山藥入藥,其法,冬月以布裹手,用竹刀子剮去皮,於屋檐下風徑處,盛竹篩中,不得見日色。一夕乾五分,俟全乾收之,惟風緊則乾速。"
【性味】甘,平。
《本經》:"味甘,溫。"
《別錄》:"平,無毒。"
《藥性類明》:"味甘,性涼而潤。"
《藥品化義》:"生者性涼,熟則化涼為溫。"
【歸經】入肺、脾、腎經。
《湯液本草》:"手太陰經。"
《傷寒蘊要》:"入手、足太陰二經。"
③《得配本草》:"入手、足太陰經血分,兼入足少陰經氣分。"
【功用主治】健脾,補肺,固腎,益精。治脾虛泄瀉,久痢,虛勞咳嗽,消渴,遺精、帶下,小便頻數。
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用於脾虛食少、久瀉不止、肺虛喘咳、腎虛遺精、帶下、尿頻、虛熱消渴。炒山藥補脾健胃。用於脾虛食少,泄瀉便溏,白帶過多。
《本經》:"主傷中,補虛,除寒熱邪氣,補中益氣力,長肌肉,久服耳目聰明。"
《別錄》:"主頭面游風,風頭(一作'頭風')眼眩,下氣,止腰痛,治虛勞羸瘦,充五臟,除煩熱,強鑰。"
《藥性論》:"補五勞七傷,去冷風,止腰痛,鎮心神,補心氣不足,患人體虛羸,加而用之。"
④《食療本草》:"治頭疼,助陰力。"
《日華子本草》:"助五臟,強筋骨,長志安神,主泄精健忘。"
朱震亨:"生搗貼腫硬毒,能消散。"
《傷寒蘊要》:"補不足,清虛熱。"
⑧《綱目》:"益腎氣,健脾胃,止泄痢,化痰涎,潤皮毛。"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3~6錢;或入丸、散。外用:搗敷。
【宜忌】有實邪者忌服。
《本草經集注》:"紫芝為之使,惡甘逆。"
②《湯液本草》:"二門冬為之使。"
【選方】①治脾胃虛弱,不思進飲食:山芋白朮各一兩,人參三分。上三味,搗羅為細末,煮白麵糊為丸,如小豆·大,每服三十丸,空心食前溫米飲下。(《聖濟總錄》山芋丸)
②治濕熱虛泄:山藥蒼朮等分,飯丸,米飲服。(《瀕湖經驗方》)
③治噤口痢:乾山藥一半炒黃色,半生用,研為細末,米飲調下。(《百一選方》)
④治心腹虛膨,手足厥冷,或飲過苦澀涼劑,晨朝未食先嘔,或聞食即吐,不思飲食,此乃脾胃虛弱:山藥一味,銼如小豆大,一半炒熱,一半生用,為末,米飲調下。(《普濟方))
⑤補下焦虛冷,小便頻敷,瘦損無力:薯蕷於沙盆內研細,入銚中,以酒一大匙,熬令香,鏇添酒一盞,攪令勻,空心飲之,每旦一服。(《聖惠方》)
⑥治諸風眩運,益精髓,壯脾胃:薯蕷粉,同曲米釀酒;或同山茱萸五味子、人參諸藥浸酒煮飲。(《綱目》山藥酒)
⑦治小便多,滑數不禁:白茯苓(去黑皮),乾山藥(去皮,白礬水內湛過,慢火焙乾用之)。上二味,各等分,為細末,稀米飲調服。(《儒門事親》)
⑧治痰氣喘急:山藥搗爛半碗,入甘蔗汁半碗,和勻,頓熱飲之。(《簡便單方》)
⑨治腫毒:山藥,蓖麻子,糯米為一處,水浸研為泥,敷腫處。(《普濟方》)
⑩治項後結核,或赤腫硬痛:生山藥一挺(去皮),蓖麻子二個。同研貼之。(《救急易方》)
⑾治乳癖結塊及諸痛日久,堅硬不潰:鮮山藥和芎藭、白糖霜共搗爛塗患處。塗上後奇癢不可忍,忍之良久漸止。(《本經逢原》)
⑿治凍瘡:山藥少許,於新瓦上磨為泥,塗瘡口上。(《儒門事親》)

豬肉

【來源】為豬科動物豬的肉。
【動物形態】(《爾雅》),又名:(《詩經》),(《莊和),(《周禮》),(《爾雅》)。
軀體肥胖,頭大。鼻與口吻皆長,略向上屈。眼小。耳殼有的大而下垂,有的較小而前挺。四肢短小,4趾,前2趾有蹄,後2趾有懸蹄。頸粗,項背疏生鬃毛。尾短小,末端有毛叢。毛色有純黑、純白,或黑白混雜等。
豬為主要的家畜之一,性溫馴,體強健,適應力強。食性很雜,除飼以豆腐粕、酒粕、麥麩及廚房殘羹外,亦食草及蟲類。我國大部分地區有飼養。
本動物的皮膚(豬膚)、毛(豬毛)、骨(豬骨)、血(豬血)、骨髓及脊髓(豬髓)、(豬腦)、甲狀腺體(豬靨)、(豬蹄)、蹄甲(豬蹄甲)、睪丸(豚卵)、心(豬心)、(豬肝)、脾(豬脾)、(豬肺)、(豬腎)、(豬膽)、胃(豬肚)、(豬胰)、(豬腸)、膀胱(豬脬)、脂肪(豬脂膏)亦供藥用,各詳專條。
【化學成分】瘦肉肥肉約分別含水分53%、6%,蛋白質16.7%、2.2%,脂肪28.8%、90.8%,碳水化物1.1%、0.8%,灰分0.9%、0.1%,鈣11毫克%、1毫克%,磷177毫克%、26毫克%,鐵2.4毫克%、0.4毫克%。
【性味】甘鹹,平。
《別錄》:"猳豬肉,味酸,冷。"
《千金·食治》:"頭肉,平,無毒。"

沙參燉肉沙參燉肉

《本草備要》:"鹹,寒。"
《本經逢原》:"甘,平,無毒。"
【歸經】入脾、胃、腎經。
《雷公炮製藥性解》:"入脾經。"
《本草求真》:"入脾、胃。"
【功用主治】滋陰,潤燥。治熱病傷津,消渴羸瘦,燥咳,便秘。
①《別錄》:"猳豬肉,療狂病。"
《千金·食治》:"宜腎,補胃氣虛竭。""頭肉,補虛乏氣力,去驚癇,寒熱,五癃。"
孟詵:"頭,主五痔。"
《本經逢原》:"精者補肝益血。"
《隨息居飲食譜》:"獖豬肉,補腎液,充胃汁,滋肝陰,潤肌膚,利二便,止消渴,起尪羸。"
【用法與用量】內服:煮湯飲。外用:敷貼。
【宜忌】濕熱痰滯內蘊者慎服。
《本草經集注》:"服藥有巴豆,勿食豬肉。"
《滇南本草》:"反烏梅大黃等。"
《綱目》:"反烏梅、桔梗黃連胡黃連,犯之令人瀉利;及蒼耳,令人動風。合百花菜、吳茱萸食,發痔疾。"
《本經逢原》:"助濕生痰。"
【選方】①治疫證邪火巳衰,津不能回者:鮮豬肉數斤,切大塊,急火煮渭湯,吹淨浮油,恣意涼飲,乃急救津液之無上妙品。(《溫熱經緯》)
②治液乾難產,津枯血奪,火灼燥渴,乾嗽便秘:豬肉煮湯,吹去油飲。(《隨息居飲食譜》)
③治小兒火丹:豬肉切片貼之。(《綱目》)
【名家論述】《本草備要》:"豬肉,其味雋永,食之潤腸胃,生精液,豐肌體,譯皮膚,固其所也,惟多食則助熱生痰,動風作濕,傷風寒及病初愈人為大忌耳。諸家(食忌)之說,稽之於古則無征,試之於人則不驗,徒令食忌不足取信於後世。傷寒忌之者,以其補肌固表,油膩纏粘,風邪不能解散也。病初愈忌之者;以腸胃久枯,難受肥濃厚味也。又按豬肉生痰,惟風痰、濕痰、寒痰忌之,如老人燥痰乾咳,更須肥濃以滋潤之,不可執泥於豬肉生痰之說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