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繼賢

汪繼賢

汪繼賢,男,漢族,1956年7月13日生,原解放軍總參兵種部徐州干休所政委、現任中國國畫藝術書畫院副院長、中國國畫藝術書畫院淮海分院院長。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汪繼賢,河南柘城人,1976年入伍,原解放軍總參兵種部徐州干休所政委、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院士、中國將軍部長書畫院彭城分院副院長、世界將軍政要聯合會國際文化藝術部淮海事務部主任、 中國書畫家協會會員、中國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書法研究院藝術委員會會員,中國民族書畫研究會理事、中國書畫藝術家創作中心理事、吳道子藝術館書法師、徐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

汪繼賢悉心研究書法,曾獲金鼎獎全國書法大賽、第二節“翰墨頌中華”全國書畫大賽、首屆晉唐風韻全國書畫大賽金獎。獲得各類獎項共38個,入編《書畫作品集》達32部,主要書法作品有《燕歌行》、《六州歌頭》、《滿江紅》、《望江南崑山頌》、《福》、《壽》等。他出生於貧苦的農村,沒有殷實的家境;他高中一畢業就入伍參軍,沒有驕傲的文憑;他自己探索書法寫作,沒有名師指點,如今退居二線的他,對書法的創作與熱愛卻沒有懈怠。

主要經歷

他愛上書法沒有什麼特殊的原因,上學時,學校開設一門毛筆字課,在這門課程的薰陶下,從那時起他對書法產生了很大的興趣,因為興趣和自己的努力,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當時寫出來的字也還算出眾,每年他本村及周圍村裡的人都找上門來叫他寫春聯就是最好的證明,這樣的經歷除了方便了村里鄰舍以外,讓他受益最大的便是為自己寫毛筆字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即使後來他的毛筆字因為工作的原因擱淺了一段時間後也沒受到太大的影響。
自他高中畢業入伍後,由於入伍的是工兵,空餘時間較少,因此有很長一段時間都不曾寫過毛筆字,直到後來自己考上了軍校,又開始找回拿毛筆寫字的感覺,由開始的自由發揮,到後來臨摹創新王羲之的《蘭亭序》、《聖教序》,米芾的《蜀素貼》以及周慧珺的書法風格。對於他來說寫字就是一種興趣,他沒別的業餘愛好,唯獨對毛筆字情有獨鍾,有時候甚至覺得自己寫的不僅僅是字,更是一種寧靜,是的,若將這“寧靜”理解為禪意,那么汪繼賢這位寫毛筆字的軍旅書法家便很好的詮釋了“以寫為禪、以禪為樂”的佛理。
雖然,平日裡有很多向他求字的人,遇上過節找他寫“福”字與“壽”字的人最多的時候上百人,但是他仍然很謙虛的批評自己作品中的不足,勉勵自己要一直寫下去,作為一個書法愛好者,在自娛自樂創作的同時能得到他人的肯定是他最大的滿足,近60齡的他幾乎把對生活的激情都揮灑在了寫毛筆字上,他籌劃向百位百歲老人無償獻“壽”活動,在自娛自樂的同時,感染更多的人熱愛、關注毛筆字這一中華國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