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榭

水榭

水榭是指建於水邊或水上的亭台,以供遊客休息、觀賞風景的中國傳統式建築。中國園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邊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臨水圍繞低平的欄桿,或設鵝頸靠椅供坐憩憑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長方形的單體建築(此建築有時整個復蓋平台),建築的面水一側是主要觀景方向,常用落地門窗,開敞通透。北京頤和園內諧趣園中的“洗秋”和“飲綠”則是位於曲尺形水池的轉角處,以短廊相接的兩座水榭,相互陪襯,連成整體,形象小巧玲瓏,與水景配合得宜。

基本信息

正文

供遊人休息、觀賞風景的臨水園林建築。

水榭水榭

中國園林中水榭的典型形式是在水邊架起平台,平台一部分架在岸上,一部分伸入水中。平台跨水部分以梁、柱凌空架設於水面之上。平台臨水圍繞低平的欄桿,或設鵝頸靠椅供坐憩憑依。平台靠岸部分建有長方形的單體建築(此建築有時整個復蓋平台),建築的面水一側是主要觀景方向,常用落地門窗,開敞通透。既可在室內觀景,也可到平台上遊憩眺望。屋頂一般為造型優美的卷棚歇山式。建築立面多為水平線條,以與水平面景色相協調。例如蘇州拙政園的芙蓉榭。

北京頤和園內諧趣園中的“洗秋”和“飲綠”則是位於曲尺形水池的轉角處,以短廊相接的兩座水榭,相互陪襯,連成整體,形象小巧玲瓏,與水景配合得宜。

橋的架設

北京中山公園水榭北京中山公園水榭

在自然山水園林中,橋的布置同園林的總體布局、道路系統、水體面積占全園面積的比例、水面的分隔或聚合等密切相關。園橋的位置和體型要和景觀相協調。大水面架橋,又位於主要建築附近的,宜宏偉壯麗,重視橋的體型和細部的表現;小水面架橋,則宜輕盈質樸,簡化其體型和細部。水面寬廣或水勢湍急者,橋宜較高並加欄桿;水面狹窄或水流平緩者,橋宜低並可不設欄桿。水陸高差相近處,平橋貼水,過橋有凌波信步親切之感;溝壑斷崖上危橋高架,能顯示山勢的險峻。水體清澈明淨,橋的輪廓需考慮倒影;地形平坦,橋的輪廓宜有起伏,以增加景觀的變化。此外,還要考慮人、車和水上交通的要求。

配圖

水榭水榭

園林基本術語標準

園林不只是作為遊憩之用,且具有保護和改善環境的功能。本任務是盤點園林相關的一些基本術語,讓大家在休閒娛樂之餘了解園林相關的知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