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森芳

隋森芳

隋森芳,男,1945年2月生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生物物理學家,博士生導師,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教授,西南交通大學雙聘院士。中國科學院院士。1970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精密儀器系,1981年獲該校工程物理系碩士學位,1988年在德國慕尼黑工業技術大學獲博士學位。現擔任國際學術雜誌《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和《BBA Biomembranes》的編委,國內雜誌《電子顯微學報》編委及《生物物理學報》副主編。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隋森芳,生物物理學家。生命科學學院教授。

1945年生於黑龍江哈爾濱。籍貫山東黃縣。1970年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1982年獲清華大學理學碩士學位。1988年在德國慕尼黑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獲博士學位。1989年至今任教於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2009年更名為生命科學學院)。曾任清華大學生物系系主任(1992.12-1995.12)。2009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

長期從事蛋白質及生物膜的結構與功能的研究。主要利用電子顯微學和三維重構技術, 並結合生物物理學、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等技術手段研究重要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與功能,囊泡運輸中的分子機制,蛋白質與膜脂的相互作用,生物膜與重大疾病的關係等。1990年代在國內條件下建立蛋白質二維結晶技術平台和電鏡單顆粒三維重構技術平台。在蛋白質寡聚化與其功能的關係,在膜對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影響等研究方面取得系統性的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獲2001年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指導的博士論文獲2001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編著的《膜分子生物學》獲2004年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以第一完成人獲2005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2006年獲“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稱號。兼任《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2000- )和《BBA Biomembranes》(2003-2010)等期刊編委。現任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 。

1964年考入清華大學。

1970年在清華大學本科畢業後留校任教。

1973年至1975年及1978年至1980年在清華大學固體物理研究生班學習。

隋森芳 隋森芳

1981年在清華大學獲理學碩士(固體物理)。

1984年調入新建的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任教。

1985年初遠赴德國深造。

1988年在德國慕尼黑工業技術大學Technical University Munich獲自然科學博士學位(生物物理)。

1989年至今任清華大學生物科學與技術系副教授、教授(1991-)、博士生導師。

1992年12月---1995年12月 任系主任。

自2000年被聘為Journal of Structural Biology編委。

1989年至今任教於清華大學生物系。

2009年榮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10月13日,任西南交通大學名譽教授,雙聘院士

主要作品

■ Shi-Zhen Wang, Yong Chen, Zhan-Hua Sun, Qiang Zhou, Sen-Fang Sui (2006) Escherichia coli CorA periplasmic domain function as homotetramer to bind substrate. J.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81(2006) 26813-20

■ H.W.Wang, Y.Chen, H.Yang, X.Chen, M.X.Duan, P.C.Tai and Sen-Fang Sui (2003) Ring-like pore structures of SecA: Implication for bacterial protein-conducting channel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0( 2003)4221-4226.

■ Yi Wu, Y.H. He, J.Bai, S.R.Ji, W.C,Tucker, E.R.Chapman, Sen-Fang Sui (2003) Visualization of synaptotagmin I oligomers assembled onto lipid monolayers.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00(2003)2082-2087.

■ Shang-Rong Ji, Yi Wu and Sen-fang Sui (2002) Cholestero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affecting the membrane insertion of b-amyloid peptide (Ab1-40),which may potionally inhibit the fibril formation. J. Biological Chemistry,277(2002)6273-6279.

研究方向

分子生物學與結構生物學: 利用電子顯微學及三維重構技術, 並結合生物化學和生物物理學等多學科技術手段 重點研究蛋白質複合體及生物大分子複雜體系的結構與功能, 研究膜蛋白的結構與功能。

分子生物學與細胞生物學: 研究胞內及胞間的囊泡輸運, 生物膜與重大疾病的關係。 特別注重於把分子生物學, 細胞生物學及結構生物學等多學科技術手段結合起來研究囊泡運輸中的分子機制, 蛋白質與膜脂的相互作用。

成就榮譽

以第一完成人獲2001年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

2001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博士生導師。

編著的《膜分子生物學》獲2005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

以第一完成人獲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獲2006年“北京市教育創新標兵”稱號。

2000年度中國高校科技進步獎(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01年度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博士生導師。編著《膜分子生物學》獲2005年度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200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學術成就

冷凍電子顯微學是近年來發展迅速並正在取得重要突破的結構生物學的新領域。由於空間結構解析的對象從單個蛋白質分子一直擴展到細胞器和整個細胞,冷凍電子顯微學在蛋白質科學和細胞生物學等領域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處於快速上升發展勢頭。隋森芳教授自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回國工作以來,長期堅持生物大分子電鏡三維重構的研究方向,在國內條件下獨立建立了蛋白質電鏡三維重構技術平台。隋森芳教授領導的實驗室在蛋白質寡聚化與其功能的關係,在膜對蛋白質結構與功能的影響等研究方面有4篇論文發表於PNAS,連續取得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研究成果。

中國科學院2009年新增院士

中國科學院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細則》的規定,各學部院士投票選舉,各學部常委會審查確認,並經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六屆五次會議審議批准,共產生了35名新院士。根據《中國科學院院士章程》和《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選舉辦法》的規定,經各學部院士對外籍院士有效候選人進行通信預選,各學部常委會討論排序,學部主席團六屆四次會議審議並投票產生正式候選人,並經參加院士增選評審暨選舉會議的全體院士投票選舉,共產生了6名外籍院士。
新增中國科學院院士名單在2009年12月4日公布。
數學物理學部孫昌璞 | 李安民 | 羅俊| 鄭曉靜 | 席南華| 崔向群
化學部萬立駿 |包信和 | 江雷 | 江桂斌 | 陳小明 | 周其林 | 唐本忠 | 塗永強
生命科學和醫學學部莊文穎 | 尚永豐 | 林鴻宣 | 侯凡凡| 隋森芳
地學部周衛健 | 鄭永飛 | 莫宣學 | 陶澍 | 翟明國
信息技術科學部劉國治 | 許寧生 | 懷進鵬 | 陳定昌
技術科學部於起峰 | 王曦 | 王光謙 | 王自強 | 王錫凡 | 申長雨 | 劉竹生
外籍院士菲立普 · 希阿雷(Philippe G. Ciarlet) | 哈邁德 · 澤維爾(Ahmed H. Zewail) | 徐立之(Lap-Chee Tsui) | 郎尼 · 湯姆森(Lonnie Thompson) | 馬佐平(Tso-Ping Ma) | 王中林(Zhong Lin Wang)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