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雷

江雷

江雷,1965年3月生吉林長春,無機化學家、納米材料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 。 1987年江雷從吉林大學固體物理專業畢業後留在本校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就讀碩士;1990年獲得碩士學位後繼續在校攻讀博士學位;1992年作為中日聯合培養的博士生公派去日本東京大學學習,師從國際光化學科學家藤島昭;1994年獲得吉林大學博士學位後繼續在東京大學做博士後研究;1996年進入日本科技廳神奈川科學技術研究院工作;1998年獲得日本文部省頒發的青年特別獎勵基金,同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1999年進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2001年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資助;2004年兼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12年當選開發中國家科學院院士;2015年獲第三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獎;2016年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2017年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 江雷長期在交叉科學領域從事仿生界面材料的合成與製備方面的研究,在功能界面材料、有機/無機納米雜化材料、光電轉換材料、SPM技術等方面都取得過重要成就,在仿生特殊浸潤性界面材料方面取得了系統的原創性成果 。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江雷 工作 江雷 工作

1965年3月,江雷出生在吉林長春,祖籍江蘇鎮江,在家排行老二,父親是吉林大學化學系的教授,母親是化學專業雜誌的主編。在中學階段,教化學的賈明老師對江雷日後有一定的影響 。

1987年,江雷本科畢業於吉林大學物理系固體物理專業 。之後留在本校就讀化學系物理化學專業碩士,讀了半年碩士課程就提前一年進了實驗室,碩士期間江雷共發表了10餘篇論文,其中一篇獲得吉林大學“青春杯”科技論文大獎賽特別獎。

1990年,獲得吉林大學物理化學專業碩士學位後繼續在校攻讀博士學位,師從李鐵津教授。

江雷 演講 江雷 演講

1992年,獲得吉林大學與日本東京大學聯合培養博士生的名額,作為中日聯合培養博士生公派去東京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國際光化學家、有著“光觸媒之父”之稱的藤島昭教授 。

1994年,回國後獲吉林大學博士學位,博士畢業後,繼續留在日本東京大學做博士後研究。

1996年,被導師藤島昭推薦到日本科技廳神奈川科學技術研究院,先是擔任高年薪的專任研究員,後來則是主管“光電界面相變控制”的課題組組長(至1999年)。

1998年5月,獲了日本文部省頒發的青年特別獎勵基金。12月,通過了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的“百人計畫”答辯,化學所為他配置了專門的助手,負責二元納米界面材料實驗室的籌備事宜,在籌建實驗室時,藤島昭教授和橋本教授一起提供並贈送了價值上千萬日元的儀器。

1999年4月,回國後進入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工作,年底由江雷擔任首席科學家的中商世紀公司首次推出超雙親性二元協同界面材料技術(既親水又親油)和超雙疏性界面材料(既疏水又疏油)。

2001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04年,兼任國家納米科學中心首席科學家(-2006年)。

2007年,被聘為“納米研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仿生智慧型納米複合材料”項目首席科學家 。

2008年,兼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化學與環境學院院長。

2009年12月,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隸屬於化學部 。

2012年,當選開發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2015年9月,獲得第三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獎(ChinaNano Award),這是中國學者首次獲得這一殊榮 。

2016年2月8日,當選為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領域

江雷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

江雷 江雷

(1)通過向自然學習,研究多種生物體表面特殊浸潤性,揭示了生物體表面超疏水性的形成機理,為相關仿生界面及智慧型材料的設計製備提供依據。

(2)仿生製備超疏水界面材料,並實現多功能化組合的超疏水表面,又同時將不同種類的特殊浸潤性如:超疏油/超疏水(超雙疏)、超親油/超親水(超雙親)、超疏油/超親水、超疏水/超親油組合,建立仿生超疏水界面材料體系。

(3)通過系統研究界面材料結構和特性規律,提出了“納米界面材料的二元協同效應”,創造性地將仿生微納米複合結構與外場回響性分子設計相結合,實現了在單一或多重外場控制下材料表面浸潤性的可逆變化。

(4)通過將單一物性(浸潤)的二元(親/疏)設計理念推廣到其它物性體系,提出了仿生智慧型多尺度界面材料的設計方案,為仿生界面材料體系的發展提供了新方法 。

•納米界面材料研究

江雷和他的同事在實驗中觀察到,在紫外光的照射下,二氧化鈦表面表現出親水的效果,即水滴在這個表面上很自然的鋪展開,不會產生霧滴。實驗結果證實,該表面具有“雙親性”。在1998年春季的日本化學學會上首次提出“二元協同納米界面結構”理論,2000年正式發表在《純粹與套用化學》上。

1999年底,江雷和他所帶領的課題組隆重推出超雙親性(既親水又親油)二元協同界面材料技術和超雙疏性(既疏水又疏油)二元協同界面納米材料,並使該技術走向實用化。

2001年,江雷和他的小組成功研製出超雙疏陣列碳納米管膜,德國《套用化學》雜誌對這一研究成果作了詳盡報導。接著,他們又分別利用普通疏水高分子、甚至雙親高分子實現了超疏水特性,被國際權威雜誌《先進材料》主編特邀撰寫了系統綜述性文章。

2003年2月,德國《套用化學》在世界上首次報導了江雷小組用親水性的聚乙烯醇分子,研製成功超疏水性的聚乙烯醇納米纖維。

江雷小組曾先後首次報導過經氟化處理的碳納米管膜具有超雙疏性和以普通高分子聚丙烯腈為原料製備出了無氟超疏水性納米纖維,證明納米結構對超疏水性起到了重要作用。

江雷小組的研究首次證明,以雙親性高分子為原料構建具有納米尺寸凸凹幾何形狀,也可得到超疏水性表面。據相關專家稱,這一研究結果打破了幾十年來“只有利用疏水材料才能獲得超疏水性表面”論斷的局限性,大大擴大了超疏水性材料的製備範圍。

江雷的研究成果系統地闡述了特殊浸潤性材料的設計思想和製備方法 。

•科研成果獎勵&項目承擔

截至2016年,江雷承擔973項目(課題負責人)、基金委重點(負責)及院創新、國家“十五”科技攻關等項目。

科研成果獎勵

時間項目名稱獎項名稱
2005年具有特殊浸潤性(超疏水/超親水)的二元協同納米界面材料的構築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第一獲獎人)

•論文著作&專利發明

截至2016年,江雷共發表SCI論文400餘篇,其中包括Nature 2篇,Nat. Nanotechnol.1篇,Nat. Mater.1篇,Nat. Comm. 2篇,Chem. Soc. Rev. 5篇,Acc. Chem. Res. 3篇,J. Am. Chem. Soc.21篇,Angew. Chem. 22篇,Adv. Mater. 55篇,被SCI引用20000餘次,H因子為68。研究成果15次被Science、Nature及其系列雜誌進行亮點報導。並30餘次作為Nature、Angew. Chem.、Adv.Mater.等國際知名雜誌的封面。2014年年獲得化學領域和材料領域湯森路透高被引科學家獎以及最具國際引文影響力獎 。已授權專利50餘項。

學術著作

出版時間名稱作者出版社
2007.05《仿生智慧型納米界面材料》江雷,馮琳著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0.01《Bioinspired Intelligent Nanostructured Interfacial Materials》Lei Jiang, Lin FengWorld Scientific

人才培養

江雷認為學生讀書時“永遠坐在前排”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截止到2016年,江雷已經培養出博士生100多名、碩士生20多名,所培養的博士生馮琳的畢業論文《超疏水性納米界面材料的製備及研究》被評為2005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博士生王樹濤的畢業論文《特殊浸潤性的仿生智慧型納米界面的構築及研究》提名2009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 。其中4名博士生獲中科學院院長獎學金特別獎,2名博士生獲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1名博士生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獎,1名博士後在德國獲2006年德國洪堡基金會索菲亞獎勵研究基金(100萬歐元),兩名畢業生已經晉升為副教授,兩名副研究員晉升為研究員,其中一名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傑出青年基金資助。

2003年、2004年、2005年江雷獲得中國科學院優秀博士生導師獎。2011年獲得朱李月華優秀教師獎 。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參考資料
1998年5月日本文部省頒發的青年特別獎勵基金
2000年中國化學會青年化學獎
2000年中國科學院十大傑出青年
2002年中國科學院百人計畫終評優秀獎
2003年中國化學會-巴斯夫"青年知識創新獎"
2003年第八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3年第八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
2006年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終評優秀獎
2009年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1年獲得第三世界科學院化學獎
2012年開發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
2013年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
2014年美國材料學會獎勵“MRS Mid-Career Researcher Award ”
2015年9月第三屆中國國際納米科學技術會議獎(ChinaNano Award)
2016年2月8日美國國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2016年5月29日第21屆“日經亞洲獎”科技獎
2017年5月全國創新爭先獎
中國青年科學家獎提名獎
2018年9月求是傑出科學家獎

社會任職

時間擔任職務參考資料
2013年04月華東理工大學名譽教授
2014年04月華中科技大學兼職教授
2017年12月中國民主同盟第十二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吉林大學客座教授
《Small》國際顧問編委會主席
《Solid State Sciences》亞洲區編輯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編委
《Langmiur》編委
《Soft Matter》編委
《Biomicrofluidics》編委
《Nano Reserch》編委
《高等學校化學學報》編委
《無機化學學報》編委
《高分子學報》編委
國家科技部863計畫納米科技專項總體專家組組長

人物評價

江雷在超疏水性和親水性塗層方面具有重要貢獻 。 (美國國家工程院評)

江雷一直從事仿生納米功能界面材料方面的研究,提出了“納米界面材料的二元協同效應”的新思想,揭示了生物體表面超疏水性的機理,指導相關仿生材料的可控制備,在超雙親/超雙疏功能材料的製備和性質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統的創新成果。研究體系集中在無機微納米結構製備及其表面功能性修飾,相關成果受到國際同行的關注,帶動了該方向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 。 (中國科學院評)

江雷建立了對生物系統界面特性的基本理解,並將這種理論轉化為具有比自然系統更好的性能的商業化生物材料 。 (美國材料學會Mid-Career Researcher Award評)

中國科學院2009年新增院士

中國科學院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院士投票選舉,各學部常委會審查確認,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六屆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共產生了35名新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的規定,經各學部院士對外籍院士有效候選人進行通信預選,各學部常委會討論排序,學部主席團六屆四次會議審議並投票產生正式候選人,並經參加院士增選評審暨選舉會議的全體院士投票選舉,共產生了6名外籍院士。
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在2009年12月4日公布。
數學物理學部孫昌璞 | 李安民 | 羅俊| 鄭曉靜 | 席南華| 崔向群
化學部萬立駿 |包信和 | 江雷 | 江桂斌 | 陳小明 | 周其林 | 唐本忠 | 塗永強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莊文穎 | 尚永豐 | 林鴻宣 | 侯凡凡| 隋森芳
地學部周衛健 | 鄭永飛 | 莫宣學 | 陶澍 | 翟明國
信息技術科學部劉國治 | 許寧生 | 懷進鵬 | 陳定昌
技術科學部於起峰 | 王曦 | 王光謙 | 王自強 | 王錫凡 | 申長雨 | 劉竹生
外籍院士菲立普 · 希阿雷(Philippe G. Ciarlet) | 哈邁德 · 澤維爾(Ahmed H. Zewail) | 徐立之(Lap-Chee Tsui) | 郎尼 · 湯姆森(Lonnie Thompson) | 馬佐平(Tso-Ping Ma) |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